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新聞發布會實錄

2020-12-24 每日甘肅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4日上午,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新聞發布會在張掖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曉霞女士,臨澤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苑花女士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近年來,臨澤縣以建設「旅遊名縣」為統攬,不斷提升文化旅遊品牌吸引力、產品供給力、市場競爭力,形成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全季全日旅遊發展格局,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曉霞女士,臨澤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苑花女士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關心的問題。

應邀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新聞媒體有:甘肅日報社、省廣播電視總臺、每日甘肅網、甘肅經濟日報、蘭州晨報、張掖日報社、張掖市廣播電視臺、張掖新聞綜合廣播、中國張掖網、甘肅張掖網。

首先,請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曉霞女士介紹臨澤縣「藉助《一個都不能少》影響力,推動臨澤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相關情況;

臨澤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王曉霞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臨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曉霞,首先,非常感謝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長期以來對臨澤文化旅遊體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多年來對臨澤的宣傳推介。在此,我謹代表中共臨澤縣委、臨澤縣人民政府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就臨澤縣基本情況和文化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情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臨澤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流域地帶,為古絲綢之路之要衝、歐亞大陸橋必經之地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全縣總面積2729平方公裡,轄7個鎮,71個行政村,總人口15萬人,境內旅遊資源多樣豐富。2019年全縣共接待遊客84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9億元,分別增長27.6%和31%;其中,丹霞景區接待遊客259萬人次,增長11.51%,鄉村旅遊接待遊客達到223萬人次,增長30.5%;全縣遊客接待量、旅遊綜合收入連續10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2020年榮獲「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強縣市」榮譽稱號,被納入「2020中國縣域旅遊監測強縣」範疇。

近年來,我們以建設「旅遊名縣」為統攬,按照「一個龍頭、一個中心、四大廊道、四個板塊」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精心培育中國棗鄉、種業大縣、丹霞奇觀、戈壁天堂、紅色聖地「五張名片」,不斷提升文化旅遊品牌吸引力、產品供給力、市場競爭力,形成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全季全日旅遊發展格局,努力打造讓遊客遊得開心、住得舒心、吃得放心、玩得安心,讓投資者順心的「五心」旅遊目的地。

一、強化措施保障,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我們把旅遊產業作為全縣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培育發展,充分發揮各級黨政組織和部門單位的優勢,用足扶持政策,整合資源要素,科學規劃布局,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支持、市場運作」的文化旅遊發展機制。先後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快特色旅遊文化強縣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臨澤縣促進旅遊業發展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制定出臺財政支持、稅費優惠、用地保障、招商引資等扶持政策和獎勵措施,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文化旅遊發展基金,重點支持旅遊新業態發展,為旅遊蓬勃發展提供有效保障。充分發揮丹霞景區的龍頭作用、城區紐帶作用和鄉村承載作用,打造沙柳路森林氧吧、休閒農業,臨平路溼地風光、觀光農業,張羅路黑河風光、葡萄瓜果長廊,312國道絲路古道、採摘農業組成的「井」字形旅遊大廊道,構建丹霞觀光、城市休閒、鄉村旅遊、沙漠探險等四大旅遊板塊,帶動文化旅遊產業全域發展,初步形成了景區引領帶動、產業融合互動、區域上下聯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二、夯實基礎設施,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

我們堅持把重點項目建設、基礎設施配套作為提升旅遊綜合服務功能的關鍵,常抓不懈,全縣旅遊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先後配套建成丹霞快速通道、丹霞通用航空機場、G30高速公路張掖丹霞出口等交通設施;開通臨澤高鐵南站、汽車站到七彩丹霞景區旅遊專線;七彩丹霞·流沙河景區文化旅遊集散中心項目正在實施。同時,我們以高速公路、國道、鄉村公路為重點,設立具有鮮明視覺效果和有效引導作用的交通旅遊標識系統,方便快捷的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全面實施全域無垃圾三年行動計劃,不斷鞏固國家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全面深入推進主要景區周邊、主要交通幹線沿線違法建設整治,大力實施「廁所革命」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環境意識,改善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全面樹立臨澤清潔有序、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全新形象。我們加快實施全縣智慧旅遊平臺建設步伐,積極推動丹霞智慧景區建設,開發建設「一部手機遊臨澤」智慧平臺,推動全縣文化旅遊信息化建設。

