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怨恨母親當年改嫁,「我們熬過那幾年就行了」,可母親也是女人

2020-12-24 夏日觀音蓮兒

我把媽媽當媽媽看,可媽媽也是女人,她也有自己的人生。

多年後她終於理解了媽媽。

提起單親媽媽,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媽媽不容易,也不簡單,這樣的女人一定是個好媽媽。

那麼單身母親帶著孩子改嫁就不是好媽媽了嗎?

其實不管是單親媽媽也好,還是帶著孩子改嫁,在我看來,無論怎樣選擇,能把孩子帶在身邊的媽媽都應該是好媽媽。

因為帶著孩子改嫁的媽媽,她的初衷不但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孩子。可是未來的新家會怎樣,很多時候女人沒有預知的能力,也取決於她選擇再婚對象的能力。

01.

53歲的慧姐對於親生父親記憶很少,因為在她5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母親在父親去世一年後帶著她改嫁了。

當年父親是意外去世的,爺爺奶奶把失去兒子的痛,都怨到兒媳身上,加上慧姐又是個女兒,所以連帶著她們母女,都不受待見。

本來她們跟爺爺奶奶住東西屋,可父親去世剛一年,奶奶就說小叔子要結婚,家裡也蓋不起房子,而且以後養老也要靠小兒子,就讓慧姐和媽媽搬走。

媽媽一是被逼著,也是賭氣,所以有人給提了親事,媽媽帶著慧姐火速改嫁了。

繼父比媽媽大10多歲,妻子因病去世,家裡有3個兒女,大女兒都16歲了,二女兒14,小兒子10歲,家裡很困難,但是家裡有3間房 。

可能因為貧窮吧,所以繼父和姐姐哥哥們對慧姐都不好,多她就多了一張嘴。

媽媽照顧一大家子盡心盡力的,把那3個孩子也當成親生的看待,可是這3個孩子並不領情,而且繼父再婚,就是為了找個人料理家,幫他照顧孩子,帶著功利性,所以繼父對慧姐的媽媽也沒有多好。

娘倆在新家的處境很難,常常在媽媽看不見的時候,哥哥姐姐欺負慧姐,搶她的飯,把她推倒,或者罵她,攆她走。

慧姐每次跟媽媽哭也沒什麼用,因為繼父偏袒自己的孩子,還埋怨慧姐媽媽苛待自己的孩子,為了平息矛盾,媽媽就勸慧姐忍著。

而繼父喝點酒,就找媽媽事,不但罵還會動手,慧姐去拉就一起挨打,記憶裡親生爸爸從未打過慧姐,但被繼父打嘴巴,慧姐記不住多少次了。

慧姐9歲時上學,小學畢業繼父就不讓她念書了。

繼父說:養你那麼大了,還不幹活,天天去學校養身板啊。

慧姐求繼父,她想念書,以後考上大學會好好報答繼父的,但迎接她的還是繼父的巴掌,罵她賠錢貨,讓她下來幹活掙錢,給哥哥蓋房子娶媳婦。

於是15歲的慧姐就下來正式幹農活了。

慧姐想起來就覺得難過,那時她在班裡總考第一名,如果親生父親還活著,她一定會繼續念書的,可能以後也可以上大學,那命運就不一樣了。

18歲繼父就給她訂婚了,春天訂婚,秋天結婚,接的彩禮錢一分都沒給慧姐,都給哥哥蓋新房了,慧姐結婚時媽媽給她做了一床被子,其餘什麼都沒有,很寒酸地出嫁了。

不過慧姐還是高興地離開家,走出那個家她盼了很久。

雖然婆家嫌棄她什麼都沒有,看不起她,但丈夫對她不錯。

慧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她對孩子是真好,慧姐說:自己吃點苦沒關係,但不能讓孩子受她小時候的苦。

後來慧姐夫妻倆帶著兩個孩子到城裡打工,把兩個孩子也都供上了大學,他們也在城裡買了房,日子熬出頭了。

02.

這時已經70歲的母親被繼子攆出家門,她只能來投奔自己的女兒。

媽媽剛來到慧姐家時,慧姐對媽媽有很大的怨氣的,慧姐心裡一直覺得媽媽自私,只想著她自己。

她埋怨媽媽當年為什麼就不能帶著她獨自生活,這樣她們不會寄人籬下,她就不會被繼父虐待,也不會被繼父的兒女欺負,不會受那麼多委屈。

慧姐跟媽媽說:如果你不改嫁就帶著我過,我們熬過那幾年,不就可以了。你改嫁得到了什麼,幹活也不輕鬆,照顧人家一大家子,你一心對人家,可人家怎麼對你的。

他們需要你時留下你。

當年我孩子小,我們忙著做生意,讓你過來幫我帶孩子,可你去帶人家孫子。

等你伺候走了繼父,帶大了繼子的孩子,老了不中用了,人家就把你攆出來,你說你虧不虧?

