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斥巨資推動航母建造計劃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
已經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日本「加賀」號準航母啟動航母化改裝
這是什麼動向?
韓國斥巨資推動航母建造計劃
爭取十年後投入作戰部署
當地時間4日,韓國航母概念設計圖被媒體曝光。
從外形上看,韓國航母最大特點是採用了雙艦島設計。兩個艦島中,一個負責指揮對海作戰,另一個指揮對空作戰。
▲韓國航母概念設計圖
全世界現役航母中,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也採用了類似設計。據韓媒報導,韓國航母在設計過程中確實獲得了英國方面的技術援助。
韓國軍方計劃於2021年啟動基本設計,爭取十年後投入作戰部署。
據韓媒披露,根據規劃,韓國航母排水量約3萬噸,可搭載約20架F-35B戰機。建造一艘航母至少需要2萬億韓元(約合119億元人民幣),為航母購買20架F-35戰機還需要再耗資2.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8億元)。
這一計劃一經公布就在韓國國內引發了巨大爭議。韓國有專家認為,從韓國面臨的安全環境考慮,投入巨資建造航母並不能給韓國軍隊的戰力帶來飛躍性的提升 。
那麼,韓國為什麼頂著國內輿論壓力也要建造航母?
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
擬提升遠洋能力,在美日韓關係中爭取主動
在韓國、美國、日本的三角關係中,如果韓國航母遠程能力與美國保持一致,可伴隨美國在亞太地區進行各種作戰行動,至少能在聯盟關係中贏得相對主動的位置。
欲加強海空軍力,應對韓日島爭
在日本海與日本的「獨島」(日本稱「竹島」)之爭中,航空母艦也是一個重要角色,日本已有多艘輕型航母,如果在「獨島」之爭方面海空能力增強,韓國會處於嚴重劣勢。
已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將部署亞太
與尚處於設計階段的韓國航母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英國航母也有新動向。
英國國防部1月4日聲明宣布,「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打擊群已經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所謂「初始作戰能力」指的是航母打擊群內部,從艦艇到艦載機,再到雷達等所有子系統已經整合完畢,可以投入實戰。
▲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伊莉莎白女王」號是英國新一代航母「伊莉莎白女王」級的首艦,排水量超過6.5萬噸,是英國海軍歷史上建造的噸位最大的艦艇。
▲ 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
英國軍方表示,具備了初始作戰能力後,「伊莉莎白女王」號接下來將為首次部署亞太地區做準備 。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將此次部署形容為英國海軍「二十年來最雄心勃勃的海外行動」。
日本共同社此前報導,「伊莉莎白女王」號部署亞太期間,將在西太平洋地區活動,並計劃在駐日美軍基地停靠,與美軍和日本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練。
日本「加賀」號準航母
年內啟動航母化改裝
此外,日本準航母改裝為航母的計劃也在推進過程中,日本國會將從本月起審議2021年度的政府預算案。
▲ 日本「加賀」號準航母
據日媒報導,防衛省申請了231億日元的經費,用於對「加賀」號準航母進行航母化改裝。改裝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在甲板上塗上耐熱層,使其具備起降F-35B戰機的能力;二是對艦艏甲板的形狀進行調整。
▲ 日本「出雲」號準航母
與「加賀」號屬於同一型號的「出雲」號已於2020年啟動了航母化改裝,預計兩艘準航母將在2025-2026年間重新加入海上自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