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會同步發表於知乎專欄「白糖先生的攝影課程手記」。
本篇文章面向完全零基礎的攝影愛好者,涉及相機品牌:佳能、尼康、索尼。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割===========
說起對焦,估計所有人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誠然,新式的相機都已經有了自動對焦技術的加持,只需要半按快門即可。但是對焦真的就只有半按那麼簡單麼?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用過早期的手動對焦相機,裂像或者黃斑之類的。筆者小時候剛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飽受這些東西的摧殘,後來終於用到了帶自動對焦功能的機器之後大呼過癮。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又發現自動對焦使用時會有一些小問題特別容易被人所忽視。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特別容易被忽視的一個事兒:對焦模式。
對焦模式的調整方式如下圖:
佳能相機在機身上找到「AF」按鍵,配合轉輪使用可以調節,共三檔:one shot、AI focus和AI servo
尼康相機通過AF-M撥杆中間的按鍵配合轉輪調整,共三檔:AF-S、AF-C和AF-A。
索尼相機可以通過Fn按鍵在快捷菜單裡進行調整,共……我也忘了多少檔了,記得的有AF-S、AF-C、AF-A、DMF和MF幾檔。(DMF和MF咱們歸類到手動對焦裡面,在自動對焦模式裡咱們只討論AF-S、AF-C和AF-A三個模式)
===========分割===========
在課程裡面很多有基礎的學員跟我說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這個參數,那麼咱們就來說說這幾個參數是幹啥用的。
單次自動對焦模式:
即佳能的ONE SHOT模式、尼康和索尼的AF-S模式
所謂單次自動對焦就是當你半按住快門,相機開始對焦。當相機合焦之後你半按住快門不鬆手並移動相機。對焦點位置發生變化,但是相機不會重新對焦,焦點一直鎖定在首次對焦的位置上面。這種模式比較適合拍攝靜止不動的物體,方便我們重新進行構圖。另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單次對焦模式下,如果相機認為你對焦不清晰,那麼會強制性的禁止快門釋放。也就是我們平常很容易遇見的「按不下去快門」的情況。
連續自動對焦模式:
即佳能的AI SERVO模式(佳能默認的名稱為人工智慧伺服對焦,名字太長,於是按尼康的命名),尼康和索尼的AF-C模式。
連續對焦模式指的是,當你半按住快門,相機開始對焦。當相機合焦之後,半按住快門不鬆手並移動相機,對焦點移動至其他位置時,相機會對新位置重新進行對焦。可以簡單理解為:對焦點指在哪就對哪對焦。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拍攝運動的物體。
智能自動對焦模式:
即佳能的AI FOCUS模式,尼康和索尼的AF-A模式。
這種模式是筆者最用不慣的模式,它是把單次和連續兩種對焦模式結合在一起的模式。相當於如果相機檢測到你所拍攝的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那麼會自動在單次和連續兩種模式之間進行切換。關鍵是這玩意兒切換的有點沒譜,於是我個人平時不怎麼用這個模式。但是這個模式對於很多新手來說貌似還是很好用的,反倒是很多職業攝影者不太用這個模式。於是,很多專業級的相機(如佳能1DX,尼康D810之類)上面沒有設置這個模式。
===========分割===========
以上就是對對焦模式的介紹,在我們實際的操作當中,對焦模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課程當中見到無數的學員就把對焦模式永遠放在單次模式上面。問到他們為什麼這麼操作,他們大部分人的回答就是「這個參數太沒有存在感,平時根本想不起來調……」其實,在拍攝靜止和運動物體時,根據需求選擇不同的對焦模式可以大大的幫助你提高拍攝效率,不妨一試哦。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你習慣對焦後半按住快門鎖定焦點然後重新構圖再拍攝的話,記得要把對焦模式放在單次模式上面。連續對焦模式下是無法鎖定焦點的,而使用智能自動對焦的話,偶爾相機會誤判被攝體在運動,於是自動切換為連續對焦模式,也無法對焦點進行鎖定。
===========分割===========
最近對焦距離
相信很多人遇見過「按不下去快門」這種情況,這是由於在單次自動對焦模式時,如果相機認為對焦不清晰,那麼禁止快門釋放。而按不下去快門這種情況,很多的時候都會發生在近距離拍攝的時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離被攝體太近,那麼就無法清晰的對焦。這又是為什麼呢?
