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2021-01-15 中國電力網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發布時間: 2021-01-05 14:41:26   來源:阿明觀察  作者:

  引 言 :20多年前就出現的對象存儲,現在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發展越來越火,這是為什麼?

  掘金數字新基建,對象存儲迎來全新發展期

  數據不僅成為企業的新石油,更是價值的新來源,當數據成為企業數位化進程中的「主角」時,如何尋求更好的配角來展現出數據更多的魅力。

  來自多個分析機構的數據綜合說明,非結構化數據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呈現出井噴式的增長。IDC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總量將達到175ZB,但是大家對於非結構化數據的利用率卻低於1%。

  那麼如何更好地挖掘出數據的更多價值,如何提升非結構化數據的利用率,其中對象存儲這種由來已久的數據存儲方式,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

  IDC分析指出,CIO和IT專業人員們不再僅僅是為了合規性、歸檔、次級存儲或冷數據存儲而選擇對象存儲。如今,他們開始考慮使用對象存儲來支持更多新的使用場景和高性能工作負載。他們也寄希望於通過分布式文件解決方案來滿足規模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以進一步支持高性能計算、實時分析和AI等。

  在對象存儲領域的發展中,從當初滿足海量非結構化數據的歸檔需求,到當前對象存儲也融入了快閃記憶體創新技術具備高性能的工作負載支撐能力,因而對象存儲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期。不僅僅針對大數據,而且也聚焦更快的數據,緊跟用戶業務的速度來助力交付數據。

  根據IDC《2017-2021年全球文件與對象存儲預測》分析指出,對象存儲容量在2017年到2021年間預計將會實現34.2%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1年將達到333.1EB。而2020年對象存儲全球市場規模也將接近200億美元。在數字新基建的大趨勢下,市場規模潛力的巨大與業界在對象存儲領域的紛紛看好,必然加速了對象存儲在雲計算與大數據時代下的發展。

  從對象存儲整體市場增長情況來看,全球和中國市場的發展也呈現出令人興奮的狀態。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參與到對象存儲領域的廠商越來越多,從企業級IT廠商到公有雲廠商,紛紛將對象存儲作為了在數據存儲領域重要的發展方向。對象存儲雖然存在了許多年,現今再次興起,足以表明,在雲計算與大數據發展時代,針對非結構化數據的海量數據處理,對象存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規劃化效果,並且可以進一步提升數據價值的洞察,實現數據更好的保護與安全。

  對象存儲的全新發展期來了,對於任何一個數據存儲廠商而言,想要在新的競爭中具備更強的能力,那麼不得不將對象存儲的戰略覆蓋面擴展到更廣泛的領域。

  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CP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實現企業更靈活地共享和訪問數據,支持大規模並發、隨時訪問,落地跨數據中心的分布式存儲方案,加上對象存儲融入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創新,這一切,讓對象存儲成為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等多個領域中的必需品。

  IDC MarketScape:全球對象存儲供應商評估(IDC MarketScape: Worldwide Object-Based Storage Vendor Assessment)備受業界認同,在IDC MarketScape:全球對象存儲廠商2019年、2018年、2016年和2014年廠商評估中,Hitachi Vantara憑藉HCP解決方案四次入選該領導者象限。

  

 

  

 

  一向重視企業級用戶需求變化的Hitachi Vantara,早已將對象存儲的觸覺延伸到了邊緣、數據中心和雲領域,並為此推出了滿足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對象存儲八大利器。

  早在2019年,IDC建議最終用戶,在考慮基於對象的存儲解決方案時,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安全性,哪些數據會轉移到OBS平臺,潛在的產品支持什麼樣的安全服務?

  二是,多雲戰略計劃,商業OBS解決方案是否通過支持數據分層到公共雲來幫助組織的多雲計劃?

  三是,高性能性能,OBS解決方案能否處理傳統和下一代生產工作負載的更高性能需求?更具體地說,它是否通過文件系統本機支持文件訪問協議如NFS和SMB?

