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消費風口的浪頭也逐漸體現出端倪。儘管在之前的各家預測中,像03年非典那樣的「報復性」消費可能不會重演,但是仍舊是一次沉寂已久的消費狂潮。
在此之上,各家奮力使出殺招,爭相贏得第一批消費狂潮的頭籌。而在一眾網際網路電商拼殺之下,天貓,京東和拼多多等國內一線電商開啟了新一輪的瘋狂讓利大幕。而隨著戰局的逐漸白熱化,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逐漸亮出了鋒芒。
聚划算,阿里系的三皇子之一。
嫡長子淘寶,二皇子天貓,小皇子聚划算,他們向來三足鼎立,各有所長。
過去淘寶主打零售,天貓主打旗艦,只有小皇子聚划算的定位其實比較模糊,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淘寶的定位和聚划算都有一定重合。
淘寶做零售,聚划算做團購——本質上差別不大,以至於聚划算在很多人印象裡並沒有很鮮明的特徵,但是當拼多多主打下沉市場,試圖用價格戰和病毒式親友傳播贏得市場份額的時候。原先默默無聞的聚划算就挺身而出了。
在2019年3月份,聚划算與原本隸屬於淘寶事業群的「天天特賣」和「淘搶購」合併,成立新的營銷平臺。
電商衝擊下沉市場無非兩個路子,一是保價,二是保質。
拼多多當年爭議那麼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當年只做到了價格優勢,卻在商品質量上為人詬病;而有了拼多多的前車之鑑,聚划算若是想要做大做強,價格和質量當然是要兩手抓,而事實證明,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確定了怎麼做以後,剩下的問題就是細化了。什麼時候開始讓利會比較合適,具體又給哪些產品讓利呢?
京東、拼多多:雙十一,雙十二,618等等購物節。
各類海外電商:黑五成麼?
噹噹:臉在鍵盤上滾一圈,取個尾數做活動就好了。
聚划算:什麼時候都行,我背後是阿里,讓利還需要分日子?
當然,這是玩笑話。
同其他電商品牌所選擇的非標產品不同,聚划算選擇的都是各類優質大牌。包括雅詩蘭黛、伊莉莎白雅頓、冠軍等等。
聚划算的讓利,從來都不是隨機選擇的日期,也不是隨機選擇的產品。儘管其他平臺都傾向於對價格不透明的小品牌產品進行補貼,繼而使得讓利變得不透明以節約成本,但聚划算卻不願這麼做。
實際上,從2019年12月上線百億補貼之後,聚划算就一直在和許多一線大牌合作,包括雅詩蘭黛、伊莉莎白雅頓、冠軍等等。
大牌在選擇旗艦店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越是大的品牌,在挑選旗艦店的時候,就越是苛刻。通常來說,大牌是不願意和同下沉市場、補貼連結在一起的,因為同僅僅是打價格戰卻沒有完備售後的平臺站在一起,會直接拉低大牌的品牌口碑。
換言之,聚划算和大牌,實際上是雙向選擇的。聚划算需要大牌入駐以提高口碑和品牌力,而大牌也需要聚划算對於消費需求的把控和其對於貨品品質的精益求精。
只有當大牌認可平臺的時候,才會在平臺開設旗艦店。
比起拼多多,聚划算有另一個得天獨厚的優點,拼多多當年的百億補貼一大部分都是給了第三方,而聚划算則是直接同大牌合作,打通廠家,並且有自己的用戶系統,減少了中間環節,一是規避了層層加價,二則於消費者來說,廠家直銷的產品,在售後服務和產品真偽方面會有更大的優勢。
這不是壞事,於消費者而言,品牌補貼力度越大,售後越是完善,消費者就越開心。而用最划算的價格買到最好的東西則是每一個用戶的核心訴求。
而如何讓利才能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到實惠呢?對此,聚划算也給出了標準答案。
最近什麼最火?
別問,問就是iPad2020!