不過慧姐埋怨歸埋怨,對媽媽她還是精心照顧的。

媽媽在女兒家住得也開心,和幾個老頭老太太一起天天跳跳廣場舞,還學會了打扮,比剛來時年輕精神了不少。

慧姐看著媽媽每天朝氣蓬勃,精神抖擻的,她忽然理解了媽媽當年為什麼改嫁,「她不但是媽媽,也是個女人,她有自己的人生。」

是的,儘管繼父不好,但他也是媽媽的丈夫,是媽媽想要依靠的人,是給媽媽一個家的人。

她有自己的情感要求,而且改嫁也是媽媽當年的生存途徑。

慧姐媽媽當年改嫁的時候還不到30歲,那個年代在農村,一個年輕女人帶著孩子,又沒有房子住,生活真的不能想像。

而且作為女人,她也有追求幸福快樂的權利,有選擇自己怎樣生活的權利。

她也有自己的人生要過。

至於說改嫁之後過得不好,只是她選擇男人的眼光不好。

03.

女子改嫁更應該慎重。

首先品行是第一位的。

無論是初婚還是再婚,人品都應該是第一位的,而且再婚更是如此。

女人帶著孩子改嫁,對方人品好,哪怕互相沒那麼愛,因為善良也會善待對方孩子的。

再婚對象的品行決定婚姻的穩定,初婚時互相牽絆的東西很多,有共同的孩子,而且第一次婚姻,大家都想去珍惜。

而再婚真的要拼人品的,只有品行好,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和品行好的人才可以做到,以真心換真心。

既然改嫁是為了生活,那麼條件是要看的。

結婚就是為了以後可以更幸福,如果知道結婚就是要罪受苦,估計沒人去結婚了。

而再婚比起初婚時,都不那麼懵懂,不會只因為愛了就要在一起,都變得成熟了,再婚看得是合適,看得是條件。

要看人是不是合適,家庭條件是不是合適,能不能互相接受對方的孩子,這些都要考慮。

再婚前把這些考慮好,再決定要不要和他(她)再婚。

像文中慧姐的媽媽改嫁,對方家境不好,3個半大孩子,可想而知,嫁進去日子就不會太順當。

而且條件好才能講素質,本來就窮,當然會為了一口飯就去爭了。

女人也要有自信,不要覺得低人一等,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不能理解慧姐的媽媽改嫁後,會過得那麼小心翼翼。

自己比對方年輕10多歲,只帶著一個女兒,有什麼理由要讓自己和女兒受氣。

所以女人要有自信,不要說條件不比對方差,就算真的不如對方,只要走到一起,大家就是平等的,就應該被尊重。

婚姻是兩廂情願的,不要覺得低人一等,不要總是伏低做小,明明受氣卻不敢反抗,知道孩子受委屈還不能保護。

一個媽媽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就不是稱職的媽媽。

不要閃婚。

無論是初婚還是再婚,都不要那麼著急,倉促就做決定,閃婚結果通常都不太好。

給自己多一些時間去選擇,考察,考慮,要和對的人結婚,太匆忙你根本來不及看清一個人。

再婚更是如此,除了喪偶的,那離婚後再婚的,如果不慎重那豈不是又陷進泥潭,再受打擊。

結語: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多種角色的,一個女人她是女兒,結婚後成為妻子,母親,可是她始終都是個女人。

通常女人都渴望有個家庭,有個男人來依靠,有她自己的生活要去追求。

單親媽媽偉大,但是帶著孩子改嫁的媽媽也不能去埋怨她們,她們也愛孩子,只是要再婚時,長一雙慧眼吧!