  後來,IDC在《IDC MarketScape: Worldwide Object-Based Storage 2019 Vendor Assessment》報告中強調了任何一個入選該報告的對象存儲供應商在制定產品路線圖和滿足客戶需求時必須注重考慮三大要素。

  其一,就是大家談論了很久的混合雲戰略。對象存儲廠商必須滿足用戶基於策略的數據分層,支持公有雲的選擇和部署,或者在本地、作為私有雲落地,實現混合雲的數據存儲戰略。

  其二,更強的數據管理。缺乏數據可見性和控制是任何擁有PB級數據規模的企業組織都會擔心的問題。為此,對象存儲廠商必須通過集成或升級解決方案,來實現用戶通過單一窗格訪問跨位置部署的數據集,實現用戶更好的數據管理能力。

  其三,支持更新的工作負載。對象存儲的應用場景除了數據歸檔,在高密度、高性能和高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中也呈現出新的價值,針對更新的工作負載,如非結構化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領域,對象存儲需要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從IDC關注對象存儲發展的問題變化,可以看到對象存儲已經不再是早年僅做歸檔使用的對象存儲。其價值發揮對於企業數位化進程產生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和意義。

  作為在對象存儲領域發展非常早的Hitachi Vantara,在HCP上融入了更多的創新和價值提升,已服務於金融、電信、媒體等行業的超過2500家全球客戶,通過深入數據運維領域,支持更好的數據獲取、可視化、保護、成本優化、檢索和分析等,連接了邊緣和用戶設備,並且支持私有雲、公有雲、混合雲之間的智能數據移動性。

  由此,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Hitachi Vantara HCP形成了一個數據聯盟,包括了HCP、HCP Cloud Scale、HCP GW、HCMA、HCE、LDO、HCI和HCP AW八個組合成員。

  HCP,Hitachi Content Platform是基於軟體定義的對象存儲解決方案,符合雲計算與大數據時代的「軟體定義」發展潮流。HCP前身的Archivas,專注CAS領域,擁有眾多金融機構用戶,在合規性安全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同時具備高度安全性,在數據安全上實現了靜態數據加密,通過WORM「一次寫入、多次讀取」和加密來降低數據曝光或被盜的風險。同時HCP的EC糾刪碼、DPL多副本保護、、多版本管理、數據自校驗和自修復等機制,能夠充分應對各種物理故障、系統邏輯故障和人為錯誤,保證數據100%符合行業監管要求。

  擁有大規模擴展的能力,將雲存儲從TB級擴至EB級,輕鬆管理IoT、機器和應用的數據。

  最值得一提的優勢就是高級智能,採用高級元數據功能來管理、治理和搜索數以萬計的文件和對象。

  此外,具備廣泛的多雲支持,構建混合雲的有效數據存儲環境,支持多種行業標準API。當然還有強大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進一步豐富了HCP產品的行業解決方案。

  HCP交付方式可以支持純軟體,也可以是一體機。HCP節點類型主要包括了HCP G11、HCP VM、HCP S11、HCP S31,擁有強大的開放性,對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NFS、 CIFS、REST、HTTP、HTTPS、WebDAV、SMTP、 NDMP等這些協議都廣泛支持。

  只是在存儲上,HCP S11和HCP S31僅支持DAS模式,HCP G11和HCP VM支持DAS、SAN模式,也支持HCP S系列節點以及Amazon S3、Microsoft Azure、 Google雲等平臺。

  在擴展性上,HCP VM最多能擴展到40個節點,HCP G11、HCP S11、HCP S31最多都能擴展到80個節點,並且HCP S11、HCP S31最少可以從一個節點起配,但HCP G11、HCP VM最少得4個節點起配。

