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新聞:ZMapp 成功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猴子

2021-01-05 丁香園

衛生官員護送一些很少劑量的ZMapp藥物用於治療3例伊波拉病毒感染者

在西非伊波拉疫情肆虐期間,藥物ZMapp已用於治療7例伊波拉病毒感染患者。研究人員近期發現,其可以完全保護猴子抵抗伊波拉病毒的感染。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稱伊波拉疫情已導致1500多人死亡,並將持續惡化,最終可能2萬人感染後的第二天,該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2014年8月29日的Nature上。

周五(8月29日),塞內加爾發現第一例伊波拉確診病例,成為第五個發生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西非國家。

公共衛生專家表示,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部署更多數量的醫務工作人員到重災區,應該是應對目前伊波拉疫情的重點。美國加利福尼亞聖地牙哥MAPP生物製藥公司研發的ZMapp,只是WHO認為可以在疫情中使用的幾個未經批准的藥物之一。

ZMapp藥物為三個免疫純化蛋白或單克隆抗體的混合物,主要靶向伊波拉病毒。其已被用於7例伊波拉病毒感染者:2名美國人、3名非洲醫務工作者、1名英國護士和一名西班牙神父。

西班牙神父和1名賴比瑞亞醫務工作者在應用該藥物後已經死亡。目前還無法得知ZMapp是否在那些倖存下來的患者中發揮了作用,因為他們在患病的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點接受了ZMapp治療,同時接受的醫療保障的水平也各不相同。

在該項研究中,設計和管理部分由MAPP製藥公司的科研人員進行,18隻猴子分別在感染伊波拉病毒後的3天、4天、5天,開始給予3個劑量的ZMapp藥物治療。不管開始治療的時間如何,所有接受藥物治療的猴子都存活下來,而未接受治療的3隻猴子發生死亡。

該研究中使用的伊波拉病毒株與目前導致西非伊波拉疫情的病毒株不同。在細胞培養實驗中,ZMapp除了能識別作用於實驗用的伊波拉病毒株外,還可以識別作用於導致目前西非疫情的伊波拉病毒株。

伊波拉病毒感染後期

該研究結果表明,ZMapp是第一個對伊波拉病毒感染已經表現出症狀(如發熱和凝血因子異常)的猴子非常有效的藥物。這一點非常重要,除非患者已知暴露於伊波拉病毒,如發熱等症狀為患者感染後需要治療的首要症狀。

據位於美國加爾維斯頓的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的病毒學家Thomas Geisbert估計,研究中伊波拉病毒感染5天的猴子,大致相當於人類感染病毒後7至9天的時間。人類感染伊波拉病毒後可長達21天才出現症狀,但通常是感染後的8到10天就出現症狀。

該研究作者認為,ZMapp可在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後期發生作用。研究的共同作者加拿大溫尼伯公共衛生機構傳染病研究者Gary Kobinger表示,該藥物甚至可以挽救皮下出血影響超過其機體70%猴子的生命,其他猴子血液中也有足夠導致人類發生嚴重症狀的病毒。

Kobinger同時表示,「在人類中,處於此感染水平階段的患者,大部分都不能走路甚至端坐,大多數患者會在24小時內死亡。」

但其他研究人員則稱,應謹慎解釋該研究結果,因為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猴子並不能完全模擬患病的人類。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傳染病醫師Charles Chiu表示,「即使是在伊波拉病毒感染後期的動物模型中,我也不認為該研究所得出數據支持說明ZMapp藥物有效的結論。」

