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探索2.0版智能升級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上海: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探索2.0版智能升級

2020-12-23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話匣子 ,作者顧赬琳

話匣子

一群正經的記者「不正經」地說正經事

上海: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探索2.0版智能升級

在小區裡

你是否看到過這樣一道「奇景」

電線從好幾層高的窗戶上

像釣魚一樣垂下來

給下面的電動車充電

這樣「飛線充電」的操作

極易引發火災

為了防止這一安全隱患

上海已連續兩年把

「為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

今年以來,全市已有733個小區

新增非機動車充電設施

提前超額完成500個的目標任務

記者走訪發現

空間和設施條件有限的老舊小區

正在探索共享充電樁

可移動充電櫃等新模式

見縫插針地解決電動車充電難題

在徐匯區華發路上的馨寧公寓,距離地鐵口一公裡多,不少居民都習慣用電動車代步。今年下半年,小區的23個非機動車地下停車庫全部新增了智能充電樁,可供1500輛電動車同時充電。車庫也變得更加智慧,新增了道閘系統取代人工值守,居民刷門禁卡進出。同時,監控系統和消防系統也進行了全面升級。

「以前有時會把電動車推進樓道裡面充,感覺不太安全,現在直接下車庫放心多了,一塊錢充5個小時,可以用一天。」一位居民說道。

不過,充電樁投入使用後,申城物業馨寧小區項目經理夏軍根走訪發現,仍有居民對地下車庫充電存在顧慮。比如,有女性居民擔心下雨天時臺階潮溼,下坡時力氣不夠控制不好車頭,可能會滑倒。

物業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下雨天時清理積水更加及時,對於部分臺階的坡度進行改造,並增設硬幣兌換點,方便居民投幣充電。

對於不少中心城區的老舊小區來說,空間和硬體設施條件有限,解決電動車充電難題往往要見縫插針。在普陀區管弄新村靠近地鐵嵐皋路站的露天廣場上,豎著8個共享充電樁,早尖峰時間,31個充電位基本停滿。

中山物業副總經理姚嘯洪介紹,這裡的充電樁很「聰明」,由於安裝了晶片,可以通過溼度感應監測雨情,一旦感到到有雨點滴在上面,就會馬上自動斷電。攝像頭隨即抓拍,發送信息到車主的手機。幾分鐘後,未用的錢款將會自動退還。

記者注意到,前期插座式的充電口已經棄用,如今換成了「帶帽子」的,可遮風擋雨的設備臺。「靈感來源於家裡淋浴房的開關,有一個罩子,室外的充電樁要保證下雨天的安全。」姚嘯洪說。

普陀區管弄新村是一個大型老舊小區,共2000多戶居民,已有的4個車庫依舊無法滿足電動車充電需要。於是,在三位一體共治下,這塊原本雜草叢生的廢棄角落變身為集中共享充電區。

「我們也希望能更多地覆蓋到其他的點位上來。打算在一些綜合修繕的小區,也把這些項目納入進去。最快明年上半年,另外一個高層小區可能也會把這個建起來。」姚嘯洪說,附近其他空間更擁擠的小區,計劃探索分散式的獨立充電樁,儘可能地滿足居民的充電需要。

浦東新區北蔡鎮鵬豐苑小區也同樣面臨硬體「先天不足」的問題,小區沒有地下車庫。前不久引進了2隻可移動式充電櫃,外形類似智能快遞櫃,擺放在居民樓前。

鵬海七居黨總支副書記高吉娣告訴記者:「這樣進戶門就很方便,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能夠把電瓶攔在進戶門外面。現在居民還是一個好奇和了解的階段,希望能夠起到好的作用。」

一隻櫃體能供8個電瓶同時充電,底部有滑輪,可以任意移動。記者現場試驗,把一個超載的電瓶放進去,柜子自動斷電,小程序推送過載提示。櫃內還有幾排滾輪,只要鬆手,電瓶就會滑進倉內。