可以做個簡單的試驗:觀察自己的手,並逐漸讓手貼近眼睛。當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無論如何都沒法看到清晰的手的影像。也就是當被攝體與相機之間距離過近的時候,無法清晰的進行對焦,任何的光學系統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限制,不論是鏡頭還是我們的眼睛。那麼能夠清晰對焦的最近的一個距離,我們稱之為最近對焦距離。這個參數一般都在我們的鏡頭上有標示出來,如下圖:
一類鏡頭會直接在鏡身上標示出來,如圖中所示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35米。後面的1.5ft表示英制單位英尺(feet)。
還有一類鏡頭會在鏡身上設置對焦測距器,就是圖中的那個玻璃窗。轉動對焦環(圖中下面的環),測距器中的數值會相應的進行轉動,轉到頭即是最近對焦距離。如圖中所示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為0.5米。
還有一類鏡頭,在鏡身上設置了對焦行程調整撥杆,多見於對焦行程比較長的微距鏡頭和長焦鏡頭。如上圖中鏡頭,可以調整鏡頭的對焦行程,共三檔:0.312米至無窮遠;0.45米至無窮遠和0.312米至0.45米。拍攝者可以根據當前拍攝需要來進行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距離指的是被攝體到相機的距離,而不是到鏡頭的距離。課程中有學員也問過我,說使用時感覺鏡頭前端到被攝體距離明顯小於最近對焦距離,但還是對的上,這是什麼原因。實際上我們計算最近對焦距離時是從相機機身上的焦平面刻度開始計算的。絕大多數相機的肩膀上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刻度,這個刻度指的是相機的感光元件所處的平面,也是咱們計算最近對焦距離的起始位置,如下圖所示:
箭頭所指圖標即相機的焦平面刻度,有些相機是用白色圖標表示,有些相機則是陽刻的圖標,不太好找……
===========分割===========
當我們在對焦時,由於有最近對焦距離的限制,一旦被攝體距離相機過近,就會對不上焦。但是,合理利用最近對焦距離,也會幫助我們避免一些拍攝上的困難。比如相信大家可能會遇見一些情況,例如鏡頭前面有些小障礙物怎麼也避不開,或者隔著玻璃拍攝很容易把自己的倒影拍出來等等。這些情況我們利用最近對焦距離就可以避免。
做個試驗,剛剛翻出來一塊不知道有多久沒擦的透明亞克力板。
就是這塊,咱們來模擬一下隔著玻璃拍攝的場景。相機忘記充電了,我就用手機拍攝了,效果也很明顯。
我決定拍攝我亂糟糟的書櫃,雖然現在已經被各種器材佔領了。(笑)我們隔著這塊亞克力板來拍攝,第一張我們讓相機離亞克力板距離稍遠一些(大約十五公分作用),得到了下面這張照片:
可以清晰的看到右側出現了我和手機的倒影,而且由於亞克力板太髒了,把整個畫面都弄得髒兮兮的。
下一張我們用亞克力板緊緊貼住手機來進行拍攝,就得到了這張照片:
這一張裡面就沒有那些明顯的倒影了,畫面看起來相對乾淨一些。
用這種方法可以將緊貼著鏡頭的玻璃倒影或者細小的障礙物拍消失,但是一定注意是細小的障礙物。曾經有學員試驗過把兩根手指頭貼在鏡頭前面,結果畫面裡面出來兩團黑影……另外此方法儘量配合大光圈使用。
以上就是最近對焦距離的一個應用方式。當然,它還有很多其他的使用方法,需要各位自己去摸索和研究咯。
===========分割===========
無窮遠
說完了最近對焦距離,接下來在說說所謂的最遠對焦距離。
鏡頭上如果有測距器(就是剛才說到的那個小玻璃窗)的話可能會發現,向一頭擰到頭是最近對焦距離,向另外一個方向擰到頭顯示的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的符號。這個符號表示無窮大,在攝影當中表示的是「無窮遠」的意思。
所謂無窮遠可以理解為鏡頭的極限對焦距離,如果被攝體到相機的距離超過無窮遠距離的話,那麼把鏡頭擰到∞刻度上(注意不是擰到頭),直接拍攝即可得到清晰的影像。
這種方法可以用來拍攝一些遠距離且不容易對焦的物體,比如星空。但是很多鏡頭上是沒有測距器的,那麼這一類鏡頭怎麼來使用無窮遠對焦呢?
假設這樣的一個場景:我們要拍攝遠處的物體A,由於某種原因比如光線暗,我們直接對A對焦對不上。現在已知A與相機之間距離遠超過無窮遠,那麼只要我們把鏡頭擰到無窮遠刻度即可。但是,我的鏡頭上沒有測距器,我也不知道擰到哪是無窮遠……
示意圖如下:
現在的問題就是我們只要把鏡頭擰到無限遠即可,但是怎麼實現呢。我們可以選擇這樣的辦法:我們在比較遠的距離找到一個容易對焦的物體B,直接對物體B對焦。由於B離相機距離也超過的無窮遠,那麼只要我們對B對好焦之後,就可以認為鏡頭刻度已經擰到無窮遠上了。這時我們鎖定好對焦(半按住快門或者把鏡頭設置為手動對焦模式)再拿起相機來拍攝物體A,也可以得到清晰的A物體的照片。這種方式就是所謂的「替代式對焦」。
也有人會認為把鏡頭擰到頭就是無窮遠了,實則不然。現在的自動對焦鏡頭都會在無窮遠之後多設置一段,目的是為了自動對焦時起到緩衝作用,如果擰到頭的話通常就沒法實現無窮遠對焦了。
===========嚴肅的分割線===========
(以下內容比較枯燥)
實際上無限遠在使用當中得到的畫面並不是最清晰的。實際操作過可以發現,如果光圈比較大的話,無窮遠對焦後,後景遠點的影像顯得有點肉肉的。
因為現在我們使用的相機大多數都是135的小盒子,這種相機拍攝的主要對象大多是中近距離。而且考慮到攜帶方便等因素,所以135相機不會設計技術相機那種精確的對焦系統。所以在設計相機的時候採用了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即將鏡頭上最小光圈的景深能夠涵蓋無限遠景物的焦點設定為該鏡頭的「無限遠」焦點並用「∞」標示。
實際上無窮遠這個概念和景深是密不可分的。我在課上通常會將無窮遠解釋成「極大的後景深範圍」。原因可以通過景深計算公式推導:
後景深計算公式,式中L為後景深距離,F為光圈值,c為允許彌散圓直徑,l為對焦距離,f為鏡頭焦距。
上式可知,當分母越趨於0時,後景深距離越趨於∞,於是我們得到的一個極限的對焦距離數值,就是所謂的無窮遠距離了。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無窮遠我們還需要配合小光圈等操作,用以得到更加清晰的畫面。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白糖先生
據說這是一個有態度的攝影公眾號,定期推送攝影技巧、作品鑑賞和隨筆。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關注我的知乎專欄:白糖先生的攝影課程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