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數字文化消費的九大新趨勢

2020-10-11 海納百創

小海按:騰訊研究院自2017年起編制數字文化指數,衡量全國351個地市的數字文化消費活力。指數匯集長視頻、短視頻、新聞、動漫、遊戲、音樂、網文、電影、直播九大板塊,基於騰訊及閱文集團、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及貓眼娛樂等合作夥伴數據,結合行業觀察與案例剖析,總結出數字文化消費在2019-2020年的九個特徵趨勢。

作者 | 胡璇 孫怡

來源 | 騰訊研究院

核心觀察

1、用戶活力:數字文化已經成為當前網民「雲上生活」的重要部分;

2、地域分布:數字文化消費的「十字高地」和「兩大增速帶」;

3、城市分層:數字文化消費向頭部、腰部城市集中,長尾城市潛力從局部釋放;

4、垂類分化:視頻化、即時化成為數字文化消費的重要特徵,互動性、IP化釋放未來價值;

5、結構升級:從「有趣」到「有用」,數字文化消費正經歷結構性升級,精專化內容付費成為趨勢;

6、新型就業:數字文化就業成為穩就業的「蓄水池」與「緩衝器」;

7、數實共生:數字文化消費連結泛產業,線上線下共創消費新增量;

8、文化新基建:科技和文化融合加速,釋放跨界新潛力;

9、城市賦能:新文創思路助力區域文化傳播與城市形象塑造,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一、用戶活力:數字文化已經成為當前網民「雲上生活」重要部分

數字文化消費在2019年繼續蓬勃發展,已成為網民「雲上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CNNIC的調研數據,截至2020年3月,我國已擁有8.5億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總量位居數字文化各領域首位;網絡直播用戶5.6億,相較2018年底增長41.1%,增速顯著;典型數字文化領域用戶在網民中佔比均過半。

用戶「網上衝浪」中約2/3的時長貢獻給數字文化消費

典型數字文化類應用使用時長在整體中佔比約為64%,其中網絡長視頻比例最高約為13.9%,短視頻排名第二為11%,同比增長2.8%,體現發展潛力。

二、地域分布:數字文化消費的「十字高地」和「兩大增速帶」

從數字文化指數規模看,五大城市群形成數字文化規模的「十字高地」分布: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五個城市群區域同為數字文化指數高地,形成橫跨南北方、東中西部的「大十字」,數字文化指數總量佔全國總體的54.13%。

從指數增速看,沿海沿江呈現數字文化兩大高增速帶:東部沿海、長江經濟帶形成兩大數字文化消費高速增長帶,增長動能由東部發達地區向內陸地區逐步傳導,指數平均增速分別為全國數字文化指數平均增速的2.05倍和3.43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從省級排名來看,東部沿海省份數字文化消費保持領先:廣東省領跑全國,江蘇、浙江、福建依舊保持較高發展水平。中部省份處於第二梯隊: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形成數字文化消費的中堅省份,具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西南省份以成渝雙星為核心輻射周邊:四川、重慶兩省在核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下數字文化消費迎來較高發展水平。

從地市排名來看,數字文化指數頭部城市保持領先,「兩湖」地區代表新增長:一線城市蟬聯榜首,北京仍居首位,北京、廣州、上海、深圳四個數字一線城市的數字文化指數排名佔據前4位,繼續領跑全國。作為數字二線城市的成都、重慶、杭州、武漢、南京、蘇州緊隨其後,位列5-10位;這些城市也大多位於數字文化細分領域指數前10名,數字文化消費的發展較為全面均衡。

數字文化指數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湖北、湖南各有3城,江蘇2城,浙江、廣西各1城。

三、城市分層:數字文化消費向頭部、腰部城市集中,長尾城市的潛力正從局部釋放

1 / 數字文化消費向腰部以上城市集中

從城市分層來看,從2017年到2019年,數字文化TOP10城市的指數總和佔全國比重逐年上升至26%,TOP100城市佔全國比重上升至74%,全國數字文化消費活力向位於TOP100的頭腰部城市集中。