三、培育新型業態,文化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

我們積極推進實施「旅遊+」戰略,探索旅遊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的新途徑、新機制和新模式,全面增強了旅遊發展新功能。A級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不斷完善提升,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多樣,張掖七彩丹霞成功創建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地質公園,已成為甘肅乃至全國成長最快、最具影響力的旅遊景區。我們不斷完善城區旅遊服務功能,硬化背街小巷、綠化道路庭院、亮化樓宇街區、建設繞城水系,積極打造城市景觀,切實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著眼豐富城市旅遊業態,先後建成遊泳館、科技館、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城市景觀公園和體育公園等配套設施,為遊客提供了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我們科學謀劃鄉村旅遊總體布局,培育發展了德源農莊、紅橋莊園、綠臨生態園、海聖休閒樂園、丹霞生態康養谷帳篷營地、蘆灣軍事體驗基地、汪家墩紅學研學基地等一批景區輻射型、田園風光型、通道景觀型、農業觀光型等新業態。精心培育文化演藝、影視拍攝、戶外運動、低空遊覽、沙漠探險、溜冰體驗、研學考察等新業態,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實現常態化演出;丹霞景區開發熱氣球、直升機、動力傘等低空觀光項目;建成丹霞景區VR體驗館、360極限飛球體驗館、冠聯汽車特技表演館、七彩鎮七彩月色街歡樂谷等體驗項目。注重特色文旅產品開發,全縣文創產品企業達22家,開發文化旅遊商品110多種;積極鼓勵扶持臨澤小棗、有機果蔬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和柳編、草編等特色手工藝品做靚品牌,臨澤小棗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紅橋莊園生產的8個葡萄酒系列產品,獲得國家和世界級獎項15個。臨澤是紅西路軍徵戰河西的主戰場,革命遺址遺蹟多,發展紅色旅遊潛力大,我們圍繞「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大力挖掘紅西路軍徵戰河西的珍貴歷史資源和紅色思想文化內涵,打造融休閒度假、文化體驗、革命傳統教育為一體的複合型紅色旅遊產品,全縣已初步形成以臨澤戰役紀念館為核心,輻射汪家墩碉堡、紅西路軍總指揮部、李先念拴馬樁、紅軍井和梨園口戰役遺址公園的「一區五點」紅色旅遊發展格局。

四、開展精準營銷,旅遊客源市場不斷拓展

我們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現代媒體、各類展會多渠道、多元化地宣傳臨澤旅遊資源和旅遊產品,不斷提升「多彩鄉村·畫裡臨澤」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藉助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帶來的金「口碑」,以劇為「源」,圍繞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拍攝取景地,精心設計熱播影視劇打卡精品旅遊線路,聚力打造影視拍攝勝地、網紅打卡地,推出踩點遊、體驗遊、研學遊、紅色遊、鄉村遊、探險遊等6個系列旅遊產品。通過「臨澤旅遊名縣」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公眾號,宣傳展示臨澤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多樣的鄉村旅遊產品,進一步提升了臨澤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依託我縣豐富多彩的資源稟賦,精心設計吸引力強的各類節會和體育賽事活動,連續舉辦六屆健康中國馬拉松系列賽暨張掖臨澤生態馬拉松賽;連續舉辦3屆丹霞流沙·臨澤馬拉松自行車騎行大會和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航空航天航海模型教育競賽。連續舉辦2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遊文化藝術節等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賽事和活動節會,推進文化體育旅遊深度融合。

