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71億隱秘野心:高瓴資本、「泰格系」兩度接盤,李雲春為何...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沃森生物71億隱秘野心:高瓴資本、「泰格系」兩度接盤,李雲春為何棄澤潤如雞肋?

一場電話會引爆周末的資本圈,反轉劇情之下,沃森生物出售旗下HPV疫苗子公司澤潤「難產」。

「公司可能還是想賣,但是當初沃森為了上市,股權分散十分嚴重,並無實際控制人。管理層估計覺得投票也通不過就先發公告不賣了。沃森這個時候選擇出賣澤潤,可能是缺錢了,為了出表。」華南某生物醫藥行業研究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道。

沃森生物的股權結構顯示,大股東雲南省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持股比例不到5%,而管理層董事長李雲春持股也僅有3.13%,分散的股權結構也讓投資者質疑,是否廉價「賣子」也不心疼。

「二價和九價如果我們要繼續研究和實現產業化,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我們最少還要投10-15個億,才可以讓這兩個項目順利下去。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我們主動做出了這個決定。三年之後再看我們今天的舉措,你會明白的。」周末的電話會上,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這樣回應投資機構的質疑。

但這番表述依舊難以彌補二級市場對其的憤怒、不解與失望,12月7日收盤報收36.53元,沃森生物被死死釘在了跌停板上。

高瓴資本、「泰格系」兩度接盤

投資者憤怒的點在於為何屢屢在旗下子公司即將輸血之時「賣子」。

此前,沃森生物也曾棄子嘉和生物,2018年6月21日,沃森宣布,將其持有的嘉和生物8.6455%股權轉讓給康恩貝,交易對價約3億元。2018年6月27日,沃森生物再度宣布,擬向HH CT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HH CT)轉讓其所持有的嘉和生物註冊資本約1.85億元對應的股權;同時,HH CT向嘉和生物增資2.9億元。此外,HH CT還將繼續收購華興康平和玉溪潤泰持有的嘉和生物股權。通過一系列股權交易,HH CT累計持有嘉和生物50.04%的股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康恩貝以25.34%持股比例位居次席,而沃森生物的持股比例降至13.59%,成為第三大股東。

在沃森生物針對嘉和生物和上海澤潤的兩次資本運作中,背後都閃現高瓴資本和「泰格系」的身影。

HH CT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於高瓴資本管理的美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2019年12月,沃森生物曾宣布,上海澤潤將引入新的投資方擬以債轉股形式由投資方對上海澤潤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後,天津高瓴楚盈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高瓴楚盈)持有上海澤潤8.4998%股權。高瓴楚盈正是高瓴資本投資平臺之一。

「泰格系」同樣也成為沃森生物的戰略交易對手。

在上海澤潤去年12月的債轉股事項中,杭州泰格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杭州泰格)拿到上海澤潤1.1196%股權;平潭泰格盈科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平潭泰格)拿到上海澤潤0.7487%股權。杭州泰格為泰格醫藥控股子公司,平潭泰格也有泰格醫藥的投資。

此外,沃森生物此番轉讓上海澤潤股權的接盤方淄博韻澤和永修觀由背後也出現了泰格醫藥的身影。其中,淄博韻澤的普通合伙人為西安泰明股權投資,杭州泰格持有西安泰明股權投資15.8103%股權。杭州泰格還持有永修觀由32.06%股權。

2015年4月,沃森生物與泰格醫藥之間曾有過業務合作,沃森生物曾宣布攜手泰格醫藥設立醫療健康產業併購基金。

沃森生物管理層與接盤方之間是否存在利益糾葛,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在海通證券電話會上,對於投資人提出的上市公司管理層與淄博韻澤等股權受讓方是否存在關聯的問題,李雲春沒有正面回應,僅表示公司將按照法律法規披露。

12月6日晚間,接近沃森管理層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這單交易不存在利益輸送,也並非賤賣,交易本身對子公司和沃森的長遠發展都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可能會影響到二級市場尤其是短線投資者,從安撫投資者情緒角度出發,公司會做出變通。

12月7日早間,沃森生物隨即披露公告稱,暫不將《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議案》提交公司2020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公司仍將一如既往推進上海澤潤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在取得更加廣泛認同的基礎上,制定並推出契合公司戰略及上海澤潤長遠發展的規劃方案,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不過,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目前也還間接持有上海澤潤股權。

去年12月,沃森生物公告稱,上海澤潤股東蘇州金晟碩達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金晟碩達)擬將其持有的上海澤潤322.6154萬美元出資額(對應2.6087%的股權)轉讓給蘇州金晟碩超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金晟碩超)。對此,沃森生物稱金晟碩達和金晟碩超均為上海澤潤核心團隊的激勵平臺,交易有助於持續推進實施上海澤潤的員工激勵。

