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大衣、蓋棉被……冬季電動車續航受限,聽專家揭秘用電動車到底有...

2021-01-03 每日經濟新聞

在北京做兼職網約車司機的唐立強最近有點鬱悶,他發現自己在平臺上的評分由此前的4.85分降到了4.76分。

「不知什麼原因。冬天我一般會開得慢一些,空調的溫度只調到22度,有可能是哪個客戶凍到了吧。」唐立強開的是一輛電動車,因為擔心續航銳減,他在冬天的時候一般不敢調高車內空調溫度。「只能通過這些土法子讓車輛儘可能多跑點里程。」唐立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冬天一到,不少與唐立強一樣的新能源車主會倍感苦惱。湖南長沙電動計程車師傅為省電,放一床厚毛絨被讓乘客披著禦寒;東北車主不開暖氣,手動給擋風玻璃去霜……近期,多個略顯心酸的短視頻引發關注,也將電動車冬天續航裡程下降這一話題再度推向公眾面前。

暖風空調大幅增加電耗

據新能源車主張寧旭介紹,在近5年的使用過程中,其所購車輛在冬天的充電頻率平均是一周兩次,而夏天則是兩周三次。「因為我買車比較早,車輛續航裡程不算多,最冷的時候只能跑100公裡左右。還好上下班的路不算太遠,不過如果真有事要去個遠地方,我還是不敢開電動車,冬天就更不敢了。」張寧旭說。

與張寧旭相比,只能把車停在路邊的電動車主馬嘉欣,使用體驗要更「慘」一些。「露天停一晚,第二天一著車,續航裡程就得掉個二三十公裡,看著都心疼。」馬嘉欣對記者說,為了減少電耗,除了孩子坐車,平時她都不開空調,而是打開方向盤和座椅加熱,保證手和後背的溫暖。不僅如此,她還特意在車上備了一條厚圍巾,哪兒冷裹哪兒。

冬季時,張寧旭的電車一周要充電兩次。(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碩 攝)

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認為,電動車冬季續航下降與動力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密切相關。據了解,電池在充電時正極的Li離子和電解液中的Li離子向負極聚集,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離子向正極移動。

「溫度低的時候,電池裡的電解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包括鋰離子遷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導電性都會進一步變差,使得電池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電池性能和容量揮發,對外就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代康偉對記者說。

但電池活性的降低並不等同於電池損傷。「如果把電池容量比作一個盛水的容器,不使用的時候,水是不會少的。當溫度降低時,有部分水結冰了,可用的水自然就會減少。使用過程中,如果溫度上升,冰變成水又可以繼續使用。但如果溫度一直是處於比較低的情況下,那麼可用的水也只是未結冰的那部分。」一位動力電池行業技術人士如此形容電量與氣溫的關係。

與燃油車發動機隨著行駛逐漸「熱」起來不同,電動汽車的電池並不一定會隨著車輛的使用快速升溫。車輛行駛狀態下,電池活性仍有可能處於較差狀態。「有時你會發現電池雖然用著,但電池溫度卻『呼呼』往下掉。」代康偉解釋稱,「因為風的流動太大了,整個底盤冷熱交換的面積也很大,導致電池運行所發的那點熱量很快就被熱交換釋放了。」

除動力電池性能之外,暖風也是一大耗電源。據北汽新能源空調和整車熱管理技術工程師谷豐介紹,試驗車以-7℃標準進行測試,空調耗電比例一般佔整車電耗的20%~25%。

代康偉向記者解釋,燃油車空調系統的熱源來自發動機餘熱,發動機的轉化效率用在動力上僅佔40%左右,剩餘60%的熱量轉換完全可以滿足駕乘人員空調採暖需求。但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所有加熱所需能量都要從動力電池處額外獲取,因此空調系統的使用也成為電動汽車冬季電耗的主要來源。

