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辰3D作為主流的3D設計軟體,融合了傳統的順序建模和突破性的快速建模兩種方式,無論是從無到有的創新設計,還是繼承外部數據的迭代更新,均能讓3D設計更加便捷高效。
那麼新用戶能否快速上手浩辰3D?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浩辰3D有兩種建模方式,即:順序建模和快速建模。前者與國際主流3D軟體的操作習慣基本保持一致。後者則更貼合用戶的應用需求,能快速上手,保障設計工作的延續性。
順序建模的概念
順序建模的另一個概念就是參數化建模,一經推出就風靡全球,成為了當前3D建模的主流方式。類似於參數化建模的典型特點,順序建模也是應用具有父子關係的特徵組合來進行建模,並且特徵中含有各種參數,比如拉伸的長度、方向等。
建立特徵的基礎是創建一個封閉的平面輪廓草圖,且其大小、位置被幾何關係和尺寸所約束。當然,也存在部分無需草圖基於實體的特徵,例如:倒角、拔模等。
順序建模最大特點是特徵直觀的邏輯性和可編輯性。這使得設計師不僅可以通過查看特徵樹了解建模過程與思路,還可以隨時返回某一特徵進行重新編輯以及參數調整。
順序建模的特徵
浩辰3D的順序建模功能與國外其它軟體的理念並無差別,具有建模過程中所需要的所有特徵命令。例如:拉伸、除料、旋轉、旋轉除料、孔、倒角、拔模、抽殼、掃掠、放樣、陣列、修改等一系列特徵,具體可看下圖。
順序建模的方法
方法1 由特徵到草圖操作步驟:「特徵命令」—「選擇平面」—「繪製草圖」—「特徵參數」—「完成」。該方法目的性強,整體操作連貫,也是主要推薦的使用方式。接下來,將以最為常用的「拉伸」命令進行講解。
步驟一 在特徵選項卡中,點擊「拉伸」命令;
步驟二 點選工具條的「重合平面」;
步驟三 選擇平面,可以是基準面,也可以是模型平面;
步驟四 繪製草圖輪廓,並定義幾何關係和尺寸;
步驟五 退出草圖,輸入特徵參數(左鍵確認),如方向、深度等參數;
步驟六 完成特徵(右鍵完成,ESC取消)。
方法2 由草圖到特徵操作步驟:「草圖命令」—「選擇平面」—「繪製草圖」—「特徵命令」—「特徵參數」—「完成」。
步驟一 在草圖選項卡中,點擊「草圖繪製」命令;
步驟二 選擇平面,可以是基準面也可以是模型平面;
步驟三 繪製草圖輪廓,並定義幾何關係和尺寸;
步驟四 退出草圖並切換到特徵選項卡,點擊「拉伸」命令;
步驟五 點選工具條的的「從草圖選擇」;
步驟六 輸入特徵參數(左鍵確認),如方向和深度等參數;
步驟七 完成特徵(右鍵完成,ESC取消)。
相較於方法1,方法2的操作步驟和界面切換雖然更多一些,但優點是其創建的草圖可以多次使用,屬於全局草圖。另外,方法1的草圖需要創建單一的封閉草圖輪廓,而方法2則可先將需要的輪廓都繪製在一個草圖中,按需選擇特徵。
以上列舉了在浩辰3D中,如何快速進行順序建模以及「拉伸」特徵的應用。其它特徵命令雖然沒有一一列舉,但是方法完全一樣,相信各位資深的工程師能夠舉一反三,將浩辰3D的順序建模方法熟練掌握。
當然,浩辰3D的強大之處遠不止於此,小編之後給大家推送更多相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