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經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批准,由中國政府主辦、北京市承辦的最高級別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繼雲南昆明後第二個獲得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批准及國際展覽局認證授權舉辦的A1級國際園藝博覽會。
北京世園會以「綠色生活 美麗家園」為主題,體現「讓園藝融入自然 讓自然感動心靈」的辦會理念,力求實現「世界園藝新境界,生態文明新典範」的辦會目標。北京世園會是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促進綠色產業發展、高端要素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生動實踐。
北京世園會園區鳥瞰
北京世園會會徽,取名「長城之花」,設計風格端莊大氣。六片不同顏色的花瓣圍繞長城翩翩起舞,生動地呈現「長城腳下的世園會」的特色,也象徵世界各國共赴園藝盛會,在世界舞臺上交流分享。三色花瓣的和平花,承載著中國哲學觀念:六合,六合常用於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象徵著世界和平,和諧相處,構建美麗家園。
北京世園會吉祥物是兩個具有東方韻味,突出園藝特點,代表著生命與希望,勤勞與美好,真摯與熱情,活潑可愛的園藝小兄妹形象——小萌芽、小萌花兄妹。其造型創意來自於東方文化中的「吉祥娃娃」和百子圖,展現出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憧憬與期盼。哥哥小萌芽勇敢、健康、樂觀、充滿力量,而妹妹小萌花勤勞、積極、美麗,充滿智慧。
北京世園會會徽與吉祥物
世博園園區總面積960公頃,其中圍欄區約503公頃,非圍欄區約457公頃。園區整體結構布局為「一心、兩軸、三帶、多片區」。「一心」即核心景觀區;「兩軸」:以冠帽山、海坨山為對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園藝軸和近東西向的世界園藝軸;「三帶」包括媯河生態休閒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和園藝科技發展帶;「多片區」包括世界園藝展示區、中華園藝展示區、自然生態展示區、生活園藝展示區、教育與未來展示區。
北京世園會園區導覽圖
一心,即核心景觀區,位於圍欄中心位置,是園內最主要的遊賞組織區,包括媯汭湖、天田山、永寧閣、中國館、國際館以及媯汭劇場。兩軸,以冠帽山、海坨山為對景,形成正南北向的山水園藝軸和近東西向的世界園藝軸。三帶為媯河生態休閒帶、園藝生活體驗帶、園藝科技發展帶,多片區為中華園藝展示區、世界園藝展示區、生活園藝展示區、自然生態展示區和教育與未來展示區。
北京世園會規劃結構圖
四館一心
國際館
國際館以「融和綻放」為展陳理念,採用「實物+多媒體+互動+氛圍」多維方式,講述「一帶一路」沿線等全球園藝文化故事,薈萃世界各地獨特的園藝成果與貢獻。國際館展覽面積12770㎡。分為四大展區,包括下沉廣場、序廳、國家(地區)與國際組織展區、室內花卉專項國際競賽展示區。
國際館建築效果圖
中國館
中國館按照「生生不息,錦繡中華」的展陳理念,靜態展示與動態演繹相結合,實物花藝與虛擬意境相呼應。以園藝為載體聚焦中國生態文化,匯聚中國31個省區市園藝產業、生態文明建設成果以及科研院校探索的前沿成果,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插花藝術,創建中國園藝產業的發展成就和高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打造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示範窗口,搭建中國園藝生態文化傳承創新的交流空間。
中國館展覽面積15000㎡,分為四大展區,包括中國生態文化展區、中國省區市園藝產業成就展區、中國園藝類高校及科研單位科研成果展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插花藝術展區。
中國館建築效果圖
植物館
植物館作為本屆世園會的四大核心場館之一,位於園區的核心位置,佔地39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60平方米,擁有北京世園會中唯一的展覽溫室。建築意向為「升起的地平線」,建築元素隱喻紅樹林生態中的土壤、根須、幹葉、棲息的鳥類等,建築造型神秘且有力量感。
植物館集植物溫室、科技服務、科普教育、國際交流、遊覽休閒等功能於一體,呈現猶如「萬花筒」一般多彩奇妙的植物世界,創造獨具魅力的遊覽體驗。