車主提供的車輛夏天和冬天百公裡電耗

不過谷豐認為,新能源車主如果需要行駛較長的時間和距離,大可不必「捨不得」開空調。「剛開空調的時候,因為車裡特別冷,空調功率比較大,是最耗電的時候。溫度穩定後,空調的耗電會比一開始大幅降低,在1~2KW這個水平。」谷豐說。

冬季電動車用車有講究

事實上,有關提高電芯冬季性能的技術攻關,相關車企一直都在進行。

「隨著近十年電動化技術的發展,很多低溫改善技術都在研究推進,包括改善導電率,即通過調整電解液材料配方優化低溫下電解液的黏稠度,減小阻力;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上進行碳包覆,讓鋰離子移動更加通暢等都取得了一定效果。」代康偉表示,「以三元鋰電池為例,在-7℃試驗環境下,2018年電池保持率如果能到85%的活性已經很高。今年,同樣環境下電池活性已經可以釋放到92%~93%。」

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除了電芯領域的材料改進,對於低溫電池性能衰減,行業內普遍做法是通過PTC加熱系統(正溫度係數很大的元器件)給電池加熱,讓其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最大發揮電池充放電效率。通俗地理解,車端通過PTC加熱系統來對冷卻液進行加熱,加熱後的冷卻液流入電池熱管理流道,像地暖一樣對電池進行升溫加熱。

但PTC等加熱技術也對車輛的電控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加熱技術會帶來一些安全上的風險,比如說加熱到一定溫度後能否停下,會不會繼續加熱引發電池的熱失控等。所以,相應的電控配套策略需要跟上,怎麼能讓電控系統不失效,是我們需要攻克的問題。」代康偉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不僅電池的使用性能會受溫度影響,電動車的充電速度也同樣會因低溫受到相應限制。據代康偉介紹,低溫下充電電流無法像夏天一樣通暢,電池活性降低和阻力增加都會降低充電速度。

為解決這一問題,不少車企都在探索解決方案。威馬汽車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純電動汽車上搭載一臺柴油加熱器。工作方式類似於熱水器,通過燃料燃燒對管道內的液體進行加熱,讓電池包適應不同環境溫度區間,保持穩定性,確保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處在最佳溫度區間。

北汽新能源則採取了不同的技術路線。「我們的目標是研製一臺更加智能的汽車,在車主想去充電樁充電之前,車輛通過整車熱管理能夠讀取車主意圖,提前對電池系統進行加熱。」代康偉說。