中國鐵塔公司上海浦東新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偉介紹:「智能充電櫃主要是解決小區沒有集中充電場所的難題。每個倉位裡面都含有氣溶膠,一旦溫度超過170度,它會自動降溫滅火。居委會當時也提出來,電瓶很重推起來不方便,所以柜子裡增加了滑軌,設置了5度的傾斜,這樣一推就進去了。」

從2016年起,本市就結合住宅小區綜合治理,陸續為老舊小區加裝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2018年,又把既有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作為「美麗家園」建設的工作任務。2016年至2018年,上海累計為2561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

為更有效解決好居民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的突出問題,本市2019年到2020年連續兩年將「為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兩年內累計為全市1716個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其中,今年已完成733個,達到目標任務的147%。明年還將繼續完成500個的目標。

市房管局物業處陳杰家介紹,近幾年來,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的安裝也從1.0版本升級到2.0版本。「1.0版本主要是分四個應用場景:地下車庫、半地下車庫、封閉式地面車庫、敞開式地面車棚。而針對場地越來越少的情況,我們也是鼓勵加裝充電櫃和露天的獨立充電樁來滿足更多老舊小區居民的充電需求,這就是2.0版本。」

綜合:看看新聞 話匣子

原標題:《上海:推進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 探索2.0版智能升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師市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 電動車充電不用再...
    近日,師市大力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 近日,師市防火安全工作委員會下發《關於師市加強電動自行車火災防範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在居民住宅、醫院、學校、商場、超市、專業市場、旅遊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大力推進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從源頭上解決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私拉亂接電線充電帶來的消防安全隱患。
  • 山東加快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2月10日上午,山東省電能替代促進會、山東省物業管理協會在濟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山東省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兩家協會的11家成員單位也分別籤署合作協議,通過優勢互補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
  • 上海消防部門推動將電動自行車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範疇
    央廣網上海11月26日消息(記者周洪)26日,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介紹火災形勢並就冬季防火及電動自行車火災等老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回答記者提問。上海消防部門表示,將深化電動自行車消防綜合治理,將推動將電動自行車納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範疇。
  • 中國自行車協會召開《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
    [摘要]7月16日,中國自行車協會組織的《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運營管理服務規範》團體標準立項研討視頻會成功召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主任劉永東對團體標準制定給予了充分肯定。
  • 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江西發布3年行動計劃
    日前,江西省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出臺《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到2023年,全省確保新建成各類充電站96座、各類充電樁30000個,力爭建成190座、60000個。南昌市、九江市、贛州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8,其他設區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15。
  • 大眾汽車加速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大眾汽車品牌將顯著擴大在其德國工廠的充電基礎設施。明年計劃增加約 750 個充電點,包括首批功率高達 300 kW 的大功率充電站。到 2021 年底,預計將有大約 2,000 個充電點投入使用-比目前增加 50%以上。目前,大眾汽車在德國的十個站點已擁有 1200 多個充電站。
  • 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國家標準在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飛線充電」、私搭亂建、缺乏維護的分散充電方式,以及缺少充電監控、過充、盲充等落後的充電技術使得90%以上的火災發生在充電過程中,建設集中式停放場所的充電設施是解決充電安全、防範火災的主要解決辦法。但是集中充電設施缺乏權威標準、缺少統一的安全技術指標制約了當前產業的快速發展,行業急盼相關標準出臺。
  • 上海立法擬禁止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充電,支持新建集中停放場所和充電...
    據不完全統計,上海電動自行車保有量約1000萬輛,實際使用量約800萬輛,而屢禁不止的樓道充電、飛線充電也帶來了多發社區火災事故,市民飽受困擾,這是否能從立法上加以規範?
