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人的視頻創作已經到了百花齊放的時代,每個人有機會,每個人有平臺,每個人都是媒體。
拍攝越來越簡單
因為智慧型手機越來越高級了,當華為收購蔡司,把自家攝像頭功能打透的時候,我就知道拍攝器材對於普通創作者而言不用擔心了,這些手機大佬總有辦法在手機這個一畝三分地裡解決掉你的各種需求:像素越來越高了、幀數越來越順滑了,最新出的機型甚至把防抖雲臺塞進了薄薄的手機裡。
蘋果幾乎每年都會用自家手機找大導演拍一部微電影,每次看完我都有強烈的衝動要換臺蘋果機。
這不,還是因為華為的高幀率7680幀/秒,忍不住「剁」了手。
剪輯越來越「傻瓜」
所以基於這個底層邏輯,在剪映還沒出現前,我就勸學生:強烈建議不要學習視頻剪輯,或者說不要浪費時間在學習視頻剪輯軟體上,當然有特殊愛好的除外;
因為一定有大戶公司會解決掉大眾剪輯視頻的困難,而且會解決的很好,雖然蘋果官方有imovie,但是依然門檻不低,對新手很不友好。
有那麼一小段時間大家都在瘋狂尋找手機端剪輯視頻的利器;記得剪映在剛出世的時候功能非常少,平臺也不穩定,我依然堅持讓同學們使用剪映作為手機端主要剪輯工具,一開始算是押寶,也考慮了剪映的出身等綜合因素,沒想到的是,剪映的每次更新都能帶給我一種「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覺。
現階段的剪映算是我們剪輯中的「半自動洗衣機」,剪映極有可能未來會發展為「全自動洗衣機」,甚至發展為人工智慧洗衣房。
何以見得?
首先要清楚,我們需要多少功能才能夠剪輯出短視頻平臺上90%以上的內容。
我們從兩個等級來刨析一下:
簡單剪輯
簡單的VLOG生活記錄,吃播,遊記等等內容本身就新奇的視頻,我們需要的功能非常簡單:
1、把多段視頻去蕪存精「粘」在一起;
2、配上音樂、旁白;
3、講究的再配點字幕;
以上三步這基本上就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剪輯需要了
高級剪輯
這部分夥伴就希望視頻能高級一點,很有追求,所以在簡單剪輯的基礎上多了很多要求
1、把多段視頻去蕪存精「粘」在一起,要求視頻能夠有節奏變化(變速),視頻之間銜接有轉場;
2、配上音樂、旁白,要求音樂能踩點,讓音樂層次更富音效;
3、講究的再配點字幕,字幕能夠有字體,模式,動畫的變化;
前面說的每次更新的刮目相看,就在這裡,之前很多高級的功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更新。
就拿大家最喜歡的視頻節奏變化剪輯來講,大家都知道大神的視頻「忽快忽慢」的風格很高級,可是自己就是不知道怎麼剪輯,其實一開始軟體的變速功能很簡單,只能提供四倍的變速,沒辦法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而現在變速界面非常友好,普通變速由原來的4倍大幅提高到100倍,新增的曲線變速可以一鍵實現剪輯大神的「忽快忽慢」的風格,簡直不要太舒服。
音樂踩點能讓視頻莫名的舒服,軟體直接提供了自動踩點功能,
字幕用手打?不存在的,軟體可以直接識別好字幕,並且匹配好視頻位置,你最多校校稿就可以,很多第一次聽說的人忍不住為這個功能點讚。
音效就更爽了,網上大部分常用音效都給你一次性找齊歸類好,安安靜靜在旁邊等你。而且還在持續更新中。
這就是科技帶給我們的福利,之所以有底氣說出這句:「強烈建議不要學習視頻剪輯」就是對咱們國家日益強大的信心!對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的信心!
現在即將全面進入5G新時代,相信視頻剪輯領域會有人工智慧的加入,未來剪輯會變得更加「傻瓜」更加便捷,我們只要專注於內容的創作與創意,站在科學巨人的肩膀上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