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華農獲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2021-01-04 澎湃新聞

我校喜獲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3月25日,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我校劉雅紅校長、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獲得者胡傳雙教授和胡桂兵教授參加了會議。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共有179項成果(個人)獲得獎勵,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特等獎1項、一等獎50項、二等獎122項、科技合作獎4項。我校有6項成果獲獎,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

「低質速生材製造高品質複合層積材關鍵技術及應用」

主持人:材料與能源學院 胡傳雙

我國木材供需矛盾突出,特別是優質大徑材短缺,進口難,成為木材加工業的「卡脖子」難題。雖然人工林木材年採伐量1.55億m⊃3;,但僅2.5%可用於實木化利用。主要原因在於人工林木材實木化利用存在徑級小、易開裂、乾燥難等技術難題。

該項目高度響應國家解決木材供需矛盾和 「卡脖子」難題的戰略需求,針對國產速生材實木化利用存在的制材幹燥難等4個技術瓶頸,研發應力緩釋乾燥等4項平臺關鍵技術,創製實木複合地板、膠合木等系列產品,用於地板、木結構建築等領域。

項目創新了低質速生材應力緩釋乾燥技術,突破了變形、開裂和皺縮的難題。創製了低質速生材實木複合地板系列產品,交叉組坯結構和網狀導電節點連接技術分別解決了實木複合地板伸縮變形大和導熱效能低的難題。創新了強度分等組坯和層積複合工藝技術,創製了結構用膠合木系列產品。項目成果在14家龍頭企業建成生產線20多條,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該項目榮獲2019 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不同熟期優質荔枝系列新品種選育和高接換種技術創新及應用」

主持人:園藝學院 胡桂兵

該項目針對國內荔枝品種熟期集中、豐產穩產優質品種少、良種覆蓋率低等問題,系統開展了荔枝優質種質資源的收集、創製、評價與新品種選育,以及高接換種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取得了系列創新性成果。

項目建立了種質資源綜合評價技術體系,構建了第一張荔枝高密度分子遺傳圖譜,開發了重要性狀的分子標記,創製和育成了不同熟期優質豐產穩產系列荔枝新品種11個,將同一產區的荔枝產期延長了40天;重點研究了選育的新品種與黑葉、雙肩玉荷包等大宗低效品種嫁接親和性,揭示了嫁接親和性的遺傳基礎和生理機理,建立了低位大枝高接換種新技術,有效克服了小枝高接換種親和性差的問題,顯著提高了高接換種效率。

項目組通過多種推廣模式,在全國主要荔枝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培育的新品種佔同期新推廣面積的80%以上,大枝高接換種技術推廣總面積超過40萬畝,優質品種覆蓋率得到顯著提高,促進了荔枝品種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顯著。

該項目榮獲2019 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學校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項目清單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人員

完成單位

獲獎等級

備註

1

不同熟期優質荔枝系列新品種選育和高接換種技術創新及應用

胡桂兵,黃旭明,劉成明,李建國,陳厚彬,傅嘉欣,趙傑堂,李偉才,喬方,補建華,歐陽建忠,鐘聲,馬錁,魏永贊,秦永華

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陽江市農村盛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從化華隆果菜保鮮有限公司,茂名市水果科學研究所,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一等獎

主持

2

低質速生材製造高品質複合層積材關鍵技術及應用

胡傳雙,周海賓,闕澤利,塗登雲,曹永建,章偉偉,古今,唐松波,倪竣,鍾偉,潘彪,雲虹,關麗濤,謝桂軍,夏朝彥

華南農業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南京林業大學,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廣州厚邦木業製造有限公司,蘇州崑崙綠建木結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聯塑日利門業有限公司

一等獎

主持

3

禽流感預警和防控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陳瑞愛,沈永義,李延鵬,賴漢漳,張文炎,林綺萍,羅瓊,溫良海,張曉楠,劉鬱夫,張淑瓊,沈雪娟,張旭,詹烜子,韋永生

肇慶大華農生物藥品有限公司,華南農業大學,華農(肇慶)生物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等獎

參與

4

辣椒種質資源創新、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

王恆明,陳長明,徐曉美,雷建軍,黃智文,陳國菊,徐小萬,劉少群,李 穎,郭漢權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

二等獎

參與

5

春石斛蘭新品種創製及開花調控關鍵技術

朱根發,王再花,劉 偉,王燕君,柳江海 陳和明,林漢銳,譚志勇,葉慶生,張秀珊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東莞市糧作花卉研究所,汕頭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華南師範大學

二等獎

參與

6

高效安全的禽重要腸道疾病防治新藥創製與產業化應用

廖申權,呂敏娜,吳彩豔,李 娟,陳志虹,侯曉礁,戚南山,郭世寧,石達友,孫銘飛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衛生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北京生泰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愛迪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省前沿動物保健有限公司

