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中信證券斥資105億增資境外公司,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釋放...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在證券行業打造打造航母券商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表態要對境外業務大手筆增資,具備了非同凡響的信號意義。

7月23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同意對中信證券國際進行不超過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億)的現金增資,其中第一批實繳不超過3億美元。據了解,本次增資會用於中信裡昂證券的業務發展,是將此前的債轉股形式變更為現金注資,有利於提高海外公司的運營效率,同時相應提高資產負債能力。

即便中信證券本次增資並非全新事項,但相較於2018年底的9.16億美元增資計劃,規模增加了逾六成,依然體現出龍頭券商對國際化業務的加碼布局。

將對境外公司增資15億美元

7月23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同意對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進行現金增資,增資金額不超過15億美元,將根據公司境外資產負債業務發展情況分批實施,其中,第一批實繳不超過3億美元。同意公司經營管理層在公司各項風險控制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辦理涉及增資事項的備案及審批手續。

中信證券國際是中信證券旗下一級子公司,實收資本65.16億港元,旗下主要公司為中信裡昂證券,後者被視為中信證券開拓海外業務的橋頭堡。有券商分析師認為,中信證券向中信證券國際增資可能有兩種用途:一是通過其向中信裡昂證券注資,另一種可能是在海外進行收購。

中信證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本次增資是用於中信裡昂證券的業務發展,並且這也不是一次全新的增資事項。據了解,近幾年來,這筆錢都是以發債的形式為中信裡昂所用,現在直接改為現金注資,有利於提高海外公司的運營效率,同時相應提高資產負債能力。

券商中國記者翻閱公告,在2018年12月10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對中信證券國際增資9.16億美元。此前,公司對中信證券國際的最近一次增資為2012年,近年來公司對其經營及業務的資金支持主要採取借款的方式,本次增資主要系借款轉股本。

不過,相比2018年底的9.16億美元增資,中信證券此次增資計劃明顯加碼,15億美元的增資較此前增加了六成。

上述分析師認為,中信證券向海外公司注資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15億美元對中信證券來說也不是大數目,首批實繳3億美元可能是受外匯管制限制。不過該說法並未得到中信證券的確認。

至2019年末,中信證券國際總資產約合人民幣1179.16億元,淨資產約為82.92億元人民幣。2019年實現營收約為41.48億元人民幣,全年虧損9556萬元人民幣。截至2019年底,中信證券國際併購裡昂證券產生的商譽帳面價值為人民幣20.04億元,較2018年底微增。

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2019年11月份,監管表態要打造航母級券商,作為行業龍頭的中信證券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在其2019年年報中,對2020年的相關展望為,隨著境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公司將繼續發揮全球化布局優勢,加強境內外協同合作,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把握企業產業整合及市場拓展訴求,為境內外客戶提供跨境併購綜合解決方案,推動中國企業加快實現產業轉型及國際化。

中信證券作為十多年來屹立不倒的行業龍頭,被成為「麥子店高盛」,其國際化布局非常早。在2008年,中信證券就收購了中信證券國際的全部股份,並對其增資4.25億美元,此後,中信證券逐步推進中信證券國際各項業務的發展;2012年,中信證券收購裡昂證券100%股權,成為中國企業收購外國經紀公司的第一單;2016年底,中信證券推進中信證券國際和中信裡昂證券的合併運營,業務一體化後,中信裡昂證券開始在英、美、澳、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今年來,中信裡昂證券的大動作頻頻,4月份,先鋒領航(Vanguard)前總裁林曉東入職中信證券,擔任中信裡昂副董事長。他曾領導並負責Vanguard亞洲區的整體戰略、業務和發展布局,從業經驗豐富,口碑良好。中信證券表示,境外板塊進一步加強人才引進,管理團隊背景也進一步多元化,力求打造一流管理團隊,進一步推進及發揮境內外聯合平臺的優勢。

在龍頭券商打造航母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此次對境外業務的增資自然具備了非同凡響的意義。在2020年分類評價中,內資券商尚未產生境外業務收入能加滿分的券商,這對頭部券商或能起到反向激勵效果。

中信證券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隨著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雙向開放,頭部券商將直面外資機構的競爭,本土頭部券商也在加速國際化步伐,服務中國資本和中國投資者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未來證券行業有希望出現業務能力精湛、服務功能全面、運營管理規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投行。

