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禁止搬運和抄襲,違者必究!
臺積電為赴美建廠的準備
臺積電在202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到美國建設一座5nm晶片工廠,總投資120億美元。計劃在2021年正式開工,距離赴美建廠的日子越來越近,臺積電有關赴美建廠的消息也不斷傳來。
在美國的多次邀請下,臺積電終於答應了去美國建廠。對於臺積電的到來,亞利桑那州當地市場對臺積電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而臺積電又準備在當地開設一家全資子公司,離赴美建廠又更近了一步。
就在2020年12月24日,臺積電為赴美建廠的準備又繼續展開了,這次針對員工大舉招聘,計劃向新建工廠派遣300名以上的員工,而且還要擴招300人。這些員工會進行一年的全英文培訓,方便在當地工作。
其次招募和派遣的員工當中,包括晶片研發的工程師,工藝工程師,設備工程師以及IT軟體工程師。可以說臺積電為了赴美建廠大舉招聘,距離明年一、二月份的建廠時間很快就要到來。
按照臺積電的計劃,是在2021年開始建設,2024年投入生產運營,預計每月產能是2萬片晶圓。
國內晶片巨頭的情況
從臺積電這一舉動來看,不僅能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優勢,也能增大市場份額。新工廠是臺積電近20年來最先進的一座海外工廠。眼看臺積電在不斷前行,擴大市場,可是國內的晶片巨頭卻在「宮鬥」。
在關鍵時期,中芯國際傳來消息,執行長梁孟松提出了離職。原因是蔣尚義的空降上任讓梁孟松想要離開。
兩人是怎樣的關係尚且不論,重點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晶片市場的變局需要人才的加入,但同時也不能導致另一位人才的離開。
國內晶片巨頭的情況很明顯,中芯國際已經掌握了14nm的先進工藝。並且梁孟松透露出已經攻克了7nm技術,2021年就能嘗試生產。如果後續EUV光刻機能到位的話,還能全面展開對5nm,3nm的研發。
這時候出現「宮鬥」,拋棄個人的緣故,就有些不合時宜。
做點實事吧
引用金庸的一句話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真正的大俠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
一個人掌握了一身本領,就應該在舞臺上發揮出來,而不是為了個人的緣故,選擇放棄。梁孟松帶領中芯國際從28nm突破到14nm,用三年時間完成了其它企業十年的工作。
就好比一位「大俠 」帶領一群有志之士,完成一番大業。眼看就要成功了,放棄實在不應該。
所以多做點實事吧,國家已經給晶片企業很大的扶持了。只要生產28nm及以下製程,和經營15年以上時間,就能獲得免稅十年的待遇。
中芯國際完全滿足這個條件,這麼好的待遇,這麼好的舞臺,就應該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做點實事吧,就當是為國為民。希望不要讓國產晶片界有遺憾。
總結
臺積電在為赴美建廠大舉招聘,在招募頂尖人才。而國內晶片巨頭卻在「宮鬥」。國內晶片產業已經迎來「春天」,企業免稅,人才培養等等都已經在趕上日程了。
正式急需人才的時候,怎麼能就此放棄。個人利益在群體利益面前,應該有一個取捨。晶片想要更進一步,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任正非為了人才可以拿出201萬的最高檔次薪酬,也希望晶片巨頭能為了「大業」,留住人才。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了解我,了解更多科技領域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