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為教育賦能!福田首個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2020-12-03 讀創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劉虹辰 通訊員 顏慧敏

為進一步推進福田AI賦能教育發展示範區建設,引領福田教育信息化邁向3.0體系,促進區域智能教育整體跨越發展。12月1日下午,福田區AI賦能教育交流分享會暨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大會在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舉行。

會場全景

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深圳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曹曉明,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其俊及楊春生、餘小琳、梁昊等專家領導出席大會。福田區各中小學校長、區教科院全體教研員、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員和教學實驗項目負責人及骨幹教師共200餘人參會。大會由福田區教科院副院長楊春生主持。

福田區教科院副院長楊春生主持

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致辭

福田區教科院課程部負責人張玉彬宣讀章程

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副校長詹翔分享

本次會議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文件精神為指導,旨在展示《福田區打造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區(2019-2020年)實施方案》落地實施的階段性成果,為未來福田區AI賦能教育的發展和路徑指明方向,加快推動福田區AI賦能教育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深圳智能教育的典範區。

據了解,早在2016年,福田區就提出AI賦能教育發展的目標,作為深圳中心城區,在智慧城區的建設上,福田的基礎教育也先行先試。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表示,福田區教育的發展從數位化、網絡化,到智慧化、智能化,在教學服務、學校運維、智能課程、監測評價、治理創新等方面都需要人工智慧的助力。「深圳正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深圳首善之區的福田,我們在AI賦能教育方面要先行,要把福田建設成為『AI』賦能教育發展的示範區。」

福田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推動AI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

會上,楊春生宣讀了AI賦能教育實驗學校聯盟名單,郭其俊和曹曉明為17所聯盟學校授牌,區教科院課程部負責人張玉彬宣讀《福田區AI賦能教學實驗聯盟章程》。福田區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的成立,將為學校、教師搭建了合作交流、攜手共進的平臺,是推動福田區AI賦能教育往前邁步的重要抓手。

授牌

隨後,福田區下沙小學、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三所學校作為AI賦能教育實驗學校的代表,分別以學校開展AI賦能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為例,向與會嘉賓分享了經驗和成果。

下沙小學校長杜叢英提出以開放心態擁抱大數據時代的重要性,並結合學校實踐與發展,分享了AI賦能教學的獨特方式。杜叢英介紹學校結合自身區位特點與辦學定位,探索「AI賦能教育」背景下適合學校的個性化互助性策略和路徑,為城中村孩子構建高智能、全覆蓋、個性化的學習支持環境,她還重點介紹了學校「智能+校園」建設的五個項目:「智能+校園」基礎環境提升項目、「智能+校園」數據生態體系構建項目、「5G+兒童科技創新學院」建設項目、「AI+綜合素養評價體系」建設項目、AI+智能足球訓練系統建設項目等。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魯江從全球疫情的大背景出發,闡述了後疫情時代中AI技術對學校教育生態重構的突出作用,並分享了學校AI建設的路徑。魯江提出,學校教育的突圍之路要從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及管理入手,顛覆傳統的教學結構與模式,變革傳統的教與學方式,促進實體學校與虛擬學校相互交融,促進線上線下學習相互補充,積極探索無圍牆學校、無時限學習、無邊界課程、無校籍老師、無學籍學生的學校教育新樣態,推動學校教育結構性的突破,加快傳統學校向未來學校轉型,以更好地應對未來世界發生的變化。

福田區外國語高級中學副校長詹翔就AI賦能教育的教學實踐與探索,介紹了學校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帶動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發展路徑。他重點介紹了福外高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的融合,改變了師生教與學的方式,通過信息技術與課堂融合的項目研究,開啟「教與學方式轉變」的二次革命,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超強交互等技術,針對教育教學的瓶頸問題,探索教育新思路、新方法,以及構建有效的支撐環境和新教育體系,從而建構新的課堂模式。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授曹曉明

