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2月19日),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四屆十次全會召開,禪城區委書記黃少文代表區委常委會向大會作報告,會議總結了全區「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發展,審議通過了《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關於制定禪城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四屆十次全會現場
開啟「十四五」
禪城如何搶抓新機遇
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一起來看~
邁向「十四五」
中共佛山市禪城區委四屆十次全會
今後五年禪城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定位:實施精品戰略,強化中心城區、科創金融、文教醫衛、宜居環境功能,加快城市更新,全力創建廣東省營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綜合試點,彰顯「嶺南文脈」現代魅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首善之區,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走在全省前列。
01
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為禪城推進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把「兩個維護」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各方面
❖築牢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打造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禪城鐵軍」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聚焦打造精品城區、精品產業、首善之區
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
走在全省前列
02精品城區
全域建設精品城區,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優化中心城區功能布局
❖以「人城產文」融合發展為引領,開展中心城區賦能升級行動,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生產、生活、生態全過程各方面,全面融入人民城市、智慧城市、綠色城市、文明城市、平安城市等豐富內涵
❖科學劃分東、中、西三大功能板塊,東部打造「城市極核」,中部打造「創新走廊」,西部打造「智造高地」
全面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全力攻堅村級工業園和舊村居連片改造,以「小連片」推動「大集聚」。加快城市門戶和主幹道形態提升,抓好「環文華公園」、蓮升、石灣西等重點片區改造建設
❖打造新的城市客廳和城市地標,塑造別具嶺南風情的城市景觀和城市符號
❖全面鋪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
建設高水平新型智慧城市
❖打造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數據服務中心、政務應用創新中心,構建更加高效的智慧化指揮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讓城市變得更聰明更智慧
構建便捷高效的現代化交通網絡
❖進一步打通跨區斷頭路,推進魁奇路等主幹道路快速化改造升級,加快軌道交通建設,配合做好廣湛高鐵佛山站規劃建設
❖持續強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完善城市停車場配套和慢行系統,暢通區內交通「微循環」
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積極參與「一環生態圈」和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高水平建設王借崗森林公園等千畝生態公園、東平河水軸線等碧道和城市濱水核心帶,以及河心島生態修復、生態景觀廊道等重點項目
❖加快構建生態圈、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綠化體系,打造高品質「花海禪城」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系統推進「五大振興」,打造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精品路線,構建鄉村振興「2351」發展空間格局
03
精品產業
做強做優精品產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精品產業發展載體
❖全面加速聚錦科創園、東平雲谷、鳳翔灣都市產業區、廣湛高鐵樞紐新城、佛山民生保障和跨境保稅基地等五大發展平臺建設
❖打響村級工業園改造「百園大戰」,打造一批新的重大發展平臺、產業創新社區
做強精品服務業
❖做強做優以「環文華公園」片區為核心的季華中央商務帶,打造廣東金融高新區禪城保險產業園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打造中國陶谷、新媒體產業園等「四大文化產業集聚區」
做優精品製造業
❖做優高端裝備、泛家居、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電子信息等精品製造業,打造根植性、競爭力強的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堅定支持陶瓷、針織、童裝、不鏽鋼等傳統優勢產業向高端、精品躍升
大力培育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工業網際網路、5G、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與傳統製造業跨界融合發展,加快構建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依託東平雲谷、廣東福能大數據產業園、中國電信佛山(克卜勒)華南數據中心等載體,培育發展半導體晶片、私有雲、傳感器與物聯網終端等信息產業,數字文化創意、智能商業、智慧倉儲物流等數字服務業
壯大創新型企業發展梯隊
❖堅持穩商與招商並舉,招大商與招好商並重,實施「三個一批」企業梯隊培育
❖瞄準大型央企、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引進和培育一批綜合總部、區域總部和功能總部,打造一批總部基地、總部樓宇、總部園區和總部孵化基地
04 科技創新強區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區,全面培育發展新動能
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
❖全面對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和佛山「一環創新圈」,高標準建設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禪城片區、佛山高新區禪城園
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持續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規模化發展,打造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及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建設創新型人才隊伍
❖大力推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創建省級園區,構建「一站式」人才綜合服務平臺
❖大力引進國內外創新科研團隊、學科帶頭人、行業技術領先人才,廣泛集聚一批創意設計、現代金融等高端服務業人才,造就一批名醫、名師,培養一批文體名人和城市治理的行家裡手
完善創新生態系統
❖培育壯大「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全鏈條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體系,建立健全「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05