TOP100城市涵蓋全部的數字一二三線城市和超過7成的數字四線城市,這些城市普遍具有良好的數字文化產業基礎、政策支持,以及更好的網絡軟硬體環境和更強的科技企業力量,正在成為全國數字文化消費的價值高地。

從細分市場的TOP10城市來看,四大數字一線城市北京、廣州、上海和深圳在數字文化消費的細分領域中整體領先,數字二線城市中重慶和成都緊隨其後。

2 / 長尾城市的數字文化消費潛力從局部開始釋放

2019年,數字文化消費鴻溝仍在,從城市數位化分層來看,東部及數字一、二線城市的數字文化消費活力仍保持明顯優勢。

數字五線城市發展基礎相對薄弱,多為數字文化指數TOP100之後的長尾城市,但在電影、視頻、短視頻等部分表現出了較快的加速度,增長潛力不容忽視。

從線下院線電影市場消費來看,數字五線城市的票房規模僅次於數字二線城市,增速位居分線城市首位。

四、垂類分化:視頻化、即時化成為數字文化消費的重要特徵,互動性、IP化釋放未來價值

視頻類分指數佔總體比重大幅增長:數字文化消費各分板塊中,視頻類(含直播)分指數合計佔數字文化指數的59.22%,相較2018年增長24%,顯示出數字文化消費的視頻化、即時性趨勢。

互動視頻帶來內容交互新體驗:互動視頻與多種敘事方式結合,為影視、綜藝、短視頻等內容形態提供了創新動力,也引發了創作-消費的連鎖變化,實現內容與用戶間的深度連結。

IP延伸釋放圖文內容的新價值:文學、漫畫等形式的IP經由視聽化改編,成為更加大眾的影視、動畫等視頻化形態,可以進一步放大IP影響力,拓展IP鏈條,打造更具活力和持續力的文化品牌。

五、結構升級:從「有趣」到「有用」,數字文化消費正經歷結構性升級,精專化內容付費成為趨勢

1 / 「實用性」內容生產

從供給側看,隨著用戶內容消費需求升級,推動內容消費結構變化,在傳統的休閒娛樂之外,知識技能分享、信息資訊傳播、文化傳承和創新等「價值向」內容成為新潮流,同時也推動內容精品化和專業化發展。

例如,騰訊新聞在2020年上半年共引入700位知識官,創作11萬條知識內容,開設100檔共建IP欄目,打造優質內容生態。

2 / 「精專化」內容付費

從消費端看,因為內容向精品化和專業化升級,用戶為優質內容付費需求更加強烈,從免費使用、觀看到內容付費,數字內容付費已經初具規模,用戶不僅為優質內容本身買單,同時也為視聽增強、時效性等消費體驗和粉絲情懷買單。

例如,2020年Q2騰訊視頻服務會員數增長18%至1.14億,騰訊音樂服務會員數同比增長52%至4700萬;快手教育付費課程累計學習時長超過339萬小時;

網絡視頻平臺推出超前點播模式,滿足消費者內容消費的時效性等體驗需求。

六、新型就業:數字文化就業成為穩就業的「蓄水池」與「緩衝器」

數字文化正成為就業的「蓄水池」。網際網路降低內容創作和消費的門檻,平臺型生態出現,推動數千萬普通的「產消者」釋放創意潛力,也提供了個體價值變現的新路徑,促進UGC和PUGC內容的大爆發。尤其是以短視頻為代表的泛眾表達,縮小數字表達鴻溝。

一方面,數字文化新業態層出不窮,催生多種新型崗位,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網際網路營銷師先後成為人社部認定的新職業,推動認證考評、教育培訓、發展路徑日益正規化。這些職業對青年群體富有吸引力,騰訊研究院一項針對2400名大專院校生的調研顯示,數字內容成為「網際網路職前人」擇業的熱門選擇。另一方面,網絡文學、網絡直播等領域具有典型平臺型就業特徵,能吸納大量靈活從業人口。音數協發布的《2018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國內主要網絡文學網站的駐站創作者已達到1755萬人,較2017年新增355萬人,其中簽約作者61萬。

