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新加坡擬四大策略安全重啟經濟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聯合早報》12月15日報導:新加坡將確保經濟活動以穩定、保持連貫和可持續的方式安全恢復,並在保證公眾安全的前提下,為企業提供延續性和信心,繼續吸引投資以及為全球市場服務。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闡述新加坡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後的四大策略,以進一步抓住機遇和克服當前各種挑戰。

他說,貿工部未來幾個月也將逐步宣布,讓各領域推動新加坡經濟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的計劃。

陳振聲說,更多商業活動將在第三階段恢復,以旅遊景點為例,所能容納的最大客流量將從50%提高至65%,商場訪客的允許密度也從每10平方米一人增加至每8平方米一人。

他說,新加坡還將繼續嘗試新方法,允許高風險活動安全地恢復,會展與獎勵旅遊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需要的商務人士或許無法在彼此的國家見面,新加坡將嘗試讓他們安全地在這裡會晤,以便進行商務活動。這最終與風險管理有關,而不是消除所有風險。」

陳振聲也說,新加坡將安全地與世界重建聯繫,以維持新加坡在遊客和物流領域的樞紐地位。

「更多旅遊者將獲準以安全的方式進入新加坡以及在此過境,但我們也要對人數進行管控,確保輸入病例不會讓新加坡醫療系統超負荷運作。」

他指出,新加坡在疫情中沒有為了自身利益限制出口,這增強了全球商家對新加坡竭盡所能維持供應鏈運轉的信心。

陳振聲也說,新加坡將繼續吸引高價值的長期投資,繼續為國人創造良好的就業機會,「當局也會繼續幫助企業和員工轉向新領域,而不是坐等疫情結束。」

中華總商會:經濟復甦在即商家應從三方面把握機遇

此外,新加坡會繼續分散商品和食品的供應來源,確保新加坡無論遇到自然危害還是其他因素造成的供應鏈幹擾,都能更有韌性,這包括主動管理庫存及檢討本地產能。

陳振聲指出,新加坡將繼續開發自由貿易協定網絡,加強新加坡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

不過他也提醒:「新加坡人不該自滿而且放鬆警惕,抗疫工作還沒結束……否則新加坡就會像面對一波又一波感染的其他國家一樣,經濟復甦的步伐不斷地被疫情擾亂。」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認為,商家應繼續保持堅韌、處變不驚的心態,從增強企業自身實力、加強與海外市場合作,以及借勢新中合作新契機這三大方面做好準備,把握經濟復甦所帶來的機遇。

總商會會長黃山忠昨晚就新加坡進入解封第三階段做出這個呼籲。他說,新加坡是開放型經濟體,政府應對時局的全盤考量是著重於環球局勢、重振經濟、民生健康三個方面。「中華總商會支持政府的決定。」



