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仙
攻 略
叮咚
肥羊寄語
鍾靈毓秀川蜀地
四川,聞名於「辣」,風景,也美如畫,山清水秀、水木清華,眺望秀美遠方,入目皆心曠神怡、沁人心脾,真可謂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而這等好山好水之地自然也是我們「羽化而登仙」的「修仙」好去處。此處正有一份「修仙」攻略,希望可以幫到各位「骨骼清奇」的同袍。
1
青城山————「修道教」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真龍門派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東漢漢安二年(143年),在寫畢二十四道書兩年後,張道陵到達青城山,在此結茅傳道,創立了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使青城山成為了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合稱為「蜀中四秀」。
02
峨眉山————「修佛教」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峨眉山(Mount Emei)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邊緣,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峨眉郡志》云:「雲鬘凝翠,鬒黛遙妝,真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豔也,故名峨眉山。」
據《峨眉山志》記載,峨眉山有佛寺,實際是以魏晉年間僧肇所建黑水寺為最早。晉隆安三年(399)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相傳峨眉山由此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宗教文化特別是佛教文化構成了峨眉山歷史文化的主體,山上多古蹟、寺廟,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等勝跡,是中國旅遊、休養、避暑目的地之一。
03
張飛廟
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位於四川省閬中市古城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桓侯祠,是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將張飛的祠廟。
張飛作為蜀漢不可或缺的一員大將,其形象隨著民間的各種文化藝術活動而出現很多變化,張飛由原本威武霸氣的大將形象,演變為文武雙全的大英雄,甚至神明形象,在當時是為了鼓舞戰士們,而現在則是讚揚那種英明勇敢的精神。
04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關於樂山大佛的歷史,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唐朝的時候,海通禪師在岷江東岸的凌雲寺修行。每當夏天漲潮的時候,常常有船毀人亡的悲劇發生。為了普渡眾生,海通禪師四處化緣、請來一批能工巧匠開始修建佛像。海通禪師圓寂後,後人抗下了修建大佛的重任。直到唐德宗貞元19年,歷時90年工程的樂山大佛終於修建完工。自樂山大佛建成之後,岷江上風平浪靜,再也沒有翻船的事件發生。
四川,風如清波,景如秋歌。
敢問上天,是否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