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保全「攻」與「防」,你要知道這些關鍵點!

2020-12-19 澎湃新聞

2019年6月,居住在高新區的姜某,將自己一處房產賣給了一對夫婦孫某和楊某,房屋總價款為62萬元。在對方只付24萬元的情況下,姜某欣然配合對方辦理了產權過戶手續。但之後,孫某夫婦並未如期支付剩餘款項,且在2020年4月,孫某還因涉嫌犯罪而被綏化市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現羈押於綏化市一看守所,其妻子楊某無正式工作。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防止房屋將來被人為處治,故7月20日,姜某來到大慶高新區法院,申請訴前保全,請求法院查封二被告名下的涉案房產。在王某提供保險公司信用擔保前提下,法院作出裁定,依法查封了涉案房產。8月4日,姜某將孫某夫婦訴至法院。

財產保全,是民事訴訟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無論是訴前保全還是訴中保全,都是為保障將來勝訴文書有可供執行財產而對對方財產採取的強制性措施,均是依一方申請而啟動的。在保全過程中,存在「攻」與「防」的問題,即保全申請方怎麼做才能有效維護好自己權益,被保全方又可以做出哪些回應,來避免損失擴大化。下面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在財產保全領域雙方主體的「攻」與「防」的問題。

01

保全是否需要經過對方同意?

財產保全的目的就在於避免存在敗訴可能的被告在裁判結果做出前轉移財產導致裁判文書淪為空判。因此,如果原告在申請保全前或者法院在作出保全裁定前事先告知被保全方,就相當於給其提供了消息,為其轉移財產提供了可乘之機,無法達到保全目的。因此,在實際完成保全措施之前,原告和法院一般是不會告知被保全方的。在採取保全措施後,只要送達給雙方當事人即可,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亦無需經過被保全一方的同意。本案中,法院在保全實施前就沒有告知孫某夫婦。

但是,當被保全方被告知財產被保全後,如果認為該保全已經影響了自己正常的生產經營或生活時,可以提供等額的且有利於執行的擔保財產,如名下房產、機動車等,申請法院解除上述財產保全,變更保全標的物為被保全人提供的擔保財產,以此避免因被保全而造成自身損失擴大化。此外,與被保全人具有特定利害關係的案外人如公司的股東、關聯企業、實際控制人等也可以基於自願為其提供擔保財產,以解除上述財產保全措施。符合上述條件的,經審查後,在不影響申請人權利的前提下,本著優化營商環境的高度,法院會依法作出解除上述措施,變更保全標的物。

02

勝訴率大為何還要提供擔保?

根據我國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當事人申請訴前保全的,應當提供擔保,其中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應當提供相當於請求保全數額的擔保;而訴訟中,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採取保全措施的,則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是否應當提供擔保以及擔保的數額。此外,申請人提供的擔保既可以是自有財產,也可以由案外人提供信用擔保,如保險公司的保函等。

保險公司以其與申請保全人籤訂財產保全責任險合同的方式為財產保全提供擔保的,還應當向法院出具擔保書,擔保書應當載明擔保人、擔保方式、擔保範圍、擔保財產及其價值、擔保責任承擔等內容,並附相關證據材料。這樣的擔保方式無需佔用申請人的大額資金或資產,僅需支付一定金額的保險費,而且操作起來非常便利,十分受歡迎。自年初以來,高新區法院與全市多家財產保險公司進行協調,引入財產保全保險擔保機制,全力推行保險公司信用擔保的方式,以此破解無擔保的難題。上述案件中,正是因為申請人提供了保險公司的信用擔保,才使這起案件的保全得以順利進行下去。

03

保全是否意味被保全方敗訴?

財產保全僅是這起案件審理中的一個環節,法院出具的也僅是解決程序性事項的裁定書,而非針對訴爭事項作出實體性裁判結果。本案是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雙方爭議的焦點是房屋買賣合同的效力及雙方是否依約履行了各自的合同義務。如果對方,即孫某夫婦能夠舉證證實其已通過其他方式將餘款支付給申請方姜某的愛人,或有證據證明申請方構成根本違約,則保全申請人就會承擔敗訴的風險。因此,根據保全申請人的申請,法院對被申請人孫某夫婦採取了保全措施,並不意味著其必然敗訴。

在某些事實清楚、雙方爭議不大的案件中,根據保全申請方的申請,法院依法對被保全方財產採取保全措施,有助於促使其儘快與保全申請方達成和解協議,並主動履行付款義務,加速糾紛的解決。因此這是申請方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當事人可以選擇起訴前提起訴前財產保全,也可以在案件審理中提起訴訟財產保全。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訴前保全必須提供擔保,訴訟保全則是根據法院的要求提供擔保。同時,申請人在法院作出訴前保全裁定後30天內必須起訴或申請仲裁,否則該訴前保全將被法院依法裁定解除。此時,被保全一方也可提示法院及時解除保全。

為確保將來有可供執行財產,提高執行到位率,對於民商事案件及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高新區法院全面推行財產保全告知制度,在當事人辦理立案登記時,向當事人發放《財產保全告知書》,釋明財產保全好處,記入卷宗,並作為移送業務庭的前提。審理中,如發現原告未保全的,承辦法官需再次提醒當事人採取保全,記入筆錄,並作為結案評查的重要內容。另外,還採取多角度、立體式宣傳訴前保全知識,積極引導當事人採取訴前保全措施,確保將來勝訴有財產可供執行,避免訴訟落空。

04

申請方敗訴對方受損怎麼辦?

