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二代分享在惠生活 樂意給惠州朋友當臺灣嚮導

2021-01-10 華夏經緯網

   昨日,惠州居民赴臺個人旅遊正式啟動,惠州居民可以更加暢通地去臺灣逛夜市、吃美食了……第一次前往臺灣的惠州人,如果需要一個臺灣本地導遊,在粵臺商二代代表張婷園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昨日上午,在惠州學院舉行的「臺商二代廣東行」活動開幕式上,8位在粵臺商二代代表進行主題發言,分享自己經商心得體會以及對未來傳統企業轉型的分析、規劃。惠陽大欣電器工業有限公司的執行總務張婷園還稱,很樂意給惠州朋友當嚮導,了解臺灣當地獨特的人文風情。

  人物故事

  故事1

  惠州熱情好客 讓她很是感動

  姓名:張婷園

  性別:

  年齡:28歲

  職業:惠陽大欣電器工業有限公司的執行總務

  出生於1987年的張婷園是惠陽大欣電器工業有限公司的執行總務,雖然才出來工作幾年,但她給記者的印象是思維活躍,自信開朗。她的父親在1991年把企業落戶惠州,從小就經常臺灣、惠州兩地跑的她,對惠州並不感到陌生。

  把惠州當作第二故鄉

  2013年春節過後,張婷園開始到父親企業工作,但她並沒有因為是老闆的女兒,享受到特權。「剛來到公司,我就和普通員工一樣,從一線做起。」張婷園說,為了學習製造業的生產過程,熟悉生產工藝,她和普通員工一樣在生產線工作,自己拉貨、組裝,出貨裝貨櫃,經常和員工一起加班,甚至在加班結束後,她仍留在公司整理完所有事情,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在基層工作期間,我體會到父親創業時的艱辛,他們那個艱苦的年代都熬過了,更何況我們在父輩的基礎上工作呢。」張婷園說,自己把工作當作是學習的機會,同時也享受克服困難帶來的快樂。

  「我一年300多天都在惠州生活,感覺很方便很舒適。惠州是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我的朋友從英國來到惠州,都覺得惠州生活好。」張婷園說,在惠州,她不僅認識了很多朋友,惠州朋友的熱情好客,讓她感動。近幾年來,惠州經濟發展迅速,大型商場超市紛紛進駐惠州,同時又毗鄰深圳、廣州、東莞,香港,未來發展後勁十足,她早已經把惠州當作第二個故鄉。

  做大陸朋友的臺灣嚮導

  說起大陸人去臺灣,張婷園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去年她的一位惠州本地朋友去臺灣讀書,由於剛去臺灣人生地不熟沒有朋友,很難融入當地生活。

  「那時我的朋友經常感到鬱悶,沒有辦法和臺灣本地人熟絡。」張婷園說,直到她了解朋友的情況後,她回到臺灣後就親自帶著朋友到臺灣各地遊玩,並介紹自己親朋好友給她認識,慢慢地朋友逐漸融入到當地的社會中。

