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提問,原問題如下。
我現在中專二年級,16歲。但是我通過了一所普高的插班考試,如果去的話,就要從高一重新開始,但高考完大概也快20歲了,會不會有點晚了?
家裡剛好有個在念高一的小弟,就拿小弟的年齡來算一下吧。小弟生日是9月份的,今年15歲,高一上學期。一切順利的話18上大一(剛好是滿18歲生日那會),如果遇上高考發揮失常要補習復讀的話,那就是19歲上大學。
18歲和20歲之間差了兩年,會有點點差距;但19歲和20歲之間,其實就沒什麼差距了。因為真正上大學之後,你會發現復讀過的同學,還挺多的。
01
我是08年上的大學,正常那屆的話應該是90年生的,但我們班上最多的並不是90年的,而是89年的(有補習生,也有剛好遇上要讀六年級的)。除此外,有幾個偏小的91、92的(早讀書、跳級、沒補習之類的原因),也有幾個偏大的88、87(當地上學晚)。其中,年紀最大的那個是86年的,暫且稱之為A君吧。
關於A君為什麼這麼晚來上學,有幾個不同的版本,每個版本還都挺勵志的。第一個版本是第一次高考失利,然後去當兵了,兩年後重新讀高三然後參加了高考。第二個版本是第一次高考失利,出去打工了,發現打工實在沒發展前途,又重回學校了。第三個版本是連續幾年高考失利,所以一直在復讀。
關於這幾個版本,我是比較傾向第二個版本的。當兵的話這個同學身高夠嗆(鄉下檢兵的話可能能上),一直在學校補習的話那這個同學身上「社會人」的氣息又不太能解釋。所以我比較傾向第二個版本,出去打工受到社會毒打之後,重回了校園。
當然,這份「社會人」的氣息其實給這位同學帶來了好處,最為明顯的就是他自帶的老幹部氣質,班上同學一致認為他是很適合走公務員這條路的。大二那年,成功擔任班長。畢業後,前兩年混得不太好,後來考上了國企單位,目前在廣東做村官專攻扶貧方向。
02
除去A君外,其實當年開學的時候我們班上還有另一個同學挺出名的,暫且稱之為B君吧。
B君來自甘肅,我報名那天剛好跟他撞上了,有過一面之緣(往後看就知道為啥只見過一次了),給人印象就很老成了。後來從一對一的直系學姐那得知,B君確實已經20了,他們當地上學比較晚。
B君出名當然不是因為他20才來上學(畢竟20歲上大學的也不少),原因有二。第一B君拿了新生獎學金,簡單來說,就是B君是我們學校在甘肅省錄取的第一名。第二B君一周後退學了,原因是覺著學校不太好,準備回去補習重新參加高考(學校了,江西財經大學,不知道有沒有校友)。
他住的那個宿舍還是我們宿舍的聯誼寢室,後來我們跟剩下三位打聽B君,他們都說時間太短,還沒來得及了解了解B君,不過確實能感覺出來B君沒有新生的那種興奮,整個人挺愁容滿面的。
因為B君在班上的時間實在太短,也沒人留下他的聯繫方式,後續便也無從得知。大二的時候,班上還有人突然想起B君來,不知道他有沒有考上心儀的學校,更怕他補習之後結果考了個比我們學校還差的學校。這些暫且不表。
03
大學期間,還真沒多少人會抓著你問你年紀多大,大部分時候都是大一寢室破冰談話時的話題,問到了稍微解釋下就行了,後邊是沒人天天揪著你年齡這事的(我們班上的A君也就是幾個稍微比較熟悉的同學才知道他是86的,其他同學都以為他只是長得顯老而已)。再說了,當初我念高中的時候,有位前輩已經「抗戰八年」了(復讀8年),等他上大學的時候,那可不止20了。
題主現在要操心的問題,不應該是年齡的問題,而應該是如何把握這三年的高中學習時間,爭取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倒不是說讀中專就沒出路了,只不過既然有心參加了插班考試,想來還是想拼一把的。畢竟,念中專和念大學,之後可選擇的範圍還是不一樣的。
那就直接往前衝就對了,年齡這個,還真不是什麼問題。我們班上年紀最大的A君也沒被嘲笑沒被欺凌,相反還做了班長,目前事業發展得不錯。另一個跟你同齡20歲上大學的B君,人家直接果敢退學回家重新參加高考了呀。
當你想做一件事而又猶豫不決時,先判斷它是不是一件正確的事,再判斷是不是能給自己帶來幫助。如果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別管什麼晚不晚的問題,擼起袖子加油幹才是正解。
其實我挺不喜歡心靈雞湯文的,但不得不說的是,有句話說得確實不錯——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