全國都在上網課,iPad全球斷貨,商家看著為零的庫存一臉蒙圈,閒魚賣二手的電腦販子倒是笑開了花。
聚划算頭鐵,首批開售就有補貼,25號八點開始,每隔兩個小時上一批,查了一下,價格應該是全網最低,款式齊全,各個型號包括最新款的iPad2020全部都有。換句話說,iPad2020在被黃牛炒上天價之前,聚划算直截了當地扒了黃牛的底褲。
結果大家也看到了,產品以跌破首發價,甚至可以說是全網最低的價格高調上線,價格上面對比官方直降700元,每一波都被搶空不只是最新款,年前全網爆買的iPad 2019款銷量也獲得了消費者的瘋狂搶購。尤其在虎撲和頭條的數碼討論區,網友紛紛表示這個低價已經逼近海淘和員工內部價,只能取消之前在官網的訂單來搶購。
一些平臺看到聚划算百億補貼這個力度,有些坐不住了,表示也要同步降價,但是小編比較了實際售賣中價格卻發現根本做不到如此優惠,並且一直處於補貨處理,十分沒有誠意。
而今天你依然可以在聚划算百億補貼以5529的價格到手2020最新版iPad Pro,絕對可以說是全網最低價了吧,不止如此,這次開啟的48小時現貨發貨策略,更是讓消費者立刻就能享受到開箱爽歪歪的快樂,單憑這一點就足以看出他們的誠意啦。
如果iPad Pro 2020款你還覺得價格有點燙手,大家也可以看到聚划算百億補貼上蘋果全線的產品也有相應活動,像這款iPad 2019款,百億補貼價才2240元,依然可以稱得上全網超低價了,在這個全球風月同釘,iPad熱銷斷貨的時期,聚划算百億補貼的活動絕對值得一句真香。
只有在浪潮退去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誰在裸泳。聚划算如此,拼多多京東都是如此。現在的電商每個都號稱自己是百億補貼,但殘酷的現實是,大部分時候,賣的總比買的精,砍單,二手翻新機器層出不窮,只有黃牛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足夠的精力和平臺纏鬥。換句話說,不管是百億補貼還是別的什麼,最後能落到便宜的只有黃牛和一部分真的會認真去做對比和評測的消費者。
所以消費者時常會有疑問,明明說好的是百億補貼,為什麼到了消費者手裡,甚至只有幾毛錢的優惠呢?
但是聚划算頭鐵,它的百億補貼人狠話不多,只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的百億補貼能帶來全網最低價,而且我們是首個補貼iPad2020的平臺之一。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聚划算想要做的就這麼簡單。
至少如今來看,聚划算還是非常成功的。消費者在線上消費的時候,比起購買底價產品,更多的是「佔便宜」的心理作祟。從這個角度來說,「補貼」這種事情,本就是非常符合折扣經濟學的——價格一成不變,那麼購買率會比先提價再降價來得低。
聚划算這次顯然不按照套路出牌。iPad這類數碼產品國行定價統一,先提價再降價不是瞎子都能看出來,所以,聚划算就決定真金白銀地砸錢。「補,補大個的,全網最低行嗎?」
「可以,謝謝馬爸爸。」
話說回來,比起某些為了跟進聚划算補貼而偷偷摸摸上線誰也搶不到的補貼券來號稱自己是全網最低價的電商平臺,聚划算還算是實誠,畢竟為了競價顯示了更低的價格卻長期處於沒有庫存的狀況,對消費者的體感卻沒有考慮。誠然,不是每個平臺都可以無限制數量的補貼,但是競爭可以有,拿皇帝的補貼券來耍猴就不太可取了。
當然,除了補貼讓利之外,順暢的配送、合理而周到的售後和靠譜的質量也是消費者考量的重點。該說不說,聚划算在這方面,做得是非常不錯的。如今同聚划算達成長線、確定性乃至以銷定產的供應鏈合作的官方大牌旗艦店,已經高達了1800多家。如此,質量的保障不言而喻。前文提過,聚划算有非常穩定的供應體系,再加上用補貼獲取新客,以及阿里的支撐,都讓聚划算有了做長線用戶的底氣。
今年電商平臺競爭激烈,大家都在做百億補貼,為什麼有些讓消費者感覺自己被當成了猴子,而有些卻能讓消費者感到自己真的佔到了便宜呢?
聚划算看著手裡的iPad Pro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