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2021-01-04 完顏幽蘭

冥王星是一顆呈紅白色的天體,它是太陽系內最神秘的一顆天體,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數十億公裡,數十億年來一直隱藏在柯伊伯帶的世界內,以至於科學家很難發現冥王星的存在。現如今人類可以了解冥王星,歸功於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新視野探測器,現在流傳的冥王星的照片,大多都是由新視野後拍攝的。

冥王星和新視野號探測器

冥王星的發現

冥王星與地球對比

十九世紀末,天文學家根據經典力學分析海王星的軌道,他們發現很有可能還要另外一顆還未發現的神秘天體,在攝動天王星的軌道,他們將這顆天體稱之為X行星。1930年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湯博通過搜索天文臺所拍攝的照片後,終於發現了冥王星的身影。

冥王星

冥王星被定義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後來,天文臺拍攝了驗證照片,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終於被證實,此消息轟動了整個人類世界,冥王星也逐漸進入人類的視野。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

隨著之後更精確地觀測與計算,科學家們發現冥王星遠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它的直徑可能比月球還小。然而當時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念都已經深入人心,好多科學雜誌甚至地理教材都已經將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想再次修改冥王星的天體類型也顯得十分麻煩,僅以天體直徑大小判定冥王星不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也沒有說服力。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也就一直保持了下來。

太陽系九大行星

冥王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地位被質疑

隨著人類觀測手段的提高,科學家們在冥王星所在的區域內又發現了多顆天體,如著名的鬩神星,鳥神星,妖神星等天體。特別是鬩神星的發現更加動搖了冥王星的地位,鬩神星看來來比冥王星更大,冥王星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那麼,鬩神星就應該是太陽系第十大行星。因此,有科學家建議將鬩神星定義為太陽系第十大行星。

鬩神星

然而,經過科學家計算,鬩神星的直徑大約為2326公裡,要略小於冥王星,但是鬩神星的質量要比冥王星大27%,因此在海王星以外的離散盤和柯伊伯帶之中發現的天體,應該是和冥王星同等級的存在,冥王星僅為眾多太陽系內較大冰質天體中的一員。如果冥王星定義為第九大行星,那麼太陽系中就會還有第十大行星,第十一大行星,第十二大行星等等。

冥王星被排除在太陽系行星之外

2006年8月21日下午,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定義了行星的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在行星範圍之外,將其劃分為矮行星.矮行星又被稱為「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且圍繞行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達到流體靜力平衡形狀,通俗的將就是外形接近於球形,但是其無法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這樣,冥王星就成為了一顆矮行星,也就被徹底拉下了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太陽系又重回八大行星行列。

太陽系重回八大行星

這樣,這是否就代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呢?我們暫時無法真正確定。因為太陽系的廣闊超乎我們的想像,人類的探測器也只是飛了很短的一段距離,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是否還有一顆或者多顆我們從未發現過的天體在圍繞太陽旋轉,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是,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發展,我們終將揭開這一謎題。

柯伊伯帶

冥王星大陸景色

極致的低溫是冥王星大陸最為顯著的特徵,它距離太陽數十億公裡,太陽能照射到冥王星的熱量極少。冥王星的大陸之上,存在著數千米之高的冰川,這些冰川綿延數十公裡乃至數百公裡的距離,如同一顆天體上突出的巨大尖刺,形成了冥王星之上最為獨特的冰山結構。這些從冥王星上空所看到的冰川和冰山,他們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氮冰,一氧化碳和甲烷。

冥王星大陸

冥王星的大陸之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冰原,巨大的盆地和眾多的隕石坑。這些獨特的地形樣貌部分來自冥王星自身的活動,部分來自其他天體或者隕石對冥王星造成的痕跡。根據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的冥王星的照片,科學家們發現冥王星在零下225攝氏度的表面上覆蓋著大量的甲烷冰。然而,新視野號只能從空中窺探冥王星的大致樣貌,無法真正到達冥王星的表面。因此,人類對於冥王星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

冥王星大陸
冥王星大陸

科學家們從冥王星的平均密度推測冥王星可能是由70%的巖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它地表上的光亮部分可能覆蓋著一些固體氮以及少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而冥王星表面的那些黑暗部分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我們依舊不得而知。科學家們根據傳回的照片推測,冥王星的表面大陸之下,可能存在著數十公裡乃至數百公裡深的地下海洋。

冥王星大陸照片
冥王星大陸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發現,冥王星表面的紅色區域在短時間內曾發生過劇烈的變紅事件,這代表著在冥王星大陸之上還存在著我們所不知道的未知物質存在。

