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與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之間的「數字鴻溝」,引起社會廣泛熱議。繼央行日前發布公告強調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後,工信部近日在官方網站,刊登《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據悉,專項行動首批將完成115個公共服務類網站和43個手機APP的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這些網站和APP覆蓋國家相關部委及省級政府、殘疾人組織、新聞資訊、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社交通信、生活購物、搜尋引擎、旅遊出行、醫療健康等領域,包括使用較多的銀行、鐵路12306、114健康、微信、淘寶、支付寶、京東、抖音、美團、攜程旅行等APP。
針對視力障礙人士,推動網站和手機APP與讀屏軟體做好兼容,解決「驗證碼」操作困難、按鈕標籤和圖片信息不可讀的問題,並推動企業設計研發智能導盲設備。針對聽力障礙人士,鼓勵網際網路產品內容信息加配字幕,提高與助聽器等設備的兼容性,並推動企業提供在線客服等其他可替代電話客服的服務方式。針對肢體障礙人士,引導網站和手機APP支持自定義手勢,簡化交互操作,推出更多貼合肢體障礙群體需求特點的網際網路應用,並推動企業研製智能康復輔助器具,引導自助終端設備操作臺便於乘坐輪椅的肢體障礙群體操作。
針對當前網際網路應用中強制廣告較多,容易誤導老年人的問題,網站和手機APP完成改造後的適老版、關懷版、無障礙版本,將不再設有廣告插件,特別是付款類操作將無任何誘導式按鍵,以便各類特殊群體方便、安全地使用。
據統計,目前我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為2.74億戶,其中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1.34億戶。這意味著,全國或有近1.4億老年人使用手機但不上網,在網絡上是「沉默的人」。
今年以來,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頻服務事項領域,工信部加快推動解決一批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的問題,目前已取得積極進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新聞發布暨成果展示會,會上,劉烈宏介紹,一是實現老年人一鍵呼入客服服務。今後,65歲以上老年人撥打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可以直接接入人工諮詢服務,無需再經過複雜的語音提示和數字選擇等操作環節。
二是實現老年人愛心通道服務。三大電信運營商所有線下營業廳為老年人提供愛心通道,老年人進入營業廳將有專人引導並提供「面對面」服務,無需再排隊等候。
三是基本實現手機「老人模式」服務。華為、小米、vivo、OPPO等市場主流手機基本都已具備「老人模式」「長輩模式」功能,可以提供大字體、大音量播放以及「遠程協助」等服務,方便老年人看得見、聽得清、用得了。
此外,騰訊、百度、今日頭條、滴滴等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推出了一些適老化服務和產品,包括一鍵觀看、一鍵報警,開通親友代支付,以及增強方言識別能力等。鏈家(貝殼)、美團等具備線下門店和人員覆蓋優勢的網際網路企業則主動開展社區助老項目,幫助社區內老年人學習使用手機。
(原標題:微信淘寶等43個App被要求適老化改造)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圖片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
流程編輯:u00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