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特幣價格的節節攀升,區塊鏈這個概念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得到了廣泛關注,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似乎都在尋找和區塊鏈發生關係的機會。
區塊鏈本身不是一門新技術,是一個新思維,因為認知的門檻有點兒高,以致於很多不明真相的群眾,把區塊鏈和比特幣(或虛擬貨幣)劃上等號,認為區塊鏈就是暴利的代名詞。
區塊鏈不是救世主、暴富機器、當然也不是洪水猛獸,要了解區塊鏈整個生態,一定要了解區塊鏈的三個圈層——幣圈、礦圈和鏈圈。
幣圈是以買賣虛擬貨幣或發行(ICO)虛擬貨幣的一類人群,炒幣跟炒股套路雷同,以高拋低吸套利,混跡於這個圈子裡的人又分別以老韭菜和新韭菜戲稱。
(一)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主流貨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主流貨幣,是真正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研發出來的貨幣,有它的技術原理,未來也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場景。
(二)數字貨幣籌資,即發行新幣,被業內稱為「山寨幣」。尋找一款精品良心山寨幣實屬不易。
除了炒幣,混跡於礦圈有著更加「高級」的生意,倒賣礦機,開礦場,託管,挖礦。門道很多,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做礦工是一個門檻相對較低的選擇。
礦圈形成初期,礦工以程式設計師居多,但現在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產業鏈,礦池、虛擬礦機和託管業務的出現,把礦工的門檻降到了最低。
鏈圈是以研究區塊鏈技術和應用開發為主的圈子,鏈圈受制於區塊鏈技術發展的瓶頸,至今仍在探索和謀求突破,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相結合,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仍是一個有待長期研究的課題,
相比幣圈、和礦圈,鏈圈裡的人則相對務實和低調,這跟目前技術不夠成熟有著直接關係,大多數企業和團隊都處在前期探索階段,但區塊鏈的價值和未來,最後還是得由鏈圈來決定,因為任何技術的價值最後都得回歸商業市場定價。
令人欣慰的是,無論是國家、各級政府、還是企業都在引導和投入區塊鏈產業的發展事業。區塊鏈+的路雖然很長,但我們在黎明前能與它相遇也算是一種幸運。
來源:
公眾號:庫爾班區塊鏈