  為了幫助客戶更快速地訪問包括郵件、文檔、健康記錄、音頻、視頻和圖像等在內的非結構化數據,並從中獲得洞察,Hitachi Vantara推出了全新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和管理解決方案,對HCP進行了多維度的擴展。全新的HCP產品組合包括HCP G11全快閃記憶體節點、HCP S11和S31系列存儲平臺、HCP S系列軟體,以及與WekaIO合作的端到端DFS和對象存儲解決方案,能夠以較好的性價比支持多數性能密集型應用。同時,用戶還可以把VSP 5000系列、VSP E990等Hitachi Vantara最新存儲平臺作為HCP容量擴展的後端存儲池。

  HCP Cloud Scale,可以支持多種傳統工作負載,也支持如物聯網(IoT)、媒體管理、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等新一代工作負載,以及內容存儲庫。Hitachi Content Platform for Cloud Scale針對那些需要超大規模、高性能和全面 S3 API 兼容的應用而設計。其微服務創新可以實現全面的可擴展性,支持數百個節點和數萬億個對象,還具有功能豐富且基於策略的管理和數據豐富工具。

  其全局命名空間允許跨多個本地和雲部署環境進行統一管理。HCP for Cloud Scale的架構具有全面的靈活性,與硬體無關。完全可以部署在「組裝」伺服器上,使用各種 Linux 版本,如 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 或 Hitachi的Unified Compute Platform等領先的雲平臺。HCP S系列節點為HCP for Cloud Scale提供理想的本地存儲。HCP for Cloud Scale還支持任何S3存儲終端,包括Amazon ECS。

  因此,HCP Cloud Scale 實現了在雲端和存儲層內部以及之間實現集中的數據管理。

  HCP Gateway(GW)也是針對周邊生態,邊緣及遠程辦公的環境,通過建立基於對象存儲的私有雲,能夠滿足企業組織的遠程辦公需求,應對數位化時代的各種實際挑戰。

  以及工具類軟體HCI、HCMA、HCE和LDO,有助於用戶對數據的傳輸、挖掘與價值洞察。

  其中,HCI內容智能洞察平臺就是Hitachi Content Intelligence,HCI強大的地方在於,針對關鍵業務數據和存儲運營提供全面的發現和快速的搜索能力。無論在內部、外部還是雲端,也無論是結構化抑或非結構化數據,HCI都能最大限度挖掘數據價值。實現了將多重結構的數據匯聚至集中化的數據中心,統一數據,優化數據應用,在用戶需要的時間和地點提供需要的信息。HCI可以靈活部署在裸機、虛擬機或雲端,同時,利用 AD 和 LDAP 安全地訪問敏感數據。

  HCP AW(Anywhere)集成了對象存儲、文件同步和共享,遠程文件服務和數據保護,以及文件網關的HCP集成解決方案。比如可以將文件通過電子郵件中的連結輕鬆共享,而無需再發送附件。這個軟體功能很強大,可以保障企業同步和共享以及協作安全。同時支持 Android、Apple iOS、Microsoft Windows Phone,以及PC、Apple Mac 和 Web瀏覽器。

  因此,尤其針對疫情影響下,對於企業用戶員工自帶設備和雲應用方面,HCP AW可以構建一個更高效的「數位化工作的安全環境」。對於當前每年都發生用戶系統宕機、數據丟失的事件,HCP AW可以防範用戶錯誤、設備故障和勒索惡意軟體帶來的風險。

  由此,HCP AW帶來了將用戶數據置於治理控制之下的最大好處。此外,HCP AW提供了API和SDK,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集成並創建新工具。

  此外,HCP Anywhere Edge雲存儲網關,提供為用戶提供可替代傳統文件服務的現代私有雲或混合雲,支持SMB和NFS文件服務,也有助於對文件伺服器和NAS設備的數據保護和管理。

  當然,HCP可以做數據分層,滿足元數據繼續在本地數據,不經常用的數據放在雲上存儲,提升用戶的數據擁有權和控制權同時,也同時降低成本。這對於特別注重TCO考量的中國企業用戶來說,數據分層帶來的吸引力非常大。

  由此而言,在IDC強調對象存儲的安全性、混合多雲戰略、高性能、更強的數據管理,以及支持更新的工作負載等方面,Hitachi Vantara HCP的表現都不俗,覆蓋企業用戶對象存儲從邊緣到數據中心到雲的所有需求。

