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在昨天的文章中分6點反駁工業網際網路漸漸冷下來的觀點,但因為時間限制,僅從搜尋引擎熱度、投資圈、政策三個角度論述工業網際網路的熱度不僅沒有冷下來,反而更熱了。另外三個維度是從企業維度論述工業網際網路熱,這三個企業維度是:1、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持續投入【工業網際網路的服務提供商】;2、工業網際網路轉型企業的決策者關注數位化轉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用戶】;3、工業電商轉型將轉型工業網際網路。
從企業層面如果能夠判斷工業網際網路熱度升溫比搜尋引擎、投資圈、政策的熱度更反映現實。
相信今天阿里新製造【犀牛製造】刷屏的新聞刷遍了朋友圈,2017年8月,阿里啟動的【犀牛製造】,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數位化智能化的智能製造平臺,運用阿里巴巴的雲計算、IoT、人工智慧技術,連接消費者趨勢洞察、銷售預測和彈性生產,這是典型的工業網際網路的平臺。
這裡不去討論犀牛製造的模式與未來,犀牛製造的發布確是阿里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邁下的堅實一步,從而證明阿里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會持續投入。【國內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持續升溫】
雖然國外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並沒有如果國內這般火熱,但國外的平臺型企業在數位化技術上的持續投入,與國內的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是一致的。
SAP在今年的藍寶石大會上發布了行業雲(industry Cloud),商業網絡(business network),結合較早發布的商業技術平臺(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仔細研究這幾個產品,可以認為這些解決方案可以是幾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解決方案。【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服務機構觀點】。
1、商業技術平臺(BTP)包含四塊功能:應用開發和集成(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Integration)、資料庫與數據管理(Database & Data management)、分析(Analytics)、智能技術(Intelligent Technologies)。BTP的四塊功能可以作為雙跨平臺的解決方案(或者為雙跨平臺提供服務,完善雙跨平臺提供的服務功能。)
2、行業雲,包含了SAP的行業參考架構以加速行業方案的快速上線,行業的標準和最佳實踐,行業的benchmark,合作夥伴提供的行業相關的數據和分類目錄。行業雲可以作為特定行業平臺的解決方案。行業雲提供了行業數據API、流程API,為行業雲提供了創新的空間,可以承載工業App生態。
3、SAP的LoB,可以作為專業領域平臺。
4、SAP的智慧企業架構,可以作為企業級平臺的解決方案。
SAP作為平臺型企業,今年的戰略是 Industry 4.0 Now,其戰略方向與工業網際網路完全一致。【國外的平臺企業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方向】
從阿里和SAP的戰略看,無論是國外的平臺企業,還是國內的平臺企業,都在加大對工業網際網路的投入。
曾經在以前的文章《數字經濟與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與產業網際網路》一書中分析了數字經濟與工業網際網路的關係:
工業網際網路是從傳統經濟轉型數字經濟的路徑;而數字經濟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方向。
對於一家企業而言,決定企業是否轉型工業網際網路的決策者通常是老闆或CEO。早期討論工業網際網路的多是IT部門負責人或者設備維護負責人,雖然對工業網際網路感興趣,但能夠做決策的少。而進入2020年,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層對對數位化轉型感興趣,很多知名的商學院紛紛開始數位化轉型的課程。當企業老闆了解了數位化轉型之後,會加速企業藉助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數位化轉型。
因為觀察到企業MRO的行業痛點開始研究物聯網的,當時就做過一個判斷:MRO會形成工業消耗品的工業電商的平臺化發展,必須依賴於物聯網技術,實現對設備層的監控,打通設備運行數據,設備備件的庫存數據、設備製造的生產數據,能夠提升企業MRO效率。
進一步研究發現,其實所有的工業電商都可以藉助物聯網技術,實現人、設備、流程、原材料、產品的信息暢通提升效率,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一家震坤行企業符合我對未來的判斷,當時(2015年)對震坤行的發展路徑做過判斷:
1、藉助工業耗材建立電商平臺,並實現規模化,通過規模化實現成本優勢;
2、在耗材銷售規模化之後,藉助需求管理軟體、庫存優化軟體,優化庫存,提升客戶滿意度,進一步鞏固成本優勢;
3、在規模化之後,將耗材的銷售與設備的維護打包服務【因為有了庫存優化軟體,獲得較大利潤空間】;
4、藉助於打包服務,為客戶安裝傳感器,獲得設備運行狀態,提供更好的服務【到了這一步,就是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藉助於設備運行狀態的數據,進一步優化業務,降低庫存。
而從震坤行總經理的對外演講中,發現震坤行也在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其他的工業品電商也有藉助工業網際網路提升管理的趨勢。
工業電商【很多國內企業叫產業網際網路】也在做工業網際網路的實踐。
三類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傳統企業,工業品電商都關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所以從企業層面看,工業網際網路的熱度會不會從2020年開始從政府推動的虛熱,走向價值驅動的實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