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乙太網的信號處理平臺動態重構設計

2020-09-09 電子技術應用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以「FPGA+DSP+嵌入式處理器」為核心的信號處理平臺需要基於資源動態重組設計思想採用開放式、標準化的通用架構,按用戶需求對平臺進行資源重組,實現系統功能的可重構,以滿足在設備資源有限情況下工作模式多樣化、靈活配置的用戶需求[1-3]。資源動態重組是指通過監控管理平臺接口對所有信號處理平臺進行統一管理,根據規劃確定當前任務所需的設備和鏈路,配置相應的信號處理平臺。這種方式要求信號處理平臺之間通過高速總線進行數據交互,具備開放式的業務數據和監控數據傳輸特性。

針對FPGA和DSP,國內相關文獻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包括DSP EMIF總線[4]、CPCI總線[5]、RapidIO[6]串口[7]等。這些方案在配置效率、設備成本、重構靈活性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針對這一問題,考慮到平臺本身就有接入的需求以及嵌入式處理器和FPGA廣泛共存於信號處理平臺中[8-10],本文提出了基於乙太網的信號處理平臺動態重構設計方案。該方案利用信號處理平臺功能單元在線可重構特性,在多任務協同監控管理平臺實時調度下,通過乙太網配合信號處理平臺上的嵌入式處理器對FPGA和DSP實現任務功能和參數的動態重構,同時支持FPGA部分重構和全局重構,形成功能可定義的硬體板卡,在節省硬體資源和降低設備成本的基礎上實現系統所需的硬體資源動態重組,並且可以通過資源動態備份實現信號處理系統的高可靠性。

作者信息:

王松明

(中國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36)

