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吉薩大金字塔一直籠罩著神秘的面紗,但粒子物理學的運用使金字塔結構的奧秘被逐漸揭開。
埃及現存最大規模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多年的歷史,位於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10公裡的吉薩高地。日前,科學家們在胡夫金字塔內部通過物理學探測發現狹長空間,有專家推測這一發現或將對科學家們破解金字塔建造之謎提供幫助。
該通道長度超30米,橫截面類似於位於其下方的甬道,這一空間的確切結構和作用仍然未知。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建築缺口」,目的是為了工人在建造金字塔時,方便進入甬道和墓室。
該研究小組由法國、日本和埃及研究人員組成,自2015年起利用粒子物理展開探測。此次重大發現登載在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周刊。他們採用宇宙線 μ子成像檢測技術對胡夫金字塔進行了非侵入式探測。μ子是宇宙射線的副產品,能夠穿透石頭,且μ子在石頭或空氣中穿行時,軌跡有明顯差別,這讓科學家更容易分辨所探測的是中空結構還是實體結構。(實習生劉亞男編譯 審稿:徐祥麗)
探測器被放置在大金字塔內的已知房間裡,μ子穿過層層石頭,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可以在不穿過牆的情況下繪製金字塔。
研究人員在進行探測。
這是金字塔的下行通道,所發現的神秘空間位於該通道上方。
如圖所示,這是我們對已知金字塔內部結構的虛擬實境布局。
研究人員在金字塔內部設置探測器,使金字塔內部可視化。
這些基本粒子比電子重200多倍,即使是像金字塔這樣大而厚的巖石也可以很輕易地穿過。
該神秘空間連接了金字塔的兩個房間。
儘管有了新的發現,但目前仍然對此空間沒有確定的認知。
胡夫大金字塔的地理位置。
有報導稱埃及考古學家近日又開放一處遺址供遊人參觀,此處可能埋葬建造金字塔的人的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