全面深化改革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全力創建廣東省營造智慧化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綜合試點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把現代技術和傳統手段結合起來,建設社會治理中心,構建智慧化社會治理體系
❖打造大綜治、大防控、大安全於一體的社會綜合治理雲平臺,推進智慧安全城市建設
❖深化政務服務「零跑腿」改革,創新「區塊鏈+政務」管理模式和智能審批服務模式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完善科技創新機制,構建和完善技術交易市場。建立健全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推進公共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門一網一次」改革,深化商事登記「零跑腿」、辦稅「一次不用跑」等改革舉措,加快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灣區通辦、異地可辦、跨層聯辦、掌上即辦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深化扶持政策標準化改革,推動扶持政策「秒批」兌現
06 新發展格局
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改革兩端發力,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
全面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實施「以質取勝、標準引領、品牌帶動」三大戰略,推動不鏽鋼等優勢產業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培育一批知名品牌
全面打造區域消費中心
❖推動商圈高端化、精品化發展,拓展品質商品銷售渠道,打造名品、名店、名街,大力發展中高端消費
❖深入實施「粵菜師傅」工程、「連鎖品牌100」計劃,打造一批高端粵菜美食集聚區、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和民宿集群
全面擴大有效投資
❖充分發揮「9+1+7」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總指揮部的作用,堅持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齊抓、新舊基建並舉、新片區開發和「三舊」改造並重,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
全面拓展對外開放合作
❖加快推進佛山綜合保稅區建設,進一步完善港口配套和口岸功能,優化外貿進出口結構,大力發展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
07合作共贏新局面
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一核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機遇,全方位構建合作共贏新局面
深度參與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
❖積極對接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加快落地一批重大產業和科技創新項目
❖全力推進廣州美術學院佛山校區建設
多領域對標對接深圳
❖以佛山開創「深圳創新+佛山產業」強強聯合新局面為引領,強化產業對接,謀劃打造佛山(禪城)—深圳高端製造業協同創新合作區、高端服務業集聚區,推動保險業創新協同發展,爭當深圳產業外溢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承載地
深化禪港澳交流合作
❖依託「香港+佛山」「澳門+佛山」合作機制,深入推進與港澳的合作對接,大力推進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全面對接港澳科創、人才、專業服務、文化創意等優勢資源,加強金融、會展、中醫藥等領域的深入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
積極拓展區域協同合作
❖積極服務全市統籌發展大局,進一步加強與市內各兄弟區在規劃對接、產業協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08 「嶺南文脈」現代魅力
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彰顯「嶺南文脈」現代魅力
塑造城市文明標杆
❖推進全域文明創建,創新實施「大數據+文明實踐」。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用好「嶺南文脈」和紅色資源
打造標誌性「嶺南文脈軸線」
❖加快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
❖抓好佛山古鎮建設,打造梁園、塔坡、品字街、新安街、南風古灶等精品歷史文化街區,推動文化地標串珠成鏈,形成標誌性「嶺南文脈軸線」
❖推動歷史文化街區、重點景區、重點商圈和古鎮古村落組合連接,打造全域旅遊、水上旅遊精品路線,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構建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完善區級「五館一院」、鎮(街道)「四館一院」,健全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化配送體系。深入推進體育基礎設施「五個一」建設,打造城鄉「15分鐘健身圈」
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推動「五大民俗節慶、兩大周、兩大賽、一舞臺」等文化品牌走向世界舞臺,推動文化元素IP化、項目化發展,擦亮「嶺南文脈·精品之城」的城市名片
09人民生活品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改善人民生活品質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持續推進「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三大培訓工程。完善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實現勞動關係和諧穩定
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
❖實施初中教育「強腰工程」,打造一批品牌學校,創新集團化辦學模式
❖深入實施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三名工程」,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加快建設健康禪城
❖加快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建設,持續推進區級公立醫院「強基創優」,加強醫護人員培養和人才引進,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
❖創建國家慢性病防控示範區、廣東省健康促進示範區
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擦亮「禪頤居」養老服務品牌,建立健全社區「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
❖健全綜合救助制度,構建大救助體系,做好睏難群眾社會救助兜底保障
10
平安禪城
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禪城
❖加強安全機制和能力建設
❖防範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
❖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一張藍圖幹到底,
禪城,值得期待!
佛山新聞網報導
統籌:李穎
記者:肖婷英
圖片:佛山新聞網鄧錦壕、捕風捉影、宋茲檀、張建英、劉世輝、招力行、盧展途、韋靜歡、禪城區行政服務中心、豐收街菁創聚、禪城組工
審校:吳昔芳、伍俊陽
原標題:《今天,這重磅會議透露:佛山中心城區將打造新城市客廳和城市地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