相關焦點

  • 光大證券23億增資光證金控,2020以來多...
    據悉,2019年共有4家券商完成了香港子公司的增資,2家券商獲批新設香港子公司。光大證券向光證金控增資23億港元伴隨著外資「引進來」持續加速,國內券商「走出去」也持續發力,繼東吳證券之後,光大為今年以來第二家增資海外子公司的券商。
  • 補充資本蓄力儲能 AMC大手筆增資
    目前,資產管理公司(AMC)、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競相增資,百億元規模增資頻現。分析人士指出,這些機構紛紛「大手筆」增資,一方面是為了充實資本金,滿足監管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為未來業務囤積「彈藥」。  罕見大手筆增資  上周,銀行系AIC建信投資和四大AMC之一中國信達雙雙拋出百億元級別增資方案,規模為歷年來鮮有。
  • 高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券商,中金中信坐不住了
    「你來我往」是必須要安排上的~01內資券商加速國際化布局劃重點了!!國內券商積極拓展境外業務,截至三季度末有34家證券公司設立境外子公司。境外子公司總資產為1.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6.61%;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35.13億元,同比增長5.59%!據不完全統計,這些「走出去」的券商都有:華泰證券、西部證券、中原證券等等。
  • 中信證券斥資1500萬自有資金參與旗下大集合
    日前,券商龍頭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斥資1500萬元自有資金參與中信證券臻選價值成長混合型集合計劃A類。此前,該產品剛剛完成了合同變更,成為一隻完全對標公募基金運作和管理的大集合計劃,這也是中信證券旗下第三隻完成公募化改造的大集合產品。本次自購,再次彰顯出中信證券對自身投資能力的信心。
  • 長城證券過會 中小券商上市步伐加快
    首次公開發行5億股   根據長城證券最新報送的招股說明書,本次發行僅限公司公開發行新股,本次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 5億股,且發行數量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  而募集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後,也毫無疑議地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
  • 財通證券去年兩度增資擴股求上市 境外業務或存風險
    而從業務結構看,經紀業務對財通證券的貢獻佔比最大,在行業排名中新三板掛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有比較明顯的優勢。財通證券2015年1-9月投行業務排名前五客戶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78家券商共完成掛牌企業1073單,申萬宏源繼續獨佔鰲頭,齊魯、安信、國信、招商緊隨其後,財通證券與中信建投並列第9位。
  • 央企布局自貿區 中信集團推進國際化進程
    為進一步推動中信集團的國際化進程,提升國際化業務的比重,中信集團提出利用上海自貿區的多項促進對外投資的政策便利,加快走出去。7月8日,中信集團成立「上海自貿區協同子平臺」,中信銀行與中信建設、中信重工、中信戴卡、中信金屬、中信國際電訊及中信現代農業等中信集團非金融子公司,籤署了合作備忘錄。
  • 國內信託公司首單境外家族信託落地
    我國信託行業的受託境外理財信託業務有了新突破。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中信信託方面獲悉,日前,中信信託首單海外家族信託在香港成功落地,受託人為中信信託全資子公司——中信信惠國際信託有限公司(CTI Capital Trust Limited),這也是國內68家信託公司境外家族信託的首例,實現了行業零突破。
  • 東方財富76.5億增資東財證券,可轉債轉股再轉成增資,80億元公司債...
    公司表示,考慮到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具有條款靈活、兼容及審批節奏相對快捷等優勢,結合東方財富證券實際情況,為加快公司債券的發行進度,東方財富證券擬將本次公司債券發行方式由公開發行變更為非公開發行,同時適當調整其他發行條款。本次公司債券發行方案變更事宜已由公司2020年9月7日召開的第五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
  • 中國人壽斥資110億元大手筆增資東方航空 險資重倉國企混改為哪般?
    原標題:中國人壽斥資110億元大手筆增資東方航空,險資重倉國企混改為哪般?  10月12日下午,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航集團」)宣布開展一筆高達310億的增資計劃。
  • 中信證券:我要壟斷市場?
    獨家事件解讀-錢多得不得了 中信證券淨利123億 21.7億元增資創新業務 中信證券2006年的淨利潤為123.71億元,去年火爆股市使中信證券的淨利潤大增。
  • 大手筆增資作禮 百聯集團正式入主上海證券
    證監會表示,上海證券應當按照《公司法》《證券法》《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的要求,完成註冊資本變更工作,確保資本金足額到位,並聘請符合規定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驗資。上海證券應當自本批覆下發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工商登記變更工作。
  • 利亞德: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子公司增資擴股涉及關聯...
    利亞德: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子公司增資擴股涉及關聯交易的核查意見 時間:2020年12月14日 21:20:46&nbsp中財網 原標題:利亞德: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子公司增資擴股涉及關聯交易的核查意見
  • 民生證券大手筆增資擴股 泛海持股降至73.59%
    民生證券大手筆增資擴股,泛海持股降至73.59%   繼3月30日公告稱控股子   公告顯示,共有15名投資者參與民生證券上述增資擴股,共計出資25.00億元,認購民生證券股份共計18.37億股,認購
  • 中信證券:2019年年度報告
    指   本公司境外業務的品牌名稱     中信證券國際                   指   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     CLSA B.V.                          1999年12月29日,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完成增資擴股工作,改制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人民幣208,150萬元,中信集團的直接持股比例為37.85%。        2000年4月6日,經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工商總局批准,公司註冊地變更至深圳市。
  • 禁業 洗錢 國信證券為何出海不利
    地位:成立超過11年,資產佔比約1/40公開信息顯示,國信香港成立於2008年11月13日,為國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主要開展境外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底,國信香港註冊資本為16.3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3.95億元),佔公司淨資產的比重為2.48%。
  • 捲土重來的中金公司,能替代中信證券成為中國版高盛嗎?
    隨著行業老大中信證券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曾被稱為「麥子店高盛」的中信證券應該就是中國高盛的不二人選。然而,考慮到註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與A股投資者機構化的持續進行,中金公司將藉助投行業務的專業度以及在機構客戶方面優勢而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再考慮中國高盛不能只做國內業務這一基本要求,境外收入佔比超過20%的中金公司顯然要比中信證券公司更勝一籌。
  • 誰在做空中國:司度公司股指期貨獲利近10億 中信證券被放到聚光燈下
    誰在做空中國:司度公司股指期貨獲利近10億 中信證券被放到聚光燈下  在被限制交易的具有異常交易行為特徵的帳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資帳戶(雖然不排除也有外資是中資帳戶的實際使用者),但從公開資料看,只有一家外資公司受到限制
  • 600030中信證券股票行情 2019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31億
    2019 年,中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31 億,同比+16%;歸母淨利潤122 億,同比+30%;總資產7917 億元,較上年末+21%;歸母淨資產1616 億元,較上年末  看好中信證券依託敏銳的機遇把握能力、卓越的風險經營能力和強大的客耕耘能力,ROE 持續領跑行業。  資金業務:卓越的風險經營能力。基於市場環境,公司積極擴張資產負債表,動態調整大類資產配置、大幅提升交易性金融資產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