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英語閱讀題源經濟學人文章:要錢還是要命?

2021-01-10 新東方網

    每年考研英語閱讀篇章很多都取材於經濟學人,因此2016年考研複習之初,一定要從基礎打好,穩紮穩打。新東方在線分享《經濟學人》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多看、多練,提升閱讀能力!


2016考研英語閱讀題源經濟學人文章:要錢還是要命?


  Breaking up the Treasury

  財政部分裂

  Your money or your life

  要錢還是要命?

  The knives are out for Whitehall's mightiestdepartment

  利刃直指白廳最強大的部門

  TONY BLAIR once kidnapped a civil servant. It was2005 and the then prime minister, who was heading to EU budget talks in Luxembourg,needed an economic expert. So he purloined a Treasury official. The reluctant bureaucrat waslater dumped in Paris without passport or money, recalls Jonathan Powell, a former adviser, inhis book 「The New Machiavelli」. Oddly, the man 「just wanted our assurance that we wouldn'ttell the Treasury that he had been travelling with us.」 If the news got out, his career could haveended.

  託尼·布萊爾曾綁架過一位公務員。這發生在2005年,當時正前往盧森堡參加歐盟預算談判的首相急需一位經濟專家。所以他帶走了一名財政部官員。據前任顧問喬納森·鮑威爾在他的書作《新馬基雅弗利》中回憶,那位本就不情不願的官員在巴黎被丟下,不僅沒有護照,更是身無分文。可奇怪的是,他「只想我們保證不會告訴財政部他與我們同行。」如果消息走漏,他的事業也就完蛋了。

  The tale illustrates the potency of Britain's finance ministry, which has long wielded more powerthan its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or, it sometimes seems, the prime minister's office. In thepost-war years the Treasury was a hub for Keynesian demand management. Under MargaretThatcher it became the engine room of a monetarist revolution. It commandeered social policyduring Mr Blair's administration. Now it oversees austerity, the lodestar of the coalitiongovernment.

  這個故事正說明了英國財政部的權勢,它的權利涉及範圍之廣已超過它的國際同行,有時似乎更甚於首相辦公室。在戰後幾年財政部曾是凱恩斯主義需求管理的中心。在瑪格麗特·柴契爾任職期間,財政部成為了貨幣改革的中流砥柱。布萊爾手下行政機構的社會政策也被它霸佔。如今它監視財政緊縮,這正是聯合政府的目標。

  Yet a report published on September 4th, 「The Destruction of HM Treasury」, says Whitehall'sleviathan should count its days. The two authors know their stuff. Stian Westlake directs policyat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the Arts, a charity taken seriously byTreasury types. Giles Wilkes was an adviser to Vince Cable, the business secretary.

  但是9月4日出版的報告《英國財政部的破壞》指出白廳興風作浪的時日無多了。報告的兩位作者有非常確切的報告素材。他們分別是斯蒂安·韋斯特萊克和賈爾斯·韋爾克斯,前者在國家科學、技術和藝術基金會指導政治,因為這個基金會是由財政部嚴肅對待的慈善項目。後者曾擔任商務部長維斯·凱博的顧問。

  Mr Westlake and Mr Wilkes argue that the rhythm of twice-yearly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thebudget and the autumn statement, makes the Treasury short-term in outlook and prone toheadline-grabbing wheezes. Moreover, all three main parties have embraced the interventionist「sector strategies」 championed by Michael Heseltine on the right and Lord Adonis on the left.Because the Treasury detests that sort of economic meddling, politicians have it in their sights.The department's functions might, the authors suggest, be distributed to an expanded primeminister's office, a stronger business department and a dedicated finance ministry.

  韋斯特萊克和韋爾克斯在預算和秋季聲明中辯解道,財務報表一年兩次的節奏是財政部短期之內在前景和傾向方面的頭條伎倆。另外,三個主要黨派均已與右翼代表麥可·赫塞爾廷和左翼代表阿多尼斯勳爵共同掌管的幹預性「部門策略」合作。因為財政部憎恨的正是這種經濟幹預,而這正在政客們的掌控之中。兩位作者還猜測,這個新的部門的作用或許是用來擴大首相辦公室的權利,建立起一個更強大的商務部和一個專用的財政部。

  A plan to dismantle the Treasury was pitched to—and well received by—senior Labour figures ata private seminar last winter. Shadow cabinet ministers talk eagerly about the idea, though inthe ruling Conservative and Liberal Democrat parties it is more a niche interest.

  在去年冬天的一個非公開研討會上制定了一個針對工黨高級官員的拆除財政部計劃,這個計劃也被這些官員欣然接受。儘管這對執政的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來說只是小眾興趣,但並不妨礙影子內閣的部長們對這個計劃討論的熱火朝天。

  Even if any of this comes to pass, however, the Treasury's mandarins will remember thatgovernments have tried to trim their wings before. Harold Wilson's Labour government set upa new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ffairs to rival the Treasury. It too was supposed toconcentrate on long-term planning, and it too was created partly for political reasons, toappease the ambitions of George Brown, the perpetually tired and emotional deputy leader ofthe party. The Treasury fought it, and won. Brown moved to the Foreign Office and the upstartdepartment was unceremoniously closed down in 1969. The lesson? Never underestimate thepower, and self-interest, of the Treasury.

