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0-12-25 澎湃新聞

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0-04-08 06: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新傳研讀社 新傳研讀社

寫在前面

2017年,digital society blog邀請了全球頂級的社交媒體研究者,以「數字社會中的隱喻」為題,撰寫了十篇隨筆。本期推送為你分享了其中對於「人工智慧」一詞的解讀。

人工智慧究竟是一種比喻,還是機器真能像人類一樣智能?自從這一概念被提出以來,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儘管所謂的「弱人工智慧理論」( weak AI thesis)將其視為一種隱喻,「強人工智慧理論」( strong AI thesis)確實從字面上理解智能這個詞。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指向了未來智能機器在數字社會中的角色。本文節選自Christian Katzenbach和Stefan Larsson正在進行的關於數字社會隱喻政治的部分研究。

會有那麼一天,電腦、機器人和機器被認為是智能的人嗎?被裝配了人工智慧技術的物品,會成為我們社會的成員嗎?要知道,人格的概念是流動的。曾幾何時,奴隸也是沒有人格權的。最近,主張給動物賦予法律人格的運動日益高漲。因此,在社會數位化的過程中,我們的人格觀念可能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是因為人工智慧的進步,也可能是因為這個術語的定義方式發生了改變。

人工智慧是一個比喻還是一個描述性概念?這個問題無法用「是」或「否」來回答,因為圍繞人工智慧的概念有一場語義之爭。正如我們將要展示的那樣,一些人將人工智慧視為「機器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寬泛比喻;另一些人則一字不差地認為,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是一個意思;還有一些研究人員甚至完全拒絕這一概念。為了更清楚地了解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回到這個詞被創造出的時間點。

歷史淵源

在1956年新罕布夏州的達特茅斯,人工智慧一詞被首次使用。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支持下,約翰·麥卡錫、克勞德·香農和馬文·明斯基組織了一場為期六周的夏季研討會。他們用以下措辭介紹了自己的籌款申請:

……這項研究基於這樣一種猜想:學習的每一個方面,亦或是智力的任何特徵,原則上都可以被精確地描述出來。因此,我們就可以用機器來模擬它。我們將試圖發現如何讓機器使用語言、形成抽象的概念、解決人類的各種問題,同時也改善它們自己。

有趣的是,當時,就連會議的發起者們也沒有打心底認可「人工智慧」這個詞。約翰·麥卡錫指出,"發明'人工智慧'一詞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與'控制論'聯繫在一起",因為他不同意諾伯特·維納的觀點。然而,人工智慧一詞被越來越頻繁地使用。今天,它已經成為計算機領域的一個分支學科。

弱人工智慧與強人工智慧

從上面的陳述中可以看出,這個詞一直存在模糊性。「人工智慧」一詞可以被理解為人類智慧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複製。不過,它也可以被解釋為一種猜想,正如"模擬"一詞的用法所暗示的那樣,人工智慧和「人文智能」(humane intelligence)仍然是不同的。

對人工智慧的不同解釋已被概念化為"強人工智慧"和"弱人工智慧"命題。強人工智慧理論認為,這樣的模擬實際上已經複製了思維。思維本身並沒有比模擬更多的東西了。相反,弱人工智慧理論認為,機器不過是表現得像是智能的一樣。實際上,弱人工智慧理論理論認為,「智能」已經被挪用到了一種通常不適用的語境中,是以隱喻的意義使用的。

約瑟夫·魏澤鮑姆(Joseph Weizenbaum)是弱人工智慧概念的積極支持者之一。他是一位猶太裔的德裔美籍計算機科學家,做過一些重要的技術發明,但仍對計算機的社會影響持批評態度。他還給著名的聊天機器人伊莉莎(Eliza)編寫過程序。魏澤鮑姆為聊天機器人制定了一些正式的交流規則。聊天機器人通過分析句子結構和語法,把對方說的話重新編寫成一個問題,再用標準話語作答。

