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發科真的能解華為燃眉之急?小編認為存在很大的變數
聯發科真的能解華為燃眉之急?小編認為存在很大的變數,大家不要過於樂觀。自從今年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後,華為的晶片就成為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華為麒麟晶片絕版,聯發科能解燃眉之急?
,華為麒麟高端晶片在9月15日之後無法製造,搭載在Mate40上的麒麟9000晶片,將成為絕版。今年5月15日,美國政府發布最新禁令,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
-
禁令時間臨近,聯發科向美國申請繼續供貨華為,但希望很渺茫
5月份開始,美國升級對華為的禁令,導致麒麟晶片被迫停產,臺積電無法代工,高通的晶片也用不了。華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遭到美國的輪番制裁打壓,換做是任何一家民營公司都可能已經倒閉了,但是華為卻沒有,不過當下的現狀也是很困難。
-
美國再次修改禁令,華為外購晶片受阻,聯發科可能受害
今年5月美國打壓華為的力度升級,原本由臺積電為華為代加工麒麟晶片,可是美國針對華為頒布禁令,導致臺積電迫於壓力無法和華為合作,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過,華為麒麟晶片無法生產生產了,麒麟9000晶片或將成為最後一代高端晶片。
-
華為1.2億晶片再遭美國限制!!!聯發科超大訂單或成「泡影」
面對此結果,華為只能另闢新徑,重新尋找晶片供應商。 就在前幾日,華為又和聯發科籤訂了協議,準備從聯發科採購1.2億顆晶片以解燃眉之急。正當大家看到此消息心情稍微緩和之時,聯發科與本月28日又突然傳來消息:源於今年8月17日,美國發布的最新的補充禁令——實體清單中又增加了38家華為子公司,同時限制華為取得使用美國軟體
-
華為高端芯成絕版!聯發科再解燃眉之急,高通拱手相讓557億
5月份,美方再次修改規則進行限制,並要求使用美方技術設備的公司,晶片供應也需要得到美國政府同意。全球範圍有能力大規模生產5nm工藝麒麟晶片代工廠,只有臺積電,臺積電的大部分生產設備多數使用美國製造的,所以臺積電也將無法為華為進行晶片代工。
-
禁令再升級,華為之前從聯發科買的1.2億顆晶片還能到貨嗎?
今年5月份因為一紙禁令,華為無奈宣布了麒麟處理器面臨停產,臺積電宣布從9月14日開始斷供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這讓很多網友們都捏了一把汗,網友們都擔憂華為未來會不會無芯可用。而就在這個時候,華為向聯發科採購了1.2億顆晶片,這些晶片足夠解華為的燃眉之急了。
-
內行人稱聯發科9月出了1300萬片晶片給華為!可解燃眉之急?
關於華為自研晶片被「卡脖子」的事情,全網幾乎人盡皆知,沒有想到的是,除了不讓華為找人代工自研晶片,網絡還曝光華為可能連手機晶片都沒法採購了,因為老美表示凡是用美國技術或設備生產的晶片,必須要有他們的許可才能供貨給華為。
-
美國升級對華為外購晶片禁令 聯發科作出回應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了對華為的修訂版禁令。在修訂版禁令中,美國加強了對華為使用美國技術和軟體生產的產品限制,並在實體列表中增加 38 個華為子公司,這意味著華為外購晶片的路徑將會被受到極大的阻礙。
-
美國晶片禁令再升級!聯發科或停供華為晶片?
