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太冷,但是氣溫低不是釣不到魚的主因,寒潮剛過氣溫不穩,這才是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這次寒潮比較厲害,怕是至少要等待一周以上,等氣溫回升後再次穩定,魚才容易釣到。釣不到魚的因素較多,調漂也是其中一個,所以介紹下釣鯽魚的調漂問題,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一、調漂的本質
調漂的本質是啥?應該是通過調整浮漂的目數,讓雙餌在水底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效果,通過狀態效果的調整來,適應當前魚的進食特點。熟悉調漂的釣友都知道,餌料好入口和浮漂漂相更容易傳遞,這兩個因素是相互對應的。所以調漂看似是靈鈍之間的轉換,其實本質是餌料好入口和漂相好傳遞,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找口。調漂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不同調漂所追求的靈鈍狀態,或者餌料在水底的狀態效果不同。所以適合的調漂方法,會減少你找口的步驟。
颳風走水,可以無子線調漂,或者調低釣高,讓鉛墜躺底或者雙餌躺底,這樣對這種環境會有好處。底釣大魚,往往會使用無鉤調漂,因為這種方法忽略餌重,雙子線鬆弛彎曲,適合底層魚類進食,並且對餌料重量無要求,不會因為垂釣時更換不同餌料導致靈鈍發生變化。如果釣浮,肯定是帶雙餌調漂好一些,不至於出現調目比較盲目的情況,也不至於出現釣目尷尬的情況。比如釣目,跟調目和餌重有極大的關係。比如說野釣鯽魚,好像沒有比單餌調漂更好的方法。
二、單餌調漂的步驟
單餌調漂在調漂方法中是個「中間狀態」,從靈鈍的角度來說叫做不靈不鈍,因為最終追求的狀態是下餌完全躺底,上餌觸底這樣一個狀態。下餌觸底、上餌懸浮、子線繃直,這個狀態是釣底的最靈狀態。當子線彎曲鬆弛,雙鉤躺底,這個就是最鈍狀態。單餌調漂,介於靈鈍之間,所以是不靈不鈍的。比較有意思的地方還在於,想要最靈,就需要考慮雙餌重量,想要最鈍,就需要忽略餌料和魚鉤重量,想要不靈不鈍,就忽略一個餌料,考慮一個餌料,從這個角度來說,好像也是中間狀態。
首先是粗找地,確定水深之後確定調漂的半水深度,通常的方法是浮漂往下拉1.5-2倍的子線長度。在這個半水深度下可以帶一個餌料,也可以空鉤調漂。如果空鉤調漂的話就需要注意,應該大致知道一個餌料有多重,否則調目就不太好確定。比如說始終掛單餌,這個應該算比較科學的。注意釣目就是掛單餌的半水調目,所以調目的高低就影響了釣目的高低。比如說我們半水調漂,掛一個餌料,浮漂露出4目。那掛雙餌找底,釣4目,這個就是一餌躺底一餌觸底的狀態了。
為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釣鯽魚,這是因為野釣鯽魚往往不能太鈍,因為太鈍的話餌料不好入口,而且沒辦法防止鬧小魚。野生鯽魚比較習慣在水底尋找食物,在垂釣時下鉤有極高的中魚率。還有在釣鯽魚時往往需要找口,這種調漂方法也比較適合調整靈鈍,上拉浮漂變鈍,下拉浮漂變靈。其實還有一個好處,因為忽略了下餌重量,所以還可以把蟲餌掛下鉤,面餌掛上鉤,這樣下餌肯定是躺底的,不會出現掛蟲餌之後餌料不到底的情況。
冬季是否也適合這種調漂方法呢?這個就需要考慮的冬季的魚情和餌重 ,魚情特點是吃口請,餌料容易吃不進去,餌料躺底就能減少這種情況。所以下餌完全躺底,在冬季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冬季餌料很輕,一餌可能不到一目,所以在冬季釣鯽魚是往往會調N釣N,因為餌料輕,狀態上會比不靈不鈍稍稍鈍一丟丟,絕對適合冬季釣鯽魚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