曹曉明:面對新技術,教育者要主動求「變」

據了解,在本次會議前,福田區教科院聯合人工智慧、教育、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家對開展AI實踐的學校進行了走訪調研,並深入了解一線教師在AI賦能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會議現場,深圳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曹曉明結合前期的調研情況,以《變革與融通:智能時代的未來教育發展》為題作了微講座。

曹曉明指出,人工智慧為教育賦「能」,要賦的就是「人之所不能」。新技術的出現,正在為教育帶來無限可能,如使用機器人充當助教、收集學生表情數據分析課堂效果、建立雲自習室、機器人閱卷等。面對新技術,教育者要謀「變」,於此,他提出若干建議:首先,教師要在思想上「武裝」,做到全員實現信息素養的多維提升,即掌握多項信息技能,利用大量信息工具、資源服務自身教學,同時革新教育思維,將「用戶思維」「極簡思維」「流量思維」等網際網路思維化融入到教學中,化「危機」為「契機」;其次,在空間上「武裝」,打造數據驅動的智慧教育體系,從頂層設計上打造智能課程體系、評價體系、環境支撐,推動「智能+校園」,如AI+教學、AI+管理、AI+教研、AI+家校溝通等。

同時,在技術運用到教育場域的過程中,曹曉明也特別提醒要注意兩點:第一,技術的發展是為人服務的,技術的使用需以「人」為本位;第二,技術融入校園,需要有合適的場景,目前AI和5G的應用場景還在摸索階段。而福田的此次探索,正在為教育者尋找合適場景、形成穩定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先行先試,提升效能

以AI助推福田打造「學有優教」高地

會議最後,田洪明在總結講話中指出,科學技術的革命引領著教育的變革,福田教育人要先行一步,敢於超越,要從「跟上時代」到「引領時代」,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等技術推動科學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效能,打造未來教育的新樣態,為國家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

據了解,福田2019年在全市率先發布《深圳市福田區人工智慧促進區域教育整體提升行動綱要》,提出以「十二項建設工程」為重點目標,包括區域教育智能化基礎環境建設工程、福田「教育大腦」創建工程、AI大廈建設工程等,該項整體提升行動將涉及創建區域智能化教育環境、賦能型教與學新範式、全體系人工智慧課程等,以促進教育技術裝備迭代升級,實現區域教育整體水平提升。

藍圖已經繪製,具體怎麼實施?田洪明表示,福田AI賦能教育將堅持「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建賽道,以硬體搭建和基礎環境建設為主,啟動資源庫建設,推動AI課程先行;第二步是建範式,以應用賦能、資源供給和教學範式進化為主,把技術、裝備、資源都融合到教與學及治理優化之中,構建AI賦能教育新生態;第三步是立標杆,以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重構人才培養體系,聚焦提高教育效能。

本次AI賦能教學實驗聯盟成立後,福田區還將組織開展各學科的AI賦能教學應用研究,總結和分享優秀案例和經驗,為各學校AI賦能教學指明方向,推動AI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效能,實現區域教育整體水平躍升,打造「學有優教」高地。

