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2020年7月12日清晨6:38,河北唐山市古冶區(東經118.44°、北緯39.78°)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震中距古冶區7公裡、距唐山市城區28公裡。
(震中地圖)
鄰近唐山的北京、天津等城市均有震感。(圖2)目前暫時未有傷亡報告。
(網友評論截圖)
44年前,23秒,242769人
說起唐山地震都會讓人想起44年前(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那次大地震由於發生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加上正值深夜熟睡時段,而且震級又極高(由於對當時的震級測定有爭議,我這裡就不寫出了,有興趣的可自行搜索),因此傷亡異常慘重,僅23秒,就讓一個繁華城市成為一片廢墟……據統計,那次地震的死亡人數據說能排進20世紀前二,死亡人數高達242769人。而那次的震中位於東經118.2°,北緯39.6°。
(電影《唐山大地震》海報)
那為什麼唐山老發生地震呢?這是由於唐山位於太行山京津唐地震帶上,而一般發生的地震都分布在各大地震帶上。
不過由於76年的唐山大地震後,周邊地區的新建房屋都是設計了一定的抗震能力的,這可能也是本次未有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
(唐山抗震紀念碑)
多災多難的2020年?唐山5.1級地震意味著什麼?
此次地震發生後,網上馬上有人發問,2020年為什麼如此多災多難?各種天災接踵而至?其實每年發生地震都是很多的,平均下來發生頻率其實都差不多,今年並沒有異常增多。只不過今年持續了半年的世界疫情,讓各種天災人禍都特別受到關注而已。我搜索了一下去年同期國內發生的5級以上的大小地震共20次,而今年是25次,其實並沒有明顯增多,震級分布也差不多,絕大多數都在6級以下。
(去年和今年同期我國5級以上地震數據)
地震避險指南
那麼假如地震發生時該怎麼辦?以下這張圖是根據中國天氣網和人民日報製作的地震避險指南,可以看一下,我就不囉嗦了。
(以上圖片均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地震為何無法預測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地震的認識還相當有限,無法做出足夠逃生之用的提前預測。這是由於地震的震源都普遍發生在十餘公裡以上的地底下,而對於掩埋在厚厚的巖石地表下的狀況,我們基本上一無所知,目前沒有任何探測設備和手段能探測如此深層的地底……
由於對地底深處情況的一無所知,導致我們只要在地震發生那一刻才知道災難的到來。我們希望將來科學家能對地震形成、地底環境變化、地震預測手段取得突破性發展,讓我們能提前知曉這種可怕的自然災難,減少傷亡和損失。這也許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投入科研的隊伍中,你會是其中一位嗎?
(其中一種地震原理圖,星宇飄零手繪,無版權,可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