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萬江街道辦事處工業信息科技局召開2020年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宣貫會
為進一步落實節能政策與企業責任,切實做好企業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排放以及固體廢棄物處理,強化企業落實清潔生產工作,東莞市萬江街道於5月14日(周四)下午3:00在萬江會議中心6號會議室 召開2020年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宣貫會。
會上,東莞中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慶高總經理為參會企業解讀:我國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管理政策及趨勢。
東莞輕工業固廢來源
由於東莞輕工業比較發達,陳總為企業詳細介紹了輕工業固體廢物的來源。
我國工業固廢管理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是為了防治固體廢物汙染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制定的法規。
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1995年10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58號公布,自1996年4月1日施行。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和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等兩款做出修改。
2020年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① 修改固廢法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親自部署生活垃圾分類、禁止洋垃圾入境等工作。《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快修改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內容,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強調要堅定不移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固廢法修改工作,2017年執法檢查報告建議儘快啟動固廢法修訂工作。本屆常委會專門聽取審議國務院關於研究處理固廢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在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議中明確提出加快固廢法的修改工作。慄戰書委員長強調,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是本屆常委會的重大任務;要總結實踐經驗,抓緊研究修改固廢法,健全汙染防治長效機制。
此次全面修改固廢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決策部署的重大任務,是依法推動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迫切需要,是健全最嚴格最嚴密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和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的重要舉措。
② 此次對固廢法主要作了哪些修改?
此次修改固廢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突出問題導向,總結實踐經驗,回應人民群眾期待和實踐需求,健全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長效機制,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主要作了以下修改:
一是,明確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堅持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原則。
二是,強化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監督管理責任。明確目標責任制、信用記錄、聯防聯控、全過程監控和信息化追溯等制度,明確國家逐步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
三是,完善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強化產生者責任,增加排汙許可、管理臺帳、資源綜合利用評價等制度。
四是,完善生活垃圾汙染環境防治制度。明確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確立生活垃圾分類的原則。統籌城鄉,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汙染環境防治。規定地方可以結合實際制定生活垃圾具體管理辦法。
五是,完善建築垃圾、農業固體廢物等汙染環境防治制度。建立建築垃圾分類處理、全過程管理制度。健全秸稈、廢棄農用薄膜、畜禽糞汙等農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制度。明確國家建立電器電子、鉛蓄電池、車用動力電池等產品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加強過度包裝、塑料汙染治理力度。明確汙泥處理、實驗室固體廢物管理等基本要求。
六是,完善危險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制度。規定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信息化監管體系、區域性集中處置設施場所建設等內容。加強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管理,通過信息化手段管理、共享轉移數據和信息,規定電子轉移聯單,明確危險廢物轉移管理應當全程管控、提高效率。
七是,健全保障機制。增加保障措施一章,從用地、設施場所建設、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從業人員培訓和指導、產業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汙染防治技術進步、政府資金安排、環境汙染責任保險、社會力量參與、稅收優惠等方面全方位保障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工作。
八是,嚴格法律責任。對違法行為實行嚴懲重罰,提高罰款額度,增加處罰種類,強化處罰到人,同時補充規定一些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比如有未經批准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等違法行為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罰款、行政拘留處罰。
③固廢法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驗,作了哪些針對性規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固體廢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根據有關方面的意見,增加以下規定:
第一,切實加強醫療廢物特別是應對重大傳染病疫情過程中醫療廢物的管理。一是,明確醫療廢物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管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能力建設。二是,明確監管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加強對醫療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防止危害公眾健康、汙染環境。三是,突出主體責任。醫療衛生機構應當依法分類收集本單位產生的醫療廢物,交由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及時收集、運輸和處置醫療廢物。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滲漏、擴散。四是,完善應急保障機制。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發生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處置等工作,保障所需的車輛、場地、處置設施和防護物資。有關主管部門應當協同配合,依法履行應急處置職責。五是,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按照事權劃分的原則安排必要的資金用於重大傳染病疫情等突發事件產生的醫療廢物等危險廢物應急處置。
第二,明確有關實驗室固體廢物管理的基本要求。規定各級各類實驗室及其設立單位應當加強對實驗室產生的固體廢物的管理,依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實驗室固體廢物。實驗室固體廢物屬於危險廢物的,應當按照危險廢物管理。
第三,加強農貿市場等環境衛生治理。規定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應當加強環境衛生管理,保持環境衛生清潔,對所產生的垃圾及時清掃、分類收集、妥善處理。
④ 新固廢法對企業環保管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方面
1、固廢汙染防治設施的環保竣工驗收由環保部門負責驗收改為企業自主驗收
第十八條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需要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範的要求,將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內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落實防治固體廢物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措施以及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設施投資概算。
建設單位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配套建設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設施進行驗收,編制驗收報告,並向社會公開。