例如,強人工智慧理論的支持者會通過設計神經網絡,試圖找到複製大腦過程的方法。強人工智慧理論認為,機器可以像人類一樣具有智能。強人工智慧理論的支持者之一克勞斯·海夫納(Klaus Haefner)曾與魏澤鮑姆有過一次交流。他們使用的論據是艾倫·圖靈在其1949年的開創性著作《計算、機械和智能》(Computing,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早就有過的預見。

圖靈用一個著名的"模仿遊戲"取代了"機器能思考嗎"這個問題。在這個遊戲中,參與者與隔壁房間中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進行書面對話。圖靈的願望是設計一臺機器,它的行為使得參與者不能僅僅基於書面對話,來區分它是否是人類。因此,人工智慧的目標不是設計一個等同於人的系統,而是以一種人類無法分辨的方式行事。這是通過複製人類大腦實現的,還是以其他方式實現的,對圖靈來說並不重要。

飛得和鳥不一樣

在有關人工智慧的文獻中,研究者們將該領域可能取得的進步與飛機等其他技術進行了比較。早期的飛行模型試圖模擬鳥類,而最終,飛機卻以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飛行。圖靈的文章的目的之一,是把焦點從一般的、目的論的爭論,轉移到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根據他的方法,人工智慧在未來究竟要實現什麼,這個問題沒有很好的通用解決方案。但就機器本身而言,我們已經做出了很多改進。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突然意識到,在很多方面,人類和機器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西洋棋或圍棋等遊戲就是機器已經超越人類的例子。如果這一趨勢繼續下去,可能會賦予「數字社會」一詞完全不同的內涵。雖然我們還不能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但這是否意味著它永遠不會發生?試試機器人詩歌寫作的網站"bot or not"吧,這是對圖靈測試的一種改編。