新冠疫情期間及疫後復甦期,數字文化就業也承擔起「緩衝器」功能。數字內容就業價值凸顯,加速數字文化內容創作生態的繁榮。閱文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閱文平臺新增作家33萬,環比增長129%;其中,廣東、江蘇、山東、河南、四川五省增量最多;新增作品數量超52萬部,同比增長約1.5倍。同時,宅家寫文成為湖北人民放鬆休閒、補充收入的重要途徑,湖北地區新增作家數量首次躋身全國第六,用戶寫作超過1.3萬部網文作品,環比增長170%,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七、數實共生:數字文化消費連結泛產業,線上線下共創消費新增量

1 / 以「短視頻+直播」為代表的「內容+」泛產業跨界融合,創新營銷模式,重構交易通路

一方面,基於流量紅利平臺的創意內容加上算法推薦,連結品牌和消費者新通路,形成線上種草-線下消費的營銷聯動,促進線下消費增長。據CTR調研顯示,短視頻平臺對品牌信任度、喜愛度、消費行為、消費者品牌推薦意願的提升作用顯著。

另一方面,隨著「短視頻+直播」帶貨成為標配,更多本地生活服務探索,數字文化平臺逐步打通信息流、商品流和服務流,推動跨產業協同,釋放消費潛力。

直播帶貨,作為傳統企業銷售環節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一環,不僅是品牌營銷新模式,也是作為銷售的新觸點,助力打通「流量-線索-交易」的新路徑。無論是高復購率、主打高性價比消費品,還是高客單價、高價值商品,短視頻+直播帶貨在不同行業的應用正在逐步深化,成為線上商業基礎設施的雛形初現。

2 / 數字文化產業與地域稟賦結合,助力線下文化及相關產業價值升級

一方面,以數字文化消費的IP為核心,推動 「文化+」 相關產業發展,能夠為製造、旅遊、零售、農業等相關行業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和附加價值,助力文化+相關產業的消費空間釋放。

例如,2019年10月、11月,數字遊戲IP聯動國家級非遺推出「王者千燈會」,在項目啟動和運行的12天裡,有超過45萬人次的線下參與,洛陽應天門、豫園華寶樓的客流量環比增長逾500%。

另一方面,通過數字文化產業輻射線下實體,形成生態集群,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例如,上海是電競產業最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一線城市。《2019上海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評估報告》數據顯示,上海知名電競俱樂部約佔全國的48.7%,三成大型知名賽事已落地上海;產業集群化效應顯著,多家優質電競遊戲研發企業、電競媒體、電競賽事服務企業、專業化場館集聚於此。

《2020上海電子競技產業發展評估報告》中預測2020年上海電競產業其他領域帶來的收入將超36.3億元,主要收入來自於直播,佔比達45.1%。電競對交通、餐飲、旅遊、購物等相關行業的帶動效應同樣顯著。

八、文化新基建:科技和文化融合加速,釋放跨界新潛力

數字文化產業一直以來是先進技術應用落地、智能設備普及和內容創新的重要場景。新基建將助力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以技術催生新的行業,變革現有行業促進跨界融合,改造商業模式與文化經濟規律等。不僅推動文化產業迎來新的發展紅利,也將成為進一步釋放文化消費潛力的驅動力。

1 / 技術再升級,豐富內容消費可能性

一方面,隨著5G網絡帶來的高帶寬和低延時,將推進VR/AR、8K高清等技術更廣泛應用,超高清、沉浸式數字內容消費體驗有望加速。同時,5G也將加速雲-網深化融合,以云為術破除消費場景限制,雲遊戲在5G時代有望迎來融合爆發。

