家家戶戶都有的撲克牌,竟然能激發孩子的數學潛能?

2021-01-04 企鵝爸爸

你還記得小時候學數學的經歷嗎?

很多人想起小時候學數學,就像網上流傳的段子「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不過前兩天聚會,見到一個反人類的朋友,他是數學系畢業的。

聊天聊起上學的事情,大家都很好奇他是怎麼頂住數學的恐嚇,還主動入坑的。

朋友說:因為他的數學之路是從奶奶家的牌桌開始的。

他和奶奶玩撲克牌無意學到數字、數數。他對數學印象就是好嗨啊。

長大之後接觸到一些數學啟蒙的理論,越來越覺得撲克牌的神奇。

他說在早期數學啟蒙五個方面:分類、識別規律和對稱、空間方位、比較和測量、數字和形狀認知。撲克牌遊戲就可以佔好幾項。

撲克牌數學遊戲可以怎麼玩呢?

找不同

隨意放5張牌,4張牌花色一樣,1張牌花色不一樣。

或者4張牌數字一樣,1張牌數字不一樣。

讓孩子找出不一樣的。

這個遊戲也可以反過來玩。讓孩子找相同的。

如果你們家的孩子是火車迷,可以和他這樣玩:前面停著4趟小火車,你能幫助乘客找到自己要坐的火車嗎?(按照對應的花色上車)

找不同和找相同的遊戲,其實是數學裡面的歸類、找規律。

潛烏龜

這也是一款練習找規律的數學遊戲。

抽出若干成對的牌,加上一張大王(小王),然後打亂平分給玩家。(其中一個人會多一張牌)。

玩家拿到牌後,只要手裡有二張相同數字的牌,就可打出。

當沒有相同數字的牌後,就開始從下一個玩家那裡進行抽牌。

如果抽到的牌,能和手上的組成對子,就把對子扔出去。

如果組不成一對,就繼續拿在手上。換下一個玩家繼續抽牌。

最先把牌打完或者被抽完的人贏得遊戲。

點數

點數是蒙氏幼兒園裡面,老師培養孩子數感經常用到的方法。

即給出一個數字,讓孩子數出、畫出對應數量的物品。

幫助孩子把實物和抽象數字聯繫起來,並且理清數字大小的關係。

撲克牌就是一個很好的現成的點數材料。

比如可以在撲克牌上夾夾子。

或者是把撲克牌上的圖案用畫出來。

鬥大

認識了數字和數量的關係,進一步可以玩比較大小的遊戲。

方片3對應3個圖形,方片5對應5個圖形。

3比5要小。

梅花3對應3個圖形,黑桃3對應3個圖形。

所以3=3。數字可能會與不同的物品聯繫起來,但是數量關係是不會改變的。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玩得更複雜一點。

預先設定花色的大小關係,比如相同數字,黑桃>紅桃>梅花>方片。(花色大小可以根據隨意設定)

每個人發相同數量的牌(比如10張),牌面朝下放在桌子上。然後每次抽一張翻過來,比比誰的更大。

數字小火車

這個遊戲練習數字順序和倒序。

假設有一輛小火車,讓孩子按照1-5(1-10)的順序,把車廂排列起來。

或者按照5-1(10-1)的順序,把車廂排列起來。

亦或者是小火車的車廂壞了,你能把空缺的地方修補回來嗎?

數字鄰居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空間方位感。

假設有一排房子。

住在數字8右邊的是誰?

住在它左邊的是誰?

從左到右數,第二棟房子二樓住的是誰?

這裡誰住得最高?

它住在那個房子裡?

這種玩法可能有一些朋友覺得很眼熟。

對,它曾經在大名鼎鼎的數學啟蒙繪本安野光雅《走進神奇的數學》裡面出現過。

加法遊戲

撲克牌遊戲當然少不了運算。

撲克牌牌面朝下放在中間。任意抽出兩張,看誰最先說出兩張數字相加的正確結果,就可以贏得翻開的兩張牌。

撲克牌牌面朝下放在中間。任意抽出兩張,看誰最先說出兩張數字相加的正確結果,就就可以贏得翻開的兩張牌。

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還能把翻開的牌增加,進行多位數加法或者變成減法、乘法運算。

