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南寧定點醫院隔離病區醫生:用暖心話讓病人感覺我在微笑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對話南寧定點醫院隔離病區醫生:用暖心話讓病人感覺我在微笑

2020-01-31 19:49: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周馳 責任編輯:周馳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門診樓前開闢了發熱病人預檢分診臺。 蔣雪林 攝

  (抗擊新型肺炎)對話南寧定點醫院隔離病區醫生:用暖心話讓病人感覺我在微笑

  中新網南寧1月31日電 題:對話南寧定點醫院隔離病區醫生:用暖心話讓病人感覺我在微笑

  作者 蔣雪林 林浩 汪婕

  「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同樣重要。病人進入隔離病區密閉的空間會感到恐慌,我們醫院收治的病人,以中老年人為主,他們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與家人聊天。救治這樣的病人,醫務人員的安慰和引導對康復非常有幫助。」廣西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結核病科三病區主治醫師梁運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之一。梁運光是該院隔離病區一樓負壓病房三名醫生中的其中一位。

  記者1月30日實地探訪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走進該院,只見門診樓前開闢了發熱病人預檢分診臺,陸續有患者前來諮詢,醫務人員細心地為他們測量體溫,登記信息。醫院已騰空一棟4層住院樓,專門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者和疑似患者。目前該院收治的確診病人,都安排在負壓隔離病房內。記者在現場看到,人員要進入隔離病區,必須詳細地將自己的身份信息進行登記,醫務人員也不例外。

  為了疫情防控需要,記者只能在隔離病區外,通過電話與梁運光醫生對話。梁運光介紹,醫務人員進入到隔離病區後都「全副武裝」,如要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醫務人員想給病人笑臉,他們也看不清楚,只能通過聲音來安慰,「用暖心話讓病人感覺我在微笑。」

  梁運光表示,病人進入到隔離病區後,醫務人員會跟病人進行細緻的溝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況,會問病人「哪裡不舒服?」「是否因對環境陌生而感到緊張?」然後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開展心理疏導。

  梁運光從大年初一(1月25日)開始就進入隔離病區,一天要工作近十個小時,至今已在抗疫一線連續工作了一周。「我們進到隔離病區後,因為穿戴密不透風,會出很多汗,衣服褲子都溼了,停下來需要補充很多水分。所以進病房前會先上廁所,工作期間儘量減少攝取水分,這樣才能保證治療過程中沒有上廁所的需求。」梁運光說。

  讓梁運光欣慰的是,妻子也是醫療戰線的工作人員,對他的工作非常支持。梁運光有兩個孩子,大的5歲,小的才3歲,進入到隔離病區後,為了讓孩子感覺到父愛,他會儘量與孩子視頻聊天。

  梁運光說,為了保證醫護人員有充足的體力上抗疫戰場,醫院在飲食方面很費心,儘量讓在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吃上營養可口的飯菜,葷素搭配及水果等都有保障。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1月30日24時,南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6例。隨著南寧市確診病例的增加,截至目前,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已先後有60多名醫務人員現進入隔離病區抗擊疫情。(完)