  但即便這個計劃的任何一條被通過,財政部的官員們將會明白政府曾試圖折斷他們的羽翼。哈羅德·威爾遜手下的工黨政府成立了一個新的經濟事務部門來對抗財政部。這個部門應該也是致力於長期的計劃,而且它也是因部分政治原因而建立起來的,用來滿足疲憊不堪且情緒化的黨派副領導人喬治·布朗的野心。財政部與之對抗並最終勝利。布朗調到外交部,而自命不凡的經濟事務部於1969年關閉。這一課教給我們什麼呢?絕對不要小覷財政部的利慾薰心。

  1.head to 引至,通到

  例句:I let the horse drop his head to crop the springgrass.

  我讓馬低下頭啃吃春天的青草。

  2.break up 分手;打碎;分裂

  例句:Rubber bullets were used to break up thedemonstration.

  橡皮子彈被用來驅散示威人群。

  3.prone to 易於;傾向於

  例句:As they shorten, cells become more prone to disease and death.

  細胞變小後就會更容易感染疾病,也更容易死亡。

  4.set up 建立;設立;創立

  例句:The city police set up roadblocks to check passing vehicles.

  該市警察設置了路障以檢查過往車輛。


相關焦點

  • 2016考研英語閱讀題源經濟學人文章:布里斯托的交通
    每年考研英語閱讀篇章很多都取材於經濟學人,因此2016年考研複習之初,一定要從基礎打好,穩紮穩打。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經濟學人》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多看、多練,提升閱讀能力!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經濟學人文章:塗鴉文化
    每年考研英語閱讀篇章很多都取材於經濟學人,因此2016年考研複習之初,一定要從基礎打好,穩紮穩打。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經濟學人》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多看、多練,提升閱讀能力!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經濟學人文章(一)
    摘要:每年考研英語閱讀篇章很多都取材於經濟學人,因此2016年考研一定要從基礎打好,穩紮穩打。>  摘要:每年考研英語閱讀篇章很多都取材於經濟學人,因此2016年考研一定要從基礎打好,穩紮穩打。下面分享《經濟學人》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多看、多練,提升閱讀能力!
  • 考研英語閱讀選材來自哪?_複習經驗_考研幫(kaoyan.com)
    考研英語命題人出於命題的需要,可能會對原文稍作修改。有一點需要明白的是,修改肯定不會改變原文的意思,大多數修改都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句子或者單詞進行同義替換。   說到這大家就應該明白了,平時多看一些相同來源的文章會對考研閱讀有很大的幫助的。   首先,我們一起來聽聽曾任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命題組組長的北京大學英語系王繼輝教授有什麼看法!
  • 揭秘歷年考研英語閱讀文章來源!
    想必很多同學都聽過考研英語閱讀的文章大都是摘自外國的學術期刊或者報紙那,具體是哪些外刊?應該選擇哪些中獎概率比較高呢?來,我們先從20年英語一的文章來源開說↓(20考研英語二的題源我在網上還沒搜到,哭唧唧)閱讀理解首篇選自:《衛報》2018年12月31日文章《The Guardian view on Yvette Cooper’s 『town of culture』proposai:a fine idea》第二篇選自:《衛報》2019年3月5日文章《The Guardian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經濟學人雜誌熱點新聞詞彙(3)
    其實英語考研有一點和政治考研有些相似,那就是考題多少都與當年熱點時事有密切關係,比如說考研英語閱讀題源大多都是來自經濟學人等報刊雜誌,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時複習中,關於熱點時事的詞彙需要我們多累計,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些時事新聞熱詞。
  • 2017考研英語閱讀題源文章解析: Hollywood's Smoke Alarm
    考研英語閱讀題源來源廣泛,取自《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新聞周刊》、《衛報》、《Nature》、《華盛頓郵報》、《The Scientist》等等【了解更多題源】,因此考生可以多關注一下此類文章。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一些考過的題源文章,並附上詳細解析,本階段複習,大家可以看看。
  • 2017考研英語閱讀題源文章解析:Making Your Grass Greener
    考研英語閱讀題源來源廣泛,取自《經濟學人》、《紐約時報》、《新聞周刊》、《衛報》、《Nature》、《華盛頓郵報》、《The Scientist》等等【了解更多題源】,因此考生可以多關注一下此類文章。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一些考過的題源文章,並附上詳細解析,本階段複習,大家可以看看。