審讀:喻方華 蔣祝璇

相關焦點

  • AI賦能教育!福田首個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
    探索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打造AI賦能教育新典範 福田區首個 AI賦能教學實驗學校聯盟成立啦!
  • 「AI+教育」!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徐國華)12月17日,唐山市豐潤區迎賓路小學、西實驗小學、楊官林鎮黃家屯中心小學、遷安市第七實驗小學結成唐山市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並作為河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驗聯盟校開展研討課課例展示活動。
  • AI 賦能、巨頭入局,重新認識教育信息化
    2020 年 9 月 18 日,多鯨資本聯合虎彩舉辦「教育信息化賦能教育公平」研討會,各路企業家、投資人相約東莞,多角度、深層次的探討相關問題,洞悉未來。以下為活動現場精華內容匯總,經多鯨整理。總結來說,從流量到新教育基建的轉變,教育行業迎來了巨頭時代。他們不再是靠流量賦能,而是靠基礎技術賦能。在數據時代,教育創業者可能都要重新思考,我到底是騰訊系、華為系、阿里系還是字節系,到了不得不思考站隊的時候。說回教育信息化,未來的教育科技和教育工具都值得延展性思考。
  • AI賦能教育,鯨魚機器人&百度智能雲攜手推動AI教育落地
    2019年9月26日,百度智能雲、鯨魚機器人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合作發布會暨鯨魚機器人AI Module 2新品發布會在百度(上海)創新中心隆重舉行。百度智能雲和鯨魚機器人舉行了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合作籤約儀式,雙方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同為行業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同時,鯨魚AI Module 2積木機器人新品發布。
  • 手機 電腦AI換臉 說話 唱歌賦能視頻創作!
    「以飛槳為視頻創作者賦能為核心,邀請各位有創意的視頻創作者們使用Deepfake/人臉識別/人體檢測等技術來創作視頻。項目連結:https://aistudio.baidu.com/aistudio/projectdetail/1189026想讓川普來耍一套馬保國的閃電五連鞭舞?想讓盧本偉跳鴨子舞?人體動作模仿項目等你來挑戰!
  • 普陀這些學校參加「賦能教育」專題雲展,有沒有你的母校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育技術裝備中心、上海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國際教育裝備(上海)博覽會「賦能教育」專題雲展,於2020年11月19日-21日舉辦。「賦能教育」專題雲展將更加關注教育技術裝備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領域,主要呈現企業展、空間賦能、技術賦能和專業論壇四大板塊。 在本次專題雲展的「空間賦能」和「技術賦能」板塊中,普陀區共有晉元高級中學、曹楊中學等12所學校參與展出,一起來了解一下並為他們點讚吧!
  •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打開APP 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4 09:51:48 教育如何變革才能更好地適應AI時代?如何更好地利用AI為教育賦能?兒童又該如何走近和走進人工智慧?   22日,中國兒童中心兒童人工智慧教育研究院研討會在張江國際青少年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少年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舉行,這些問題在專家的研討下變得「柳暗花明」……   人工智慧走進校園   2017年,人工智慧是各個領域最重要的命題。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三) | 高新區鳳凰學校
    高新區鳳凰學校數位化校園建設成果展示從技術賦能到人工智慧鳳凰學校在建校之初,就確立了信息化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先後被評為「教育部網絡空間示範校(全國191所)」、「教育部數學教育技術應用與創新研究中心實驗基地校」、「中國未來學校聯盟單位」、「山東省第二批信息化試點學校」、「山東省首批信息技術專委會理事單位
  • 英荔教育榮膺亞太人工智慧商業聯盟委員,全力推動 AI 教育普及
    2020 年 12 月 29 日,聚集 AI 領域頂流的亞太人工智慧商業聯盟 AIBA 兩周年慶典暨《2021全球 AIoT 開發者生態白皮書》發布答謝晚宴在杭州盛大舉行。本次慶典由亞太人工智慧商業聯盟( AIBA )、AIoT Business Vantage( AIBV )、全球智能化商業舉辦,塗鴉智能承辦,香港貿發局及 Gartner 為支持單位。
