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身邊有害怕社交的人嗎?無法融入到新的群體生活,喜歡宅在家裡,寧願整天躺著,也不願意出去跟別人說話,交流。
其實,這就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這類人通常都很敏感,加上自己的性格過於偏執,就容易導致自己受傷。再加上,遇到某些問題時,包括跟別人在接觸的時候,他心理都會反覆的去思考。
心理學家說,這種思維就是很典型的「內歸因」,習慣把所有的原因歸結於自己。
打了很淺顯的比方,如果他跟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對方沒有聽進去的話,他內心會認為是不是自己做錯了,對自己有什麼意見。自然,他會排斥這個人。
存在這種心理的人,一來會容易讓自己失去理智,二來會讓給他身邊的人施加壓力。他變得越來越抗拒社交,別人對他則會避而遠之。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他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關注,缺乏父母對他的愛,就導致他的內心很敏感。他很渴望別人的關注,但他的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
因為他為了想要別人接納自己,就會做過度迎合對方的事,這樣的行為,也很容易被別人利用。所以,他很難獲得一份真摯的友誼以及愛情。
02
曾經,朋友跟我說過關於她表姐的故事。她是很典型的社交恐懼症患者,非常的害怕跟人交往。寧願宅在家裡,也不願意出門。
她曾留過學,家裡是非常的有錢。
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她的家境如此優渥,會怕社交呢?
我朋友說,「我表姐的媽媽把她管得太嚴了,對她的控制欲非常的強,從小的時候,她做了一點讓她不如意的事,就會打她。不僅如此,還控制到了她的吃喝用度,在她讀高中的時候,讓她穿性感暴露的衣服。」
從朋友說的這番話,足可以看出,她恐懼社交的真正原因,就在於她的母親。
她無法從母親的身上感受到對她的愛意,被關懷。她就像一個傀儡一般,被她的母親牽引,控制。
換個說法,她就像一個機器,肉體雖然存在,她的情感意識卻很薄弱。
或許,也有人會有疑問?她不是還有爸爸嗎?
我了解到,在她的原生家庭中,她的父母在她小的時候,經常吵架,雖然說他們沒有離婚,但是這樁婚姻,跟離婚了沒有什麼區別。
在她成年後,她就一直很拒絕社交,跟別人交往,對於她來說是非常的痛苦,壓抑又絕望。
她渴望被需要,但又過度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於是,就導致她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她覺得每個人對她都有敵意。
心理學家為此做過一個解釋:「他覺得自己永遠的被歡樂,幸福推開了。在他的自我認知中,他渴望得到一切,但又卻無法擁有。」
漸漸地,她厭倦社交,排斥跟別人交流。在她的自我意識裡,只有獨自一個人的世界才是安全的。
03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來,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往往有掌控欲強的父母。正是因為她從小就生活在缺愛的環境下,她的內心很渴望獲得別人的關注,需要。
當無法獲得這些時,她會厭倦社交,害怕被拒絕,不敢跟別人來往。
或許有人會問?有方法可以治療嗎?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幸運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如果你是屬於社交恐懼症的人,可以嘗試一下這兩種方法,進行自我痊癒。
一種是學會愛自己,擁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整天讓自己生活在別人的陰影下,過度在意別人的情緒,評價。
當你存在這樣的心理想法,很容易受挫。你要明白,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去在意你,關心你。即便沒有人在意你,你也要看淡一點,學會堅強,勇敢。
我很喜歡一句話,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所以你未必懂別人的感受還有生活。
第二種是放棄自己心中的雜念,也就是說,不要想太多。有禪語說,想太多,煩惱的也就越多。要學會順其自然,對待煩惱也是如此。自然,那些負面的情緒,也就不會困擾到你。
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並且,還能讓你更好的克服社交恐懼症。在人的心性中,都熱愛跟情緒溫和的人在一起,彼此有說有笑,在一起也會很舒服。
最後,願此篇文能夠給予你勇氣,有閒暇的時間,培養自己某一樣技能,漸漸的,你身上的問題也會消失在時間的長河當中,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End
作者:小餘姑娘,只寫有溫度的文字,用平淡的語言為你說一個故事。點擊「關注」,讓我走進你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