相關焦點

  • 基於DM9000A的乙太網接口設計與實現
    摘要:為了實現DSP與外圍設備進行乙太網數據通信,採用了一種基於網絡控制晶片DM9000A的DSP乙太網接口實現方式。它以TI公司的DSP處理器和DM9000A網絡晶片為硬體平臺,通過DSP總線控制DM9000A內部寄存器,完成DM9000A的初始化以及底層乙太網數據的發送接收,並對TCP/IP協議進行裁剪,包括IP,ARP,ICMP,UDP和TCP等協議,實現了適用於DSP設備的乙太網數據通信功能。
  • 一種基於SoPC的千兆乙太網接口卡設計
    摘要:研究並設計了一種基於SoPC的千兆乙太網接口卡,重點對千兆乙太網接口卡的組成、工作流程、EMAC、時鐘管理、用戶邏輯設計和軟體設計等關鍵技術進行了描述,並基於Xilinx平臺驗證了千兆乙太網接口卡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為基於SoPC實現自主化的千兆乙太網產品具有一定的工程參考價值。
  • 基於LAN91C111的嵌入式乙太網接口設計
    乙太網以其良好的通用性和帶寬性能成為新一代工業控制網絡的焦點, 目前, 關於嵌入式乙太網的設計方案大部分是基於單片機的。由於單片機的速度慢, 而FPGA作為一種特殊的嵌入式微處理器系統, 則具有快速處理數據的能力。因此, 在嵌入式網絡設備中引入FPGA技術, 可以使嵌入式乙太網的速度更快。
  • 基於MATLAB GUI的數位訊號處理仿真平臺的設計
    很早之前,國外就開始把交互式軟體MATLAB用於數位訊號處理的教學中,並採用功能強大的系統開發平臺。本文利用MATLAB的圖形界面設計工具(GUI),以數位訊號處理理論知識為基礎,設計了與課堂教學、實驗內容相配套的輔助工具。該輔助工具可用於《數位訊號處理》課程的實驗輔助教學、課堂教學演示,也可作為學生課後自學平臺,真正的將實驗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
  • 乙太網的分類及靜態乙太網交換和動態乙太網交換、介紹
    乙太網的分類及靜態乙太網交換和動態乙太網交換、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0-07 10:06:50 乙太網是最早的標準LAN技術,也是中國使用最廣泛的技術。
  • 基於RS-232串行接口的串口轉乙太網橋設計
    數以千計的工業設備是基於RS-232接口開發出來的。但對於電子通信而言,發展的步伐已進入到一個更高水平。 今天,乙太網是用於本地和廣域網應用、定義完善的標準。無數設備通過乙太網TCP/IP協議訪問網際網路。儘管存在其它物理層實現,但直到電子通信因需要引入更快、更先進的協議之前,乙太網仍將會佔有相當話語權。 無數新設計仍將乙太網作為主要網絡標準。
  • 一種基於乙太網的光無線通信系統
    摘要:介紹了一種基於乙太網的光無線通信系統。該系統以高性能的乙太網收發晶片IP113為核心,配以必要的外圍器件,結合所研製的調製驅動電路和接收解調電路,實現了乙太網藉助光波進行遠距離通信的系統設計。
  • 一種基於乙太網BOOTP協議的DSP程序加載技術介紹
    摘要:為了解決工業遠程控制設備的軟體更新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問題,在研究了以TMS320C6670為核心的DSP系統的結構和程序啟動的基礎上,提出了基於乙太網的DSP程序遠程加載方法。該方法主要基於BOOTP協議的廣播和乙太網UDP協議實現。
  • 基於NETFPGA的可重構科學計算平臺
    本系統利用FPGA的可重配置特性,計算機與FPGA運算相結合的計算裝置,如果能與支持電路實時重構的編譯技術相結合,將能很輕鬆地設計出小規模、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硬體平臺,本系統探索和建立數學算法向硬體邏輯轉換的理論方法,對於當前的可重構計算、高速信號處理、FPGA應用設計乃至IC 設計都有著重要意義 ,其關鍵的問題在於給用戶提供數學算法向硬體邏輯轉換的工具,以此來幫助用戶更加快速的建立應用。
  • 基於nRF51822的心電監測系統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nRF51822的心電監測系統,該心電監測系統採用基於低功耗藍牙4.0的nRF51822作為核心處理晶片,採用AD823傳感器及其外圍電路組成心電採集模塊,採集使用者的心電信息,同時針對人體心電信息存在的噪聲幹擾、信號微弱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基於小波變換閾值去噪法,很好地去除了心電信號中複雜的噪聲,充分發揮了小波變換在信號處理方面的優勢
  • 基於FPGA的動態局部可重構實現方法
    1 Xilinx的EAPR局部重構流程  EAPR(early access partial reconfiguration)與基於模塊(module based)流程相比,有以下的主要區別:  I 移除了Virtex-II器件局部可重配置(PR)中對於局部可重配置區域必須是整列的要求
  • 一種分布式光乙太網機內音頻通信系統設計
    基於現裝備我軍的機通,按使用技術分為模擬機通,數字機通,乙太網機通。因模擬機通不能傳輸數位訊號,易被幹擾,構建網絡連接無從談起。數字機通採用RS 485總線形式,在總線上傳輸的是一種數位訊號,連接簡單,通話質量良好,容易擴展。但受RS 485總線本身的限制,數傳速率低,也不能為數字設備構建網絡連接,無法直接接入現代化的信息網絡中,不能滿足將來的網絡中心戰建設的需要。
  • 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在智能化城市交通綜合管控平臺中的應用
    打開APP 工業乙太網交換機在智能化城市交通綜合管控平臺中的應用 伍文輝 發表於 2020-12-08 15:40:15 三、系統架構 該系統主要採用基於工業環網設計,在每一個道路邊分控箱使用了工業乙太網交換機,下行百兆雙絞線接入現場設備,上行千兆光纖接入路口主控箱裡的全千兆工業交換機,所有十字路口主控箱裡交換機通過環網冗餘匯聚到中心機房,中心機房通過飛暢機架式全千兆三層交換機將數據信息傳輸到交通指揮中心或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 5G為工業智能畫下未來理想願景 基於乙太網的實時通信勢在必行
    從雷聲大到雨聲大,基於乙太網的實時通信勢在必行 時間敏感網絡是指IEEE 802.1工作組中的 TSN 任務組開發的一套協議標準。該標準定義了乙太網數據傳輸的時間敏感機制,為標準乙太網增加了確定性和可靠性,以確保乙太網能夠為關鍵數據的傳輸提供穩定一致的服務級別。
  • 實時乙太網EtherCAT從站的硬體系統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EtherCAT的工作原理、通信協議和基於專用晶片ET1100的從站硬體設計。憑藉dsPICDEM1.1Plus Development Board開發平臺和TwinCAT軟體,驗證了EtherCAT主從站之間的I/O開關量的通信,並通過SOEM軟體和Linux平臺,驗證了EtherCAT從站接口卡的實時性能。
  • 淺析詳解乙太網、工業乙太網與Profinet的區別
    乙太網通常指的是由Xerox公司創建並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聯合開發的基帶區域網規範,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區域網技術。它不是一種具體的網絡,是一種技術規範。該標準主要定義了在區域網(LAN)中採用的電纜類型和信號處理方法等內容。
  • 基於S3C4480X的嵌入式乙太網接口設計
    乙太網(Ethemet)由於它的普遍性及低廉的接口價格,因而已經作為一種最通用的網絡,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中。另一方面,嵌入式設備在價格、體積及實時性等方面是通用計算機無法比擬的,也已廣泛應用於自動化控制、數據採集、通信網絡等領域。因此,嵌入式乙太網技術有著廣闊的前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嵌入式乙太網接口問題。
  • 從接口原理圖、結構設計,線纜設計詳解RJ45乙太網口的EMC設計
    一、 接口概述 RJ45乙太網接口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通訊設備接口,乙太網口的電磁兼容性能關係到通訊設備的穩定運行。從接口原理圖、結構設計,線纜設計三個方面來設計乙太網口的EMC設計方案。
  • 華為發布AI Fabric極速乙太網解決方案
    CONNECT 2018即將到來之際,華為發布AI Fabric極速乙太網解決方案,為數據中心帶來零丟包、低時延和高吞吐的極致性能,可幫助客戶構建與傳統乙太網兼容的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即遠程直接數據存取)網絡,引領數據中心網絡進入極速無損的高性能時代。
  • 基於嵌入式WEB的電站數據動態監控軟體設計
    摘要:採用ARM11微處理器SC6410結合485及乙太網通信構建了嵌入式Linux上的WEB伺服器,實現了對太陽能發電站監測系統的動態數據採集、分析、處理、存儲和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