  • 國際智慧教育展分享:AI時代,新高考下的智慧管理與教學賦能
    以下內容摘自和氣聚力教育集團高級解決方案專家李瑱女士,在大會上作《AI時代,新高考下的智慧管理與教學賦能》的精彩演講,以饗讀者。我是北京和氣聚力教育集團的李瑱,非常榮幸今天下午為各位分享AI時代新高考下的智慧管理與教學賦能。 【和氣聚力教育集團簡介】和氣聚力教育集團,成立於2013年,是新高考改革時代領先的教育科技服務企業,由國投集團等國有企業和著名基金投資參股設立。管理團隊由清華、北大、浙大、上交大等校友組成,均曾任職於大型國企及世界500強企業。
  • AI如何賦能教育,看完這場全球大會就知道答案
    後疫情時代下的反思與變革這場大會主題為「教育未來,因A.I.而能」,分為兩天舉辦,由1場主論壇和9個線下分論壇,4個線上分論壇組成。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就提到虛擬實境(VR)技術帶給醫學教學的改變。他作了題為《虛擬實境:教學的新型支撐平臺》的報告。在報告中,他介紹了模擬仿真教學如何讓學生形象直觀地認知教學內容並進行操作實驗。
  • 雲知聲 AI 開放平臺上線:助力敏捷開發,賦能百業升級
    近日雲知聲基於語音雲平臺重磅升級推出 AI 開放平臺,以更豐富的商業化 AI 服務能力、自定義功能及個性化效果,進一步解決語音交互相關技術的開發難點,為開發者提供業界領先的人機對話技術調用,實現全棧語音交互賦能,縮減智能化產品開發成本與周期
  • AI智課賦能名師課堂 洋蔥學院助力推進「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
    湖南省「三個課堂」區域應用專題培訓現場作為「三個課堂」典型應用案例,教育科技企業洋蔥學院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助力推進名師課堂的智能教學解決方案。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兼CEO楊臨風以《AI智課賦能名師課堂,助力教育均衡發展》為主題,總結和分享了洋蔥學院過去7年來的探索實踐成果。「如何選用教學資源、落地課堂實踐、促進教師發展是規模化推進名師課堂的關鍵。」楊臨風談到,系列系統、支持隨時隨地開展教學、為教師賦能的教學資源,能夠讓教研教學規模提質。
  • 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加強國際合作 縮小數字鴻溝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AI賦能教育的中國探索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
  • 中國電信成立5G產業創新聯盟雲網融合賦能產業新生態
    5G產業朋友圈持續壯大去年9月,中國電信成立5G產業創新聯盟,旨在聚合產業夥伴、探索5G創新應用、構建5G產業生態、推動5G成熟發展。一年來發展聯盟成員200多家,各級的生態合作夥伴近千家,成立了54個聯合創新中心,邊緣計算平臺合作夥伴40餘家,推動了多個5G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的項目實施落地。
  •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六)|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賦能教育優質發展(六)| 寒亭區第二實驗小學 2020-12-18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oursera CPO:AI與在線教育賦能未來
    在論壇上,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AI賦能人才·教育成就未來」為主題,從「智能科學與學習技術」、「AI對教育教學的創新變革」、「培養人工智慧時代人才」三大主題出發,對「AI賦能人才培養」展開了多維度、多角度的研討與對話。
  • 中國電信成立5G產業創新聯盟 雲網融合賦能產業新生態
    一年來發展聯盟成員200多家,各級的生態合作夥伴近千家,成立了54個聯合創新中心,邊緣計算平臺合作夥伴40餘家,推動了多個5G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的項目實施落地。中國電信與華為成立了BJIC(商業聯合創新中心),攜手各方合作夥伴,共同進行5G切片專線、5G工業網際網路、5G VR、5G AI等領域的技術與商業創新。
  • 中國電信成立5G產業創新聯盟 雲網融合賦能產業新生態
    一年來發展聯盟成員200多家,各級的生態合作夥伴近千家,成立了54個聯合創新中心,邊緣計算平臺合作夥伴40餘家,推動了多個5G與各行業融合創新的項目實施落地。中國電信與華為成立了BJIC(商業聯合創新中心),攜手各方合作夥伴,共同進行5G切片專線、5G工業網際網路、5G VR、5G AI等領域的技術與商業創新。
  • 國際智慧教育展分享:AI時代,教育場景下的智慧管理與師培賦能
    本次大會共有近五百名教育信息化界的實力大咖到場參與,充分展示了行業同仁在疫後新時代齊心協力、奮勇前行的信心與勇氣。 以下內容摘自和氣聚力教育集團高級解決方案專家褚丹丹女士,在大會上作《AI時代,教育場景下的智慧管理與師培賦能》的精彩演講,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