相關焦點

  • 廈門疫情定點救治醫院隔離病區配備移動會診車
    (圖/全媒體記者 黃少毅 攝)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蓴 通訊員 羅超)抗擊疫情一線,一群無畏勇士隔絕外界,和病人一起對抗病魔。2月5日,記者專程進入廈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隔離病房,探訪這些奮戰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過程。
  • 疫情定點救治醫院裡如何診療? 隔離病區配備移動會診車
    (圖/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少毅 攝)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陳蓴 通訊員 羅超) 抗擊疫情一線,一群無畏勇士隔絕外界,和病人一起對抗病魔。2月5日,本報記者專程進入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隔離病房,探訪這些奮戰在最前線的白衣戰士,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救治過程。
  • 渝北:進入隔離區,直面病毒,前方是我要救的病人……
    1月29日,他到區中醫院設立的發熱門診值守;2月3日,他到區人民醫院報到,作為進入隔離病區的醫生接受培訓;2月4日,他到設在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的第四隔離病區,成為我區較早參與診治新冠肺炎病毒的醫生。 「作為武漢的畢業生,我應該去為武漢戰鬥。」周振宇不無遺憾地說。
  • 網傳廣西醫科大一名醫生進修生感染致整個醫院被隔離?官方通報了
    本報訊 2 月 9 日晚上 23:22,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通過官方微信發布一則通告:一都安籍進修醫師感染新冠肺炎,為無症狀感染者。藍某,男,35 歲,廣西都安人,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二病區進修醫師,現租住在青秀區中山街道辦黃屋坡 34-1 號 501 室。2 月 2 日,藍某從都安來到南寧;2 月 3 日早上參與所在的泌尿外科交班,下午沒到醫院,在其居住地休息。
  • 走出「至暗時刻」:一個定點醫院醫生的疫情日誌
    很多醫生都有一種感覺,當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穿上防護服時,突然感到一身酸軟!這不僅僅是累啊!眨眼間,醫院通知,我可以帶著我的團隊,下來了,由康復科醫生頂上!這個14天,我的團隊,出院患者數管理患者數,在各個院區數一數二,退下來,也是理所當然。
  • 解讀| 關於加強發熱病人、發熱疑似病人及 密切接觸者隔離救治和...
    答: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安排臨床經驗豐富、經過專業培訓的醫護人員負責預檢分診,引導發熱病人到發熱門診(或診室)就診。發熱門診(或診室)接診醫生診察病人,通過血常規、胸部影像學等檢查,對於能明確排除疑似的,轉至普通門診就診;對於無法排除疑似的,由政府專門轉運隊負責轉運至集中隔離點(徵用的賓館、酒店、招待所等)或定點醫院進一步留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隔離病區的「十二時辰」
    海南日報記者昨日起進駐定點收治醫院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區,近距離見證、記錄白衣天使們的無畏、堅韌與奉獻,也記錄抗擊病毒、捍衛生命和健康最真實的場景。本報將推出「零距離」抗疫一線報導,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梁君窮  2月2日,凌晨4時,城市還籠罩在夜色中,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隔離病區宿舍的燈已經亮了。
  • 隔離病房的歌聲——記遂平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區的故事
    「阿姨,你能和我一起唱歌嗎?」一聲稚嫩的聲音,叫停了正在隔離病房忙碌工作的護士。「阿姨,我想唱歌,你能和我一起嗎?」這是一個7歲的小男孩,名叫洋洋。因他的父親是一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他也被隔離治療。一家五口人被隔離檢查,洋洋的媽媽和奶奶因病情較輕,在留觀病房觀察治療。7歲的男孩子,印象中應該是最調皮的,但是洋洋卻有著小大人般的懂事。據感染科的護士說,洋洋很懂事,也很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醫護人員對這位小朋友也特別的關心。洋洋喜歡唱歌,每當空閒時間,他就拿起爺爺的手機放音樂跟著一起唱。
  • 舍小家為大家 勇當隔離病區「小管家」 記桃源縣紅十字醫院羅雁方
    紅網時刻常德3月5日訊(通訊員 莊敏芳)臘月二十九,常德市桃源縣紅十字醫院堯河分院結核科醫生羅雁方值完班後,她高興地給同事說:今年春節自己不值年班,值好最後這班崗就可安心回家過年……。「叮叮叮」手機突然響起,院長的電話打破她寧靜的假期,「我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啟動,我們分院被確定為隔離救治病區,稍後縣人民醫院會來接管,第一批醫護人員中我院至少派一名,你願意留下來嗎?」「我願意!」羅雁芳的回答毫不猶豫。
  • ...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封閉病區護士。-FX168財經網
