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

2021-01-04 中國日報網

4月30日,大藤峽公司舉行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儀式。

中國日報北京4月30日電 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投產發電,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沿著供電線路流向千家萬戶和工礦企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天上午9時,廣西電網調度中心正式下達允許併網發電指令,大藤峽工程8號機組運行指示燈亮起,水輪發電機組運轉產生電流,集控大屏顯示機組由空載態變為發電態,標誌著大藤峽水利樞紐開始發揮發電效益。機電技術負責人介紹說,機組72小時試運行期間,機組擺度、軸承溫度、機械振動等性能指標均滿足或優於設計要求,以機架垂直振動為例,擺度不超過0.04毫米,比頭髮絲直徑還細,運行非常平穩,達到國家優良標準。

珠江是我國徑流量第二大河,被譽為水能資源「富礦」。在國務院批覆的《紅水河綜合利用規劃》中,大藤峽水利樞紐被確定為10個水電梯級開發的最後一級,位於珠江流域西江幹流黔江河段,控制著西江流域面積的56.4%和西江水資源量的56%。因調節性能好、發電能力強、電能質量高、社會效益大等突出特點,歷來備受關注。

與紅水河其他9個梯級電站相比,大藤峽水利樞紐作為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功能於一體,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為保障粵港澳大灣區提供重要水安全屏障。

大藤峽水電站總裝機1600兆瓦,機組全部投入運行後將成為廣西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的主力電站,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60.55億千瓦時,同比火電每年節約標準煤約22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量40餘萬噸,將助力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大藤峽工程發電廠房分左右岸兩期建設,其中左岸廠房布置3臺機組,右岸廠房布置5臺機組,均配備國內最大的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00兆瓦,推力負荷3800噸,技術指標位居國內同類型機組首位。水輪機核心部件由中國自主研發,轉輪直徑10.4米,高7.5米,發電機定子鐵芯外徑17.2米,轉子最大直徑16.4米。機組尺寸巨大,技術複雜,設計、製造、安裝難度極高。

2020年春節期間,大藤峽工程不停工,工程建設者24小時不間斷施工,確保了關鍵節點和關鍵線路正常推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員流動、設備運輸等滯後,工程建設一度受到嚴重影響。

面對前所未有的考驗挑戰,大藤峽公司緊緊圍繞首臺機組發電總目標,組織參建各方勠力同心,迎難而上,精心施工,嚴把關鍵節點和關鍵線路,協調解決設備製造、運輸、安裝難題,迅速復工復產,全力推進工程建設。浙富控股集團在水輪機設計和製作過程中優化工藝流程,運用前沿技術,牢控質量關口,傾力打造精品工程。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集中優勢資源,配備技術精湛的行業專家和技師隊伍投入發電機研發、生產和協調安裝,圓度、鐵損等技術指標均優於國標要求。中國水電第八工程局有限責任公司千餘名機電安裝建設者春節期間駐守工地,24小時不間斷施工,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機組設備安裝,充分挖掘總部後方力量,加強人力、設備資源保障,迅速全面復工復產,保證了各節點目標順利實現。

大藤峽公司始終把質量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成立質量管理委員會和安全生產委員會,建立權責清晰、獎罰分明的管理體系,制定130餘項辦法規定,紮緊制度籠子,築牢質量和安全根基。工程開工至今,未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首臺機組已評定單元工程3010個,合格率100%,優良率93.8%,已驗收分部工程7個,均評定為優良等級。

目前,大藤峽工程左岸其餘2臺機組安裝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其中,7號機組已完成總裝,即將進入無水調試階段,預計5月底具備發電條件;6號機組即將啟動水輪機轉輪吊裝,預計7月中旬具備發電條件,左岸3臺機組全部投產運行指日可待。