10的偵探

抽取若干數量的牌按照N*M的排放。然後尋找相鄰兩張相加等於10的牌。

比如一排二列9和二排二列的A,相加等於10,就可以把這兩張牌取出去。

這個遊戲不但鍛鍊孩子的運算能力、觀察能力,還會讓孩子理解上下左右、相鄰等空間概念。

數字迷宮

抽取若干張牌擺成一個迷宮。

如下圖紅桃7是迷宮的入口,黑桃10是迷宮的終點。

雙方閉上眼睛。其中一人閉眼盲指一張牌。然後雙方睜眼。

大家計算從迷宮入口到指定牌之和。

最快算出的贏1分。

運算的方式也可以換成乘法、減法、除法。

24點

這個遊戲適合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小時候經常玩,經常被虐。

遊戲規則很簡單,任意抽出4張牌,通過加減乘除,最終得到24。

比如上面這道題的運算是:

J÷5=2

Q×2=20

20+4=24

任意給出的4張牌,可能有不止一種方式運算出24。

也有可能是無解題。

正因為有多種可能,24點玩起來特別刺激。

中科院博士羅靜曾說過:「所謂數學啟蒙,首先是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然後再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

對孩子來說,能從遊戲中接觸到數學,感受到數學的樂趣,留下美好的感覺。這些都會成為他們未來持續探索的動力吧。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四個激發孩子數學興趣的小遊戲,讓孩子快快樂樂愛上數學
    數學因為它的抽形象,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數學學習是最為頭疼的,尤其是遇到家長用刷題的方式,逼迫孩子去學習,反而讓孩子更加畏懼、厭煩數學學習。用盡了辦法也不能讓孩子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本文整理了一些能激發孩子數學興趣的思維遊戲,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用來激發孩子的數學學習。
  • 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
    原標題:數學建模專家張利利專訪2:學好數學建模,激發學生潛能-對教學老師的時代新要求本次希望通過對張利利老師的採訪,能夠讓數學老師逐步地將數學建模和數學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數學建模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和完成素質教育.記者:張老師,您好!現在很多學校已經專門開設了數學建模課程,但是聽說一般的數學老師在講授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您了解嗎?張利利:幾位記者朋友好!
  • 奧數與珠心算,到底是開發孩子的潛能,還是透支他的潛能?
    與過去的奧數課程比起來,師資、上課時間、地點以及班次都沒有什麼兩樣,僅是名稱上的改變而已。還有一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到奧數班,是希望能夠開發孩子的潛能。其實,奧數進入中國,原本是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創新能力,發現優秀的數學特長生。
  • 一副撲克牌,搞定一周親子遊戲,順便學了數學練了腦
    家家都有的帶娃神器,居然是它!太適合全家老少一起玩!玩法多到玩一星期也不重複!而且,玩著玩著就學會了最難的數學!它就是↓↓↓你知道撲克牌裡的小秘密嗎1去掉大小王,請孩子數一數一套撲克牌有多少張?再給孩子一本日曆,跟孩子一起數一數2020年年有多少個星期?你數出來的數字是一樣的嗎?對啦,都是52!
  • 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跟大家分享一個八卦,我家倆孩子迷上撲克牌好多年了,現在在家裡,有空就一起組隊玩撲克,別看兩個孩子年紀小,玩起來可非常認真。感知形狀和空間的關係 三條目標從方法上都強調了兒童要在感知中體驗和學習,這也是我特別喜歡在生活中啟蒙的重要原因,孩子只有多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通過沉浸式體驗,才能更好地建立抽象概念。
  • 帶孩子玩這6個親子小遊戲,激發大腦潛能,建議收藏
    我們都明白要開發孩子的潛能,可是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是每個家長的難題,用什麼方式開發孩子潛能,我在翻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樣6個小遊戲,可以激發孩子大腦潛能,養出一個聰明的寶寶。6個親子小遊戲,激發大腦潛能神奇的紙盒玩法:將家裡用過的盒子裡,在裡面放進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等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讓寶寶在盒子裡摸索,拿出之前聽到的東西,或者再拿出一件東西之前說出這個東西的名字,對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等。
  • 與孩子共做神奇遊戲,學會設計思維,激發無限創造潛能
    每次不管是長假還是短假,老師都會在群裡提醒,務必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給老人買了智慧型手機,老人學不會,家裡幾歲的孩子用的可溜了,啥都會。也經常聽到有的家長說,孩子一直偷偷打遊戲,管都管不住。為了讓孩子和電子遊戲隔離,家長們聽網課、找專家,可謂是煞費腦筋。
  • 父母不要過多的幹預和控制,激發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是關鍵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天性,但是過度的愛對孩子而言不一定就是好事情。過多的阻止和控制會讓孩子失去自我,孩子也無法發現自己的價值,激發自己身體上的潛能。因材施教很關鍵,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天使。
  • 家長注意:腦潛能開發訓練真的能給予孩子幫助嗎?
    很多家長問我:腦潛能開發訓練真的能給予孩子幫助嗎? 還有的告訴我:我們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其他辦法都用遍了,就差腦潛能開發訓練了。 今天我就拿這幾個問題給大家講講腦潛能開發訓練。