為深度挖掘臨澤冬春季旅遊資源,激活冬春季旅遊市場,豐富冬春季旅遊產品,壯大冬春季旅遊產業,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我縣精心策劃籌備了今冬明春文化旅遊宣傳營銷活動。活動以「冬春精彩之旅·相約畫裡臨澤」為主題,在2020年11月中旬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策劃舉辦「丹霞免票遊、全民康養遊、研學勵志遊、文藝悅享遊、民俗體驗遊」五個系列21項活動。「丹霞免票遊」由七彩丹霞景區推出「1元遊丹霞」「甘肅戶籍遊客免費遊七彩丹霞」「2020年遊客免費回頭看」3項特惠活動,為冬春季旅遊獻上了一份大禮;「全民康養遊」通過舉辦全市武術比賽、元旦環城賽、全民健身運動會、「冰雪嘉年華」和「百元健身套餐」5項系列活動,掀起冬春季全民健身熱潮,豐富臨澤冬春季旅遊市場;「研學勵志遊」通過舉辦「青少年研學遊」「我的家鄉在臨澤」主題徵文和「悅讀悅享」等3個系列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在旅行中體驗家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生態之美;「文藝悅享遊」通過舉辦民間戲曲大賽、青少年才藝大賽、新年音樂會、春節聯歡晚會、迎新春社火展演、「送戲下鄉·文化惠民」6個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城鄉群眾的冬春季文化生活;「民俗體驗遊」通過「走進博物館」「非遺展演月」「春節楹聯展」、鄉村年貨節4個系列活動,引領城鄉群眾了解和傳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活動期間還將利用金張掖旅遊網、臨澤公務網、一部手機遊臨澤平臺及臨澤旅遊名縣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將集中發布研學旅遊、紅色旅遊、民俗體驗旅遊、探險採風旅遊等精品旅遊線路產品和大優惠政策。

在此,我們也誠摯邀請廣大遊客可利用微信微博、遊記文章、信息報導等方式,發布精品線路、戶外運動、研學勵志的「微故事」、「微電影」、小視頻等文化旅遊主題活動內容,宣傳臨澤冬日美景,推介冬春季文化旅遊產品。

各位來賓,新聞媒體界的朋友們,多年來,臨澤縣委縣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把綠色作為社會發展的底色,把紅色作為幹事創業的本色,把彩色作為產業興旺的特色。今天,臨澤的農業欣欣向榮,臨澤的工業蓄勢待發,臨澤的旅遊如火如荼,一棚增收,一土興工,一山促遊的產業發展格局,正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闊步前進。

臨澤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關心和支持,更離不開各位的參與、見證,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關心臨澤,多來臨澤,宣傳臨澤。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

主持人:非常感謝王縣長的介紹。下面是記者提問環節,按照慣例,請記者在提問之前先自報所在媒體的名稱。

1.張掖日報:近年來,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戰略的實施,請問臨澤縣在實施「旅遊+」戰略,推進文化、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王曉霞:近年來,我縣積極推進實施「旅遊+」戰略,探索旅遊文化體育醫養深度融合的新途徑、新機制和新模式,加快完善旅遊目的地功能,全面提升全縣旅遊發展品質。

一是積極培育旅遊新型業態。我們注重培育文化演藝、影視拍攝、戶外運動、低空遊覽、沙漠探險、研學考察等新業態。大型歷史情景劇《回道張掖》實現常態化演出;丹霞景區新開發了熱氣球、直升機低空觀光項目,丹霞攝影博物館已投入使用;VR體驗館、360極限飛球體驗館、冠聯汽車特技表演館、七彩鎮七彩月色街歡樂谷等一批體驗項目也先後建成,並相繼運營。積極開發紅色旅遊項目,建成汪家墩紅色旅遊示範點,實現紅色旅遊與生態觀光、文化體驗、戶外拓展、研學實踐等業態的深度融合,培育申報創建研學旅遊基地17個。

二是精心策劃舉辦節會賽事活動。我們依託豐富的資源稟賦,精心設計吸引力強的各類節慶和體育賽事活動,精心策劃並持續舉辦十屆「中國棗鄉·魅力臨澤」旅遊文化藝術節;連續舉辦六屆健康中國馬拉松系列賽暨張掖·臨澤生態馬拉松賽,臨澤生態馬拉松榮獲中國田徑協會「銀牌賽事」和「自然生態」特色賽事兩項殊榮;連續舉辦3屆丹霞流沙·臨澤馬拉松自行車騎行大會和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航空航天航海模型教育競賽。成功舉辦首屆絲綢之路(張掖)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中國·張掖七彩丹霞熱氣球節等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賽事,實現了體育與旅遊的融合互動發展。