知道什麼時候給予該治療藥物可能有助於指導在今後疫情中的使用。但至於現在,MAPP生物製藥公司表示,在未來的好幾個月中都不會有更多的ZMapp藥物可供使用。


相關焦點

  • 伊波拉新藥研發成功,保護性強於ZMapp
    2016年3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實驗性藥物混合物能夠成功保護猴子抗擊伊波拉病毒,能讓猴子接受致命感染後全部成活。這項研究能對非洲的伊波拉病毒感染起到廣泛的保護作用。與疫苗不同,此新藥混合物的目的是治療被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病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2014年西非的伊波拉爆病毒發是目前已知的、歷史上最大的伊波拉疫情爆發,造成28000多例病毒病和11000多例死亡。伊波拉病毒病的症狀包括發燒、肌肉疼痛、嚴重頭痛、腹瀉、嘔吐,有時會出現鼻、眼、嘴、耳和其他部位的出血。
  • 抗伊波拉病毒新藥ZMapp動物實驗大獲成功 百分百有效
    中新網9月1日消息稱,據外媒報導,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報告稱,抗伊波拉病毒的實驗性藥物ZMapp,在猴子身上試驗結果「百分之百有效」。甚至在感染的晚期,ZMapp也能發揮效用。不過,動物實驗與正式把藥品應用於人體仍然具有較大差別,此前已有感染者接受該藥治療,既有成功治癒的報導,也有未能倖存的情況出現。這是研究人員首次正式發表ZMapp的研究數據。
  • 獨家︱揭秘伊波拉特效藥ZMapp的研發過程
    點擊查看 8月29日,《Nature》雜誌網站刊載了加拿大公共衛生署邱香國博士為第一作者的文章《用ZMapp逆轉非人靈長類動物的伊波拉病》,對ZMapp成功治療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猴子進行了報導。
  • Zmapp:用菸草「種」出的實驗性抗伊波拉藥物
    (遠千山/編譯)伊波拉病毒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會引發嘔吐、肝臟和腎臟衰竭以及體內外出血。它的致死率高達90%以上,而且目前無法治癒。與感染的人或動物的直接接觸都會使病毒傳播——這也是為什麼隔離如此重要。今年三月起始於幾內亞的這次伊波拉爆發,在過去的幾周內已經擴散到了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和獅子山。超過1700人被感染。
  • WHO 建議伊波拉病毒感染療法或可來源於倖存者血液
    會議認為,血液來源的治療方法和恢復期血清可用於伊波拉病毒病的治療,現在必須盡一切力量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安全使用這些療法。 根據WHO的會議文件,現有的研究已經表明,輸注伊波拉倖存者的血液或可預防或治療其他伊波拉病毒感染者。
  • 伊波拉藥物ZMapp開始臨床試驗
    新華社華盛頓2月27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政府27日宣布,在去年伊波拉疫情高峰期名聲大噪的治療藥物
  • 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新藥Ebanga近日獲FDA批准|Ebanga|FDA|受試者|...
    2020年12月22日,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公司開發的單克隆抗體Ebanga(ansuvimab-zykl)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成人和兒童的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感染。
  • 伊波拉病毒走出非洲,我們不必恐慌
    今年西非的伊波拉疫情級不尋常,很有可能走出非洲大陸。前幾天,美國、西班牙在西非的伊波拉病毒感染者陸續回國治療;近兩天,盧安達、羅馬尼亞不斷發現疑似病例。許多民眾擔憂,回國的感染者會不會把伊波拉病毒帶回來?
  • 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再生元三抗體雞尾酒Inmazeb
    全球首個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再生元三抗體雞尾酒Inmazeb  Emma Chou • 2020-10-16 10:11:18 來源:前瞻網
  • 和伊波拉十分相似的馬爾堡病毒,名氣略小,威力卻一點不差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恐怖的伊波拉病毒,相信看過那篇文章的朋友,都對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和患者的慘狀有了深切的感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伊波拉病毒的「兄弟」,和它齊名的恐怖病毒——馬爾堡病毒。我們作過介紹,人們根據病毒的危險性將病毒分為四個等級,級數越高,代表危險性越高。即便是愛滋病和SARS,都只能排在3級,而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並肩,歸類為4級病毒。那麼,馬爾堡病毒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事情還要從1967年說起。當時,德國的一些醫藥醫療機構從非洲採購了一批非洲綠猴,以用於研究治療小兒麻痺的藥物。