(編輯:嚴玉潔)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丨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工程投產運行 三臺機組年發電量可達...
    中國網7月31日訊(記者 張豔玲)31日10時30分,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左岸最後一臺機組接入廣西電網投產發電,標誌著左岸工程全面投產運行,樞紐綜合效益初步顯現,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多重助力。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位於珠江流域西江幹流黔江河段,控制著西江流域面積的56.4%和西江水資源量的56%,是國家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標誌性工程,也是珠江流域關鍵控制性工程和水資源配置骨幹工程,集防洪、航運、發電、補水壓鹹、灌溉等綜合功能於一體。
  • 重器律動強國心──寫在大藤峽水利樞紐併網發電之際
    上午9時,大藤峽工程8號機組運行指示燈亮起,集控大屏顯示機組由空載態變為發電態,閃亮的指示燈宣告著大藤峽工程正式開始發揮發電效益,將持續點亮八桂大地。」、建設西江水利樞紐以便大船通行與發電;再從1959年大藤峽水利樞紐輪廓性規劃顯現雛形,到1980年國家水電部門規劃在珠江流域西江紅水河幹流建設10個梯級電站……珠江,這條我國徑流量第二大的河流,因所蘊藏的豐富水電資源,始終備受關注。
  • 超額完成年度發電目標!廣西大藤峽左岸電站累計發電達到18億千瓦時!
    截至12月18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左岸3臺機組累計發電達到18億千瓦時,超額完成年度15億千瓦時的發電目標。大藤峽左岸電站3臺機組,單機容量20萬千瓦。自年初以來,為按期實現左岸機組年度發電目標,水電八局成立了發電領導小組和工作督導組,全面督導和支持現場工作,各相關單位緊密配合、協同聯動,科學制定方案,強化資源配置,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機組設備安裝,充分挖掘總部後方力量,加強人力、設備資源保障,保證了各節點目標順利實現。「一次性啟動成功、一次性併網成功、首穩百日、發電過億」一系列的節點順利完成彰顯了」八局出品,必屬精品「。
  • 電建昆明院: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首臺機組正式發電
    經過近6年的不懈努力,由中國電建昆明院設計,水電基礎局、水電十四局、水電七局等參建的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雲南昭通魯甸紅石巖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針對紅石巖堰塞湖的上述特點,張宗亮大師及團隊創新性提出「減災興利,整治利用」的理念,利用堰塞體改造成擋水壩,並新建一座201MW的電站,將紅石巖堰塞湖整治成為集「防洪、供水、發電、旅遊」等效益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
  • 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投產發電
    經過近6年的拼搏奮戰,由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昆明院」)設計,水電基礎局、水電十四局、水電七局等參建的世界首座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雲南昭通魯甸紅石巖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首臺機組日前正式投產發電。
  • 牛灣電廠6號機組驗收發電 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近日,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正式通過啟動驗收併網發電,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面進入工程掃尾階段。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2015年3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首臺發電機組正式運行後,2-5號機組陸續完成驗收投入運行。近日正式併網發電的第6號機組是樞紐電廠設計裝機的最後一臺。今年南寧提前29天進入汛期,目前牛灣電站的6臺機組全部實現滿負荷運行。
  • 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末臺機組併網發電
    廣西新聞網南寧4月10日訊(通訊員韋鈺 盧明發)經過7年的施工建設,列為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的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4月9日正式通過啟動驗收併網發電。這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全面進入工程掃尾階段。
  • 烏東德水電站第7臺機組投產發電
    智創新   新華社昆明12月19日電(記者浦超)據三峽集團烏東德工程建設部消息,烏東德水電站10號機組近日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烏東德水電站12臺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已投產7臺。  12月18日17時58分,烏東德水電站10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並交付烏東德水力發電廠運行管理。
  • 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 貴港市水利局委託廣西博環環境諮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
  • 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投產發電
    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投產發電儀式現場。葛洲壩機電公司供圖中新網涼山12月19日電 (習心豔 張浪)19日下午6時,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建設有限公司安裝調試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電站3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實現了2020年「一年四投」目標,為2021年全部機組投產打下基礎。
  • 邕寧水利樞紐末臺機組併網發電
    本報南寧訊 (記者/周映 通訊員/韋鈺 盧明發)4月9日,經過7年的施工建設,列為自治區重大水利建設工程的南寧市邕寧水利樞紐工程(牛灣電廠)6號機組(末臺)正式通過驗收併網發電,標誌著邕寧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這也是南寧市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取得的重要成果。
  • 世界首臺六缸六排汽百萬千瓦機組‖大唐東營1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柴穎 11月11日18時18分,大唐東營發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世界首臺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六缸六排汽燃煤發電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機組各系統運行平穩、各指標參數優良,標誌著1號機組基建工程完美收官。
  • 中電建核電公司建設世界首臺六缸六排汽大唐東營電廠1號機組投產發電
    中電建核電公司建設世界首臺六缸六排汽大唐東營電廠1號機組投產發電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12
  • 連雲港田灣核電站三期工程首臺機組正式投產
    9月8日下午13時35分,連雲港田灣核電站5號機組順利完成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這標誌著5號機組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也意味著田灣核電站三期工程首臺機組正式投產。
  • 烏東德左岸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12月19日18時,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機電建設有限公司安裝調試的烏東德水電站左岸電站3號機組完成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是我國又一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截至目前,烏東德水電站已有4臺機組投產發電,預計2021年7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
  • 車爾臣河大石門水庫水利樞紐工程進入衝刺階段
    天山網訊(記者薛雲少 通訊員仲澤平報導)9月22日,記者從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車爾臣河大石門水利樞紐工程處了解到,自9月10日該工程啟動「奮戰四個月 大幹一百天」百日會戰以來,工程建設全面進入衝刺階段。  當日,在車爾臣河大石門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現場一處設備組裝廠房內,施工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對重型發電設備進行吊裝、調試。
  • 烏東德水電站半年投產8臺85萬千瓦機組
    12月19日18時,烏東德水電站左岸3號機組結束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此前一天,烏東德右岸10號機組也順利投產。至此,烏東德水電站實現了半年內投產8臺85萬千瓦巨型水輪發電機組的目標。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電站共安裝12臺單機容量8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已投產的最大水輪發電機組。多年平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可替代標準煤1250萬噸,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 世界最大鋼結構氣墊式調壓室電站首臺機組發電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記者7月21日從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院了解到,由該院勘測設計的新疆亞曼蘇水電站首臺機組順利併網發電。該電站擁有目前世界最大鋼結構氣墊式調壓室,其投產發電,是成都勘測設計院氣墊式調壓室核心技術又一次成功運用。
  • 國內首臺H級重型燃機今天正式投產發電
    訂江西手機報:電信、聯通用戶發簡訊JX到10626655,移動用戶發簡訊JXP到10658000,3元/月   6月14日,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國內首臺H級重型燃機、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1號機組,在圓滿完成168小時運行測試後順利投產
  • 漢江白河(夾河)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經過艱苦施工,漢江白河(夾河)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日前正式投產發電。17日,單日發電量達到193.75萬千瓦時,創歷史新高。至此,備受關注的白河(夾河)水電站項目實現投產發電目標,進入全面商業運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