而在金晟碩超受讓上海澤潤股權後,其股權結構在今年1月初發生了巨大變化。上海澤籌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上海澤籌)、海通創新證券投資、國元創新投資、東吳創新資本等諸多機構新增成為公司股東。其中,上海澤籌持股49.71%,成為金晟碩超第一大股東。啟信寶數據顯示,李雲春持有上海澤籌1.27%股權。同時,上海澤籌自2018年1月19日以來便是金晟碩達股東,目前持股比例為49.70%。也就是說,李雲春通過金晟碩達和金晟碩超間接持有上海澤潤股權。

71億「金雞蛋」

針對出賣澤潤的焦點迅疾集中在了是否賤賣。

深圳某一級市場投資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單從沃森目前擁有的產品種類來看,還是肺炎13價疫苗最為吸金且值錢。在國產HPV疫苗賽道上,對標無論是萬泰、還是智飛沃森旗下的澤潤都不具備時間窗口上的優勢。業內一些觀點認為搶佔第一個時間窗口的估值可能達500億,第二名200億,第三名100億。但二級市場上對此概念的炒作熱火朝天,甚至有市場聲音認為,藉助HPV疫苗,沃森的估值也可以去到800億。

在國內HPV疫苗市場上,默沙東的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在國內的籤發量遙遙領先,於2019年佔據了超過80%的市場。萬泰生物的二價宮頸癌疫苗項目從2003年啟動,於2019年12月30日獲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並取得藥品註冊批件,成為國內第一家、全球第三家HPV疫苗生產商。4月21日,萬泰生物首批共計93643支二價宮頸癌疫苗(商品名:馨可寧)獲得國家藥監局的生物製品批籤發證明,正式上市銷售,萬泰生物也憑藉此市值一度衝擊800億。

「簡單對標萬泰的800億,認為沃森有了澤潤也值800億的邏輯並不合理,沃森真正值錢的還是肺炎13價疫苗,支撐其500億估值的是這個拳頭產品,而今年以來整個二級市場瘋炒疫苗板塊,整個板塊的估值相對已經偏高了。」前述分析師說道。

而回到肺炎13價疫苗,目前,國內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來源有兩家公司,一是美國輝瑞,二是沃森生物。2019年,沃森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獲批,成為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國產疫苗,也是全球第二個13價肺炎結合疫苗產品。沃森的13價肺炎結合疫苗已於今年上半年正式上市銷售。

根據沃森前三季度的數據,受疫情影響,沃森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僅為1.12億元,同比增長-36.34%;淨利潤-1811.77萬元,同比增長-146.78%。但隨著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上市,沃森二季度的營業收入達4.61億元,淨利潤7960.87萬元,實現業績回升。

13價疫苗全稱為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主要接種人群為6周齡至5歲(6周歲生日前)嬰幼兒和兒童,以預防肺炎球菌1型、3型等13種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襲性疾病。

根據中泰證券於去年12月10日發布的研報,按照輝瑞13價肺炎疫苗獲批的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接種、4針常規免疫接種程序(2、4、6月齡進行基礎免疫,12-15月齡加強免疫)、698元/針的價格計算,以15%的滲透率預估,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1億元。

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國民對疫苗的認知進一步提升,對肺部健康的重視程度也有明顯加強。因此,肺炎相關的疫苗接種滲透率預計將在後疫情時代顯著提高。顯然,13價疫苗已成為了沃森目前最大的「金礦」。

當然,沃森的13價疫苗在國內市場上也不乏競爭者。

其中,康泰生物(300601.SZ)在賽道上表現強勁。不過,康泰生物全資子公司民海生物剛於今年11月末收到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註冊現場檢查的通知,離成功上市銷售還有著較大的時間距離和過程中的未知風險。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按照以往批件的速度來看,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康泰生物大概率不會成為沃森有力的競爭對手。沃森在現階段仍能穩坐國產13價肺炎結合疫苗的「龍頭」位置。

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沃森生物副董事長黃鎮曾回應過康泰的潛在競爭,其表示,整個肺炎13價疫苗的市場空間很大,即使相關競品上市也不一定能夠緩解整個市場的疫苗緊缺。

(作者:唐唯珂 編輯:林虹)