  • 防範電動自行車火災,上海將立法
    其中提到:堅持多措並舉,防範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一是突出對電動自行車蓄電池、充電器的管理;二是推動住宅小區非機動車集中停放和充電設施建設;三是明確禁止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的重點區域;四是明確相關企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消防安全責任。
  • 上海電瓶車火災頻發,樓道充電、飛線充電為何屢禁不止?集中充電點...
    如何保障電瓶車充電安全?上海已將配備智能充電站的電瓶車集中充電點建設納入政府實事工程,全面規範電瓶車統一停放、統一充電、統一管理的模式。然而,一些小區的集中充電點遇冷,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違規充電現象仍屢禁不止。據悉,市民發現這些問題,可以要求物業強化管理,或撥打96119向消防部門舉報。電動車樓道、飛線充電為何屢禁不止?
  • 應用網際網路技術的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平臺
    關鍵詞 :智能充電平臺 ;智能控制 ;安全控制系統 ;手機 APP 引言由於近年來電動自行車的增長速度過快,充電需求急劇增加,用戶對於充電的便捷性與安全性的關注,使得本充電平臺的市場潛力巨大。目前市面上大多電動自行車充電器採用刷卡投幣式充電站,數量稀缺不說,投幣還給人帶來不便,管理也給人帶來不便,不人性化。根據市場需求,本項目能夠解決當前小區物業管理電動車充電問題,同時利用該充電站降低物業管理難度,方便用戶使用。該項目基於網際網路 + 的智能充電平臺,對於用戶註冊,物業授權就可以充電。充電方式可以選擇按月或按充電時間進行收費,系統自動結算、無需投幣。
  • 西安市印發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宜、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確保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
  • 西安印發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近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宜、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確保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全市計劃新建成投運集中式充電場站200個。
  • 上海促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互聯互通,新能源計程車充電費將有優惠!
    上海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將實現互聯互通,破解電動計程車充電難問題。昨天,上海召開《上海市促進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數據互聯互通有序發展暫行辦法》及計程車示範站建設要求宣貫會議。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領導表示,此次《辦法》的出臺將從「互聯互通」、「有序充電」、「電動計程車」等多方面全方位解決相關問題,促進本市充換電設施的健康發展。
  • 西青區精武鎮回應居民對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迫切需求:智能停車棚...
    天津北方網訊:居民的電動自行車放在樓下怕丟,推進樓道把電池拿回家充電不僅佔用消防通道,而且不安全。電動自行車到底停在哪兒?如何更安全地充電?這成了很多人的煩心事。
  • 昆明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打造充電設施智慧管理服務平臺
    5月25日,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對外發布《昆明市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根據《意見》,昆明今年將主要在公共停車場、園區、高速公路服務區、旅遊景區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到2022年初步構建高速公路服務區快速充電網絡。
  • 上海出臺新規管理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破解電動計程車充電難等問題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為促進設施信息互聯互通,破解電動計程車充電難等問題,市發改委會同各有關單位研究制訂了《上海市促進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互聯互通有序發展暫行辦法》,自2020年5月1日起實施。考核評級和度電補貼政策相結合,鼓勵充電設施運營信息接入市級平臺,實現互聯互通,著力解決目前存在的油車佔位、充電樁故障、支付方式不統一等問題,提高設施利用率,滿足電動計程車替代的迫切需求。通過示範小區建設及專項補貼政策,提高小區建設積極性和物業支持配合度,推動充電樁進小區。
  • 我市印發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近日從市政府獲悉,《西安市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宜、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確保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需求。
  • 江西出臺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江西省發改委等8部門聯合出臺《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全省確保新建成各類充電站96座、各類充電樁30000萬個,南昌、九江和贛州3設區市公共充電樁與電動汽車比例不低於1∶8。
  • 海安今年將推進多個小區電動車智能集中充電裝置建設
    海安高新區旺池社區東港國際小區建設的新型電動車便民充電站,得到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曲福田和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葛玉琴的好評。曲福田認為,東港國際小區建成電動車室外集中充電車棚,既能給電動車充電,又能集中管理,安全又方便,值得其他小區學習借鑑。 有心人注意到,電動自行車出行便捷,極受市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