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報全媒體訊 為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安全,今年以來,市公安局會同相關部門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瞄準行業打源頭、數據賦能打串案、案件會商解難題,全力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記者昨天獲悉,今年以來共偵破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類刑事案件5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7名。
今年3月,南大街派出所民警在網上發現一條非法出售蛇類的線索,經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初步鑑別,該蛇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保護動物「球蟒」,同時還發現網上大量涉及球蟒等瀕危野生動物交易的圖片和視頻。南大街派出所立即開展偵查,很快在我市天寧區、青海省西寧市等地將犯罪嫌疑人強某、王某、趙某抓獲,破獲一起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查獲各色球蟒8條,涉案金額達3萬元。
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支隊長毛成介紹,他們積極探索創新大數據導偵模式,加強與知名網絡平臺治理部門進行戰略合作,依託網絡大數據,結合野生動物專業知識,通過數據篩選可疑情況,聯合相關部門進行深度研判,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打擊。截至目前,市公安機關已偵破涉網際網路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犯罪案件45起,其中通過網上獲取線索破案21起。
針對當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呈現出產業化、網絡化、專業化的特徵,市公安局食藥環偵部門牢固樹立「追源頭、搗窩點、打團夥、摧網絡」意識,瞄準非法收購、出售瀕危野生動物類特別是寵物行業爬行類、鳥類保護動物這一重點行業、領域,積極主動將辦案陣地前移,深挖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網絡,堅決從源頭嚴打。
3月17日,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會同武進分局抓獲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嫌疑人徐某、薛某,當場查獲「非洲剛果灰鸚鵡」等國家保護動物3隻。經過深挖線索,在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的協調指導下,民警又在江陰市某農場查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太陽鸚鵡」「塞內加爾鸚鵡」「折衷鸚鵡」等各類鸚鵡46隻,其中部分鸚鵡市場單只售價高達10餘萬元,搗毀了以陸某為首的利用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基地作掩護,從事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的犯罪團夥,從源頭上打擊了野生動物非法交易。
為提高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市公安局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並在食藥環偵支隊設立工作專班,協調相關部門警種同步上案、合成作戰。針對受保護的野生種類範圍進一步擴大,民警在辦案中所遇到的野生動物初步識別、法律適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加強與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協作配合,完善聯合執法、線索移交、案件會商等機制,與省內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司法鑑定檢測機構達成協議,搭建涉案物品檢驗鑑定「綠色通道」,有效破解檢驗鑑定難題,為基層辦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市公安局還加強對民警的專業知識培訓,搭建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工作群,及時與檢察院、法院和行政執法部門溝通,解決管轄權、鑑定、運輸、保管等一系列問題,有力提升了打擊效能。(顧燕 芮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