此外,增加電池的保溫性能、提升空調熱泵效率、加強動力回收效能等也是各大車廠持續優化冬季續航裡程的主要技術措施。

對於新能源車主,代康偉建議,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應儘量將車輛停放在地庫中。行車時可選擇開啟動力回收模式,增加續航裡程。如果充電較慢,車主可以選擇當車輛行駛結束,電池尚有餘溫時及時充電,增加充電效率。如果是自有充電樁,充完電後也可以選擇先不拔槍,充電設施將對電池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冬季電動車續航去哪了?北汽新能源代康偉剖析電動車「痛點」
    當前,冬季續航裡程成為純電動汽車用戶最為關注的焦點話題。電動汽車低溫續航裡程的技術研發,是目前行業面臨的共性技術問題,也是全球各家車企競相發力的方向之一。面對這一行業共性問題,新能源車企又該如何保證用戶實際使用的續航裡程?如何提高純電動汽車產品的實用性?
  • 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多?專家剖析電動車「痛點」
    「冬季電動車續航裡程縮短、充電速度減慢、開空調耗電量大等」,隨著冬季的來臨,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問題再次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12月23日,圍繞冬季續航和冬季用車等備受關注的問題,北汽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長代康偉在媒體分享會上進行了講解。
  • 為何冬季電動車續航差?別再錯怪電池了,一個妙招輕鬆解決問題
    作為電動車等交通工具,不但不受限號、限行政策的影響,也不懼怕道路擁堵問題帶來的煩惱,但是對於電動車騎行者們而言,依然是面臨著冬季電動車續航差、跑不遠的煩惱。
  • 為了「冬季電動車回老家續航挑戰」,他買了熱水袋?
    對於電動車來說「冬天到了,有到了考驗續航的時候。」 可是在冰窖一樣的北方……我的天~(小嶽嶽表情包) 到底電動車續航一到冬天就露餡兒,一開暖風就費電? 先從機械原理說起。 電動車的制熱和燃油車不同,燃油車靠的是通過冷卻液收集發動機熱量,然後流進空調的暖風芯體,然後再通過鼓風機將熱風吹到駕駛艙,這就暖和了。
  • 選擇電動車還是燃油車,不要被冬季續航所影響
    對於該購買電動車還是燃油車,或許很多車主朋友都有過糾結,有人擔心油車能耗高,也有人對電動車續航不放心。 現在北方已進入冬季,隨著氣溫的下降,電動車冬季「續航裡程打折」再次形成熱議,一時間不明就裡的人們對電動車開始持懷疑態度,覺得不實用。
  • 直面電動車冬季出行難題,漢EV有話說
    數九寒冬,冷空氣來襲,「動力電池怕冷」、 「電動車冬季續航減少」、「開電動車再冷也不敢開空調」等言論喋喋不休,有些電動車車主陷入了冬季用車的困擾。 大多數人知道電動車在冬天續航會衰減,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無懼續航焦慮 純電動車冬季用車指南
    原標題:無懼續航焦慮 純電動車冬季用車指南   轉眼冬季已然來臨,北方地區甚至早已下起了雪,北方的小夥伴甚至把保暖神器秋褲都穿好了。
  • 直面電動車冬季出行難題 比亞迪漢EV有話說
    數九寒冬,冷空氣來襲,「動力電池怕冷」、 「電動車冬季續航減少」、「開電動車再冷也不敢開空調」等言論喋喋不休,有些電動車車主陷入了冬季用車的困擾。大多數人知道電動車在冬天續航會衰減,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電動車冬季續航縮水,到底是怎麼回事?
  • 冬季騎電動車,擋住寒冷的同時千萬別擋住了「安全」!
    再來說說反穿大衣,總有人認為這個沒什麼問題,認為它既不會擋住視線,也不會被輪胎絞住。那可就錯了。駕駛員在反穿外套時,由於手臂被束縛住,駕駛的操作靈活性就會降低。遇到突發情況,我們就會本能地伸出雙手保護自己,但因為雙臂被袖管束縛住,極有可能頭部直接著地,造成重大的人身傷害。
  • 直面電動車冬季出行難題 比亞迪漢EV有話說 【圖】
    數九寒冬,冷空氣來襲,「動力電池怕冷」、「電動車冬季續航減少」、「開電動車再冷也不敢開空調」等言論喋喋不休,有些電動車車主陷入了冬季用車的困擾。大多數人知道電動車在冬天續航會衰減,而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 天冷電動車續航能力下降,怎麼辦?
    每到冬天,都是電動車步履維艱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在網上看到電動車車主對於冬季續航裡程驟減的抱怨。之前在網上看大家討論蘋果手機冬天的電池問題,有人在上面回覆說剛買了東西, 手裡的手機還有18%的電,打開屏幕瞬間關機了,場面非常尷尬。追根到底,電動車和手機從某種層面來說都一個樣。電動車冬季續航能力大幅下跌,跟電池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密切的關係。