2、增加了跨省轉移固廢利用的,需報移出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 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貯存、處置的,應當向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商經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同意後,在規定期限內批准轉移該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未經批准的,不得轉移。
轉移固體廢物出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利用的,應當報固體廢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移出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將備案信息通報接受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
3、細化了工業固廢產生單位應建立、健全從固廢產生到處置全過程管理制度的要求;新增了建立臺帳,實現固廢可追溯、可查詢的要求
第三十六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工業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全過程的汙染環境防治責任制度,建立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帳,如實記錄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信息,實現工業固體廢物可追溯、可查詢,並採取防治工業固體廢物汙染環境的措施。禁止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中投放工業固體廢物。
4、新增了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廢的,應對受託方進行審查,否則承擔連帶責任的要求
第三十七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的,應當對受託方的主體資格和技術能力進行核實,依法籤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約定汙染防治要求。
受託方運輸、利用、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同約定履行汙染防治要求,並將運輸、利用、處置情況告知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外,還應當與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受託方承擔連帶責任。
5、新增了將工業固體廢物納入排汙許可制度進行監管的要求
第三十九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汙許可的具體辦法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供工業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等有關資料,以及減少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促進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並執行排汙許可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第四十條 產生工業固體廢物的單位應當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工業固體廢物加以利用;對暫時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應當按照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的規定建設貯存設施、場所,安全分類存放,或者採取無害化處置措施。貯存工業固體廢物應當採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
建設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的設施、場所,應當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危險廢物管理方面
1、新增危廢產生單位建立危廢管理臺帳的要求
第七十八條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帳,如實記錄有關信息,並通過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向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前款所稱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包括減少危險廢物產生量和降低危險廢物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險廢物貯存、利用、處置措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報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所在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已經取得排汙許可證的,執行排汙許可管理制度的規定。
固廢管理不合規法律責任加重
1、普遍加大了罰款金額
新固廢法普遍提高了對違法行為的罰款金額幅度,具體見下表:
2、增加了按日連續處罰規定
第一百一十九條 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排放固體廢物,受到罰款處罰,被責令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複查,發現其繼續實施該違法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按日連續處罰。
3、增加了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行政拘留的處罰措施
第一百二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
(一)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造成嚴重後果的;
(二)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建設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利用、處置的設施、場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的;
(三)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託給無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其他生產經營者堆放、利用、處置的;
(四)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許可證規定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
(五)未經批准擅自轉移危險廢物的;
(六)未採取防範措施,造成危險廢物揚散、流失、滲漏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4、明確了對違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的固體廢物及設施、設備、場所、工具、物品予以查封、扣押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對違法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的固體廢物及設施、設備、場所、工具、物品予以查封、扣押:
(一)可能造成證據滅失、被隱匿或者非法轉移的;
(二)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環境汙染的。
等離子氣體熔融技術
企業規範化管理
1.資料部分
1.1環評、環評批覆、驗收資料
1.2危險廢物汙染防治管理責任制度。內容包括:危險廢物管理的責任制度,組織架構(落實到部門,責任人、聯繫方式),明確企業內部有關部門和管理人員的職責,責任人要求熟悉危險廢物管理相關法規、制度、標準、規範。
1.3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分局備案)。要求:①危廢產生環節、種類表述清晰;②危廢產生量預測依據充分,且提出了減少產生量的措施;③危廢的危害特性表述準確,且提出了減少危害性的措施;④危廢貯存、處置措施(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表述清楚;⑤管理計劃按要求備案,內容有重大改變的及時申報。
1.4危廢產生、貯存、轉移臺帳。要求:貯存臺帳要如實記錄產生情況、數量、貯存情況、貯存入庫時間、經手人籤名、轉移時間、數量、經手人籤名。
1.5申報登記制度。要求:每年在固廢平臺如實申報危險廢物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利用、處置情況,提供證明材料。
1.6危廢轉移處置材料。包括:①有效期內的危險廢物處置合同;②經營單位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複印件;③獲得環保部門批准的轉移審批表計轉移計劃;④危險廢物轉移聯單。
1.7危廢的應急預案。要求:①有明確的管理機構及負責人;②有意外事故的情形及相應的處理措施;③配置應急裝備及物資。
1.8應急演練材料。要求:①應急演練方案;②演練照片;③人員籤到表;④應急演練總結。
1.9危險廢物培訓。要求:①培訓計劃;②培訓內容;③培訓記錄及人員籤到表;④培訓圖片。
2.現場部分
2.1危險廢物信息公開制度。內容:①生產工藝流程圖,標明危險廢物產生環節、危害特性、去向及責任人;②組織架構;③危險廢物管理制度。
2.2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標識、標誌。要求:設置規範的(樣式正確、內容填寫完整)危險廢物標識、標誌
2.3危險廢物分類貯存。要求:①危險廢物按種類分別存放;②不同廢物間有明顯間隔(如過道等);③危險廢物不能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2.4危險廢物貯存場所要求。①貯存場所地面硬化及防滲處理;②場所要有防雨、圍堰或圍牆,並採取措施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要求有門鎖)。③設置廢水導排管道或渠道;④將衝洗廢水納入企業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或危險廢物管理;⑤貯存液態或半固態廢物的,需設置洩露液體收集池;⑥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要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