相關焦點

  • 沃森生物71億隱秘野心 李雲春為何棄澤潤如雞肋?
    「二價和九價如果我們要繼續研究和實現產業化,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我們最少還要投10億-15億,才可以讓這兩個項目順利下去。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我們主動做出了這個決定。三年之後再看我們今天的舉措,你會明白的。」上周末的電話會上,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這樣回應投資機構的質疑。
  • 如何讀懂沃森生物(下)|無法擺正「利」「義」之道的李雲春
    id=348李雲春和他的沃森生物7年前(2013)從惠生投資手裡買到「嘉和生物」和「上海澤潤」時絕不會想到,日後這是給他們帶來巨大聲譽損失的資產。諷刺的是,這兩份資產又都是所有人都認可的寶貝。睿藍財訊對這兩筆投資的演進進行了儘可能全面的復盤,從中我們找到了李雲春備受批評的原因,更重要的,我們對沃森生物這家公司的秉賦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 沃森生物幕後的隱秘推手:被疑連續賤賣子公司,背後浮現高瓴資本
    12月7日,在經歷了周末兩天的輿論轟炸後,沃森生物在今天開盤前發布公告,取消這次股權轉讓計劃,但市場情緒依然沒有放過沃森生物,當天,沃森生物以20%的跌停收盤。如果光看這一起轉讓動議,或許會覺得沃森的動作讓人不可思議。但把澤潤生物和它的前東家惠生集團,以及前期已埋伏進入澤潤的高瓴資本、泰格系資本聯繫起來,就會發現一段鮮為人知的資本迷局。
  • 沃森生物為何「廉價賣子」?多次「倒買倒賣」虧大了!此前賣出的...
    原標題:沃森生物為何「廉價賣子」?多次「倒買倒賣」虧大了!  據沃森生物公告顯示,淄博韻澤於2020年11月19日才成立,其主要合伙人為寧波向成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西安泰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穿透後股東為高瓴資本和泰格醫藥。
  • 沃森生物「神操作」:核心子公司收穫期前放棄股權 接盤者竟都有...
    一如李雲春如今對外所稱,放棄上海澤潤控股權是公司主動之舉。今年10月,嘉和生物在中國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24港元/股。彼時,沃森生物持股比例約8.60%,為公司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和「泰格系」兩度接盤值得一提的是,在沃森生物針對嘉和生物和上海澤潤的兩次資本運作中,都有高瓴資本和「泰格系」的身影。
  • 沃森生物拋售資產背後:兩度化身「白衣騎士」收購神秘石油富豪子...
    2015年3月,沃森生物出資8500萬元收購惠生投資持有的嘉和生物註冊資本8.384%。股權轉讓後,沃森生物話語權進一步加大,認繳出資佔嘉和生物股權的71.96%。2018年,沃森生物將所持嘉和生物股權陸續轉讓,幾經轉手、增資後,最終高瓴資本出資接盤,拿下嘉和生物100%股權。今年10月,高瓴資本將嘉和生物推至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4港元/股,首日股價一度最高觸及32.2港元/股。截至12月18日收盤,嘉和生物股價為17.34港元/股,市值達到85億港元。
  • 沃森生物拋售資產背後:兩度化身「白衣騎士」收購神秘石油富豪子公司
    2015年3月,沃森生物出資8500萬元收購惠生投資持有的嘉和生物註冊資本8.384%。股權轉讓後,沃森生物話語權進一步加大,認繳出資佔嘉和生物股權的71.96%。2018年,沃森生物將所持嘉和生物股權陸續轉讓,幾經轉手、增資後,最終高瓴資本出資接盤,拿下嘉和生物100%股權。今年10月,高瓴資本將嘉和生物推至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4港元/股,首日股價一度最高觸及32.2港元/股。截至12月18日收盤,嘉和生物股價為17.34港元/股,市值達到85億港元。
  • 拆解沃森生物迷局:那些隱秘的幕後推手
    但近年來,隨著國內市場經濟及醫藥、風投等行業發展,一些專業化、市場化的資本集團,開始介入沃森的併購案。比如在澤潤嘉和生物的股權轉讓背後,有兩個身影頻繁出現,即高瓴、泰格系資本。與此同時,康恩貝被稀釋到持股25.34%,沃森的佔股比例降到13.59%,泰格系投資基金則持股9.84%。值得一提的是,首先,層層穿透股權後,可以發現李雲春是HH CT唯一股東JHBP(CY)的董事。
  • 沃森神秘「併購圈」解密:資本盛宴似曾相識
    2019年底開始,上海澤潤股權開始頻繁變動,沃森生物所持股權不斷被稀釋,新的資本陸續入局。就在彼時,泰格系與高瓴資本一起,以債轉股的方式,成為上海澤潤的股東。就在前一年,高瓴資本成為泰格醫藥股東。雖然因為市場爭議和監管關注,上述轉讓股權已經按下暫停鍵,但耐人尋味的是,沃森生物解釋稱,上海澤潤股權轉讓,是為了促進其相對獨立發展。
  • 套現超十億 沃森生物李雲春因「講人品」登上熱搜
    雲南工投集團參股沃森的動作可追溯到2016年9月,當時其以約12.4億元受讓玉溪地產以及李雲春、劉俊輝等三位自然人股東近1.23億股股份(佔總股本8%),成為沃森生物第一大股東。3位自然人股東合計套現近8億元,其中董事長李雲春套現4.07億元,退居第二大股東,劉俊輝套現3.47億元退居第三大股東。