相關焦點

  •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農業食品科技業將成新加坡經濟新支柱
     《聯合早報》12月22日報導:全球農業食品科技領域近年快速增長,新加坡政府將積極搶攻這塊大餅,吸引國際企業進駐打造研發基地,使這個亮點領域成為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走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Food and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並見證美國食品技術起步公司Perfect Day與新科研籤署研究合作協定,共同設立研發中心。
  •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希望全球重建信任 維護多邊貿易體系
    聯合早報11月14日報導:如果每個國家一味地追求經濟獨立而不顧鄰國,全球整體上將變得更糟糕。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認為,大家要有勇氣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承諾,並保持彼此和與世界的聯繫,以及應對國內的長期挑戰。第11屆財新峰會昨天以線上和線下的模式在北京和新加坡同步舉行。
  • AIRBUS新園區開幕,貿工部長:新加坡航空業仍有機會
    昨日 (11月20日) ,空中巴士 (Airbus) 斥資3800萬新幣的新園區在實裡達 (Seletar) 開幕,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出席了開幕儀式。  (圖源:陳振聲臉書)  陳振聲在臉書上表示,新的綜合園區容納了空中巴士在新加坡的所有業務,並使其能夠更好地為亞太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
  • 新加坡《聯合早報》:新加坡貿工部長致謝華商
    新加坡《聯合早報》:新加坡貿工部長致謝華商
  • 新加坡貿工部長點讚普渡機器人
    11月底,普渡送餐機器人「歡樂送」出現在新加坡當地有名的老字號港式茶點店瑞春裡,助力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餐飲店的創新運營之路,並為來瑞春視察經營情況的新加坡貿工部長一行人進行了送餐服務。之後「同框」照片被媒體追捧,還被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發布到社交媒體上點讚。
  • 騰訊、亞馬遜、臉書、抖音匯聚在此,新加坡是中美的科技戰場?
    《新加坡眼》這星期相繼報導,多家大型科技廠商包括騰訊集團、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相繼選擇將進軍亞洲其他地區的橋頭堡設立在新加坡。昨天(9月17日),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在慧眼中國環球論壇最後一天的對話會上表示,新加坡的中立環境能更好地為不同市場服務並提供整合。
  • 世界經濟論壇特別年會將於新加坡舉行
    12月7日,新加坡貿工部宣布,世界經濟論壇特別年度會議將於2021年5月在新加坡舉行。這是這一國際性論壇首次在亞洲舉辦,並將首次設置視頻會議環節。新加坡貿工部在聲明中表示,屆時來自世界各國的政府、企業和學界領袖將圍繞新冠疫情背景下當今世界面對的緊迫議題展開討論,進而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聲明稱,在舉辦特別年會的過程中,確保與會者和新加坡居民的健康是新加坡政府的首要任務。新加坡目前已經通過逐步恢復的會展活動,積累了在此類活動中合理展開防疫工作的經驗。
  • 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
    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近期將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幅由此前的「-7%至-5%」調整為「-6.5%至-6%」。新加坡貿工部預測,2021年新加坡經濟將恢復增長,預期增幅是4%至6%。新加坡貿工部稱,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未來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表現,以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勢。
  • 國外經濟觀察: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國外經濟觀察)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近期將2020年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幅由此前的「-7%至-5%」調整為「-6.5%至-6%」。新加坡貿工部預測,2021年新加坡經濟將恢復增長,預期增幅是4%至6%。新加坡貿工部稱,新加坡經濟呈現漸進復甦態勢,未來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表現,以及新加坡的疫情防控形勢。今年以來,疫情嚴重衝擊新加坡經濟,政府接連出臺一系列刺激政策舉措,成功止住經濟下滑趨勢。數據顯示,經季節調整後,今年第三季度新加坡經濟環比增幅達9.2%。
  • 新加坡將向所有國家開放商業旅行,不必隔離!
    正在新加坡博覽中心建造的全新一站式設施Connect@Changi,是其中一個指定設施。「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風險,但這不應該阻礙商務會議正常進行……通過新計劃,就能讓來自各國的商務旅客在新加坡以安全的方式碰面,或是與新加坡商務夥伴開會等。」
  • 新加坡與澳加韓新四國達成恢復跨境人員流動共識
    來源:經濟日報5月1日,新加坡與澳大利亞、加拿大、韓國與紐西蘭四國達成共識,相互承諾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時,為逐步恢復國家之間跨境人員流動加強協調,將人員跨境流動納入公共衛生領域考量後,探討允許相互開放必要的商務旅行,以確保全球供應鏈能繼續運作和暢通
  • ​新加坡政府轉變政策 呼籲居民使用口罩
    ​新加坡政府轉變政策 呼籲居民使用口罩 原標題: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加坡發生以來,新加坡政府曾多次強調身體健康人士無需戴口罩外出,口罩資源應該節省供應一線醫護人員,或供呼吸道疾病患者外出就醫使用。
  • 官方及商務人員入境新加坡將不需隔離 任何國家均可申請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15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進一步開放邊境。從2021年1月中旬起,高經濟價值、官方及商務人員可通過全新的「新聯繫計劃」(Connect@Singapore),在不必隔離的情況下,在新加坡逗留長達14天。報導稱,這些旅客入境後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結果須呈陰性,在新加坡逗留期間也須每隔兩天接受抗原快速檢測。
  • 新加坡「無目的地」郵輪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12月9日,由新加坡出海進行為期四天「無目的地」航行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旗下的「海洋量子」號上一名乘客確診新冠肺炎,郵輪已提前一天返回新加坡。  新加坡媒體報導稱,「海洋量子號」郵輪於當天凌晨2時45分進行廣播,指示乘客留在自己的房間內,並表示遊輪會在當天早上8點左右返回新加坡。隨後,艙內廣播通知了所有乘客有人確診新冠肺炎的消息。
  • 新加坡通過新聯繫計劃入境旅客不必隔離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1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政府宣布,通過新聯繫計劃入境新加坡的旅客不必隔離,但在入境前和入境後都須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在逗留期間也須屢次接受抗原快速檢測,以及全程使用「
  • 新加坡今年首四個月 吸引130億元投資承諾
    貿工部長陳振聲周六(5月30日)在一場線上記者會上指出,這些投資來自電子業和資訊通訊領域,未來幾年將為國人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陳振聲說:「這顯示許多主要投資者和企業對新加坡經濟繼續保有信心……新加坡在眼前的危機中也被人們視為人才和智慧財產權的避風港。」他指出,新加坡保持開放、互通性,以及不實施出口限制,形成吸引投資的能力,讓人們想要在本地投資。「這也是讓新加坡成為更有吸引力投資地點、讓我們從競爭中進一步脫穎而出的原因。」
  • 陳振聲:麥迪康在本地設口罩廠 肯定新加坡長期基礎因素
    《聯合早報》6月18日報導:以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為總部的手術口罩廠商麥迪康集團(Medicom Group)在本月較早時宣布在新加坡設廠,新廠每月將能產出數以百萬的口罩。貿工部長陳振聲在面簿的最新貼文透露,麥迪康集團決定在新加坡設廠,是要確保其供應鏈的彈性,在靠近市場的地方生產。這也顯示該集團肯定新加坡的長期基礎因素。
  • 聯合早報:新加坡通過新聯繫計劃入境旅客不必隔離
    中國僑網12月1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政府宣布,通過新聯繫計劃入境新加坡的旅客不必隔離,但在入境前和入境後都須通過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在逗留期間也須屢次接受抗原快速檢測,以及全程使用「合力追蹤」或SafeEntry。
  • 新加坡一艘2000人遊輪出現新冠病例,83歲感染者「上船前檢測為陰性」
    12月9日,由新加坡出海進行為期四天「無目的地」航行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旗下的「海洋量子」號上一名乘客確診新冠肺炎,郵輪已提前一天返回新加坡。新加坡媒體報導稱,「海洋量子號」郵輪於當天凌晨2時45分進行廣播,指示乘客留在自己的房間內,並表示遊輪會在當天早上8點左右返回新加坡。
  • 要加強領先地位 新加坡金融業者須實現「三個超越」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昨天參訪大華銀行(UOB)總部之後,在線上媒體說明會指出,雖然受到冠病疫情衝擊,新加坡金融服務業今年整體表現不俗,首三個季度增長了4.7%。他認為,金融業不該因此自滿。在顛覆式科技的影響下,該行業的變化愈來愈迅速,「值得慶幸的是,金融服務業一向最強調信譽,新加坡的良好信譽是我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