三是大力支持特色文旅產品開發。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縣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積極扶持以刺繡、烙畫、剪紙、麵塑、葫蘆雕刻等民間民俗手工藝產品為主的特色文化旅遊企業,全縣文創產品企業達22家,開發文化旅遊商品110多種;積極鼓勵扶持臨澤小棗、有機果蔬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和柳編、草編等特色手工藝品做靚品牌,臨澤小棗被確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紅橋莊園生產的8個葡萄酒系列產品,獲得國家和世界級獎項15個,臨澤文化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四是全力推進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圍繞講好黨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這個主題,制定出臺促進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先後組織實施紅西路軍梨園口戰鬥遺址公園、紅色遺蹟保護和臨澤戰役紀念館改造提升建設項目,大力開發紅色旅遊新業態,著力打造融紅色文化旅遊與生態觀光、文化體驗、戶外運動、研學實踐、康體養生、鄉村旅遊為一體的複合型紅色旅遊產品,初步形成以臨澤戰役紀念館為核心,輻射梨園口戰鬥遺址公園、汪家墩碉堡、紅西路軍總指揮部、李先念栓馬樁和紅軍井「一區五點」紅色旅遊發展格局。

臨澤縣文化旅遊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苑花

2.每日甘肅網:「十四五」期間,臨澤文化旅遊發展在自覺擔負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歷史使命,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方面有哪些考慮或者是打算。

李苑花:文化旅遊是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內容,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體現,是展示全民形象素質的重要窗口。「十四五」期間,臨澤縣將統籌資源開發,加快完善「一個龍頭、一個中心、四大廊道、四個板塊」的全域全季全日旅遊發展格局,不斷增強文化旅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打算和考慮。

1.著力建設丹霞大景區。配合完成丹霞公司股份上市工作,完成丹霞口文旅小鎮國家4A級景區創建,增強大景區發展後勁。促進大景區發展結構從觀光遊覽單一業態向觀光、休閒、度假等多元業態並重轉變,努力把七彩丹霞景區打造成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旅遊景區。

2.全力打造縣城休閒中心。堅持生態文明全域旅遊城市的功能定位,把綠和水作為城市宜居的最大特色,把淨和美作為城市發展最大追求,加快縣城市政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和整體形象。積極拓展和創新縣「三館」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不斷提升縣級文化場館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社區文化陣地建設,提升城市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標準,打造社區10分鐘「文化娛樂圈」。加強流沙河景區提升改造,完善配套設施,豐富遊覽項目,提高服務水平,把城區打造成上承丹霞大景區,下接黑河沿岸鄉村旅遊帶的旅遊集散中心。

3.加快構建四條旅遊景觀廊道。高水平策劃丹霞生態康養谷暨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帶建設,開展觀光度假、休閒體驗、康體養生、戶外露營等文化旅遊項目,建設一批帳篷營地、太空艙賓館、貨櫃酒店等獨具特色的升級版民宿項目;打造沙柳路、臨平路旅遊景觀廊道,引領旅遊景區、鄉村旅遊帶互聯互通和深度發展,實現空間上由丹霞大景區向縣城、鎮村延伸、時間上由一季向四季、由白天向全天延伸。

4.推進建設四大特色旅遊板塊。以精品景區為內核,突出地域特色,吸引產業要素向心聚集,加快構建丹霞觀光、城市休閒、鄉村旅遊、沙漠探險四大旅遊板塊,實現旅遊開發組團聯動、錯位發展、整體推進。依託丹霞景區豐富的旅遊資源,加快丹霞大景區建設,不斷提升大景區旅遊服務功能和品牌影響力,把丹霞大景區打造成引領全縣旅遊業發展的先導區。以縣城為中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植入文化旅遊要素,豐富產品供給,把城區打造成為拉動消費的遊客集散區。立足鄉村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濃鬱的鄉土風情,深入挖掘鄉村旅遊資源,推進鄉村旅遊專業村建設,把鄉村旅遊打造成助推鄉村振興的引領區。依託北部沙漠戈壁等資源,將北部沙漠探險板塊打造成臨澤旅遊高端體驗區。

3.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臨澤文化底蘊深厚,資源豐富,作為文化遊遊主管部門,為激發冬春旅遊市場活力,臨澤縣推出了哪些冬春季旅遊產品、旅遊主題活動和優惠政策?