  • 沃森生物擬賣資產背後:兩度收購惠生系公司
    12月5日,一通看似常規的電話溝通會把沃森生物(300142,SZ;前收盤價36.89元)推上風口浪尖。導火索是會上機構投資者「炮轟」沃森生物賤賣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澤潤)控股權。一時間,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成為「眾矢之的」。
  • 沃森生物"賤賣"背後:高瓴聯合做局?警惕股權分散內部控制人風險
    導語:沃森生物核心產品辛苦耕耘數年,在產品即將上市之際總是大方出讓。而高瓴等資本似乎總能踩準節奏,總能提前低價入局。沃森生物「賤賣」核心資產背後,是股權過度分散。沃森生物高管與董事似乎形成利益捆綁,投資者需警惕內部控制人風險。  近日,沃森生物陷入「賤賣」核心資產輿論漩渦。
  • 沃森生物「羅生門」
    加之傳統疫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公司收入和利潤的增速也逐漸放緩,後又由於「大生物平臺」戰略的失利,2014年至2018年,公司扣非後淨利潤連續虧損四年。 但隨著兩款重磅疫苗,13價肺炎多糖結合疫苗(以下簡稱「13價肺炎疫苗」)及HPV疫苗研發進度的推進,沃森生物在資本市場開始變得活躍,並終於在今年上半年爆發。
  • 沃森生物「賤賣」上海澤潤,投資機構們「炸了」-虎嗅網
    這些激烈的發言都來自12月5日沃森生物股權轉讓投資人電話會議,眾多憤怒的機構投資者們所質疑的核心點在於沃森生物為何「賤賣」上海澤潤,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將向證監會進行舉報。據悉,已有投資人向雲南省證監局進行了舉報。
  • 沃森生物「賤賣門」餘波未了,牽出「高買低賣」隱秘往事!
    轉讓子公司股權,為何會引發如此強烈的情緒反彈?這是因為這個時間點實在太巧合——正是上海澤潤的二價HPV疫苗研發完成、即將上市的當口。因此,沃森生物這個舉動也被調侃為「賣掉了即將下金蛋的雞」。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坦言:「二價和九價(HPV疫苗)如果我們要繼續研究和實現產業化,針對國內和國際的競爭格局,我們最少還要投10-15個億。」因此,公司才擬通過轉讓上海澤潤32.6%股權及增資的形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02 /失去HPV疫苗光環的沃森還有什麼?
  • 沃森生物遭深交所火速關注:股票跌停 市值一天縮水140億
    此次的資產出售可謂是熟悉的人熟悉的配方,只是,今年的新冠疫情一下把生物製藥行業推向資本行業最璀璨的明珠,沃森生物又是璀璨明珠中的大珠子,想低調實力已不允許。  王赤坤還表示,引來萬眾矚目的沃森生物再如法炮製的時候,投資人已經把聚光燈聚焦在他們身上。他們一再強調「可以懷疑他們的能力,不要懷疑他們的人品」,主動暫不把此次交易提交股東大會表決。
  • 嘉和生物港交所上市:市值140億港元 高瓴淡馬錫是股東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10月7日報導嘉和生物(股票代碼6998.HK)今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24港元,募集資金約3.71億美元(不包括超額配股權)。嘉和生物此次引入高瓴資本、淡馬錫、奧博資本、泰格醫藥、中國太保、平安、雲鋒金融等12家機構,共計認購約合1.87億美元的股份。其中,高瓴認購3500萬美元,OrbiMed Funds認購2500萬美元,泰格醫藥認購2200萬美元,Aranda Investments Pte.
  • 沃森轉讓澤潤「棄車保帥」?11.4億到底值不值
    11.4億到底值不值) 在轉讓旗下疫苗子公司股權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後,沃森生物在7日上午又緊急「改口」,讓事情走向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連沃森生物都帶不動的「豬隊友」嘉和生物,高瓴資本這次能「點石...
    據最新消息,高瓴資本控股的香港本地生物製藥公司嘉和生物下周將在香港市場啟動招股,計劃集資3億美元(約23.25億港元),招股價介乎17.3至18.5港元。高瓴資本,可以說是近幾年國內PE機構的「金字招牌」,但凡港股IPO的醫療健康企業,只要有高瓴擔當基石投資人,暗盤和上市當日紛紛大漲(例如康基醫療、海吉亞醫療等)。
  • 居然是一個邏輯:沃森生物持續下跌、茅臺不斷創新高
    12月6日下午,深交所火速向沃森生物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本次交易轉讓上海澤潤控制權的合理性,以及轉讓股權比例的確定依據,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損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行為。12月7日盤前,沃森生物宣布放棄出售上海澤潤的計劃,但依然還是以跌停收場。馬上能下金蛋的雞,為何要賣掉,而且價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