同時,人工智慧技術在輔助內容創作、提升內容製作效率、創新交互形式等方面的應用逐步深化。例如騰訊多媒體實驗室聯合騰訊視頻和騰訊雲推出AI智能雲剪輯,騰訊AI Lab推出AI數字人艾靈,通過打造高擬人度的智能數字人,探索AI在虛擬偶像、虛擬助理、在線教育、數字內容生成等領域的應用。

2 / 智能終端拓展消費側基本盤

另一方面,智能終端多樣化發展拓寬內容消費場景。隨著AR/VR、IOT等智能終端的發展與普及,內容消費將場景智能化、多樣化趨勢將日趨顯著。除VR眼鏡、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數字內容呈現可能從電腦、平板、手機,延伸至智能家居、智能車載屏等終端,實現內容消費場景移動化到消費場景化的更靈活轉變。

此外,基於智能終端的線下消費場景出現,線上到線下的反向融合趨勢顯現。類似於線下「唱吧」,VR體驗館等,線上「試水」引流線下消費。

九、城市賦能:新文創思路助力區域文化傳播與城市形象塑造,推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1 / 騰訊X成都:傳播川蜀文化,講好成都故事

基於《王者榮耀》、TGC騰訊數字文創節等業務落地及合作基礎,騰訊與成都籤約「數字文創城市共生計劃」、共同推動騰訊新文創總部落地成都,持續整合騰訊旗下遊戲、電競、動漫、視頻、文旅等新文創業務,在文創開發、文旅資源、電競賽事等方面展開更多合作,助力成都數字文創產業升級發展,傳播川蜀文化,講好成都故事。

2 / 騰訊動漫《狐妖小紅娘》X杭州:地域文化融合國漫內核,塑造杭州文化標籤

基於新文創戰略,騰訊動漫《狐妖小紅娘》與杭州籤署3年深度戰略合作,精準匹配城市與狐妖IP「純愛」精神,共建地域特色文化標籤。2018年,基於主角塗山蘇蘇「動漫公交形象使者」身份,展開純愛巡禮系列線下活動,線下吸引參與人數接近300萬,借騰訊數位技術優勢豐富杭州遊玩體驗,探索地域文化融合國漫內核發展新模式。

3 / 騰訊X雲南:以IP化思維,助力雲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在「一部手機遊雲南」智慧旅遊項目合作基礎上,騰訊與雲南籤訂「新文旅IP合作計劃」,讓數字文化內容融入傳統文旅產業肌理,打造新型數字文旅模式:塑造雲南全新文旅IP形象「雲南雲」,推動騰訊遊戲《QQ炫舞》&楊麗萍「瞳雀新生」、騰訊影業《我們的西南聯大》影旅聯動等10餘個新文創項目逐步落地,持續探索數字文化助力文旅融合更多可能。

4 / 騰訊X海南:潮起海之南,探索新文創的更多可能

為進一步推進「國際電競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聯手騰訊,以數字文化內容為核,探索「文創+旅遊」融合新模式:牽引影視、遊戲、電競等業務落地海南,打造海南騰訊數字文創月及TGC騰訊數字文創節;深化騰訊電競與海南戰略合作,推動「電競運動城市發展計劃」,共同助力數字時代的海南探尋經濟與文化發展新動能。

