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水上搜救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省海上搜救中心承擔全省水上搜救職能,下設內河水上搜救辦公室,我省將實現「12395」水上遇險求救電話省內全覆蓋。 我省還將推進沿海七市和濟寧、菏澤、棗莊等市水上救援基地建設,完善機場、碼頭、避風錨地等基礎設施。
魯網5月31日訊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水上搜救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省海上搜救中心承擔全省水上搜救職能,下設內河水上搜救辦公室,我省將實現「12395」水上遇險求救電話省內全覆蓋。 我省還將推進沿海七市和濟寧、菏澤、棗莊等市水上救援基地建設,完善機場、碼頭、避風錨地等基礎設施。
我省提出,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水上搜救組織體系,省海上搜救中心根據需要增加成員單位,承擔全省水上搜救職能,下設內河水上搜救辦公室,辦公室工作由省地方海事局承擔,負責省管內河水上搜救日常組織、協調和指揮工作;沿海各設區的市、縣(市、區)政府保持現有海上搜救組織體系;其他設區的市、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本地區實際建立水上搜救聯席會議制度。
縣級以上政府要加快內河搜救指揮平臺信息化建設,推進應急管理、交通運輸、海事、自然資源、漁業和氣象等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提升預測預防預警能力,實現水上突發事件的全面感知、動態監測、智能預警、科學決策和快速處置。
同時,加強內河通航水域、內陸湖泊、水庫等水域救援和深水救撈裝備建設。加快機動式內陸水域應急潛水成套裝備、溢油回收船及配套設備建造配備;加強救助飛行器夜航、翻扣船舶快速救援、大面積水上溢油等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加強北鬥衛星導航、海上漂移預測、水下機器人等新技術裝備在水上搜救中的應用。實現「12395」水上遇險求救電話省內全覆蓋。
《方案》明確,推進沿海七市和濟寧、菏澤、棗莊等市水上救援基地建設,完善機場、碼頭、避風錨地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物資儲備制度,在沿海七市、濟寧、棗莊、泰安、菏澤等市建立水上救援物資設備庫;科學布局建設船舶溢油物資設備庫。
我省將加強水上搜救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水上搜救管理人員、搜救協調員等的業務培訓和技能比武活動。加強水上搜救值班隊伍專業化建設,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健全完善水上搜救專家諮詢制度,強化技術支撐。加強對社會搜救力量的技能培訓,建立水上搜救激勵機制,支持社會力量建立水上搜救志願者隊伍,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水上搜救行動。
此外,我省還將組織開展全省水(海)上搜救宣傳選樹活動,加強對先進人物事跡的宣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激勵機制,關心愛護一線搜救與值班人員。深入開展水上搜救避險自救知識進校園、進社區等宣傳活動,擴大「12395」水上遇險求救電話社會宣傳。(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