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家庭的和睦,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嵩明縣婦聯結合當前家庭的現狀,立足實際,通過創新家教模式,豐富家教內容,拓展家教方式,推動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創新模式,整合資源開展工作
為使家庭教育更加貼近當地的家庭現狀,嵩明縣婦聯在保持原有「專家講座」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加強與嵩明本地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聯繫,充分利用來自教育一線,熟悉本地教育現狀的中心成員優勢,讓其圍繞基層婦聯確定的課題和要求製作課件,並深入全縣各中小學、各村(社區)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2020年,嵩明縣共舉辦14場家庭教育知識講座,3320名學生和家長受益,推動「家長學校」服務常態化、培訓常態化,在已經創建完成的43個村(社區)星級家長學校中,定期開展「雙合格」家庭教育實踐活動近百場次,共有4200餘名家長和學生參加。
豐富內容,突出主題加強工作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導致婚姻關係淡薄、心理狀況不佳,甚至造成離婚率不斷攀升,婦女上訪人數增加,僅開展親子教育已不能滿足家庭建設的需求。為了提高廣大家庭的幸福指數,推動社會和諧發展,針對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婚姻關係和家風家訓三個重點內容,嵩明縣婦聯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親子閱讀實踐主題活動。嵩明婦聯聯合縣文旅局在縣圖書館共同打造昆明市家庭親子閱讀體驗基地,投入資金為圖書館添置兒童書籍,並邀請青銅書院李麗香老師,每周根據不同月份和節日開展不同主題的繪本故事會,常態化開展「同悅書香•相伴成長」家庭親子閱讀活動;組織國學經典進校園活動,邀請雲南爾易書院的易迪老師給孩子教授拜師禮,孩子們著漢服跟著老師有禮有節,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聯合縣文旅局開展「21天親子閱讀」活動,通過「親子閱讀+實地打卡」的方式,在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過程中,推動嵩明未成年人主動參與全民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構建親鄰和善的家庭親子關係。
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宣傳活動。為了提高婚姻質量,增強夫妻感情,為家庭注入活力,嵩明縣婦聯把婚姻作為家庭教育的突破口,確定了「如何構建和諧夫妻關係」的課題,於2020年5月聯合縣教體局、縣民政局開展了「婚姻新風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活動採取線上線下共同宣傳的形式,線上製作微信主題推文在「嵩明婦聯」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線下採取設立諮詢臺、街天集中宣傳的方式開展,並製作和發放《拒絕早婚早育 倡導合法婚育倡議書》《控輟保學宣傳手冊》《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等宣傳資料15000餘份,接受群眾諮詢170人次。
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主題活動。嵩明縣婦聯聯合縣文旅局在縣圖書館打造家風家訓實踐基地,該基地由經典之鑑、楷模之光、傳承之風3個板塊組成,既有歷史名人經典家規家訓、革命前輩的家風故事,更是融入嵩明先賢蘭茂關於家風家訓的經典論述,是嵩明縣設立的第一家家風家訓實踐基地;積極發揮家風家訓實踐基地家庭教育主陣地的功能作用,圍繞「傳承好家風好家訓」這一主題舉辦「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巡展」、蘭茂講堂和「家庭助廉」等活動。同時,2020年共組織家風家訓宣講團成員深入全縣各鎮(街道)、村(社區)家長學校、中小學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最美家庭」巡講活動共13場次,2960人參加。
拓展方式,靈活機動推進工作
嵩明縣婦聯積極探索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新途徑、新模式、新方法,通過多種方式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聯繫教體局、文旅局、關工委等單位把家庭教育建設推向學校,推向社會;打破時間限制,在白天組織講座,在晚上開設課堂,滿足不同群體的時間需求;推行全域覆蓋,在中小學集中組織巡迴宣講,在村(社區)家長學校開展下鄉送教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工作方式,嵩明縣婦聯形成了系列品牌活動,營造了家庭教育的濃厚氛圍。
來源:嵩明縣婦聯
原標題:《嵩明縣婦聯多措並舉全面推進家庭教育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