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中村百事通(歡迎個人收藏分享)
說說城中村那點事,講講城中村那些人
現在社會與過去相比的一個極大的特點就是高新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已經變得越來越迅速與便捷。一個地方發生的事情,可能在一天之內已經傳遍了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再加之電子產品的普遍使用,使人們能夠將碎片化的時間高效地利用起來,於是在這些時候,人們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到注意力。
但不論是什麼時候提起拆遷,總是會讓很多地方的人們有共鳴。因為在現階段,全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每個地方都或多或少的有拆遷的存在,繼而也就有了拆遷戶的身影,故而說這個話題一經提起大多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釘子戶的存在。
因為不滿賠償款的數額而拒絕拆遷,致使拖延了整個建設進程。對於釘子戶的行為,必然會分為兩方的聲音,有的人會支持,有的會而反對,在社會上引起爭論,甚至於在熱點事件的帶動下,會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
在四川成都就有這樣的一戶釘子戶,在相關政府批准了拆遷項目並進行之後,開發商依據相應的管理規範,對這一片區域進行了拆遷建設,大多數的村民領到了相應的賠償款後都搬離了村莊,只有一戶居民堅決不搬。他認為賠償數額並不足以支付自己拆遷房屋帶來的損失,所以呆在原地死活不搬。無奈之下,開發商對這一片區域直接建設完成,而這戶人家仍堅持自己之前的看法。最後建設完成的道路,到了這個釘子戶這裡就變成了半道,原來的車道硬生生被截斷了一半,車流到了這裡都會變得擁擠,小心翼翼,給周邊的行人和車輛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但即使如此,也沒有改變這戶釘子戶的想法。
在這個地方不同的是,四川成都市所地處的地勢較為複雜,相較於平原地區的城市,車輛發生事故所帶來的影響,要遠大於那些在平原地區的城市,在這個釘子戶所處的地方就是如此。一次在這附近發生了事故,車輛直接衝入了這戶釘子戶的院子中,慶幸於最後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這也給這戶釘子戶提了一個醒。
先不論賠償款的數額如何,擋在路中間的一個院子總歸是不安全的,於是在出事了之後,這戶人家就積極主動地尋找開發商協調,希望能夠儘早地達成協議,拆了自己的房子,一家人能夠趕緊搬離這個地方。之後的處理結果如何我們暫且不論,這戶釘子戶一定感受到了相當的煎熬,如果當初和村子裡的人一起搬走,這些事都是不會發生的。
廣州「惆悵」釘子戶:堅持到一間房都租不出去了,腸子都悔青了
福建「慘澹」釘子戶:房子拆一半留一半,別問,問就是「我樂意」
溫州一個小區:20多年前是「富人區」,如今僅剩一個好位置
崑山一個小區:20年前是有名的「富人區」,如今已逐漸沒落
蘭州「被遺忘」城中村:曾是老蘭州的回憶,如今卻被稱「貧民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