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6月6日消息(姜廷玉)1958年,面對美國的軍事恐嚇和臺灣當局的戰爭叫囂,毛澤東決策和指揮了人民解放軍炮擊金門。炮擊金門作戰,是新中國一次較大規模的作戰行動,它挫敗了美國當局幹涉中國內政,製造「兩個中國」的圖謀,嚴懲了臺灣國民黨軍隊,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安全。
炮擊金門作戰,既是一場軍事鬥爭,也是一場政治鬥爭、外交鬥爭和宣傳鬥爭。毛澤東著眼於戰略全局,靈活地把軍事鬥爭與政治鬥爭和外交鬥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理、有利、有節,牢牢地掌握了鬥爭的主動權,充分顯示了毛澤東把握軍事鬥爭主動權的高超指揮藝術和靈活的策略原則。
毛澤東親自起草《告臺灣同胞書》,強調臺、澎、金、馬是中國領土,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
10月6日凌晨1時,毛澤東親自起草了準備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當日2時,他又給彭德懷、黃克誠寫了一封信:「昨天我說不發聲明,看兩天再說。隨後想了一下,還是先作聲明為好,所以有告臺灣同胞書。此件即將發出,請福建前線廣播電臺多播幾次,為盼!」
毛澤東起草的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的《告臺灣同胞書》
毛澤東起草的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的《告臺灣同胞書》在10月6日《人民日報》上發表,並通過福建前線廣播電臺對外廣播。《告臺灣同胞書》指出:「臺灣、澎湖、金門、馬祖軍民同胞們: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金門戰鬥屬於懲罰性質。你們的領導者們過去長時期間太猖狂了,命令飛機向大陸亂鑽,遠及雲、貴、川、康、青海,發傳單,丟特務,炸福州,擾浙江。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們注意。」「臺、澎、金、馬是中國領土,這一點你們是同意的,見之於你們領導人的文告,確實不是美國人的領土。臺、澎、金、馬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另一個國家。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也是你們同意的,見之於你們領導人的文告。」《告臺灣同胞書》還宣布暫以7天為限,停止炮擊,建議舉行談判,實行和平解決。
從此,福建前線部隊炮擊金門作戰進入了打打停停階段。
10月13日,炮擊金門暫停7天的時限已滿。毛澤東又起草了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布的對福建前線人民解放軍的命令。命令指出:「金門炮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藉以觀察敵方動態,並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兵不厭詐,這不是詐。這是為了對付美國人的。這是民族大義,必須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我們這樣做,就全局說來,無損於已,有益於人。有益於臺、澎、金、馬一千萬中國人,有益於全民族六億五千萬人,就是不利於美國人。」「臺、澎、金、馬整個地收復回來,完成祖國統一,這是我們六億五千萬人民的神聖任務。這是中國內政,外人無權過問,聯合國也無權過問。」命令重申不準美國軍艦護航的原則:「金門海域,美國人不得護航。如有護航,立即開炮。」表達了中國政府不允許任何外國幹涉中國內政的決心。
在10月13日這一天,毛澤東還會見了定居香港的新加坡《南洋商報》撰稿人曹聚仁。毛澤東告訴他:「只要蔣氏父子能抵制美國,我們可以同他合作。我們贊成蔣介石保住金、馬的方針,如蔣撤退金、馬,大勢已去,人心動搖,很可能垮。只要不同美國搞在一起,臺、澎、金、馬都可由蔣管、可管多少年,但要讓通航,不要來大陸特務活動。臺、澎、金、馬要整個回來。」 毛澤東進一步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金門、馬祖問題的態度和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10月19日,美國海軍4艘軍艦侵入金門海域,為國民黨軍護航,時間長達5小時。
鑑於美國的侵略行徑,經毛澤東批准,10月20日,國防部長彭德懷發布了恢復炮擊的命令,福建前線部隊於當日下午4時發起對金門國民黨守軍的大規模炮擊。
為了揭露和反對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10月25日,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又起草了一份《再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同胞們,中國人的事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解決。一時難於解決,可以從長商議。美國的政治掮客杜勒斯,愛管閒事,想從國共兩黨的歷史糾紛這件事情中間插進一隻手來,命令中國人做這樣,做那樣,損害中國人民的利益,適合美國人的利益。」《再告臺灣同胞書》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點我們是一致的。美國人強迫製造兩個中國的伎倆,全中國人民,包括你們和海外僑胞在內,是絕對不允許其實現的。」《再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逢雙日不打金門的飛機場、料羅灣的碼頭、海灘和船隻」的「四不打」政策,以保證島上軍民的供應,但仍以無美軍護航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