相關焦點

  • 數字時代讓文化消費「提檔」
    隨著數位技術變革大浪潮的席捲,數位音樂產業不僅完成了對傳統音樂行業的融合改造,更是建造了一個更加全面的數位化、平臺化、生態化的新業態。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消費市場正在從數量的高速成長期逐漸邁上品質升級、融合發展的新臺階。
  • 引領未來消費,首份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報告發布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引領下,申蘇浙晥三省一市正在加快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力爭在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和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全國前列。長三角地區數字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也同樣展現了這一地區文化創意產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
  • 一文讀懂磁傳感器(必須收藏)
    【點擊藍色標題,獲取文章】 >、一文讀懂接近傳感器 3、一文讀懂磁傳感器 4、一文讀懂流量傳感器
  • 《2020中國酒類消費新趨勢》報告首發,大數據如何賦能酒業?
    文 | 雲酒團隊(ID:YJTT2016)年輕人不喝酒?年輕人喝酒?酒業年輕化的議題頻繁引發爭論。80-95後作為新一代酒類消費群體,到底有哪些消費特徵,又會創造什麼新酒飲消費趨勢呢?「大數據」告訴你!
  • 數字時代讓文化消費「提檔」|歌曲|音樂|酷狗|酷狗音樂_網易訂閱
    隨著數位技術變革大浪潮的席捲,數位音樂產業不僅完成了對傳統音樂行業的融合改造,更是建造了一個更加全面的數位化、平臺化、生態化的新業態。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和文化消費市場正在從數量的高速成長期逐漸邁上品質升級、融合發展的新臺階。酷狗音樂作為數位音樂行業的龍頭企業,堅持將「文化+科技」作為數位音樂產業提質增量的新引擎,為數位音樂產業新一輪的變革帶來新機遇和新活力。
  • 「科技+文化創意」加速文旅融合,騰訊文旅助力河南打造行業新名片
    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文旅攜手文旅客戶、合作夥伴,深度解讀數位技術如何加速重構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格局,利用科技來激活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新產業運營模式,也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文旅以客戶為核心,基於微信、QQ等產品,以及海量C端用戶觸達能力,並依靠支付、安全、文化等經驗優勢,將消費網際網路所積累的能力向產業網際網路輸送,助力文旅深度融合以及數位化發展。騰訊文旅在河南的文創項目,就是很好的例證,為全國「以文促旅」的創新模式發展打造了河南範本。
  • 「科技+文化創意」加速文旅融合 騰訊文旅助力河南打造行業新名片
    數位技術正在加速文旅融合進度。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文旅攜手文旅客戶、合作夥伴,深度解讀數位技術如何加速重構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格局,利用科技來激活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新產業運營模式,也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
  • 一文讀懂數字人民幣:到底是啥?怎麼用?啥時能用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一文讀懂數字人民幣|到底是啥?怎麼用?啥時能用上?商務部近日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其中公布了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 「5G+AI前沿技術應用打開數字文旅的未來」研討會活動介紹
    伴隨著5G的到來,「萬物互聯」的時代正緩緩開啟,第二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將舉辦以「科技+文旅」融合發展為主題的「5G+AI前沿技術應用打開數字文旅的未來」研討會,會議將於2020年9月18日上午9:30-11:30在北京辰茂鴻翔酒店舉辦。會議主辦單位為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指導單位為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及北京市貿促會。
  • 新消費的下一輪增長:門店新趨勢及品牌新趨勢
    本文結合多個案例,對門店新趨勢及品牌新趨勢展開了梳理分析,並對其底層邏輯進行了探究,與大家分享。2020年4月23日,曹升老師在《經濟觀察報》直播中,分享了《新消費的下一輪增長——四大值得關注的新趨勢》,以下內容整理自本次分享:從產品型電商,到服務型電商,再到潮流型電商,客戶的新趨勢是什麼?從流量運營,到用戶運營,再到10萬用戶全域運營,門店的新趨勢又有哪些?