相關焦點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海王星和天王星,太陽擁有八大行星已經成為一個基本的常識,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冥王星之所以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主要有4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冥王星的體積實在太小了。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會員到期了?
    導讀:早在筆者高中時代,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甚至還有著九星連珠的壯觀景象,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冥王星卻悄悄從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而太陽系目前也變成了八大行星。與我們所熟知的其它行星不同,冥王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以發現的時間也比較晚。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與已知的八大行星並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冥王星卻被定義為矮行星。
  • 冥王星究竟怎麼了,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為何它會被踢出「九大行星」?  冥王星什麼都沒有幹,但還是在2006年,被IAU踢出了九大行星。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太小。  你能想像一個質量只有月球六分之一,體積只有月球三分之一的星球被稱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嗎?  如果冥王星都能排行老九,那才是對其他行星最大的不公平!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簡直就是生命的禁區,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
    1930年3月13日,冥王星作為第九大行星被發現的消息曾轟動全世界,但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的一次會議中,又被除名踢出九大行星,這其中發什麼了什麼?難道是冥王星有什麼可怕之處嗎?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奇葩的冥王星冥王星有很多奇葩之處,在行星班裡完全是「非主流」。曾經有科學家猜測冥王星可能是外界的流浪星被太陽俘獲。雖然最後這樣的猜測被否決,但足以說明它是個另類。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說出了原因
    ,這第九顆恆星就是冥王星,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在2006年由國際天文組投票織決定把它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太陽系最終只剩下八顆行星,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呢?太陽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冥王星之所以被剔除出太陽系行星之列,主要由於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下面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
  • 為何冥王星會被從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裡除名?
    19世紀40年代,法國數學家兼天文學家勒維耶,根據天王星的異常軌道運動結合萬有引力定律,預測出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位置海王星因此被譽為「筆尖上的行星」,勒維耶預測海王星的故事,也成了經典物理學的高光時刻,19世紀末,天文學家又根據海王星異常軌道運動,預測海王星軌道外側,應該還有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在小侄子清脆的童音裡,我找到了答案——冥王星被排除了。
  • 冥王星有多可怕?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這一原因是關鍵!
    為何把冥王星從九大行星除名?它有多可怕?科學家說出原因!起初太陽系內並不是八大星而是九大行星,說起第九大行星,很多小夥伴們都能脫口而出冥王星,由於和其他行星不同,在2006年將冥王星在太陽系內除名,其實很多人都不了解這一個冥王星,古代的羅馬神話中,它有一個非常恐怖的名字叫「閻王星」,閻王星這個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們有一種恐怖感覺,我們只聽它的名字,能夠感覺它不是一個好惹的角色,冥王星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恐怖。
  • 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冥王星為何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它究竟多可怕?看完也不過如此
    在宇宙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環境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們都知道在宇宙中有八大行星,但其實在很早以前科學家發現了冥王星,並把它列入了九大行星行列。宇宙中這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冥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其質量僅次於位於離散盤中的鬩神星。
  • 太陽系出現第九大行星?神秘天體闖入太陽系,被太陽「控制」
    宇宙是一個非常神秘的星球,在這個龐大的空間內,每個天地都會按照自己的運行方式去運行,不過也總有一些行星在宇宙中橫衝直撞,不按常理出牌,經常有一些小行星闖入太陽系中。眾所周知太陽系是有八大行星的,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大家知道嗎?
  • 我們能給黑洞拍照,卻找不到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是為什麼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原本是有九大行星的存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冥王星被剔除出行星的行列。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了,於是,現在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了。但是,科學家們依舊相信太陽系存在著第九大行星,並且正在努力地尋找它的存在。不過,到目前為止仍然一無所獲。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
  • 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後,太陽系一個神秘規律再現!
    1766年,德國的一位中學教師提丟斯發現,這些距離與下面這個簡單的數列有關: 4+0×3,4+1×3,4+2×3,4+4×3,4+8×3,4+16×3,4+32×3 把這個數列除以10,就得到了行星到太陽的距離,見表1。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將現身,瑪雅預言又靈驗了?
    早在2006年,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發布的太陽系行星新定義,冥王星被剔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理由是冥王星體積太小、無力「清空」軌道周圍。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也變為了八大行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表示,要成為一顆行星,冥王星必須達到以下條件:一是圍繞太陽旋轉;二是質量足夠大,在其自身重力下保持球狀外形;三是「清除周圍」的太空殘骸和其它小天體,證實它具有足夠強的引力作用,在太陽系角落具有引力優勢。冥王星未能達到第三個條件,由於它的軌道位於柯伊伯帶,柯伊伯帶是一個由小行星和微行星構成的巨大環狀結構,一直延伸至海王星軌道之外。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在太陽系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帶叫做小行星帶,這裡有著數不勝數的小行星,它們的體型非常小,受到太陽系中行星引力的影響,還停留在這裡。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而太陽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園。在人類走出地球之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廣闊的太陽系,過去科學家對太陽系行星的認知是九大行星,可是後來隨著觀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太小了,如果它也能稱之為行星的話,太陽系還會存在第十顆行星,第十一顆行星。
  • 「X行星」是真實存在的嗎?它才是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筆者:三體-小遙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冥王星被確立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關概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認識到其他行星與冥王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推出行星的劃分標準,於是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
  • 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被科學家踢出九大行星行列,這是為什麼呢?
    在太陽系最神秘的區域之一,曾經被誤認為太陽系邊界的柯伊伯帶,這裡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在無數小行星中太陽系的五大矮行星之一冥王星位於柯伊伯帶,它曾被人們稱之為太陽系中最可怕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