李苑花:前面王縣長已經為大家做了介紹。我縣將於今年11月中旬至2021年3月31日,圍繞冬春精彩之旅·相約畫裡臨澤」活動主題,策劃舉辦「丹霞免票遊、全民康養遊、研學勵志遊、文藝悅享遊、民俗體驗遊」五個系列活動。一是七彩丹霞景區推出「1元遊丹霞」「甘肅籍遊客免費遊丹霞」「2020年遊客免費回頭看」3項「丹霞免票遊」特惠活動;二是以全市武術比賽、元旦環城賽、全民健身運動會、「冰雪嘉年華」和「百元健身套餐」5項活動為主的「全民康養遊」系列活動;三是「萬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我的家鄉在臨澤」主題徵文和「悅讀悅享」「研學勵志遊」系列活動;四是民間戲曲大賽、青少年才藝大賽、新年音樂會、春節聯歡晚會、迎新春社火展演、鄉村年貨節、「送戲下鄉·文化惠民」為主的「文藝悅享遊」系列活動;五是開展「走進博物館」「非遺展演月」「春節楹聯展」「民俗體驗遊」系列活動。通過這21項活動的開展,加快推進臨澤文化旅遊消費由「夏秋火爆」向「冬春升溫」轉變,努力將冬春季文化旅遊產品培育成臨澤文體旅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主持人:記者提問環節就到這裡。剛才通過王縣長的介紹,我們對臨澤縣文化旅遊發展情況有了詳細的了解和全面的掌握。為進一步激發全市冬春季文化旅遊市場活力,最近,市文化大市建設領導小組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張掖市2020——2021年冬春季文化旅遊宣傳營銷活動實施方案》,希望各媒體結合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加大對全市冬春季文化旅遊宣傳營銷的宣傳報導力度。再次感謝今天的發布嘉賓,感謝各位媒體朋友,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臨澤:多方發力擴大文化旅遊知名度
    充分運用「三微一端」、H5、美篇等新媒體、新技術,將臨澤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多樣的文化旅遊產品進行展示,對旅遊資訊、業界動態、活動賽事等內容進行實時更新推送。至目前,「臨澤旅遊名縣」微信公眾號發布微信動態800餘條,微信粉絲量新增4000餘人,累計達13177人;發布美篇、H5、抖音短視頻等新媒體宣傳作品160餘條,今日頭條信息783條,發布文化旅遊信息報導400多條,極大地提升了文化旅遊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節會營銷實現新提升。
  • 實錄丨防城港市推動金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防城港市推動金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防城港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黃如光先生,防城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宋京洲先生。他們將介紹防城港市推動金屬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藍劍。
  • 數位技術推動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數位技術創新到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邏輯主線從文化科技融合到文旅高質量發展,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首先是技術推動創新。本輪技術發展具有「生態化」的特點,也就是說,不限於產品級別,甚至也不限於產業級別,而是整體的發展基礎的改變。
  • 「挖掘開發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網紅』打卡城市」新聞發布會實錄...
    發布會現場12月9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挖掘開發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網紅』旅遊打卡城市」新聞發布會。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秘書長韋青祥,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王彥群就蘭州市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介紹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深化文旅融合 推動創新發展 駐馬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隆重開幕
    宋麗萍在致辭中說,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駐馬店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於今天舉行,這是駐馬店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和實際行動,必將成為省內外文化旅遊業界同仁交流合作的新平臺,推動駐馬店乃至全省文化旅遊產業加速發展的新引擎。
  • 高臺縣「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新聞發布會實錄
    新聞發布會現場11月13日上午,高臺縣「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文化旅遊品牌」新聞發布會在張掖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高臺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強有鎖先生,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館長朱德忠先生,縣文廣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閆志先生共同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 重慶舉行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7月8日重慶舉行重慶市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  7月8日,重慶舉行重慶市推動消費品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請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王任林,重慶江小白酒業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姜南,重慶雅創集團服飾有限公司公共媒介總監彭湘容,重慶市朗薩家私(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向東,重慶登康口腔護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嶸出席發布會
  • 文化和旅遊部:推動科技和旅遊的融合發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負責人單鋼新在2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推動科技和旅遊的融合發展。  單鋼新說:「上個月我們和國家發改委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明確提到了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旅遊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提出要建設智慧景區,通過做好分時預約、流量監測和數字導覽等服務,更好地服務大眾旅遊的需求。」
  •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本部各司局、各直屬單位,國家文物局: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聚焦「高水平復甦 高質量發展」
    阿東表示,「十四五」期間,吉林將繼續推進旅遊高質量復甦,早日實現旅遊業破萬億的發展目標;搶抓新機遇,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打造四季旅遊強省和世界級冰雪旅遊目的地;構築新發展格局,以冰雪+避暑雙品牌為引領,建設東部和西部旅遊雙環線,圍繞融通東北亞、建設邊境旅遊雙通道,推動全域旅遊;培育新業態,推進「旅遊+」創新供給,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打造冰雪產業新動能