  • 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學好數學?特級教師支招,遵循數學認知規律...
    總之,理論和實踐都能告訴我們,良好的學前教育的首要策略是讓孩子慢慢長大,而不是揠苗助長,指望兒童跨越式發展。家長如何順應孩子的發展?孩子發展的不平衡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孩子抽象思維發展快,有些孩子形象思維發展快。
  • 怎麼教娃學數學?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超多玩法一文搞定
    跟大家分享一個八卦,我家倆孩子迷上撲克牌好多年了,現在在家裡,有空就一起組隊玩撲克,別看兩個孩子年紀小,玩起來可非常認真。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玩法可以開拓,我今天繼續跟@餅乾一起,給大家分享在家玩數學的小妙招,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吧!
  • 提升孩子的數學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時代,數學與任何科學領域都是緊密結合起來的。而在數學學習中,運算能力是基礎中的基礎。運算能力強,不但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自我暗示,也會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運算能力強弱與否與人的記憶力和注意力也是有關係的。既然運算能力如此重要。
  • 阿爾法腦波音樂,激發大腦潛能
    阿爾法音樂被視為是潛能音樂、靈感音樂,而我們大腦右半球的腦波呈現就是阿爾法腦波。阿爾法腦波音樂能讓大腦進入阿爾法腦電波狀態,從而使大腦更加高效。當我們在聽阿爾法腦波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會讓我們保持情緒穩定愉悅。
  • 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會數123,而是掌握撲克牌的正確玩法
    真說起來,那時咱們老爸老媽都沒有思維訓練的意識,總覺得數學思維能力太抽象,會數123就是聰明。其實一上學,自己孩子就已經差了一大截。 而3~6歲就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如何告別填鴨式123數學,開始真正的思維訓練呢? 這不,小葉子媽媽在家和寶寶一起玩撲克牌就玩出了思維訓練的新高度,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小康君就請小葉子媽媽給我們講講,如何利用撲克牌為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 0~3歲,心智養成關鍵期,如何保證孩子的愉悅感又激發孩子的潛能
    0~3歲的孩子,自身發展速度本身就存在差距,而且和同個階段的孩子相比,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發展狀態也會存在差異,有些孩子七個月左右就會說話,但有些孩子一歲多才會說話。對於0~3歲的孩子,我們應該採用怎樣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在階段學習中得到發展?
  • 快來跟我解鎖撲克牌新玩法:數學、搭建不重樣
    撲克玩轉幼兒園,搭建、數學、遊戲不重樣!撲克牌是一種老少皆宜的休閒娛樂活動。無論是三個人的鬥地主還是四個人的跑得快,幾人圍成一桌一下午的時光就這麼悠閒地溜走了。再看身邊的小娃娃,抱著手機同樣虛度了一下午。今天,萌媽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小孩也能玩的撲克牌新玩法。
  • 家庭教育是早教核心 好孕媽媽三位一體育兒服務激發孩子無盡潛能
    為了讓自家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大多數家長紛紛將孩子送進商業早教機構,價格不菲但效果卻不甚理想,很多時候只能給家長帶來一份心理安慰。與國內不同的是,國際早教主要是以家庭和社區為中心,在家裡通過吃飯、睡覺、玩耍、做遊戲、親子互動等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探索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發孩子的天性與潛能,同時潛移默化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高情商和健全人格。
  • 北師大李建華:數學遊戲化,是提升孩子數學成績的第一步
    數學,這件事是很多家長的難題,怎麼能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學習數學不那麼累?其實,當我看到我家孩子的數學成績之後我也很苦惱,連班級的平均成績都達不到,以後考學可怎麼辦,這不就是瘸腿一科嗎!直到後來我經過同學的家長介紹,給孩子學習了九章格。眼看著學習成績在穩步提升。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 樊麗明代表: 以良好氛圍激發基礎研究創新潛能
    她從「聚人才、穩支持,完善強化基礎研究的創新環境」「強協同、促交叉,優化並拓展基礎研究領域布局」「改評價、樹學風,以良好的氛圍激發基礎研究創新潛能」3個方面「現身說法」,闡述了高校基礎研究、原始創新體制機制建設的探索和實踐。  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新的未來。
  • 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復旦附中原校長給出9大忠告
    這樣孩子慢慢就形成「我比別人笨」的心理定勢,甚至產生「媽媽喜歡別人」的牴觸情緒。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孩子現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較合適的目標,千萬不要因為別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麼高。更不要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逼著孩子讀書,在壓力下讀書是做不好的,要發現孩子的特點和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