  小結:賦能企業數位化,走向數據新藍海

  進一步分分析來看,隨著對象存儲廠商不斷提升並加強多雲戰略、高性能、高可靠性、安全與合規性,企業用戶的大數據存儲將得到新的價值提升。

  到目前為止,包括Hitachi Vantara在內的多家全球性對象存儲供應商都在與公有雲存儲服務供應合作,支持多雲計劃和更廣泛的工作負載。

  要知道Hitachi Vantara HCP的發展歷經了18年左右的時間,最早源自2003年成立的Archivas數據管理軟體公司,開啟了內容歸檔領域的先鋒。在2007年HDS以1.2億美元收購了Archivas後,經過多年的發展與創新,成為了Hitachi Vantara在對象存儲領域的拳頭產品HCP。

  IDC對HCP產品組合給予了高度評價,「Hitachi Vantara HCP將對象存儲、文件同步和共享、雲存儲網關以及複雜的搜索和分析功能結合在一起,提供了一套緊密集成、智能且簡單易用的雲存儲解決方案。」同時,Hitachi Vantara HCP支持眾多傳統和新型用例,幫助用戶執行以數據為中心的策略,同時確保數據在終端用戶、邊緣位置、數據中心和雲中的安全性、可用性、可操作性,並可提供豐富的洞察力。

  全球存儲觀察分析指出,走向數據藍海,掘金數字新基建的新機會,伴隨對象存儲迎來全新發展時期,Hitachi Vantara HCP也將以全球領導者的身份,與時俱進,利用數據驅動解決方案幫助企業發現和利用數據蘊藏的商業價值,繼續引領全球產業的變革和數據存儲的創新。

