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優勢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發揮制度優勢,是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應有之義,也是決勝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一種制度能否轉化為制度力量,能否在現代化進程中彰顯制度效能,關鍵要看制度能否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小康」是億萬中華兒女的千年願景,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話語範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核心概念。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全面小康能否如期決勝、有序實現,檢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運行效果和執行效力,是我國制度顯著優勢經受實踐檢驗的鮮明寫照。
一、制度優勢是成就全面小康宏圖偉業的根本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矢志不渝的奮鬥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在改革開放40餘年的實踐歷程中,決勝小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成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全面推進,民生建設的綜合效益持續顯現,教育科技發展碩果纍纍,公共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為最終如期決勝全面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無論是經濟快速發展所造就的「中國奇蹟」,還是社會長期保持穩定的「治理密碼」;無論是億萬人民在一代代「長徵」路上的接續奮鬥,還是黨中央在決勝全面小康徵程中始終緊扣民生大業,都深刻映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機活力。無論是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脫貧攻堅戰的強有力推進,還是不斷提升的發展效益和質量;無論是一系列重大民生項目的相繼落地,還是無數小康故事的動人傳唱,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源於制度創造性。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徵程中,創造性地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比如,黨的領導制度規定了全面小康的「奮鬥航標」,民生保障制度繪就了全面小康的「壯闊藍圖」,社會治理制度繪製了全面小康的「欣欣向榮」,這些都構築起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制度規範體系,助力小康道路越走越寬廣。
二、制度優勢在決勝小康的實踐探索中鞏固提升
一種制度是否優越、有效,最終要靠實踐來檢驗。在小康社會建設伊始,我們黨就深刻認識到,全面小康社會所取得的成就如何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將直接關係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決勝小康的偉大實踐曾面臨異常艱巨的形勢,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繁重複雜,難以按照常規實踐活動推進,在此前提下開展具有針對性、創新性的實踐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構建系統完備、執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為決勝小康保駕護航意義重大,以制度創新帶動決勝小康的實踐創新至關重要。制度優勢促進小康社會建設的實踐直接帶動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源自於社會實踐、立足於社會實踐,制度優勢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真抓實幹地凝聚起來的,社會實踐是彰顯制度優勢的堅實土壤,制度優勢是映照社會實踐活動的濃厚底色。決勝全面小康的實踐活動根本上是動員社會力量,配置社會資源,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治理活動,其中貫穿了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安排,制度優勢便是在這些實踐活動中生成並顯現的。制度優勢是制度現代化的必然結果,制度現代化需要制度價值來支撐,制度優勢需要社會實踐來闡釋,同理,制度選擇基於何種立場,制度安排為誰服務,根本上決定著制度性質,影響著制度優勢。一種制度只有關注人民意願、回應人民訴求、維護人民權益,制度實踐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信任和支持,制度優勢才能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彰顯。人民性是我國一切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準則,決勝小康的實踐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凸顯「以人為本」的社會價值和發展原則,匯聚起推動社會全面發展、整體進步的磅礴力量,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各項建設夯實基礎、築牢根基。
三、制度優勢要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政治效能
決勝全面小康既是重大民生問題,又是關係戰略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健全制度體系、發揮制度優勢,是決勝全面小康的「制勝法寶」。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保障效能。制度是決勝全面小康的硬性保障,打贏全面小康三大攻堅戰需要補齊制度短板和體制缺漏。要持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用制度優勢牽動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探索建立兜底保障制度、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決勝全面小康的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落地。要以制度優勢促改革、謀發展,推動決勝全面小康各項目標任務有序實現,努力形成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制度成果,真正把制度作為促進民生福祉的有效抓手,著力提高民生工作質量和社會保障水平。要持續強化黨的領導制度,充分發揮黨在決勝全面小康進程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抓落實的作用,形成以黨的領導制度優勢為統領,各層面制度優勢匯聚、各展所長的制度優勢整體效應,充分展現我們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為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政治保證。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協同效能。決勝全面小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以周密的制度安排科學謀劃、整體部署。既要保持既有制度的穩定性和延續性,又要著力解決決勝全面小康所面臨的制度弱項和體制盲點,確保制度執行與決勝全面小康的各項政策舉措協調貫通、有機統一;既要有效統籌決勝全面小康的戰略規劃和制度接口,又要積極謀劃全面小康、全民共享的制度安排,確保全面小康建設不同時期的制度設計步調一致、前後相續。要著力激活決勝全面小康制度體系的潛在動能,在制度化實踐中最大程度上積蓄制度優勢,用制度盤活有益於決勝小康的各種資源,把制度切實貫穿到決勝全面小康的各個階段,著力打造高效協同的制度應用體系鏈,使制度和政策更加務實管用。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整合效能。決勝全面小康需要對相關制度要素進行有效整合,把行之有效的實踐舉措制度化、規範化。要以增強決勝全面小康的實效性為導向,統籌整合各項任務舉措和制度安排,推動決勝全面小康過程中的重要實踐成果及時轉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制度成果。要促進位度聯動,以制度良性競爭促進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凝聚社會多方力量,推動區域社會均衡發展,做長做強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性工程,努力實現社會建設各領域優勢互補、融合發展。要突出整合優勢,有效統籌決勝全面小康三大攻堅戰的各項目標要求和制度規定,不同領域的制度安排要相互補充、共同作用,同一領域的制度安排要運行有效、執行有力,真正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政治優勢。要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決勝全面小康的規範效能。決勝全面小康作為一項戰略性工程,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要用周密的制度體系規範決勝全面小康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用有效的制度規範增強決勝小康各項任務目標間的平衡性和延續性,有針對性地破解小康路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切實推動政策完善和制度健全。要有力改善決勝全面小康過程中的制度應用環境,著力夯實社會轉型升級的制度基礎,規範轉型期社會運行所面臨的潛在問題和薄弱環節,用制度效能及時推動解決小康路上所面臨的矛盾風險。要用制度規範進一步穩固決勝全面小康的戰略成果,保障好既定的小康社會建設規劃,構建好有效的脫貧致富制度體系,統籌好管用的政策聯動機制,不斷提升決勝全面小康各項實踐的制度化、規範化、有序化水平,從而保證小康社會建設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完成。
實踐證明,制度僵化阻礙社會發展,制度創新促進社會進步。探索形成一套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十分不易,堅持和鞏固已有的制度成果更是艱難,只有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宏圖大業中更好地發揮制度優勢,增強決勝力量,我們黨領導的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的偉大事業才能乘風破浪、勇毅前行。(作者單位: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趙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