  「這也間接說明了自由行的好處。」張婷園說,在沒有開放個人遊之前,身邊不少朋友跟團去臺灣旅遊,但自己沒辦法作為東道主去接待,這也成為她心中的小遺憾。「放開自由行後,我很樂意給惠州朋友當嚮導,介紹當地好玩的好吃的給他們,比如一些臺灣有名的夜市,有名的小吃之類的,了解當地的社會和獨特的人文風情」張婷園說。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資企業紮根惠州「枝繁葉茂」
    我市一臺資企業工人在生產車間工作。  在惠投資總額1億美元以上臺資企業13家  大欣集團董事長張秋進、直昌科技董事長沈榮發、長光藝品實業公司董事長王聖華、宏凱鞋業董事長王興華……他們熱愛惠州、鍾情惠州,「一家三代」在惠工作學習生活,都說自己是「惠州人」,臺企臺商不斷融入惠州發展。  兩岸恢復交流30多年來,臺資企業搭乘大陸「經濟快車」獲得了長足發展。
  • 廣東惠州臺商協會會長呂正一感慨22年大陸發展機遇
    :劉湃     惠州市委書記李貽偉(左)向新當選的惠州市臺商協會會長呂正一頒發證書 宋秀傑 攝   中新網惠州6月29日電 題:廣東惠州臺商協會會長呂正一感慨22年大陸發展機遇
  • 臺商說山東|濟南大自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克璋:惠臺政策...
    王克璋曾滿懷信心地預言: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山東將成為臺商布局大陸的重要區域,他也希望更多的臺資企業西進山東、落戶濟南,實現魯臺合作大發展。  在王克璋看來,濟南和臺灣風土人情有差異,文化可能適應很快,但真的想要完全融入,是很難的。「人在大學畢業後就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更何況是生意人,而且是異地的生意人。在異地,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更難,所以臺商需要一個圈子。」
  •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2020年05月13日 09:06:00來源:新華網 來自臺灣基隆的廈門正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可琪介紹,企業的業務正處於增長階段。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場」,不少廈門臺企抓住大陸經濟發展機遇,在廈門「惠臺26條」實施細則助力下高質量復產,業績逆勢增長。
  •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臺灣人看大陸:遇見臺商巧實力 2011年01月27日 10:3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臺灣《旺報》「兩岸徵文」欄目今日刊載署名遊正田的文章《臺灣人看大陸 遇見臺商巧實力》,作者系臺北海洋學院講師,通過穿梭於兩岸間自身感受,認為「臺商依靠的不僅是軟實力
  • 從臺灣島到海南島——三代臺商與海南30年
    30年來,來自一海之隔的幾代臺灣同胞懷揣夢想與希望踏上海南島,為建設經濟特區、促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到海南島去!」海南華泰集團董事長、海南省臺資企業協會第九屆會長謝進旺來自臺灣島內建築業世家,他的父輩從事建築業已有數十年歷史,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人力成本增加,市場縮小,企業經營遇到瓶頸。聽到海南建立經濟特區的消息後,謝進旺毅然決定「進軍」海南。
  • 臺商:ECFA若終止,臺灣人生活會更苦
    兩岸ECFA今年9月就屆滿10年,澳門臺商聯誼會會長簡廷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早收清單項目多為農產品、石化、紡織、機械、汽車零配件等,若ECFA終止回複課稅,臺灣銷大陸商品結束關稅優惠、從大陸進口原物料成本也會增高,都會反映在消費價格上,臺灣薪資條件沒有變好,成本又增加,臺灣人民生活會更加辛苦。
  • 昆明實施惠臺措施 3大類78條保障臺商投資
    中共昆明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臺辦主任王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昆明市在雲南省十六個州市中首家推出惠臺政策措施,將有利於逐步為在昆臺胞提供與昆明居民同等待遇,吸引更多的臺商臺企在昆明投資興業,有利於擴大兩地在各領域的交流交往,促進昆臺兩地同胞心靈契合,為推動昆臺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臺企大佬贈言二代:用「臺灣牛」精神接棒
    中新網杭州7月10日電 (記者 江耘)「臺灣牛」精神,是上世紀臺灣成就亞洲「四小龍」之首的精神脊梁。當老一輩臺商逐漸淡出幕後時,這種打死不退,絕境逢生的精神需要在他們的後輩中傳承下來。10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14臺企聯青年團第四期企業領袖特訓營開訓典禮上,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謝智通向60位未來臺企領袖贈言「臺灣牛」精神,希望他們在接棒後,不要把這種精神丟掉。
  • 臺灣人均高但生活水平比陸低!臺商說出真相