  • 如何讓電動車在冬季續航不打折?聽聽他們怎麼說
    近日,雅迪冠能系列、雅迪石墨烯電池來到中國最北端的北極村,開啟一場極寒挑戰,在零下18度的北極村雪地上,雅迪石墨烯電池經歷72小時冰凍後,隨著雅迪車隊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續航挑戰,表現十分出色。
  • 雅迪石墨烯電池,解決電動車冬季續航問題
    將雅迪石墨烯電池在零下18度的北極村雪地上經歷72小時冰凍後,隨著雅迪車隊進行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續航挑戰,其表現十分突出。  雅迪石墨烯電池和冠能系列電動車參加極寒挑戰  雅迪冠能系列與雅迪石墨烯電池,通過動力、續航、耐寒方面的硬核實力,在中國最北端經歷「破冰行動」、「雪灘足球」等挑戰環節,針對雅迪石墨烯電池耐寒性、雅迪冠能系列載重性能
  • 電動車為什麼冬天就變「電動爹」?冬季如何最大限度保護續航?
    電動車為什麼冬天就變「電動爹」?冬季如何最大限度保護續航?一位開比亞迪電動計程車的師傅,為了省電保續航,不給乘客開空調,放了一床厚厚的毛絨被子在後座,讓乘客披著禦寒。   畫面搞笑又心酸,引發了一眾北方電動車主的「悲鳴之聲」。   一直以來,冬季「掉電」是電動車繞不開的話題。
  • 無懼續航焦慮 純電動車冬季用車指南來了
    既然嚴寒低溫會對純電動車的續航裡程產生一定的影響,那麼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避免純電動車在冬季續航減少的情況。● 車輛停放在室內車庫中停車時,儘量把純電動車停放在車庫中,可以減少低溫對動力電池的影響,從而能夠減少續航裡程數的流失。
  • 純電動車不需要保養?等到續航見底就晚了!這幾招技巧得學會
    對於新能源車型在冬季如何保養這事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18年電車逐漸興起,汽車媒體的同行們便對電車冬季如何使用進行較為全面的解析,而我對於電動車如何在冬季使用也已經寫過很多次,但隨著新能源逐漸成為車企發展的大趨勢,新增電動車主成幾何倍增長,其中,很多新晉車主仍對電動車有所誤解,不敢跑高速、不敢開暖風,就怕續航掉的猛。同時在保養方面也根本不太清楚如何做。
  • 冬季用車,電動車想要續航更長?這三點要格外注意了
    事實上,不僅燃油車的車主需要去關心這類用車小技巧,純電動車的車主更應該去關心、學習更多有用的用車技巧,因為這些用車技巧,可以提升純電動車在冬天的續航表現。這不,剛好如今又到了冬季,天氣比較寒冷、氣溫比較低,很多純電動車車主都發現自家的純電動車續航下降,卻不知道該怎麼改善,甚至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
  • 續航縮水嚴重,電動車的冬天該怎麼「熬」?
    近幾天,中央氣象臺陸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我國大部分地區迎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甚至海南都要穿起羽絨服。如此寒冷冬天也是近十年罕見,全國人民把壓箱底的棉衣褲都拿了出來,但是仍抵擋不住所觸之處「鑽心」的冰冷。對於擁有電動車的車主而言,每到冬天也更為難熬。電池的特性決定低溫下,車輛續航裡程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 冬季用車,電動車車主要格外注意,這三點對續航長短影響很大
    但冬季嚴寒期的到來,卻會明顯影響車主的續航長短,從而讓車主的用車體驗變差,無論是售價數十萬乃至近百萬的特斯拉、蔚來車型,還是售價2萬多起步的宏光MINI EV,都不能避免嚴寒所帶來的影響。不過,較低的溫度雖然對純電動車的續航存在一定的影響,但是也存在能夠規避嚴寒影響,儘可能保證續航不衰減的許多用車小技巧。
  • 為何冬季電動車續航差?別再錯怪電池了,老師傅教你如何解決
    ,因為騎電動車不會面臨著堵車的風險,而且也是非常的省錢,電動車也成為了大家上下班的首選交通工具。雖說騎電動車是非常的方便,但是同時也會有一些麻煩,比如電池的續航,相信很多電動車用戶也都發現了,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電動車的續航就會變得非常差,如果不及時充電的話,很容易會出現騎到半路沒電的情況發生,很多人以為是電池壞掉了,於是便去維修廠換了一塊新的電池,但是沒騎幾天卻發現,電池的續航還是很差,很多人都會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為何冬季電動車續航差?別再錯怪電池了,老師傅教你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