近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華為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將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與軟體來生產華為產品,對於華為而言將是雪上加霜。這意味著華為將失去外購晶片的渠道,在沒有麒麟晶片的情況下,搭載聯發科處的處理器也會變得艱難。
-
華為手機已被美國斷供晶片,聯發科緊急向美國申請向華為的供貨令
但華為引以為豪的麒麟晶片未來可能因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下,一旦庫存晶片賣完後將遇到無晶片可用的窘境。不過國內未受到美國實體清單的手機製造商仍然可用向美國高通訂貨,一旦美國發現有哪家公司幫助華為訂貨的話就會受到經濟制裁,不過任何企業都不敢公然違反美國的法律法規,因為一旦被罰了款,之後造成的損失都是要該企業自己承擔的,而且未來的幾年內不能和美國做交易,所以企業一旦收到美國科技出口管制的通知後,都會乖乖地聽美國佬的話
-
美國晶片禁令4天後生效,華為能否抗住?出路又在哪裡
此前,美國方面就放出風聲,準備對華為出臺晶片禁令,任何使用了美國技術和設備的外國企業,在未經美國允許的情況下,禁止向華為出口晶片。對此,華為高管便表示,如果美國真的實施了這一禁令,那麼麒麟9000將是華為的絕版之作。據美國媒體9月9日報導,美國政府公布了晶片禁令的時間,從9月15日開始,美國便將正式實施這一禁令。
-
美國禁令再升級,華為是真的「無芯可用」了?聯發科還能堅持多久
美國再次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又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任何出口給華為的產品、賣給華為的技術,只要使用了任何比例的美國企業的專業技術,就得向美國商務部申請並被批准才能出口。對於晶片,很多人也許經常聽說,高通,聯發科等,但內心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大多數人對聯發科的印象,總是表示懷疑,畢竟以前的聯發科的晶片表現得並不出眾,以至於被貼上了卡頓、掉幀等標籤。
-
美國擬禁聯發科向華為供貨:晶片禁令升級,聯發科股價暴跌
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 · 羅斯。國務卿邁克 · 龐培表示,該規則的變更將防止華為通過替代晶片生產和提供現有晶片來規避美國法律。他在聲明中還補充提到,華為一直在試圖規避美國於 5 月對其施加的限制。「(即將在 9 月發布的)新一代麒麟晶片將會擁有更強大的 5G 能力、更強大的 AI 處理能力和更強大的 CPU/GPU。但遺憾的是,因為美國第二輪制裁,9 月 15 日之後我們全球最領先的終端晶片就無法生產了,下半年即將推出的 Mate 40 可能將成為搭載華為自研高端麒麟晶片的最後一代旗艦智慧型手機,新一代麒麟晶片將成『絕版』,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
聯發科傳來新消息,華為有望迎來轉機,解決晶片燃眉之急
雖然在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美國對華為的「騷擾」一直沒有間斷。導致大多數國人對於美國針對華為的行為,都已經習以為常。但這次美國頒布的制裁新規,卻並不像以往一樣容易躲避。新規顯示,所有使用美國技術或是美國設備的廠商,在為華為代工前都需要獲得美國許可。
-
聯發科的晶片也用不了,這下華為真的危險了
前不久,餘承東在中國信息化百人峰會上演講時表示,因受到美國新一輪的制裁,晶片就要面臨停產,9月15號之後臺積電就不再代工海思麒麟晶片,晶片沒了,預計今年華為的出貨量要比去年還要少據5月18日消息,受美國禁令影響,臺灣晶圓廠商臺積電已經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
-
國際巨頭傳來消息,華為雖提前做好準備,但還是難解燃眉之急?
自從9月14日開始,華為旗下不少業務都受到了影響,因為由於規則的限制,導致一些使用美國技術才能實現供貨的企業都無法與華為合作而像臺積電這種上遊生產企業,以及聯發科、高通這種處於中遊位置的移動晶片企業,目前都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而面對這種情況,目前很多人也都是沒有什麼辦法。
-
華為B計劃,聯發科解決燃眉之急,高通想賺556億替華為喊話!
迄今為止,晶片產業是華為的一大弱項,而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缺乏製造方面的突破,前期只是依靠臺積電、高通、聯發科等幾家晶片製造企業提供晶片,華為的自主研發麒麟晶片雖然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但是仍然不具備自主生產的能力,兩輪的打壓,更是讓華為的麒麟晶片和臺積電結束合作。
-
因華為無法外購晶片,聯發科取消5nm晶片開發計劃,竹籃打水?
華為無法外購晶片禁令馬上就要正式實行了,在此之間大川已經3次修改內容了,第二次修改內容之後,華為自研晶片就無法被代工,華為只能夠無奈放棄自研的麒麟晶片,改變策略,希望可以通過外購晶片來解燃眉之急。然而就在華為向聯發科下單1.2億枚晶片之後,大川在距離第二次修改禁令僅3個月之後再次出手,第三次修改了禁令內容。
-
華為向聯發科下訂單1.2億顆晶片!遭美國限制,或成「泡影」
面對此結果,華為只能另闢新徑,重新尋找晶片供應商。 就在前幾日,華為又和聯發科籤訂了協議,準備從聯發科採購1.2億顆晶片以解燃眉之急。正當大家看到此消息心情稍微緩和之時,聯發科與本月28日又突然傳來消息:源於今年8月17日,美國發布的最新的補充禁令——實體清單中又增加了38家華為子公司,同時限制華為取得使用美國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