  • 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著力推動文旅經濟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是用好文化創意、科技創新和社會投資等新動能,促進文化、旅遊、廣播電視和文物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三是鞏固旅遊業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國際旅遊競爭力。 【主持人】:在中央堅定不移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署下,文化和旅遊產業正在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目標邁進。我們廣元文旅產業目前的情況怎樣呢?文化和旅遊合併,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咱們廣元在文旅融合上又有哪些新業態呢?我們想請宋局長給我們介紹一下。
  • 吉安市城投提質增效 推動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吉安市城投公司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項目,同時將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項目提質和綠化提升上,在惠民利民民生工程和綠化環境提升工程積極作為,通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旅遊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提升了「紅色搖籃·山水吉安」的旅遊品牌形象,推動了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文化和旅遊部:發展壯大、優化各類文化市場主體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12月29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微信發文稱,文化和旅遊部召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電視電話會,就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研討、聽取意見建議,並進行工作安排部署。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在會上表示,要發展壯大和優化各類文化市場主體,推動市場主體規模不斷擴大、供給能力不斷提升。
  • 2020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 廣播電視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西安12月18日消息(記者王佳愛)12月17日,2020陝西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峰會廣播電視媒體融合高質量發展分會在西安舉行。作為合作峰會五個分會之一,本次會議以「創新、合作、共享」為主題,由陝西廣播電視局主辦、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承辦。
  • 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持續提升文化影響力和...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持續提升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提升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 國新辦舉行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
    ,請問怎樣通過發展旅遊產業特別是鄉村旅遊,推動脫貧攻堅工作?上個月我們和國家發改委等十個部門聯合印發了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這裡明確提到了我們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旅遊業的深度融合,特別提出要建設智慧景區,通過做好分時預約、流量監測和數字導覽等智慧旅遊服務管理更好的服務大眾旅遊的需求。同時藉助網際網路力量做好整合營銷,宣傳推廣一批新興的旅遊產品、旅遊目的地,特別是要打造一批能夠體現中華文化標識的?
  • 權威發布|山東「十三五」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化事業...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十三五」時期文化和旅遊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通過全省文化和旅遊戰線的不懈努力,我省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呈現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藝術精品創作迎來由「高原」向「高峰」跨越的新時期,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取得新進步,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文旅產業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優秀文化產品和優質旅遊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齊魯文化影響力、「好客山東」美譽度日益擴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文化旅遊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不斷提高
  • 文化產業成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文化產業已經成為鄂爾多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不斷增強,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影響力和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了重要位置。一、文化資源豐厚,文化成就斐然(一)文化資源悠遠深厚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
  • 昆明文旅探索融合新經驗 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頭條訊(融媒體記者 李文女 田維星 文)12月25日下午,中國共產黨昆明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新聞發布會在昆明會堂召開。其中,《建議》中提到的關於昆明市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的主要內容包括: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鮮明的國家級旅遊休閒街區,發展紅色旅遊和鄉村旅遊等。那麼目前,昆明在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方面實施了哪些工作舉措?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戴彬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的提問。
  • 2020湖南(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暨文化和旅遊裝備展新聞發布會
    5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在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20湖南(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暨文化和旅遊裝備展,將於6月19日至21日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本屆旅博會首次全面市場化運作,展會總展覽面積近4萬平方米,共設置6大主題展區,將匯聚全省100多家旅行社、200多家文化旅遊商品銷售企業和特色文化餐飲企業,幾乎覆蓋全省文化旅遊景區景點,外場首次設置近1萬平方米的房車展區。消費者將體驗一站式優惠旅遊採購服務,預計大眾旅遊賣場現讓利總額超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