    華夏經緯網1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什麼臺灣人均GDP高、但生活水平卻低,一個在廣西南寧發展的臺商說出「最根本原因」,他在「天涯小區」貼文說,臺灣地區的GDP高是因為人口少但富人多,人均GDP是高,但錢還是富豪的,對一般人的生活水平沒有實質意義;但大陸人口多大企業多,人均GDP更能反映生活水平。
  • 2020浙江·臺灣合作周 溫州臺商科技產業園開工儀式
    溫州臺商科技園重點引進臺灣地區知名企業、區域總部項目和臺灣地區高層次人才及創業項目,涉及光學智能製造、汽車核心電子部件、先進檢測、智慧低壓電器、自控閥門、智慧變頻器、高端日用品、擬上市總部、加速器等複合業態,利用大陸網際網路及新技術革命的快速發展和溫州良好的區位、資源、港口和政策優勢實現新發展。
  • 福建讓臺商感受「溫度」
    「惠臺26條」讓臺商感受廈門溫度    「客戶的恢復狀況非常好。疫情幫我們淘汰了一些不良客戶,優質的客戶更注重品質,他們更接受我們的新技術。」來自臺灣基隆的廈門正暘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可琪介紹,企業的業務正處於增長階段。
  • 中國移動再推出「惠臺方案」:取消臺灣漫遊費
    中國移動再推出「惠臺方案」:取消臺灣漫遊費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3日消息,近日,中國移動推出「惠臺方案」,將港澳臺地區納入「流量不限量」適用範圍,並且大陸手機號碼在臺灣的通話將不再收取跨境漫遊費。
  • 這位74歲臺商為何...
    作為在上海工作生活20餘年的臺胞,74歲的臺商黃健堂親歷企業建廠、成長、壯大的全過程。在他看來,中央與上海推出的一系列充滿含金量與含情量的惠臺政策,讓他對紮根上海充滿信心,「我們會繼續在這裡增加投資,引進高附加值生產線。」
  • 大陸惠臺「11條措施」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他們紛紛表示,這些措施是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復工復產的及時雨,將為臺商在大陸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推動力。「11條措施」的主要內容包括,持續幫扶臺資企業復工復產、統籌協調推進重大臺資項目、積極支持臺資企業增資擴產、促進臺資企業參與新型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臺資企業穩外貿、有效引導臺資企業拓展內銷市場、強化金融支持臺資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等。
  • 臺商熱議汪洋主席致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賀信
    「這對所有臺灣企業界的朋友來說,是個巨大的鼓舞和激勵。」蔣佩琪說,「臺灣企業家將繼續發揮積極作用,要克服障礙,排除幹擾,把握髮展大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感觸比較深,汪主席的賀信情真意切!」談到賀信,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正宏表示,「展現了中央對臺胞臺企的關心。」
  • 臺灣企業家揭秘「臺商回流」真相
    全臺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從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到今年疫情爆發,蔡英文當局一直高喊臺商回流,選前還說臺商有7千億(新臺幣,下同)、8千億回流,其實都是「講講而已」,因為資金都是直接在臺灣投資;而且臺商從大陸撤離的情形也不多,因為已經做好全球布局,而且民進黨當局5缺問題未解,叫愈多的臺商回流,5缺問題愈嚴重。
  • 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致臺灣同胞新年賀詞 持續推動惠臺利民政策...
    四川省臺辦主任羅治平致臺灣同胞新年賀詞 持續推動惠臺利民政策措施落實落細 2020年01月07日 18:3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值此2020年來臨之際,我謹代表中共四川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向廣大臺灣同胞和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參與川臺交流合作的各界朋友致以誠摯問候和美好祝福!
  • 渝發展「我」來說 臺灣周現場臺商講述在重慶發展的那些事兒
    渝發展「我」來說 臺灣周現場臺商講述在重慶發展的那些事兒 2020-10-21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臺灣年輕人已習慣在大陸的生活,稱「臺灣真的很落後」
    本次論壇上,浙江省宣布了八條新的惠臺措施,陳勝浩說,這些措施很好,也都會落實,但是要看是否能跟自己的公司匹配起來。陳勝浩說,他已習慣了在大陸的生活,跟臺灣比,在大陸只需要帶一個手機出門就可以全部搞定,連坐地鐵、公車之類的都可以掃碼,回到臺灣還會跟臺灣朋友講「臺灣真的很落後」,「生活在浙江的確比較方便,而且壓力沒有像北京、上海壓力這麼大,上海北京的節奏太快了,我之前在上海北京也待過,這邊就是比較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