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宣布,將在明年(2021年)元旦開放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臺灣地區民眾的強烈反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對人體有著極大的危害,在其他國家對萊豬「唯恐避之不及」時,臺灣地區卻宣布進口,可見民進黨當局並未將臺灣地區民眾的生命健康放在考量的首位。
馬英九:應給進口肉品標示「萊劑」
民進黨當局決定開放進口「萊豬」的決定引發臺灣地區民眾的抗議。據報導,當地時間12月12日,國民黨前民意代表沈智慧在臺「立法機構」大門前發起絕食抗議,這一絕食抗議持續近97小時後,沈智慧被送往醫院治療。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15日下午前往為沈智慧打氣,並表示能夠理解並且支持沈智慧的抗議行為,目前民進黨當局最應該做的是與美國重新商談,取消進口「萊豬」,若民進黨當局「阻擋失敗」,那應該標註清楚進口肉品是否含有「萊劑」,進而讓臺灣地區民眾自由選擇。
此外,馬英九還對蔡英文宣稱「萊豬」安全的發言表示質疑。馬英九認為,蔡英文無法力證所有「萊豬」的安全,否則也不會出現進口「萊豬」消息一出,臺灣地區內的中小學營養午餐、臺軍等機構膳食全都表示不會食用「萊豬」的事件出現。
馬英九認為,美國出口的豬肉約八成是非「萊豬」,生產的「萊豬」也僅剩20%左右,怎麼全世界都沒人在吃了,臺灣拼命搶著吃?毫無道理。民進黨當局不能完全消除臺灣地區民眾的顧慮,就決定進口「萊豬」,遭到臺灣地區民眾的反對是必然的。
馬英九批評民進黨當局「太過分」
馬英九還批評民進黨當局「太過分」,臺灣地區有明確規定不允許在豬的飼料中添加萊克多巴胺,但如今卻要求臺灣地區民眾去食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這很不合理。
臺灣地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曾在此前表示,若給美國豬肉打上「萊劑」的標示,會引發臺灣地區民眾對美國豬肉的歧視。對此,馬英九表示,民進黨當局應該清楚,臺灣地區反對的不是美國豬肉,而是「萊豬」,打上「萊劑」的標示才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臺灣地區民眾的生命健康。
馬英九認為,民進黨當局一味「討好」美國的政策,越來越讓人無法接受,民進黨當局同意進口「萊豬」的做法讓人無法理解。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