如前所述,無論是訴前保全還是訴中保全,財產保全都只是案件審理中的一個環節,法院在作出是否保全的裁定時,可能尚未對涉案爭議事項作出實質審理,因此不排除隨著案件事實的進一步查明,最終確認保全申請方敗訴。

具體到本案而言,經審理後,如果姜某最終勝訴了,那麼如果敗訴一方的孫某夫婦未能及時履行生效判決,則姜某就可以申請法院對上述被保全的財產進行強制執行。但如果查明的事實證明二被告並不欠付其任何款項,則此時姜某可以選擇撤訴,也可以選擇硬剛到底--由法院判決其敗訴。但無論是撤訴還是敗訴,法院都要在裁判文書生效後裁定解除上述財產保全,因為繼續保全孫某夫婦名下房產就無任何依據了。

與此同時,如果作為被告孫某夫婦勝訴了,還可以在這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審結之後,針對姜某的上述財產保全申請,向作出上述訴中財產保全裁定的法院提交起訴材料,另行提起「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之訴——針對姜某在訴訟中申請財產保全錯誤給自己造成的損失而要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後面這一起訴訟中,孫某夫婦就成為了原告,但這需要舉證證明姜某錯誤保全行為給其造成的具體損失及數額。

綜上所述,是否申請財產保全,取決於當事人自己的意願,尤其是對於預測勝訴率大的,採取財產保全能更好保護自己合法權益。但如果申請方敗訴,因保全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要對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財產保全要理性,認為勝訴可能性很大的,要第一時間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確保將來勝訴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避免案件將來勝訴出現執行不能的問題。