—END—

大家好:我是夏日蓮兒,有幸可以和您在文字裡相遇,和您聊聊家長裡短的那些事,雖然瑣碎但它就發生在你我身邊,聊別人的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願我們能互相溫暖,互相鼓勵,謝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背叛她,害死她母親,陷她入獄,致她難產,她一把火燒了他們之間的...
    他的語氣,也是冰冷的,沒有半分憐憫。最近,霍景辭一直在醫院裡照顧母親,勞累和重壓之下,終是病倒了,在家裡休息。也是在家裡等他。今天下午,久未露面的他,回來了一次,卻沒有在家中逗留片刻,拿了東西就走,她這才追了出來。
  • 二婚帶孩子的女人,是復婚好,還是改嫁好?
    二婚帶孩子的女人,是復婚好,還是改嫁好?有人說女人一旦離婚了,尤其帶著孩子,很難找到幸福,當然有人說二婚女人帶女兒或許還能順利嫁人;倘若二婚帶著一個男孩,恐怕許多男人都不願意娶這類女人。一個女人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離婚,當她離婚後選擇帶著孩子,這是一種勇氣,當然這更是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如今社會養一個孩子壓力挺大,所以有些女人覺得生活太難,想找一個男當作她的依靠。有些離婚的女人,她們怕再婚後找的男人對自己孩子不好,所以她們為了孩子,不願意再婚。
  • 小夥哽咽回憶往事 父親車禍母親改嫁與奶奶相依為命
    小夥哽咽回憶往事 父親車禍母親改嫁與奶奶相依為命 2020-12-11 00:00
  • 故事:母親病危打電話想要見我,想到當年她做的事我直接掛斷
    見他沒有回答,電話那邊的女人似乎與旁邊的人沒好氣地說了一聲,「我就說他不會理我們……」女人與旁人抱怨的聲音傳來,「沒良心」「惡毒」「狠心」「窮光蛋」等一系列的詞語也不時蹦出,雖斷斷續續但卻吐字清楚,生怕他聽不到似的。楚爭把手機從耳邊卸下,拇指懸空在那紅色按鍵上猶豫著,但最終還是沒有掛斷這個電話。
  • 帶給別人快樂的賈玲,曾獨自熬過母親離世男友離去的艱難日子
    帶給別人快樂的賈玲,曾獨自熬過母親離世男友離去的艱難日子賈玲這樣一個情商極高而且幽默的好姑娘,也曾經遭受過負面新聞的困擾。看著現在總是帶給大家歡笑的賈玲,很多人都不知道賈玲也被惡意剪輯過。那年賈玲的母親剛去世,有記者直接問賈玲:"你媽媽去世了,你難過嗎?"實際上這句話本山問的就很欠揍,於是好脾氣的賈玲也生氣了,再然後節目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內容,將賈玲的話重新編輯得到了一個惡意剪輯非常有節目效果的視頻,當年賈玲耍大牌的新聞就是這樣來的。
  • 當年父親半袋碎米母親樂呵呵的,幾十年後,一根金項鍊母親卻淚目
    所以母親和父親一開始壓根兒沒什麼感情,有的只是剛剛嫁過來不適應的尷尬與面對一個即將和自己度過幾十年的陌生男人的冷漠。母親嫁過來時,父親壓根兒沒有什麼東西能給她的,只有家裡一間土房子和一間牛棚。還有幾個歪了腿兒的木製板凳和門口那壓場的"軲轆",但母親本身也是個明事理的人,對父親沒有什麼要求。但每個女人的內心都有一顆喜歡浪漫的心,這一點對於一生耿直的父親來說是肯定明白不了的。他關心到的只是母親能不能吃飽,衣服夠不夠穿,不懂得甜言蜜語,從來沒送過母親什麼東西。
  • 故事:關鍵時刻母親出現了,才知道我錯怪了母親
    母親知道了,不來看我,而是說,那一車菜就糟蹋了,那可是十幾元的菜呢!我聽了眼淚直往下流,人人都說母愛最偉大。可我的母親對我一點愛也沒有。從這件事我對母親有了很深的成見,發誓一定要離開這個沒有溫暖的家。我認為離開家的最好辦法,就是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大學畢業後,工作分配到外地。
  • 父親剛死2個月母親便改嫁,3個孩子在山上靠吃野菜生活一年多
    我們身邊的大多數父母,似乎都有著為孩子付出一切的準備,即使自己再辛苦,也要讓孩子能夠接受好的教育,未來能過上相對安穩的生活。可是在越南河江省,一名女子竟然在丈夫離世2個月後改嫁,把3個年幼的孩子扔在偏遠山村裡不管不問。
  • 自小聰穎,雖為女子卻備受父親寵愛的林徽因,卻有個自私的母親!
    1904年,林徽因生於浙江杭州,自小就長在祖父母身邊的小徽因在八歲那一年隨家人遷往上海並在當地讀小學。1916年,隨父親舉家到北京定居,幾年以後在父親林長民的帶領之下,年僅十六歲的林徽因得以有機會到歐洲遊歷。在那裡她認識了徐志摩,情竇初開的少女和英俊瀟灑的青年,縱使對方早已為人夫為人父,但是林徽因還是淪陷在了徐志摩的滿腔才情裡。
  • 知否結局:張大娘子遇人不淑,母親講了兩個故事,幫她把爛牌打好
    本來沒有感情,沈從興作為二婚男又年長她不少,張大娘子本就對這個夫君不太滿意。沈從興寵妾滅妻,小鄒氏屢次害她也沒有被皇家問責。張大娘子早就寒了心。可是,如果任由這種失望發展下去,兩個人難免生怨懟,那麼張氏和沈從興的關係,勢必會更加疏遠,最後夫妻離心。張氏一向通透,也能大概想到自己不改變的後果。可她就是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 宮澤理惠:儘管被母親出賣也絕不向命運低頭的女人