  • 考研英語真題的語料庫長啥樣兒?命題人竟然也是搬運工
    很多考研英語閱讀書都冠上了「題源」這樣的字眼兒,好像有這兩個字背書,書的可信度就大了。那「題源」到底是什麼呢?說白了,「題源」就是命題專家取材的地方。從選取規律上看,命題人從2013年開始陸續啟用新題源,比如之前從未選材過的《衛報》《華盛頓郵報》等,而以前常備題源有好幾個被打入冷宮,比如大熱的《經濟學人》《紐約時報》等。《經濟學人》的井噴式使用主要集中在2004年—2014年。從2015年開始,命題人幾乎停用了《經濟學人》,僅有2016年的第三篇閱讀選自該題源。
  • 考研英語:題源外刊讀哪些?就這個!
    在考研英語中,閱讀是分值最高同樣也是難度係數最高的一考題。通常情況下閱讀的篇幅約為400字,四篇即為1600字,故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詞彙,同樣的,考生還需要有豐富的閱讀經驗,尤其是外刊雜誌,因為考研英語絕大多數文章來自於英美國家的報刊雜誌。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樂一篇外刊題源,一起看看吧!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經濟學人雜誌熱點新聞詞彙(15)
    其實英語考研有一點和政治考研有些相似,那就是考題多少都與當年熱點時事有密切關係,比如說考研英語閱讀題源大多都是來自經濟學人等報刊雜誌,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時複習中,關於熱點時事的詞彙需要我們多累計,下面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些時事新聞熱詞。
  • 2016考研英語:得閱讀者得「天下」
    那麼如何擺脫對考研英語閱讀的恐懼,考研英語閱讀到底該如何取勝?如何才能克服英語難關?下面一些經驗和做題方法自認為不錯,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星火英語每年會專門出一本《考研英語五大題源報刊閱讀150篇》的閱讀資料,如果時間充足可以花時間看看,也許考研過程中能碰到原文。
  • 資料更新 題源報刊精讀
    考研倒計時:229天 每日更新 什麼是題源外刊? 眾所周知,歷年考研英語試題都是選自西方主流報刊雜誌,比如《The Economist》(經濟學人),《The Guardian》(衛報),《Time》(時代周刊),《The Atlantic》(美國大西洋月刊),《Newsweek》(新聞周刊),《The New York Times》(紐約時報),《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
  • 2016考研英語:「美劇控」考研黨必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追美劇,其中不乏部分考研黨。有的考生認為看美劇不僅可以放鬆心情,同時還對考研英語的學習有促進作用,可謂一舉兩得。但是要提醒2016考研的美劇控們應該在觀看時掌握一個度,同時也要識別幾個誤區。
  • 今年考研英語一閱讀題都來自哪裡?
    最近收到了一名讀者關於考研英語閱讀題的反饋:今天在這裡聊一聊考研英語閱讀題。考研英語裡面閱讀題佔了很大比重,可以說如果能做好閱讀,考研英語就成功了一大半。那麼,考研英語閱讀題原文都來自哪裡,難度如何?為了回答問題,我找到了今年考研英語一的閱讀題原文,並對它們做了一些分析。
  • 英語閱讀來源於哪?出題風格搞明白正確率才能UP!
    摘要:考研英語想拿高分,閱讀是關鍵。想要做好閱讀,除了日常練習外,如果能經常閱讀真題的同源文章,就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於相同類型的閱讀真題,有更快速的判斷力以及更精準的答題直覺,這樣,做起閱讀才會事半功倍。   考研閱讀文章都來自於哪呢?下面就把這些福利信息分享給你~   1.英語閱讀文章都來源於哪?   據統計,有80%的考研閱讀文章都來源於英美權威報刊雜誌。
  • 「考研英語」命題人給真題文章做過哪些手術?
    你知道一份考研英語試卷是怎麼誕生的嗎?它經歷了怎樣的「整容」手術,才最終呈現在考生面前的呢?今天,貓叔來揭開真題的這層神秘面紗,讓你看個清楚。我們發現,命題人主要從英美報刊雜誌中選取文章。這些題源文章,且叫他生肉文章。下面展示一下,命題人是如何把生肉文章加工成熟肉的,是為「考研試卷誕生記」。我們以2005年Text 1做標本。
  • 解密2018考研英語(二)真題解析:閱讀四篇題源(Deflecting...
    2018年考研英語閱讀第四篇文章來源於2017年6月13日BBC網站上一篇名為Why you should manage your energy not your time的文章,網址如下:http://www.bbc.com/capital/story/20170612-why-you-should-manage-your-energy-not-your-time。
  • 題源外刊|我要悄悄學英語,然後驚豔所有人!
    閱讀和聽力都是有文章來源的!!!(簡稱題源) 其實四六級的文章基本都選自 一些比較知名的外刊! 今天小伽來給大家講講,四六級題源外刊有哪些 (同時也是考研真題文章的來源喲) 01 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
  • 考研英語題源報刊《經濟學人》中英文雙語精讀版-雞肉為何是發達...
    每天為您推送一篇考研英語來源期刊雙語閱讀  每晚16:16,外刊君陪你考研  中國高翻團隊傾力之作  全文字數:1617字  閱讀時間:15分鐘  上期翻譯答案  A billionaire-backed attem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