編輯|楊歡歡

微信號 : 大慶高新區法院

新浪微博:大慶高新區法院

原標題:《財產保全「攻」與「防」,你要知道這些關鍵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訴訟財產保全,你要注意這三點
    訴訟財產保全,你要注意這三點 2020-12-15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高院發布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 涵蓋財產保全關鍵環節
    據悉,該提示涵蓋了財產保全基本方面和關鍵環節,市場主體申請和參與財產保全可能遇到的主要問題,將從這份提示中找到答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看到,提示涉及的內容包括了保全權利、申請保全的要求、訴前保全、訴訟仲裁保全、執行前保全、保全財產信息提供、保全擔保、保全標的額、保全財產價值認定、保全期限及續行保全、明顯超標的保全認定、對被保全人正當權益影響最小、超標的財產不再保全、申請變更保全措施的權利、保全的解除、保全措施轉執行措施、保全權利救濟十七個方面。
  • 打官司時可以申請保全對方的哪些財產
    財產保全是訴訟中當事人的一種權利。對於財產保全,我國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從範圍到程序規定的都比較詳細,一般來說,對於保全,它是一種請求權。法院保全的範圍僅限於申請人的申請,或者說與本案有關的財物,也就是說,你申請啥法院給你保全啥,你不申請法院法院不能主動對當事人的財產進行保全。存這個規定,我們就不難看出。
  • 遇到債務糾紛,你知道怎麼保全自己的財產嗎?
    事實上,為確保判決能夠有效執行或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可以在訴前就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利益。1、什麼是財產保全?財產保全,俗稱的凍結財產,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可以分為訴訟保全、訴前保全、執行前保全三種。2、財產保全措施有哪些?
  • 怕TA轉移財產?財產保全來了!
    NEWS相信很多打過合同、財產糾紛官司的公司或個人都向法院申請過財產保全。那麼,財產保全到底是啥?如何申請?財產保全的期限是多長?讓我們結合近期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來解答以上問題~快來學習下~財產保全是什麼?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據利害關係人或當事人的申請,或由人民法院依職權對當事人的財產所採取的限制其處分或轉移的強制性措施。財產保全的申請時間?
  • 騰訊申請保全老乾媽1624萬元財產,保全說明什麼?保全錯了咋辦?
    財產保全是訴訟中的一種措施,是為了防止被告轉移財產,導致判決將來難以執行所採取的一種預防措施。這種措施與案件的勝訴與否無關。由於這種轉移財產的可能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東西。實踐中,一般情況下只要原告提出申請,並提供擔保,法院為避免將來被告真的轉移財產,基本都會予以準許。所以,騰訊公司申請財產保全只是一種預防措施,並不代表其訴訟結果必然勝訴。
  • 申請財產保全,你選訴前還是訴中?
    梁寧說:「每個人的痛點都是他的恐懼,人們會為了解決恐懼,毫不猶豫地花錢。」而訴訟案件當事人的痛點,就是對判決生效後難以執行的擔憂。 一、如何選擇訴前保全還是訴中保全? 決定申請財產保全後,是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比較好?還是立案後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比較好?有許多當事人及律師同仁們會提出這個問題? 筆者的建議是:訴前訴中,各有利弊,要看申請條件是否滿足,也要看當事人需求或訴訟策略需要。
  • 朋友欠錢不給 財產保全不是百分百能要回錢
    東北網7月27日訊 朋友欠錢不還,去法院起訴,想要保全對方財產,可在保全過程中,不懂「財產線索」,「保全」完,錢還是沒要回來。7月22日,記者採訪了大慶市高新區人民法院法官付建國,讓他說說關於「財產保全」那些事兒。
  • 財產保全訴前保全讓執行更簡單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對於可能因當事人一方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不能執行或難以執行的案件,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財產保全可以分為訴前保全、訴訟保全、執行前保全三種。
  • 什麼是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有啥好處?法院說法來了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段偉朵什麼是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有啥好處?5日,記者從蘭考縣人民法院獲悉一起與財產保全有關的執行案件。執行立案後,蘭考縣法院執行幹警發現該案在審理期間已保全被執行企業名下銀行帳戶資金,便通過網絡扣劃,第一時間讓申請執行企業全額領取了執行款553837元。「這也太高效了!」申請執行企業對法院執結此案的效率非常滿意。【說法】財產保全,能夠最大程度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那麼,什麼是財產保全?
  • 合同法保全與財產保全的區別包括哪些
    在實踐中,許多人把合同保全與財產保全混為一談, 因此下面催天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如下。 合同保全是指法律為防止因債務人的財產不當減少或不增加而給債權人的債權帶來損害,允許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或代位權,以保護其債權。
  • 財產保全措施的種類有哪些,財產保全措施有哪些種類?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關係人起訴前或者當事人起訴後,為保障將來的生效判決能夠得到執行或者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採取限制當事人處分的強制措施。那麼財產保全措施的種類有哪些,財產保全措施有哪些種類?
  • 一篇秒懂財產保全,謹防對方轉移財產、逃避債務
    什麼是財產保全?財產保全,是為了避免對方敗訴後故意轉移、隱匿財產,而在訴訟中甚至訴訟前就向法院申請查封、扣押、凍結對方可能或者已經在轉移的財產,進而保證判決書的順利執行的一種措施。財產已經被查封、凍結的,不得重複查封、凍結。什麼時候申請保全?一是訴前保全。如果你發現被告正在轉移財產,你可以先向法院立案部門提起訴前保全,一旦法院採取了相應的保全措施,要記得三十日內起訴,否則保全會被依法解除。
  • 「財產保全」大家都在用,為啥騰訊行使這項法律權利要被噴?
    這項法律權利就是「申請財產保全」,其實這並不新鮮,是個常規操作,很多打過合同、財產糾紛官司的公司、個人都用過,這是法律賦予的權利。別人都可以使用,但騰訊一行使,就被大範圍攻擊,甚至當事立案法院也不能倖免。騰訊和法院都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騰訊行使財產保全錯在哪裡?法院立案受理又錯在哪兒?
  • 對方欠錢不還、轉移財產?財產保全了解一下
    不要慌不要急法律來保護你財產保全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民事權利的實現,杜絕相關方惡意財產轉移等損害執行的行為,民事主體可以向法院申請,對怠於履行、惡意拖欠的義務人實施財產保全,以達到固定財產、保證履行的效果。
  • 審判階段做的財產保全申請執行後該咋辦,是否需要重新申請控制
    作為當事人,申請執行後其實什麼都不需要做的,因為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後,審判階段保全的財產是可以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也即是說這個過程是自動轉的,不需要當事人在申請,再有執行人員去二次查封操作,這是對司法資源的浪費,但是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作為當事人,還是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重慶高院發布《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
    近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以指引人民群眾客觀對待、理性認識、正確參與民事財產保全。據了解,《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的內容包括保全權利、申請保全的要求、訴前保全、執行前保全、保全財產信息提供、保全的解除、保全權利救濟等十七個方面。
  • 財產保全指南丨訴前保全,一學就會!
    如果被執行人沒有財產,即使拿到勝訴判決,也很難實現合法權益!你在訴訟中發現,被告正在轉移、藏匿、揮霍財產或訴爭標的,這個時候,需要及時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為及時回應群眾的需求南法君整理了一份「財產保全申請指南」分訴前&訴中兩期速速收下這份新鮮指南吧訴前財產保全申請你學會了嗎?
  • 應平衡證據保全與財產保全的關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田力男在《法學雜誌》2020年第8期上發表題為《涉眾型經濟犯罪涉案財物先行處置初探》的文章中指出:&nbsp&nbsp&nbsp&nbsp涉眾型經濟犯罪涉案財物具有證據和財產雙重性價值
  • 重慶高院發布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
    怎樣正確申請保全、如何救濟保全權利,對保全順位如何選擇……今(22)日,市高法院發布了《民事財產保全提示「十七條」》。「財產保全是一把『雙刃劍』,採取保全措施得當,有助於推動市場經濟在法治軌道上良性健康發展;一旦採取保全措施不當,影響市場主體的生產、融資、銷售等正常經營,使市場主體的生產經營陷入困境,不利於營造良好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