    新增確診病例賈某某,女,34歲,系接收市胸科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封閉病區護士。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做好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四川儲備54所後備定點醫院、6000張床位
    就是不管來自各級各類大的醫院、小的醫院,所有的門診醫生,也包括一些個體醫生、村醫、校醫、廠醫,他們是首診醫生,他們中發現可疑的病例,他們要承擔起首診醫生守門人的責任,及時懷疑這個疾病,及時給予必要的診斷,並安全轉運收治,守門人工作很重要。第二,定點醫院收治病人,確定了「四集中一遠程」原則。
  • 「隔離病房」曾接診甲流病人 一層樓一個病人
    浙江確診的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中,一例患者仍在病房中隔離治療。患者治療情況如何?昨日,時報記者獨家探察浙大一院「隔離病房」。曾經的「甲流病房」昨天下午5點半,記者走進浙大一院,在指示牌的指引下,找到了病人所在的9號樓(感染病區),這也是2009年甲流暴發時的隔離病房。
  • 青島新增確診病例1例 系青島第三人民醫院隔離病區護士
    新增確診病例賈某某,女,34歲,系接收市胸科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封閉病區護士。該護士在10月18日之前,多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10月18日進入隔離封閉病區工作,10月29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專家組確診為普通型病例,目前在定點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 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金銀潭醫院病區紀實
    4月22日,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在京結束隔離觀察。1月25日,大年初一,他帶領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幾天後正式接管南一病區。這是中醫首次整建制接管一個獨立重症病區,開闢中醫治療新冠肺炎重症的「示範田」。
  • 唐都醫院汪春付:危重症病人床邊的堅守者
    值班醫生打來電話,唐都醫院傳染科住院總醫師汪春付快速回想了一下該患者的病情,意識到事情不那麼簡單,立即穿上隔離衣進病房查視患者。 長期身處最前線,他面臨的被傳染危險最大,但他依然堅強地屹立在每一個危重病人床旁,從無退縮念頭。
  • 「我的英語是兒科醫生教的」這是隔離病區裡新冠肺炎兒童患者的日常
    在一段護士拍攝的視頻裡記者看見,一名醫生正在給兩名男孩子進行「雙語教學」,從拼音的「b」說到了英語的「bus」。 孩子,你以後可以驕傲地告訴別人:我的英語是隔離病區兒科醫生教的! 有時候,為了哄孩子們,「代理媽媽」們要用上渾身解數,「戲精附體」。 在孩子對隔離區內環境還沒太適應時,兩個「代理媽媽」交接班時,會默契地互換站位,不讓孩子發現換了人,避免增添孩子的焦慮,保護他們的安全感。因為穿著防護服,帶著面屏、護目鏡,「一兩歲的孩子都不知道(換了人),連12歲的大哥哥有時都分不清我們」,「就叫我們『超人阿姨』」。
  • 用生命完成最後的堅守——追記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護士長,同在一線的她回憶說,1月份幾名發熱病人住進武昌醫院ICU,劉智明擔心病人就醫治療不及時、醫生接診流程不順利,堅持自己帶頭查房。從院長變成病人後,劉智明也沒放下身上的擔子。病人收進來沒有?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嗎?……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復微信。
  • 實地記錄|走進西城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仁愛可託 醫道流長
    ……以疫情為令 迅速集結1月26日,北京市回民醫院被確定為西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詩歌頌醫護 暖化人心「我看不見你的臉,並不是你離我遠,你就在我身邊,用行動感動到我的心田。我們默契配合,共迎災難,你會把平安、健康、快樂送給我作伴。
  • 中山醫院醫療隊精細化管理:上海醫生除了治病,還有這碗「心靈雞湯」
    跨前:醫生要走在病情前面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20病區的一面牆上,標著數字1到53,有些數字下面貼著白紙片,上面寫著患者姓名、年齡、性別。這是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護士們親手製作的。有了這面患者信息牆,醫生和護士對病人的總體情況一目了然。
  • 接管金銀潭醫院兩個病區這7天:福建第11批醫療隊都做了哪些事?
    「感謝醫生,疫情結束,帶你們看武大櫻花,賞黃鶴樓夜景。」前不久,武漢60多歲的劉阿婆出院時,激動地和福建第十一批醫療隊醫療組組長陳雲峰說。該醫療隊於2月24日從福建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手中開始接管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綜合樓四、五病區,醫療隊選派25名護理骨幹接替重慶及福建護理團隊支援ICU,為支援湖北抗疫再添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