    14歲被親媽逼"賣身",17歲被騙拍裸照,她的前半生註定與幸福無緣。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她的故事。1973年,宮澤理惠在日本東京出生。剛出生沒多久,宮澤理惠的父母就因日漸頻繁的吵架而離婚,母親迫於生計不得不去酒館當陪酒女郎,於是就將剛生下來沒多久的宮澤理惠寄養在親戚家。畢竟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宮澤的親戚並沒有對她很好。
  • 豆瓣9.1,這本書寫盡了母親的平凡與偉大
    母女倆人生觀、價值觀的天差地別,也令兩人漸行漸遠。冬兒在家的時候,隔三差五就要與辣辣爆發激烈的衝突。最早的一次是因為「米袋子」。被生活所迫,辣辣接受了一個糧食局職工老李送的大米,代價也是有的,就是半夜三更「還米袋子」。
  • 鄭永濤:桃花掩映下的母親|散文
    散文之窗:又熬過了一個又冷又長的冬天,迎來了萬物復甦的初春。窗外萌動的春意惹人眼、入人心,使人禁不住想到郊外踏青賞春,縱情撲進大自然的懷抱。春意盎然的田野中,最令我動容的是那一樹樹盡情綻放的桃花。那一抹抹動人的粉紅,總能勾起我的一些情愫,一些回憶,一些往事。
  • 2020年最感人的母親節心語,感恩母親節溫馨話語
    1、世界有了女人, 才有男兒爭霸天下! 社會有了女人, 才有男子盡顯才華! 家中有了女人, 才有男人溫暖的家! 女人是世界, 女人是社會, 女人就是家! 女人讓世界精彩神奇! 女人讓社會繽紛美麗! 女人讓家庭傳承繁華! 女人是花,女人是媽! 男人愛花,男人更愛媽!
  • 趙玉芳:勸母親葛淑珍改嫁,恭喜父親趙本山再婚,41歲的她生活很幸福
    也是在這一年趙本山的大兒子趙鐵蛋出生,讓趙本山十分傷心的是趙鐵蛋被診斷為出生就是聾啞人,並且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肺氣腫、軟骨病。 這一年趙玉芳12歲,她和母親葛淑珍、弟弟趙鐵蛋相依為命。 年少的她也十分懂事,一邊認真讀書,一邊幫著母親照顧著弟弟。
  • priest《大哥》:那個人生被錯放的母親
    講真,魏謙母親剛開始的那個童話故事嚇到我了,但是p大卻通過這個童話故事成功塑造了一個不是很典型但卻很真實的母親形象,這個母親剛開始真的很不討人喜歡,因為自己的不自愛才會導致了魏謙的出生,而她把心中所有的不快和怨恨都發洩小魏謙身上,但是她時而卻給魏謙一點幾乎不可見的母愛。
  • 華僑華人,你是什麼時候發現母親老了?
    然而,面對生活的壓力,環境的制約,有人留下終生難以磨平的遺憾,有人不得不接受「親情事業兩難全」,有人雖努力付出,卻最終沒換來想要的結局……  親情本是一場你把我養大,我陪你變老的過程,可父母做到了把我們養大,我們卻在父母快速變老時,仍相信來日方長……  這個母親節,幾位華僑華人與小僑分享了,他們和母親的故事。如果換作是你,面對他們的經歷時,又該如何選擇?
  • 「天后中的天后」陳淑樺:被母親成就,也被母親摧毀,現患失智症
    但是對那些年紀稍長的人來說,陳淑樺絕對是他們當年心中如神一般存在的女神。陳淑樺是一名歌手,如果同如今的那些樂壇天后相比,陳淑樺當之無愧的可以被稱為天后當中的天后。當年的她,風光無限,前途大好,連大哥成龍都曾經靠著她拿了音樂大獎,甚至與她有過合作的樂壇大哥李宗盛縱然閱遍女人心,也沒能讀懂陳淑樺。
  • 「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呀」,這句話道出了多少母親的不易?
    高爾基曾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曾經看到過一則視頻,讓人百感交集。視頻中,一位媽媽,哭著對孩子說,「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媽媽也是生了你以後才當上媽媽。可在撫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孩子的不聽話,調皮,讓我們疲憊的身心無法承受,情緒不由失控,對孩子發火、發脾氣,可事後又覺得很內疚和後悔。常言道,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 書評:是母親,也是女兒,兩代人要如何才能相處融洽?
    初讀龍應臺是在朋友家借了《親愛的安德烈》,原來母親和兒子還可以是做朋友,大膽地談論各種禁忌話題。內疚的是那本書準備還時,被另一朋友借去,她正苦惱於孩子們的不聽話。後來那本書就不見了,沒有還書,結就藏在心裡,時時作痛。再讀《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也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這種隱痛,比我深刻,也就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