  • 引發「血疫」的伊波拉病毒:「死神」為何不定期降臨非洲
    2018年,伊波拉病毒疫情又一次大暴發。時至2020年,在世衛組織官網顯示的最新數據中,感染和死亡人數仍在不斷地增加。  伊波拉病毒於1976年第一次被發現,因在伊波拉河附近而得名。  伊波拉病毒常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造成間歇性暴發,是一種人畜共通病毒,主要的感染途徑是透過患者體液傳染,致死率極高,在50%-90%不等。
  • PNAS:可以感染人類的雷斯頓伊波拉病毒能在豬體內高效傳播
    2020年12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員發現雷斯頓伊波拉病毒(Reston ebolavirus, RESTV)感染的實驗幼豬會出現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並從它們的上呼吸道脫落這種病毒。RESTV可以感染人類,但目前還不知道會引起疾病。
  • ——伊波拉病毒疫苗成功上市的啟示
    2014年春天,當伊波拉病毒在西非爆發時,一位名叫加裡·科賓格(Gary Kobinger)的科學家正密切關注著來自加拿大的新聞。加裡·科賓格是加拿大溫尼伯國家微生物實驗室(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特殊病原體部門的負責人。溫尼伯實驗室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伊波拉疫苗的研究,這種疫苗在動物實驗中效果卓著。
  • 豬可傳播伊波拉病毒---中國科學院
    科學家在該研究中發現,實驗室仔豬感染RESTV後會患上嚴重的呼吸道疾病,並從上呼吸道排出病毒。RESTV可以感染人類但不會致病。現在,科學家表達了他們的擔憂,豬可能成為「伊波拉病毒的臨時或放大宿主」。  研究人員指出,豬體內RESTV的出現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因為它有可能通過與豬或食物鏈的直接接觸傳染給人類。
  • 被稱為「人類的噩夢」死亡率超高的伊波拉病毒,該怎麼預防呢?
    1、伊波拉病毒的引發緣由伊波拉病毒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是在一個疫情期間,後來出現是在一條伊波拉河流旁邊的村莊,因此成為伊波拉病毒,剛開始的時候,伊波拉病毒的傳染源是被病毒感染的人類和猴子以及大猩猩3、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伊波拉病毒的死亡率是非常的高,也具有非常高的傳染性,無論是對自然界的動物來說,還是人類來講,它對我們的傷害都是非常的大,從感染伊波拉病毒以後就會出現一系列的症狀。
  • 背景資料:伊波拉病毒小檔案
    26日,奈及利亞出現首例伊波拉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全國處於警戒狀態。圖為醫學家向媒體展示的伊波拉病毒原體。(網頁截圖)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中央社」7日報導,西非爆發史上最嚴重的伊波拉(Ebola)病毒疫情,截至目前已導致932人病逝,死亡率約為55%。以下為你不可不知的伊波拉小檔案。
  • 新發現:一種伊波拉病毒能在豬體內有效傳播,具有感染人類潛力
    新發現:一種伊波拉病毒能在豬體內有效傳播,具有感染人類潛力  Evelyn Zhang • 2020-12-24 11:07
  • 伊波拉病毒疫苗的研製能帶來哪些啟示?
    動脈網回顧了本世紀由病毒導致的五大全球傳染病,以及從零開始成功上市的伊波拉病毒疫苗的開發過程。或許,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科賓格的前任海因茨·費爾德曼(Heinz Feldmann)博士領導了伊波拉疫苗的研發工作,他認為2014年伊波拉大爆發讓人民意識到這種病毒對人類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電子顯微鏡下的伊波拉病毒和很多科學進步一樣,伊波拉疫苗的成功同樣始於靈光一現和一點點運氣。
  • 伊波拉疫情再次暴發,伊波拉和新冠哪個更厲害?
    作為免疫細胞的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不僅無法清除伊波拉病毒,反而會協助病毒增殖,運輸轉運病毒,將病毒擴散至全身。新冠病毒隨空氣進入呼吸道後,通過表面的刺突蛋白與表達ACE2的細胞結合,最先感染呼吸系統的細胞。感染後,會導致肺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隨之出現肺水腫、嚴重肺損傷和呼吸衰竭。
  • 伊波拉病毒:比新冠厲害,致死率是SARS病毒的9倍
    2020年上半年,新型冠狀病毒把我們所有人都困在了家裡,同時也讓我們見識到了病毒的厲害。我們對病毒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了解,病毒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它是由保護性外殼包裹的一段DNA或RNA。它們藉由感染的機制,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複製,但是卻無法獨立的生長和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