  • 凱裡市開展九大系列文化活動凝聚創文力量
    走進凱裡的社區、廣場、小區院落,以「創文明城市 建美好家園」為主題的文藝演展、籃球比賽、快閃路演活動、科普知識進社區等創文宣傳活動也紛紛開展,整個城市充滿生機和活力,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深入人心……自7月以來,凱裡市圍繞老、中、青、少群體的文化需求,策劃啟動了2020年凱裡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化季」系列活動。
  • 關於參加2020文化經濟新趨勢發布會的通知
    ,文化科技是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泛文化領域工具集、載體集、業態集、交易集。文化科技融合依託「科技進文化」和「文化進科技」兩條主線,形成了四個方向:一是新科技與新生活方式交融催生文化新業態;二是科技改造現有文化業態,助力現有文化產業升級;三是新技術讓公共文化資源效能釋放,進入消費領域;四是利用科技將文化元素融入實體經濟和製造領域,文化科技創新成為實現彎道超車的新引擎之一。
  • 得物(毒)APP:消費升級下的網購新趨勢,正品可信成為首選
    作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Z世代(出生時間在1995—2009),他們成長於網際網路火熱發展的數字時代,在數位化的模式下,其消費觀念也在同步向數位化遷移。Z世代人群數量龐大,如今正值青春年華的他們也成為了國內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具備強大的購買力和自主消費意識,注重個性化,也是他們引領了網購發展新趨勢。
  • 行雲集團Billy談中國消費市場發展新趨勢
    12月23日,第三屆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在上海成功舉辦,行雲集團創始人 CEO Billy受邀出席,與眾多行業知名企業家圍繞「中國消費市場發展新趨勢」議題展開高峰對話。活動現場,行雲集團被授予「2020好公司·年度創新發展大獎。」
  • 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會通氣會暨數字文化...
    為保障網博會的順利舉行,12月18日,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會通氣會暨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以下簡稱:通氣會)在杭州良渚舉辦。來自數字文化產業的專家學者、龍頭企業管理者等170餘位嘉賓出席了會議。
  • 一文讀懂STAR的九大DPoS節點預言機
    而人性只會看重利益,如果有人以某個目的而提交錯誤的數據,那麼就會從源頭一錯到底。 因此,預言機的數據源至關重要。 那麼chainlink是如何防止作惡的呢?
  • 咪咕數媒:爭當數字消費新潮流的引領者
    閱讀用戶的沉浸式、交互式體驗也將發生顛覆性的改變,打造全場景沉浸式互動消費體驗將成為數字閱讀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中國移動旗下的數字閱讀專業機構,咪咕數媒是數字閱讀行業中的「國家隊」代表。秉承「創新閱讀全場景沉浸體驗生態」的企業願景,咪咕數媒不斷創新數字內容業務,積極拓展文化消費新場景新體驗,爭當數字消費新潮流的引領者。
  • 一文快速讀懂Java虛擬機的GC日誌
    一文快速讀懂Java虛擬機的GC日誌讀懂Java虛擬機的GC日誌是處理Java虛擬機內存問題的基本技能。GC日誌只是一些人為設定的規則,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一文快速讀懂Java虛擬機的GC日誌GC日誌開頭的「[GC」或「[Full GC」表明這次垃圾收集的停頓類型,不是用來區分新生代GC還是老年代GC的。
  • 李鳳亮:數字創意提升「一帶一路」文化合作新能級
    李鳳亮 資料圖 中國經濟網記者李冬陽/攝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球的實體文化消費大幅下滑。但與此同時,全球虛擬文化消費則在持續上漲。李鳳亮認為,疫情加劇了文化消費的新趨勢,即非接觸式數字文化消費成為新的潮流,數字創意可以彌補「一帶一路」文化差異,數位化手段將提升跨國文化合作新能級。數字創意彌補「一帶一路」文化差異 李鳳亮認為,在全球疫情期間,數字創意將成為彌合一帶一路文化差異的重要途徑。
  • 人民網人民數據研究院院長周中華受邀參加2020數字文化大會
    長期關注中國三農、城市化發展、數字經濟問題,已出版報告文學作品5部,發表各類作品為持續打造開封市數字文化IP,同時加快開封市優秀數字文化企業及人才一體化建設,全力打造創新企業與人才聚集高地,充分發揮聯合主辦單位北京中關村軟體園的優勢,提升數字文化型企業與本地文旅相結合,打造開封市新型「數字文旅產業新型態」,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中關村軟體園主辦的 「2020年數字文化大會」將於2020年10月19日在河南省開封市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