相關焦點

  • 「無處安放」的海量數據,萬能的對象存儲
    對象存儲是非結構化數據存儲管理平臺,提供非結構化數據(圖片、音視頻、文本等格式文件)的無限存儲服務支持中心和邊緣存儲,能夠實現存儲需求的彈性伸縮,主要應用於海量數據管理的各類場景。通過使用對象存儲,將流式數據或文件數據存儲到雲端,利用對象存儲技術解決高吞吐量、高並發及承載業務壓力,視頻就可以就近上傳到最近的資源池,上傳速度快,從而使直播點播不卡頓。醫療影像存儲的理想選擇據了解,很多醫院的影像數據佔整個醫院資料的80%以上。
  • 物聯網設備的未來 從雲到邊緣的轉變對連接的意義
    從雲到邊緣的轉變可能標誌著物聯網連接真正的自主革命。之前,我們見證了雲計算如何實現集中化和協作-邊緣設備都是關於能夠自動脫機工作,無需將數據發送到雲進行處理和存儲的功能。這是物聯網設備的未來及其對連接的意義。
  • 2021年,邊緣計算的拐點到了?
    而雲計算則是要將自動駕駛汽車連接到集中式數據中心。在遙遠的數據中心處理數據和傳輸處理結果以及服務指令需要花費時間,必然會產生延遲。如果延遲時間過長,那顯然對駕駛安全造成影響,是不可接受的。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是指在網絡邊緣節點來處理、分析數據。
  • 中國聯通推邊緣計算「利器」,沃雲邊緣雲聯接雲邊未來
    隨著5G技術帶來低時延、大帶寬的海量設備接入能力,我們正在飛速經歷從雲計算走向邊緣計算的時代。據Gartner預測,截止2025年將有75%的企業數據在傳統數據中心與雲之外的邊緣產生,而這一比例在2018年僅為10%。面對未來龐大的物聯網節點數和海量數據,只有通過提升邊緣側的數據計算處理能力才能滿足萬物互聯的智能化時代的需求。
  • 你缺的不是對象,缺的是對象存儲
    藍隊雲對象存儲,實現全場景覆蓋藍隊雲對象存儲系統是非結構化數據存儲管理平臺,支持中心和邊緣存儲,能夠實現存儲需求的彈性伸縮,主要應用於海量數據管理的各類場景。(vx:182藍隊雲1318825) 1、邊緣存儲藍隊雲邊緣存儲服務在大規模邊緣節點和用戶側部署服務,加速數據存儲至邊緣,並最終將持久化數據保存至中心,有效解決數據上傳鏈路差,帶寬利用率低等行業痛點,降低本地存儲成本。
  • 賦能邊緣雲基建,膠囊數據中心讓超融合更融合
    從整體來說,整個數位化轉型從政府到企業,從公共服務到企業服務,都有著很廣泛的需求。不管是工業 4.0、智慧醫療,還是新零售、新教育、社會綜合治理等,都在基於大量物聯網設備進行部署。然而,大量的IOT設備,位於企業網絡邊緣,不斷產生或收集到海量數據。如果將這些數據全部發送到遠端的「雲」 計算中心處理,顯然並不完全可行。
  • Kubernetes,從邊緣到核心,再到雲的容器
    隨著邊緣計算和混合雲的興起,新的需求正逐漸明朗。研究指出,企業期望採用物聯網的佔比為82%,邊緣計算為80%,採用開源為70%,對業務成功產生了重要影響。邊緣到核心再到雲如今,邊緣計算已在許多不同行業中實現。它帶有很多應用程式。邊緣計算需要基礎架構,數據和應用程式管理,以及與本地,私有數據中心和公有雲的無縫集成。
  • Aruba全新解決方案助力轉型,邁向邊緣到雲端的「多數據中心」
    當今,員工分布式的工作狀態會導致在更接近邊緣的地方生成數據。  所謂「邊緣」,就是指人、設備和種種事物都和數字世界發生連接的地方。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大多數企業將不僅從邊緣集成數據交付,還將本地、跨區域和雲平臺進行數據交付。工作負載將越來越多地在互聯的數據中心之間進行處理,以實現企業在雲時代所需的敏捷性和速度。
  • 數據中心和邊緣分布式計算的存儲和計算
    數據中心狀態的最新報告探討了與數據中心的使用和增長.根據該報告,數據中心基礎架構管理(DCIM)不再只是一款軟體,而是管理數據中心的完整實踐。與數據中心和雲有關的其他一些新聞是,AWS已為其Amazon FSx Luster存儲服務添加了永久文件系統,該服務使用戶可以按需啟動和運行高性能的集群文件系統。該公告將用於臨時存儲的AWS臨時文件系統擴展到用於長期存儲和工作負載的持久性文件系統的存儲。
  • HDS升級對象存儲平臺 發布HCP Anywhere
    對象存儲廠商HDS已經升級了其對象存儲平臺,為BYOD(帶自己的設備上班)用戶提供了防火牆保護的文件同步和共享功能。與之前的版本相比,Hitachi Content Platform Anywhere增加了同步和共享功能。新版本將數據保存在HCP上,它在這裡可以得到安全地保護,而不是被發布到BYOD設備中。
  • 從邊緣到雲構建工業物聯網
    它們連接到控制系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和人機界面(HMI)的I / O點,這兩種都非常適合於本地控制,而對於高級計算和數據處理則用處不大。但是,使用工業通信協議,這些低級設備可以響應來自上遊監管控制和數據採集(SCADA)系統的數據請求,在這些系統中,數據可能會被存儲或提供給公司級分析軟體使用。
  • 邊緣計算不邊緣,膠囊數據中心一站式解決企業數位化轉型邊緣雲難題