二等獎

參與

來源 | 科技處

原標題:《喜訊!華農獲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唯一特等獎來自深圳(附完整獲獎名單)
    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出爐!在新基建的背景之下,來自科學技術領域的突破與成就更加引人注目。昨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正式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2項,二等獎12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9項,二等獎5項;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29項,二等獎105項。在科技進步獎類目中,來自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團隊憑藉「三維環境智能感知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摘得了特等獎。這也是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唯一的特等獎。
  • 中石大獲32項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中石大獲32項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 2020-12-29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崗中心醫院口腔科種植牙團隊 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
    本報訊 (龍崗融媒記者 張星 通訊員 許露) 近日,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頒發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龍崗中心醫院口腔種植牙團隊的《口腔數位化精準種植修複診療體系關鍵技術優化及臨床推廣》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本次大會上廣東省唯一的口腔醫學領域獲獎項目
  • 華農結對幫扶這所兄弟院校
    華農結對幫扶這所兄弟院校 2020-06-03 0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師範大學9項成果獲陝西省科學技術獎
    近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陝西師範大學共有9項成果獲獎,其中主持7項,參與2項。該校主持的獲獎成果中,「茂金屬精準催化體系的機理研究及應用」等6項成果獲得二等獎;「碭山酥梨黑皮病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獲得三等獎;另外2項該校參與的成果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分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主持。
  • 12月,華農人憑實力出圈!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校24項成果喜獲2019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近日,廣東省農業廳公布2019年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獲獎項目,我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24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6項(主持4項),二等獎10項(主持8項),三等獎8項(主持5項)。
  • 哈工大七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高校排名第一—新聞—科學網
    本報哈爾濱1月11日電(記者朱偉華 特約記者張士英)在日前召開的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作為主持完成單位獲得7個獎項,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一
  • 7項省一 !中國科大2019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實現新突破
    2020年6月29日上午,安徽省召開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公布了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人員)名單,同時為第二批安徽省「一室一中心」授牌。我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成果共獲一等獎7項(自然科學獎4項、科技進步獎2項,技術發明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3項,獲得一等獎項目數為歷史最高;依託我校建設的生物醫學與健康安徽省實驗室獲批授牌。
  • 南開大學19項成果獲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瑋光 記者 吳軍輝)4月23日,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2020年科技工作會議在天津禮堂召開。大會對2019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者進行表彰。南開大學2019年度共有19項科研成果獲獎,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獲獎8項,包括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 喜訊!中國石油又獲5項國家級大獎!
    喜訊!中國石油又獲5項國家級大獎!>中國石油獲得4項標準項目獎和1項組織獎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天然氣研究院此次斬獲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組織獎是中國石油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 11人、154項成果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彰顯北京科技創新...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頒發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  2019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次設立突出貢獻中關村獎、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國際合作中關村獎。薛其坤和胡偉武2人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摘得北京科學技術最高獎桂冠;文再文、江穎、郭玉國、衛彥、徐燁烽、陳鵬6人榮獲傑出青年中關村獎;喬斯特·喬納斯、馬克·梵·洛斯德萊特、歐利偉3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 2019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揭曉 胡以華獲重大科技成就獎
    6月29日上午,合肥稻香樓賓館的大禮堂內掌聲雷動,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教授胡以華從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手中接過獲獎證書,成為2019年度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的獲得者。    當天,安徽省召開2019年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表彰2019年度為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
  • 臨港區2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市科學技術進步獎!
    臨港區2項科技成果獲2020年度臨沂市科學技術獎勵近日,由臨沂市科技局組織的2020年度科學技術獎評審活動已結束,臨沂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經過市科學技術獎專業組審定、公示,並經市科技局批准,我區高新技術企業
  • 北京經開區斬獲13項北京科學技術獎
    今天上午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頒發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首屆人物獎並為154項獲獎項目頒獎其中不乏北京經開區身影北京市科學技術獎經開區獲獎名單在名單中看到,由京東方聯合完成的「面向移動應用的高解析度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獲評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李華軍、劉佔傑獲市科技最高獎
    12月22日上午,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禮堂召開,對獲得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2019年度全市共有155個項目(人選)獲獎,中國海洋大學李華軍院士、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劉佔傑總經理榮獲市科學技術最高獎,另外10項成果獲自然科學獎,6項成果獲技術發明獎、132項成果獲科技進步獎、5人獲國際合作獎。
  • 福州大學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獲獎取得歷史性突破
    近日,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名單正式公布,福州大學獲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29項,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省科學技術獎15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作為合作單位獲省科學技術獎14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 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公布,高新區(濱江)15項!
    近日,浙江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公布了榮獲2019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的成果。高新區(濱江)企業承擔和參與的成果共獲科學技術獎勵15項,其中浙江科技大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4項。
  •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 我市1項成果獲一等獎
    莆田網訊 近日,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公布,我市共有4項成果獲獎。  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三個類別。
  • 河鋼宣鋼16項科技成果獲河北冶金科學技術獎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 通訊員李巍、趙雲翔)近日從河北省金屬學會獲悉,河鋼宣鋼申報的16項科技成果獲河北冶金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創出歷史新高。河鋼宣鋼技術人員正在對產品進行拉伸試驗。
  • 6月9日湛江歷史大事件,張發奎誘降三雷匪首,造甲三斃命沈塘墟
    我是追波逐流,今天是6月9日,我在這是如實地為您盤點,這一天湛江地區所發生過的歷史事件。1989年6月9日,遂溪縣黃略水泥廠生產的「龍峰牌」425號礦渣矽酸鹽水泥,獲中國水泥質量認證委員會的質量認證。是全國、全省首批,也是湛江市第一個獲國家質量認證的水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