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是幹什麼的?
我們對廣電的印象,更多的是電視機,
以前在城市,我們要看電視的話 ,都需要安裝廣電的機頂盒,繳納收視費,才能觀看電視節目,
那時候,我們知道,繳費要到廣電的營業廳,出了問題要叫廣電的師傅上門維修,
可以說,那時候,廣電網絡是電視領域的真正王者。
我專門百度了一下,廣電的定義:
廣播電視信息網絡的建設、開發、經營管理和維護,廣播電視節目收轉、傳送;廣播電視網絡信息服務、諮詢;廣播影視節目策劃、製作、發行;有線廣播電視分配網的設計與施工,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設計、安裝、施工。
廣電最大的優勢,是壟斷了廣播電視的製作和審查權,這個確實就非常的強大的能力和資源。
可以這麼理解,所以在電視上播放的內容,都是需要廣電總局來審查的,所以節目源,基本也是需要和廣電體系合作的。
直到電信的IPTV獲得資質,逐漸打破了廣電的壟斷地位,
從電信寬帶+IPTV開始,電信運營商介入到了電視內容提供,廣電的機頂盒逐步被替代,
廣電的經營受到了挑戰,才有後面的國家給廣電體系頒發5G牌照,
給予了最好的700M頻段,成為了5G頻段最好的運營商。
廣電雖然從11年開始,有線寬帶客戶的資源受到了的衝擊,但是,
廣電擁有獨特的電視內容的審查和播放權,運營商還是需要給廣電公司進行結算,同時廣電體系在電視節目播放和其他綜藝、電視劇等方面的收益還是不錯,廣電的整個盈利體系還是完整的。
但是,未來的5G,進入全民視頻製作的時代,廣電的視頻業務和內容業務一樣會回到很大的衝擊,
所以,才有了結合著5G時代,廣電和移動的合作,才有了廣電系統內成立一家公司的安排。
廣電系的上市公司為什麼那麼多?
作為IPTV整個體系的參與方,造就了廣電新媒體與三家運營商的合作局面,31家省級(直轄市等)行政單位作為IPTV二級播控平臺,在愛上電視傳媒的一級播控平臺引領下,與三家企業長期形成了內容與管道傳輸的良性合作。
雖然IPTV目前對廣電的衝擊非常大,但是廣電的地方臺,還是電信運營商的一個軟肋,如移動、電信、聯通可能在某些地市無法獲得本地電視臺的資源,導致客戶選擇使用機頂盒時,也不一定選擇運營商的寬帶+機頂盒,那廣電其實擁有寬帶運營權,也在大力拓展自己的寬帶+機頂盒業務。
廣電系的上市公司多達10餘家,比較出名的如芒果超美,貴廣網絡,東方明珠,歌華有線等,他們都是在廣電總局和地方廣電局的指導下開展工作,但是具有獨立的運作權,
不同於電信、聯通和移動等運營商,他們都是集團管理,屬於一家公司,可以上下一盤棋的開展工作,
廣電系屬於鬆散的管理和合作方式,在原來的業務模式下,可以正常的開展工作,
但是,在5G時代,顯然這樣的公司模式已經滿足不到全國統一運營5g的需求。
廣電系該如何突圍呢?
眾所周知,運營商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依靠著捆綁營銷手段,將行動電話、有線寬帶與IPTV頻頻綁在了一起。特別是為培育增值業務增長空間,地方運營商多採取了免費贈送IPTV的方式進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G時代,對於廣電系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擁有基礎運營商的資質,包含號卡,寬帶,無線網絡,衛星通信等資質,是一個非常完整的運營商,
擁有獨特的視頻內容製作,審查,優質的地方電視臺和省臺,內容資源豐富,
在直播行業,電影行業,電視劇行業和短視頻等行業,都具備資源和人才儲備,
未來的廣電體系,更能夠成為賽事直播,演唱會直播,視頻行業的最大內容提供商,
5G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內容和體驗,有了那麼好的資源,如何運作好,將是決定廣電系是否王者的關鍵。
對組織的變革,將是廣電真正賣出成為電信運營商的關鍵一步?
5月28日晚間,就在中國廣電正式掛牌成立六周年當天,包括華數傳媒、湖北廣電、電廣傳媒、天威視訊、東方明珠、廣電網絡、廣西廣電、江蘇有線、貴廣網絡、吉視傳媒等在內的共計10家廣電系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表示將共同參與發起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我們看到,廣電系10餘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投資入股成立廣電公司,由廣電網絡牽頭運作。
從廣電5G自身的特點來看,在「全國一網」管理架構下,擁有700M黃金頻段,可用很少的成本投入建設起覆蓋範圍最廣的5G網絡,將在5G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再次5G、VR、8K、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將帶來「長尾效應」,產業鏈景氣度也被進一步激活。
組建中國廣電的意圖,除了打破此前各省廣電各自為戰的局面之外,主要還是為了抓住5G發展機遇,實現全國一網與5G融合發展。
中國廣電的殺入,對傳統移動、聯通、電信三巨頭爭霸的地位將形成深刻撼動。
廣電系能否擺脫低迷?
從帳面上來看,廣電系重組加上資源的整合,
能夠帶動整個運營商行業的洗牌,也能夠帶動5G產業鏈的發展,特別是700M終端的多樣化。
但是,缺乏電信運營經驗,機構和人員的老化等問題,
是不是桎梏中國廣電發展的一個絆腳石呢?
畢竟,電信運營商行列,被多年的競爭和廝殺,市場空間已經不是那麼大,
能夠突圍的方向,就是內容端和服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