    從雲到端,邊緣計算不再「邊緣」在過去的幾次IT變革中,我們經歷了好幾次中心化,去中心化,又中心化。在IT世界裡,從雲到邊到端的混合架構也在加速推進。在十年前業界普遍流傳著一句話叫做「代碼正在吞沒世界」,後來人們又說「網際網路世界的一切源自開源」,而現在人們才真正醒悟原來雲計算才是背後的那個大BOSS,凡是不使用雲的都將落後,跟不上時代。因為上雲的好處顯而易見。不過雲計算也需要與邊緣計算相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因為如果把所有數據全部上傳到集中的數據中心去處理,就無法保證響應速度,而且傳輸數據所需的大帶寬也會帶來額外的成本開銷。
  • 2021年,非結構化數據的對象和文件存儲的融合將有所增加
    分布式文件和對象存儲軟體解決方案的領導者Scality宣布了2021年的數據存儲預測,重點關注云原生應用程式和容器化的快速增長。根據IDC的數據,到2023年,將使用雲原生方法開發和部署超過5億個數字應用程式和服務。相當於在過去40年中開發的應用程式總數之和。
  • 杉巖數據:從數據到洞察,如何用對象存儲支撐新型數據湖
    數據湖架構使得企業可以在一份數據上拓展創新業務,而不必每發展一個新業務就做一次數據拷貝,但傳統數據湖方案在性能上仍然存在明顯的缺點,傳統數據湖依賴雲存儲,雖然降低了存儲成本,但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完全依靠雲存儲自身的吞吐能力進行數據掃描,這種方式只適用於ETL、批量計算等時延不敏感的應用,卻無法支撐秒級數據檢索、時序數據分析等低時延的分析場景。
  • 深度體驗華為雲對象存儲服務
    毫無疑問,雲是數據中心的未來,隨著數據中心以及物聯網和行動裝置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來到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據IDC報告,當下數據以每年5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截至2020年全球數據規模將達44ZB。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天量的數據如何進行存儲和備份?尤其是對於那些每天會產生海量圖片、視頻以及文件的公司或者政府機構而言,這顯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 希捷發布CORTX對象存儲與開源社區,普惠超大規模數據存儲
    中國,北京,2020年10月29日——全球領先的數據存儲和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公司(NASDAQ:STX)今日舉行了「Let’s Rethink Data」希捷科技Datasphere線上峰會。在本次峰會,希捷科技攜手行業專家與生態合作夥伴洞見數據產業趨勢,並發布了對象存儲軟體CORTXTM以及CORTXTM開源社區,為企業用戶提供更為優化的數據存儲架構。
  • 從邊緣擴展到數據中心 Arm發布Neoverse全新系列處理器
    從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電視到印表機,Arm的計算機晶片以為這些消費類設備提供動力而聞名,近年來Arm一直致力於數據中心設備如網絡交換機和計算機伺服器,而且現在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 存儲系列一:雲產品中的雲硬碟、文件存儲、對象存儲的區別
    雲硬碟、文件存儲、對象存儲,三種都是存儲的,對於剛接觸的同學來說,感覺好繞呀,這三種有啥子區別,什麼時候應該用雲硬碟?什麼時候應該用文件存儲?什麼時候應該用對象存儲?對於使用過的老手,那肯定是可以區分的,有自己的判斷,這篇文章主要幫助沒使用過,只是想區分下三者區別的新手同學去更好的區分這三種產品。
  • 雲時代,沒有對象,我也能搞對象存儲
    說到對象,真的是扎到每個程式設計師的心窩窩裡了。在上學時候,學習C++語言,告訴我要面向對象編程,工作了,學習雲存儲,告訴我要面向對象存儲。我怎麼這麼難呢?沒有對象,還不能愉快的編程、愉快的工作了嗎?那當然不是啊。所謂對象存儲,就是面向對象、文件的網際網路存儲,始於網際網路,也興於網際網路。它存儲的是文件數據、非結構化數據,比如音頻、視頻、圖片、文件等等。
  • 2020中國雲存儲(對象存儲)服務商TOP20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基礎上延伸和衍生發展出來的新概念,是把數據存放在通常由第三方託管的多臺虛擬伺服器,一種網上在線存儲的模式。,從服務對象來看,私有雲是為「一種群體」客戶使用而構建的,部署在企業防火牆內,提供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質量有效保障,構築一個企業數據中心內的專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