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殲-15艦載機起飛
目前我國航母之上有三款固定翼艦載機,分別為殲-15戰鬥機、空警-600預警機、海山鷹教練機,對於一個軍事大國現有力量顯然不夠,航母需要性能更加先進、強大的戰鬥力量。
過去的一年我國在艦載機領域取得相當大的進展,五大金剛相繼曝光。
彈射起飛殲-15T
今年11月份,在新聞報導中殲-15T被首次曝光,其裝備了新一代國產發動機渦扇-10,採用矢量噴管技術,在減少起飛重量的同時還進一步加大了推力。從照片來看,它擁有更加粗壯的前起落架並且還安裝彈射器連杆,能適配目前兩種彈射方式,大大提高了航母艦載機的起飛頻率和戰術靈活性,與我國明年下水的003號航母相輔相成,讓003號航母作戰編隊如虎添翼。
圖為殲15T起落架(右下角)
重頭戲 隱身艦載機-網稱殲35
今年7月份,中航研究院在官微上發布「下一代戰機將在2021年首飛」的新聞消息,結合此前航空工業集團在2019年發布了一張耐人尋味的圖片,圖上內容是「過於先進不宜公開」的戰機輪廓圖,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將在明年現身,這實在是一個相當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圖為中航未來戰機的簡歷
網傳該機有可能命名為殲-35,外形與殲-31相似,除了外形相似外發動機、雷達、航電設備都會煥然一新並採用最新的技術,這個猜測不是空穴來風,目前五代機中殲-31的機身是最小的,這意味著它比殲-20更適配成為艦載機的可能性大得多。
圖為五代機尺寸對比圖(注意殲-31和F-35C尺寸相仿)
艦載預警機-空警600
空中預警機是航母感知危險的眼睛,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今年8月份,網上流傳了一張新型預警機在戰鬥機護航下進行飛行測試,從陣仗以及外形來看,這就是一款全新的艦載空中預警機,它採用圓盤狀布局機內至少裝備了兩款源相控陣雷達,性能不輸美國的E-2D預警機。它不僅可以充當保護傘而且能成為空中指揮所,第一時間指揮攻擊機群執行戰鬥任務。
圖為空警600艦載機
艦載版本的直升機直-20
11月份社交媒體上曝光了一張艦載直-20的圖片,相比於陸航版的直-20它的外形有很大變化,尾梁摺痕抹平,尾輪前移加粗、尾部水平舵中間被挖掉一塊、槳尖後掠,種種設計都在為反潛作戰提供強大支撐。
圖為陸航直-20和艦載直-20對比照
艦載版本的無人直升機AR-500B
在12月初,艦載無人機AR-500B在鄱陽縣基地成功完成了首次試飛,這款機型的首飛完美填補了我國艦載無人直升機型的空白。它的巡航速度達到了120公裡/小時,一旦部署在航母上,能極大加強我國航母海域監控和識別力量。
圖為AR-500B艦載無人直升機
航母的五大金剛已經完全配齊,下一步等待的就是003號航母出現。我們可以想像那一天,003號航母下水即頂配,一定會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大吃一驚。(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