植物館建築效果圖
生活體驗館
生活體驗館按照「愛園藝、愛生活」的展陳理念,綜合運用靜態展示、動態展示、視覺、聽覺、互動體驗等多種方式,圍繞植物多樣性、咖啡、茗茶、傳統工藝品等,體驗園藝在衣、食、住、用、娛、健康等方面的應用。在生活體驗館還可以體驗本草文化、了解舉辦地延慶的地域特色和產業成果。
生活體驗館建築效果圖
演藝中心
演藝中心宛如一隻彩蝶駐足在媯湖之濱,更有「如雲縈繞山間,如溪穿梭林間」的一色臺、華夏四方名花盛放的九州花境、翠影紅霞映朝日的千翠池、「花傘彩蔭濃聚,萬國佳客舉杯」的絲路花語;正可謂永寧高閣攬勝景、天田媯汭蝶飛舞,北京世園會園區將以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及獨具匠心的人工設計,使遊客寄情山水園藝之中而流連忘返。
演藝中心效果圖
世園十二景
永寧瞻勝
永寧閣建於天田山頂,為全園制高點,採用中國北方唐遼風格的傳統建築形式,高臺閣院式布局。主體建築永寧閣位居平臺中央,四周繚以門廡、迴廊和角亭。登閣憑欄,不僅園區景色一覽無餘,更可南瞻長城,北望海坨。
永寧閣效果圖
萬芳華臺
依山就勢築萬花臺於山水園藝軸西側,臺高約2丈,分三層。花臺欄板以十二花信為元素依次排列,花臺基座以萬花圖案作為裝飾形成花團錦簇之勢。臺上立巨石,正面書「萬花臺」三字,背面鐫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箴言。花臺周邊綠樹環繞,臺下花田片片萬芳競秀,形成萬花擁翠景象,登臺四望園中美景奔來眼底。
同行廣場
同行廣場是展現中華大地風採的重要舞臺,由三十一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提供本地區最具地域特色的景觀石,共同組成廣場的主景觀,並在廣場中央以母親河長江、黃河圖案鋪地,布置二十四節氣文化雕刻,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絲路花雨
絲路花雨緊扣一帶一路主題,由分別象徵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的特色園路,圍合綴花草坡組成核心景觀,意在營造一處放鬆心情的開放空間。中國館和國際館之間,以絲綢造型的廊架作為絲路驛站,體現人文互通和文化互鑑。
絲路花雨效果圖
世藝花舞
「世藝花舞」以花為媒,以蝶為藝,沿國際軸展開一場植物與藝術的視覺盛宴。在這裡,來自不同國家將近40種的花卉交錯植於花坡上,信步其中,可以感受紅、黃、橙、紫不同色系植物迎面而來的縷縷花香,花叢間由植物拼合成的蝴蝶翩翩起舞,世界「園·藝」共生於此,相疊輝映於芳草之間。
世藝花舞效果圖
山水頌歌
節點以「山水頌歌」為主題,在園區內營造一個看山望水的空間。廣場保留利用了場地中優良的現狀喬木,局部開闊區域設計集會廣場,並在其中布置綠島,圍合出若干小型休憩空間;同時修建木棧道及自然草坡,創造讓遊人能夠放鬆心靈、感受自然山水的環境。
千翠流雲
千翠流雲是進入媯汭湖區的廊道之一,毗鄰中國館,可遙望海坨峰與冠帽山。山翠、水翠、林翠,以山水林田,譜寫「翠影紅霞映朝日」的絢麗詩篇。天光雲影流動在韻律優美的疊水中,與湖畔的綠樹紅巖融為一幅三維的山水畫卷,演繹中國山水層層遞進、自然質樸的空間格局。
蘆汀林樾
保留區域原有特色,百樹參天,鬱鬱蒼蒼,蒹葭萋萋,白露未晞。營造能夠讓人靜謐思考、放鬆心靈的環境。打造別樣的自然園藝體驗空間。在此告別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體驗自然,感受自然。
九州花境
景點主要表現華夏九州不同地貌下的園藝景觀特色,以中華傳統十大名花為圖,以壯觀的天田山為背景,以秀美的媯汭湖為前景,展開一幅「華夏地貌各異,九州名花盛放」的瑰麗畫卷,意在打造園藝展示舞臺,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促進行業發展。主要包括:牡丹園、月季園、杜鵑園、荷花園、水仙園、菊花桂花園等。
海坨天鏡
沿河設計木棧道與親水木平臺,營造望山觀水的最佳體驗空間。在這裡,可以西望海坨峰、北眺冠帽山;近觀媯水河波光粼粼,蘆葦叢叢,遠看對岸林木蔥鬱、雀鳥啁啾。讓遊客在遠山近水中放鬆心情,感受自然的野趣。
墩臺尋古
延慶為京師畿輔屏障,明代在此修築長城的同時,修築了烽火臺及屯、堡、營等軍事聚落。場地現存的烽火臺是歷史的記錄,它是區域獨特的人文景觀。規劃緊扣「長城腳下的世園會」主題,以歷史遺存為中心,布置成一處下沉式景觀空間,營造靜謐平和的空間氛圍,引發思古之情。
百松雲屏
設計水紋鋪裝結合三座綠島,彰顯一池三山的傳統園林模式,同時取意自然,營造瀑布流泉的景觀形象,種植近百株姿態遒勁的油松和大片國花牡丹,水霧雲松,富貴牡丹,喜迎八方來賓,創造理想的園林意境,並通過摩崖石刻的手法,表現傳統文化中「山水比德」的深邃含義,展示出一幅充滿中國韻味的山水畫卷。
百松雲屏效果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