你會發現,即使在今天,區分機器和人類也是件棘手的事。

原標題:《數字社會的隱喻: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數字社會,人工智慧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此時,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人工智慧機器人就是人類發明出來的用以應對惡劣自然環境的科技手段之一。  先進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不但擁有可以亂真的人類外表,而且還能像人類一樣感知自己的存在。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就是這樣一個有思想、有感情的小機器人,他被一對人類父母所收養,有一個哥哥和一個貼身的夥伴——機器泰德熊。
  • 經濟學人閱讀|科技專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t-lit
    08.15|經濟學人閱讀|科技專欄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t-lit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周報,分八個版本於每周五向全球發行,編輯部位於倫敦,創辦於1843年9月。
  • 《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二)
    《人工智慧51:52 網易報導 Diana 製作——科幻是這樣誕生的   由於《人工智慧 宣傳——「欲擒故縱」的把戲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均保持了高度的保密性,再厲害的記者也無法打探到有關劇情或拍攝的任何細節。
  • 人工智慧用英語怎麼說
    「人工智慧」,英語可以譯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例如:1. 人工智慧是機器或軟體表現的智能,它研究如何創造具有智能行為能力的計算機及其軟體。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the intelligence exhibited by machines or software, which studies how to create computers and computer software that are capable of intelligent behavior. 2.
  • 2019英語作文預測:人工智慧
    隨著科技越來越與人類生活相結合,隨處可見的人工智慧,讓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許多的困惑,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內容包括:   1. 描述或暢想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狀況   2. 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3.
  • 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作文預測:人工智慧
    隨著科技越來越與人類生活相結合,隨處可見的人工智慧,讓生活越來越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許多的困惑,按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內容包括:  1. 描述或暢想未來人工智慧的發展狀況  2. 分析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  3.
  • 如何客觀的看待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發展
    對於經常關注科技類信息的人來說,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一概念早已不是什麼新鮮詞彙,也可以查到很多關於人工智慧的信息。但是最近依然有很多朋友問我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人工智慧會替代哪些人的工作?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勢是什麼?其衍生產業有哪些呢?......等等很多問題。正好最近也想寫一篇關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文章,今天就借著 來分享一下這幾年的總結和個人看法。
  •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主講人簡介:戴瓊海,1964年生,清華大學教授(信息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清華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院長、清華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近年來主要從事交叉科學的研究——腦工程與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研究。
  • 2019年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及答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 is growing rapidly. We are living in a world that depends more and more on AI.
  • 美國AI人工智慧專業詳解
    人工智慧,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門包含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神經生理學、心理學、語言學等綜合學科。人工智慧,即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一門包含計算機、控制論、資訊理論、神經生理學
  • 現在都提人工智慧,那在醫學研究中人工智慧又有什麼作用呢?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這一概念最早在 1956年的美國達特茅斯會議上就被提出,是一門與信息科學、數學、工程學、哲學等廣泛交叉的全新科學技術。在經過圖靈、哈薩比斯等人的不懈努力和突破,人工智慧技術在全世界獲得了飛速的發展。
  • 人工智慧(AI)在放射學中應用的實施:阻礙和促進因素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pplications in radiology: hindering and facilitating factors影響因子: 3.962PMID:32458173期刊年卷:Eur Radiol 2020
  • 高級英語詞彙進階false fake artificial forge counterfeit
    蕾哈娜artificial(進階詞彙)人工的;人造的;假的;人為的;非自然的;虛假的;假裝的I absolutely don't think a sentien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going to wage war against the human species.Daniel H.
  • UTS建立澳大利亞最大的人工智慧研究所
    澳大利亞人工智慧研究所(the australi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titute,簡稱aaii)正式成立,旨在為澳大利亞的人工智慧做出重要貢獻,並通過高影響力的研究,實現人工智慧在澳大利亞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 人工智慧: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炒作?(15k字PDF公號發「AI真實炒作」下載)
    其最為核心的技術便是人工智慧算法。如何讓計算機能像人類一樣進行思考,如同人一樣利用現有的知識進行學習並實現合乎邏輯的推理,是人工智慧算法試圖實現的目標。其技術絕不是一般公司能夠輕輕鬆鬆實現的。當下國際社會公認的人工智慧研發頂尖公司,如Google和IBM等投入了海量資源,動用了頂尖的數學科學家、計算機專家,能實現了電腦程式的一定程度智能化,但距離真正的AI仍然相差很遠。
  • 人工智慧3個論調,上世紀40年代起源!自2004年開始關注
    7月,全球人工智慧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上張文宏醫生說「在人工智慧快速進步的當今,這次抗疫依託的仍然是傳統智慧」引起大家的共鳴。人工智慧曾是個科幻題目有人擔憂人工智慧會代替人類,可能會反人類,可是近年來,大家發現人工智慧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智能,「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 日政府擬撥款20億日元發展人工智慧「紅娘」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名內閣官員7日說,日本政府將在下一個財政年度劃撥20億日元(約合1.26億元人民幣)發展人工智慧相親系統,以提升單身人士相親成功率。法新社援引這名官員的話報導,日本政府打算向地方政府提供補貼,以「運營或開展人工智慧相親系統」,希望藉助這一系統改變日本出生率下滑的現狀。政府數據顯示,日本2019年新生兒數量為86.5萬餘名,為1979年啟動相關統計以來最低,當年生育率也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僅為1.36,遠低於維持人口總量平穩所需的生育率。
  • MedComm|利用基於全片數位化圖像的人工智慧重建病理高解析度圖像
    基於全片數位化圖像(WSI)的數字病理學(PD)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工智慧(AI)在計算機輔助診斷方面取得了許多進展。儘管許多病變可以在低倍或中倍鏡下診斷,但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病理學家也需要在高倍率的光學圖像或數字圖像下做進一步確認診斷。  在本研究中,作者提出了一種新的RHR過程,它可以通過AI中的深度學習用於WSI,使解析度較低的WSI重建為高解析度的WSI,從而減少DP應用的時間和存儲成本,推進其在臨床病理學中大規模應用。
  • 人工智慧廣告領域的強強聯合:Taboola與180.ai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創意和技術是180.ai特有的雙重基因,一方面,180.ai擁有經驗豐富的創意營銷團隊,以成熟的整體營銷手段和豐富的媒介資源,為客戶打造「一條龍」式營銷解決方案;與此同時,180.ai還擁有獨立的人工智慧研發團隊,在大數據分析和智能化營銷領域獨樹一幟,致力於通過數據、創意和場景三者高度融合,以大數據實現精準媒介投放與絕佳的創意整合,為全球企業提供數字營銷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