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系統方面,華為等國內廠商一直都採用谷歌的安卓系統,並使用谷歌GMS生態服務,但美國修改規則後,谷歌就不能再自由授權新版安卓系統和GMS服務。
據悉,安卓是開源系統,華為一直都可以採用,但美國修改規則後,華為將就不能獲得最新版的安卓系統,也無法使用谷歌相關安卓更新以及GMS服務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為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鴻蒙OS和HMS服務,兩者在2019年就展開商用。
2020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又正式推出了鴻蒙OS 2.0系統,並正式宣布鴻蒙OS開源。
2020年底,華為正式推出了鴻蒙OS手機開發者版,部分華為手機用戶可以升級到鴻蒙OS,體驗不變。
原因是,華為用鴻蒙OS替代安卓,成為EMUI 的底層系統,同時,其還兼容安卓應用程式。
另外,華為方面還表示,華為自研設備將會在今年全面適配鴻蒙OS,華為還將基於鴻蒙OS推出智慧型手機。
也就是說,現在有華為自研設備都將升級到鴻蒙OS,華為還將基於鴻蒙OS推出智慧型手機,華為此舉,無疑是要用鴻蒙OS替代安卓。
其實,華為研發鴻蒙OS的目的,也就是不想在系統方面被卡脖子,華為任正非就早表示,華為必須要研發系統,補足功課,只有這樣才不會被卡脖子。
美國算盤打錯了
美國想藉助禁止谷歌自由出貨安卓系統和GMS服務,對華為進行打壓,結果,華為不僅沒有被打倒,反而推出了自研的鴻蒙OS和HMS服務,還要替代安卓系統等。
據悉,華為在鴻蒙OS方面已經做足了準備。
首先,鴻蒙OS手機版兼容安卓應用程式,畢竟打造生態太難,還需要時間,華為等不起,也拖不起,所以讓鴻蒙OS手機版兼容安卓應用程式,這等於直接解決了生態難題。
同時,華為通過鴻蒙OS替代安卓系統,讓鴻蒙OS成為EMUI的系統用戶,在這樣的情況,華為通過系統升級的方式,不僅替代了安卓系統,還保證了用戶體驗不變。
其次,給國產系統開發提供了機會。
禁止谷歌等自由出貨,讓國內廠商認識到,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國內廠商紛紛加速發展核心技術。
例如,中興加速自研晶片,自研7nm晶片已經商用,而5nm的晶片預計今年量產;VIVO與三星合作研發晶片,其已經首發了兩者合作研發的三星980處理器。
另外,小米也宣布推出自主研發的物聯網系統,雖然手機系統還沒有時間表,但未來是物聯網的天下。
至於華為,其不僅研發系統、HMS服務等,還全面進入晶片半導體領域內,目的就是在核心領域內,掌握更多自主權。也就是說,國內廠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會越來越低。
最後,谷歌、高通等損失慘重。
美國禁止谷歌、高通等企業自由出貨,不僅迫使國內廠商加速系統等核心技術研發進度,也給谷歌、高通等企業到來了巨大的損失。
據悉,谷歌已經擴大了與三星的合作,目的就是想減少損失,要知道,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給谷歌的貢獻不可小覷。
如今,華為要用鴻蒙OS替換安卓,並將鴻蒙OS開源,屆時,自然會有更多國內廠商放棄安卓,選擇國產鴻蒙OS,谷歌未來的損失會更大。
高通不能自由出貨後,其不僅失去了華為巨大的訂單,國內其它廠商也紛紛降低高通晶片佔比,用高通的話說,其將失去80億美元的市場。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說華為用鴻蒙OS替代安卓,美國算盤打錯了,結果不會如美國所願。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